本文就給大家介紹推拿治療陽痿的方法。希望大家在應用時,排除推拿的禁忌,更加安全有效地進行治療。
推拿,古代稱之為按摩、按蹺、按扤等。
大約在兩千多年前,即先秦兩漢時期,就已經(jīng)有了關于推拿的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雖然本書已經(jīng)佚失,但足以說明推拿治療在我國早已盛行。
和《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同一時期的醫(yī)學著作《內(nèi)經(jīng)》中也有豐富的推拿學記載。
推拿治療屬于非藥物性的物理治療方法,無毒副作用,簡便易行,療效可靠,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
由于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不可避免,因此,近年來中醫(yī)推拿療法也引起了國際醫(yī)務界的重視。本文我們將簡要介紹陽痿的推拿治療方法及常用手法。
一. 治療方法
1
基本治法
(1) 腹部操作
取穴:神闕、氣海、關元、中極。
手法:摩、揉、按。
操作步驟: 囑病人仰臥,先用掌根揉按神闕穴,以臍下有溫熱感為度,手法宜柔和而深沉,時間約3分鐘。
再用魚際按揉氣海、中極、關元穴,每穴約2分鐘。
然后在氣海穴用掌摩法治療約3分鐘,以小腹部有溫熱感為度。
(2) 腰背部操作
取穴:腎俞、命門、陽關、次髎、中髎。
手法:按、揉、擦,一指禪推、點。
操作步驟:囑病人俯臥,先按揉腎俞、命門,手法不宜過重,在微感酸脹得氣后,每穴持續(xù)按揉約2分鐘。
再用一指禪推次髎、中髎,每穴約1分鐘后改用點揉法,刺激力度宜稍重,每次約半分鐘。
然后橫擦腰陽關,以小腹部透熱為度。
2
辨證加減
(1) 心脾虧損
在腹部操作時加摩中脘。
按揉背部心俞、脾俞、三焦俞,每穴約1分鐘。
橫擦左側背部脾胃區(qū)。
(2) 驚恐傷腎
分抹前額,同時配合按揉太陽穴。
在頸椎脊突兩側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揉法,自上而下反復治療約4分鐘。
(3) 痰濕內(nèi)阻
用一指禪推法及摩法在腹部治療,重點在中脘、天樞穴,時間6~8分鐘。
按、揉兩側足三里、豐隆、內(nèi)關。
(4) 濕熱下注
按、揉三陰交、陰陵泉、膀胱俞、膽俞、中極,每穴約半分鐘。
橫擦骶部八髎穴,以微有熱感為度。
(5) 肝氣郁結
按、揉章門、期門,每穴約1分鐘,以酸脹為度。
斜擦兩肋,手法輕柔,以微有熱感為度。
(6) 無全身癥狀
在第二腰椎做旋轉扳法,再按揉長強穴,在酸脹得氣后持續(xù)2分鐘。
直擦背部督脈,以透熱為度。橫擦骶部次髎、中髎,以熱度透達下肢為度。
3
治療原則
以溫腎壯陽為原則。
心脾虧虛者宜益氣健脾,寧心安神;恐懼傷腎者宜益腎安神寧心;痰濕內(nèi)阻者宜健脾燥濕化痰;濕熱下注者宜清熱利濕;肝氣郁結者宜疏肝解郁;無全身癥狀者宜溫通經(jīng)絡。
二. 手法簡介
推拿治療的手法較多,本文主要介紹上面提到過的治療陽痿的常用手法。
1
按法
按法屬于擠壓類手法。按法有指按法和掌按法兩種。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稱指按法。用單掌或雙掌,也可用雙掌重疊按壓體表,稱掌按法。
按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用力要由輕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壓。
按法在臨床上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
按指法適應于全身各部位穴位;掌按法用于腰背部和腹部。本法具有放松肌肉,開通閉塞,活血止痛作用。
2
摩法
摩法屬摩擦類手法。摩法分掌摩法和指摩法兩種。
掌摩法是用掌面附著于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jié)為中心,連同前臂做節(jié)律性旋轉運動。指按法是用食、中、無名指面附著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關節(jié)為中心,連同掌、指做節(jié)律性的旋轉運動。
本法操作時肘關節(jié)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動作要緩和而協(xié)調(diào)。頻率每分鐘210次左右。
本法刺激輕柔和緩,是胸腹、脅肋部常用手法。具有調(diào)理氣機,消積導滯,調(diào)節(jié)腸胃蠕動等作用。
3
揉法
揉法屬擺動類手法。揉法分掌揉法和指揉法兩種。
