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云從龍:八大山人瘋癲的秘密就藏在《個山小像》里

昨天我們推送了張獻忠屠蜀的事情(回復(fù)“屠殺”即可取閱),這段歷史主要發(fā)生于1944-1646年間,而在1645年,即張賊氣焰正盛的時候,清軍兵鋒直至江南,先后踐踏了華東大部,不久南昌陷落。今天,我們要“拼圖”的這段歷史便發(fā)生于此年。所不同的是,今天我們不再言說血淋淋的殺戮,而是藝術(shù)。

1368年明王朝建立。依照規(guī)制,朱元璋將他的兒子們都封了王,其中第十七個兒子朱權(quán)被封為寧王,封地位于南昌。在帝王時代,爵位都是世襲的,老子死了兒子繼承,世代享有特權(quán),只是越往后,特權(quán)也會越小,勢力也越薄弱,可這并不改變其天潢貴胄的身份。

寧王朱權(quán)敕封江西南昌,其家族及子孫一般稱為“寧藩”,到明末崇禎皇帝時,寧藩一系已經(jīng)傳了九代,人丁興旺,枝繁葉茂。在諸多寧藩子孫中,將有一個人被日后的歷史牢牢地記住,那就是朱統(tǒng)×(上林下金),又名朱耷。后來,他還為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八大山人(這次記住了,八大山人是一個人,不是八個人,今天坐在出租車里,師傅還在問,八大原來是一個人啊,當時我就汗了)。

朱耷生于1626年,即天啟六年,這時候,明朝政治極為黑暗,土地兼并非常嚴重,民不聊生,像李自成、張獻忠(當時他們已經(jīng)二十歲了)這樣的貧苦青年,因為受不了黑暗無道的日子,都已經(jīng)決心要推翻朱家江山了。所以,朱耷并不是個幸運兒,他一生下來,就面臨著國破家亡、改朝換代的大危機。

但正是這個大危機、大動蕩的時代成就了后來的他。朱耷的爺爺叫朱多炡,父親叫朱謀??,都善于詩詞書畫,因此,朱耷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在十九歲之前,由于是寧藩子孫,食天祿,生活是相當優(yōu)越的。

1645年,朱耷十九歲。清軍驍勇南下,很快攻占了南昌,寧藩子孫九十多口被殺,父親也因此去世。遭此變故,痛不欲生。

不久,朱耷只身躲進南昌西部的山林之中,一是為父親守孝(據(jù)考其父正是葬在南昌西山),一是避難。1648年,孝滿,可是清軍又來了,不久南昌第二次被攻陷。為了報復(fù)抵抗者,清軍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城,共殺南昌民眾二十余萬,其中包括朱耷的妻子和愛兒。

先喪父,在失妻,又被奪子,人生再無樂趣可言。萬念俱灰下,朱耷來到了進賢介崗燈社,落發(fā)為僧。這一年,他23歲。從這時候起,他開始創(chuàng)作書畫作品,并為自己取了很多看起來特別奇怪的名號,如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等。

1653年,朱耷28歲。該年,他在燈社正式拜耕庵和尚為師,法名釋傳綮,號刃庵,進入空門,參悟佛家的曹洞宗教義。1659年,他成為燈社的主持,開始聚徒講經(jīng)。

1666年,朱耷離開了生活十多年的燈社,前往奉新耕香院,在此做了11年主持。

1674年,朱耷49歲,這年農(nóng)歷五月初八,他請老友“黃安平”為他畫了一幅寫真圖,取名《個山小像》,并在上面題寫了跋語。1680年,朱耷忽然發(fā)了瘋,哭笑無常,將身上的袈裟撕碎燒掉,徒步回到了南昌。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在此時還俗了。這一年,他54歲,算起來,一共做了32年和尚。

1684年,朱耷58歲,盛夏七月,他寫了一組十二開的行楷書法作品,名為《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冊》,在這件作品上,他使用了一個新的款屬:八大山人。也是在這一年,他打算蓄發(fā),討個老婆重新過塵世間的生活。

此后,八大又在南昌生活了22年,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書畫作品。1705年秋冬之際,八大辭世,享年八十歲。