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和緩的擺動。
本法操作時壓力要輕柔,動作要協(xié)調(diào)而有節(jié)律,一般速度每分鐘120~160次。
本法輕柔和緩,刺激量小,適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理氣導滯,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等作用。
4
一指禪推法
一指禪推法屬于擺動類手法。
用大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鋒著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懸腕,肘關節(jié)略低于手腕,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jié)做屈伸運動。
腕部擺動時,尺側要低于橈側,使產(chǎn)生的“力”持續(xù)地作用于治療部位上。壓力、頻率、擺動幅度要均勻,動作要靈活,手法頻率每分鐘120~160次。
操作時,手握空拳,上肢肌肉放松,拇指端自然著力,不可用蠻力下壓,拇指要蓋住拳眼。
拇指端或拇指羅紋面吸定于治療部位,腕部擺動時拇指端做緩慢直線往返運動,即所謂緊推慢移。
本法接觸面積較小,但深透度大,可適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具有舒經(jīng)活絡,調(diào)和營衛(wèi),祛瘀消積,健胃和脾的功能。
5
點法
點法屬于擠壓類手法。有拇指點和屈指點兩種。
拇指點是用拇指端點壓體表。屈指點是屈拇指,用拇指指間關節(jié)橈側點壓體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側指間關節(jié)點壓體表。
本法刺激量大,使用時應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和操作部位斟酌用力。常用在肌肉較薄的骨縫處。具有開通閉塞,活血止痛,調(diào)整臟腑功能等作用。
6
擦法(又稱平推法)
本法屬于摩擦類手法。即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于一定部位,來回進行直線摩擦。
操作時腕關節(jié)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平行。手指自然伸開,整個手掌要貼于患者體表的治療部位,以肩關節(jié)為支點,上臂主動,帶動手掌做前后或者上下往返移動,向掌下的壓力不宜太大,但推動的幅度要大。
用力要穩(wěn),動作要連續(xù),呼吸自然,不可進氣。頻率每分鐘100~120次。
本法是一種柔和溫熱的刺激,就具有溫通經(jīng)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健胃和脾等作用。
掌擦法多用于胸脅及腹部;小魚際擦法多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大魚際擦法在胸腹、腰背、四肢等部位均可使用。
適用本法應注意,治療部位要暴露,并涂適量的潤滑油或配制藥膏,既可防止擦破皮膚,又可通過藥物的滲透以加強療效。
7
扳法
本法屬于運動關節(jié)類手法。扳法即用雙手做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動肢體的治法。
扳法有頸項部扳法、胸背部扳法和腰部扳法等多種。這里主要介紹腰部旋轉扳法。
腰部旋轉扳法有兩種操作方式。直腰旋轉扳法,患者坐位,醫(yī)生用腿夾住患者下肢,一手抵住醫(yī)生側的肩后部,另一手從患者另一側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兩手同時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動。
彎腰旋轉扳法,患者坐位,腰前屈到某一需要角度后,一助手幫助固定患者下肢及盆骨,醫(yī)生用一手拇指按住需要扳動的部位(向左旋轉時用右手),另一手勾住患者項背部(向左旋轉時用右手),使其腰部在前屈位時向一側旋轉,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再向相反方向扳動。
本法臨床常和其他手法相配合使用,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具有通筋活絡,滑利關節(jié)等作用。
注:本文由肖相如整理摘錄,轉載請注明來源“肖相如頻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