八大是中國畫史上的一代宗師,無論是繪畫還是書法都取得了后世無法企及的成就,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清末明初,八大的名聲已經(jīng)非常大了,其作品被很多人模仿、崇拜甚至造假,在畫史中也極受推崇。1959年,國家為他專門修建了一座紀念館(關(guān)于這座八大山人紀念館的故事,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查看詳情),但是,關(guān)于他的身份、法系、生卒、交游、發(fā)瘋、還俗、家世等都一度成為學界爭議頗多的謎題。直到1955年《個山小像》被發(fā)現(xiàn)后,很多問題才水落石出,有了根據(jù)。

可以說,看明白了《個山小像》,便基本上能夠抵近和了解八大的一生和思想變化。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幅八大山人的寫真《個山小像》,看看這幅畫中到底蘊藏了什么樣的秘密。



《個山小像》,紙本,縱97公分,橫60.5公分,現(xiàn)藏八大山人紀念館


《個山小像》是現(xiàn)存有關(guān)八大山人(1626-1705)唯一的真實畫像,自1955年在江西奉新縣被發(fā)現(xiàn)后,便成為八大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文獻之一。在此之前,有關(guān)八大的生卒、經(jīng)歷、身世等都令很多學者無從下手,難以詳考,《個山小像》出現(xiàn)之后,針對上述議題的研究則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個山小像》縱97公分,橫60.5公分,紙本,構(gòu)圖沒有任何襯景,以白描手法作成,畫面上人物“相貌清矍,微須,著寬袍,帶斗笠,登雙臉布鞋,不作和尚、道士裝束,有林下散人文士風度。”此外,畫面四周留白處還有九段題跋,其中六段為八大山人親筆所寫,另外三段為其好友蔡受、饒宇樸、彭文亮所寫。還有十四枚八大山人各個時期的鈐印及其他印款共二十一枚。


個山小像上九段跋語順序圖(王、蕭兩位學者對九段跋語解讀的順序各不相同,圖中紅色數(shù)字代表王序,藍色數(shù)字代表蕭序)

《個山小像》的重要,“不在畫像的本身,而在畫上的九段題跋”。因此,釋讀《個山小像》上的九段題跋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工作,也是普通讀者了解八大山人大致生平活動的一個便捷途徑。自其被發(fā)現(xiàn)以來,很多學者都對這一命題進行了探究,但系統(tǒng)性的闡釋至今只有兩位學者:一是王方宇先生,他于1989年1月在臺灣《故宮文物》上發(fā)表《個山小像題跋》(參見《八大山人全集·第五卷》,江西美術(shù)出版社,2000年版)一文,對這幅傳世之作進行了全面解讀,指出了其意義與價值,為海內(nèi)外學者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二是蕭鴻鳴先生,他在王方宇先生研究基礎(chǔ)之上,憑借多年來搜集和發(fā)現(xiàn)的最新史料,于2010年在《八大山人在介岡》一書中對《個山小像》進行了更為詳盡的闡釋,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觀點;2015年,他又在《八大山人在奉新耕香院》一書中對《八大山人在介岡》中有關(guān)《個山小像》的解讀再次做了補充。在目前可見的學術(shù)成果范圍內(nèi),王、蕭兩位學者對《個山小像》的研究成果十分值得“八大謎”一讀。


有關(guān)《個山小像》幾種必要的參考文獻(《八大山人全集·第五卷》、《八大山人在介崗》、《八大山人在奉新耕香院》、《八大山人研究》、《不語禪》,其中強烈推薦蕭鴻鳴的兩本著作:《八大山人在介崗》、《八大山人在奉新耕香院》

接著往下看

本文結(jié)合王、蕭兩位學者對《個山小像》的解讀,對畫中的九段題跋做一個簡單梳理,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這幅傳世名畫的價值和意義。

第一跋:“黃安平”就是我個山驢


個山小像。甲寅蒲節(jié)后二日,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

鈐?。喊l(fā)堀(朱文)、釋傳綮?。ò孜模⑷锈郑ㄖ煳模?/span>

這是《個山小像》的首跋,為八大親題的第一跋,寫于1674年。“個山小像”四字為篆書,且大于其它跋文,可知這四個字便是這幅畫的名字。“甲寅蒲節(jié)后二日,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二十六字為董其昌體行書,也是八大獨具特色的書法?!凹滓压?jié)”,即是康熙十三年(1674)端午節(jié),聯(lián)系后文“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則知這幅畫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八,這一年八大剛好四十九歲。以此推算,八大生于明天啟六年(1626),確鑿無疑。

首跋中還有“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睆淖置鎭砜?,這一句指出了《個山小像》的作者是八大的一位友人黃安平,對此,王方宇先生并未提出異議,但蕭鴻鳴先生認為,所謂的“黃安平”,不過是一種假托,該畫真正的作者當是八大山人自己。也就是說,《個山小像》是一幅自畫像。蕭先生持此觀點的理由大致是:其一,《個山小像》就其藝術(shù)水準而言,在明末清初的“寫真畫”中當屬上品,因此黃安平也應(yīng)該是一位“丹青妙手”,但蕭氏“窮盡三十余年之戮力,遍尋地方史料、文獻和畫史類書、個人別集等……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黃安平’的任何蛛絲馬跡”;其二,歷代寫真畫像,多有“為某某先生寫圖”、“某某寫照”、“弟子某某敬寫”款題等,也會有作者的印章,但這幅畫上卻沒有這些信息;其三,蕭氏發(fā)現(xiàn),在黎元寬的《夢瀑廬序》中,有一位八大山人的同祖親堂兄弟名為“朱安仁(統(tǒng)鉈)”,從宗譜規(guī)制角度出發(fā),他由此推測所謂的“黃安平”正是八大山人自己。

這一說法,是否準確可靠,仍舊需要更為嚴謹?shù)目甲C與學術(shù)檢驗,讀者不妨做一參考。

第二跋:來!解釋下,啥叫“個”



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利唾。白刃顏庵,紅塵粉叢,清勝輞川王,韻過鑒湖賀,人在北斗藏身,手挽南箕作簸,冬離寒夏離炎,大莫裁兮小莫破。

此贊系高安劉慟城貽余者,容安老人復(fù)書于新吳之獅山。屈指丁甲八年耳,兩公皆已去世,獨余涼笠老僧逍遙林下,臨流寫照,為之忱然。個山之庵傳綮,又識。

個山(朱文)、雪個(白文)

這是第二段跋語,仍為八大自己所寫。該跋雖未署明確切的時間,但從“屈指丁甲八年”一語可知,“丁”即康熙六年(1667)丁未,這一年是奉新蘆田耕香院歷經(jīng)十年建設(shè)最終落成之年,也是八大來到耕香院遁跡的第二年,“甲”則是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這中間相差正好八年,因此,這段跋語便是1674年所寫。

這段跋語包含兩部分內(nèi)容,一是“個,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利唾,白刃顏庵,紅塵粉叢,清勝輞川王,韻過鑒湖賀,人在北斗藏身,手挽南箕作簸,冬離寒夏離炎,大莫裁兮小莫破?!边@是高安人劉慟城贈給八大的一首“一七體”贊詩?!皞€,個無多,獨大,美事拋,名利唾”,大意言八大在一年前辭去介崗鶴林寺主持一職,來到奉新耕香院,拋名唾利,進入了真正的修行境地。“白刃顏庵”四字由八大的號“刃庵”組合而成,“紅塵粉叢”出自《五燈會元·卷時就·徑山宗杲禪師》:“紅粉易成端正女,無錢難作好兒郎”,“輞川王”指王維,“鑒湖賀”指賀知章,“人在北斗藏身”語出《五燈會元·卷十五》:“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云門文偃):北斗里藏身。問:古人道‘北斗里藏身’,意旨如何?師(雪竇重顯)曰:千聞不如一見?!薄笆滞炷匣黥ぁ币痪涑鲎浴对姟ご笱拧ご髺|》“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暗指劉慟城與八大情誼,雖身處各地,心卻聯(lián)系在一起。“冬離寒夏離炎,大莫裁兮小莫破”,前句出自禪門“冬離寒矣夏離炎”,后句出自《中庸》:“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span>

另一部分內(nèi)容是:“此贊系高安劉慟城貽余者,容安老人復(fù)書于新吳之獅山。屈指丁甲八年耳,兩公皆已去世,獨余涼笠老僧逍遙林下,臨流寫照,為之忱然。個山之庵傳綮,又識?!苯淮诉@首贊詩的來歷和流傳情況,涉及到兩個人,一是劉慟城,一是容安老人。劉慟城(約1606或1609-1674),字岳生,又名九嶷,江西高安金沙羅苑人,據(jù)蕭鴻鳴的考證,他曾是江西寧藩王朱氏的宗親,自然和八大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慟城”之名大約源自甲申國變以后。容安老人則有可能是清初臨濟宗僧人弘覺禪師道忞(1596-1674),廣州潮陽人,曾在江西游跡多年,著有《弘覺忞禪師語錄》二十卷、《弘覺忞禪師北游集》六卷等。

第三跋:老衲乃天潢貴胄


,⊙。咦,個有個,而立于一二三四(“四”寫為四橫)x之間也;個無個,而超出于x三二一之外也。個山個山,形上形下,圜中一點。減余居士蔡受,以供個師,已而為世人說法如是。

鈐?。捍T果(白文)、減余圓者(白文)、成山受之(朱文)

這一跋。王方宇先生將其作為第八跋,蕭鴻鳴先生則將其作為第三跋。

該跋為八大的友人蔡受所寫。蔡受,字采白,邑廩生,江西贛州寧都縣人,據(jù)道光《寧都直隸州志》記載,他能作詩文,善于書畫篆刻,還懂得兵法,康熙十七年(1678),曾受聘前往長沙親王安藩大將軍府中做過幕僚,后來因病辭職,卒于歸鄉(xiāng)途中,著有《鷗跡集》??滴跏迥辏?676)中秋節(jié),他與八大、葉徂徠三人聚會于耕香院,《鷗跡集》卷二十一中記有《雪師為徂徠葉子作扇畫》一文,詳細記述了他們?nèi)说倪@次活動。

這段跋語并未寫明具體的時間,蕭鴻鳴根據(jù)《雪師徂徠葉子作扇畫》以及與蔡受有關(guān)的其他文獻綜合考訂,認為其作于“康熙十五年丙辰的八月十五日中秋至二十五日的這十天內(nèi)”。

蔡受的跋,汪世清先生稱之為“費解的奇文”,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起首第一個字

,是蔡受用“金木水火土”五行造出來的,與其說它是一個字,還不如說它是一個符號。根據(jù)王、蕭二學者的考證,這一符號暗含了八大的皇室身份。明代宗人制度規(guī)定,朱氏子孫取名均以“火、土、金、水、木”為偏旁,如孝康皇帝朱標(從“木”)、建文帝朱允炆(從“火”)、永樂帝朱棣(從“木”,其和朱標為同輩)、仁宗朱高熾(從“火”,于朱允炆同輩)、宣德帝朱瞻基(從“土”)、英宗朱祁鎮(zhèn)(從“金”)、憲宗朱見深(從水)等,八大在寧藩中的譜名為朱統(tǒng)*(上林下金)。這樣看來,蔡受在寫此跋的時候,是明確知道八大身份的,他之所以造出來,就是要向世人宣示八大的王孫身份。

”后的另一個“⊙”,則是對首跋中的“個山”之一做進一步解釋,此跋寫于1766年,蔡受必定死看過首跋的,因此他所謂的“已而為世人說法如是”就是向人們闡釋“個山”的意義。此外,還要注意該跋中使用的一方白文?。捍T果。它的意思可能是歷經(jīng)二十多年的劫難后,寧藩中“統(tǒng)”字輩的王孫早已凋零殆盡,“碩果僅存”了,是對首跋中“個無多,獨大”的進一步補充。

第四跋:俺不想當和尚啦

個山綮公、豫章王孫貞吉先生四世(原像‘四世’兩字上有墨圈)孫也。少為進士業(yè),試輒冠其儕偶,里中耆碩,莫不噪然稱之。戊子現(xiàn)比丘身。癸巳遂得得下法于吾耕庵老人,諸方藉藉,又以為博山有后矣。間以其緒于為書,若畫口(若)詩,奇情逸韻,拔立塵表。予常謂:個山子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不為古人所縛,海內(nèi)諸鑒賞家亦既異喙同聲矣。丁巳秋,攜小影重訪菊莊,語予曰:‘兄此后直以貫休、其己目我矣!’咦!栽田博飯,火種刀耕,有先德,?頭邊事的翁里,何曾失卻!口口予且喜,圜悟老漢腳跟點地矣。鹿同法弟饒宇樸題并書。

鈐?。郝雇ㄖ煳模?、西江弋陽王孫(朱文)、宇樸蔚宗(朱文方?。?/span>

這一跋為八大友人饒宇樸所寫,饒氏有一莊園名為菊莊,在江西進賢縣介崗,八大出家后主持的“耕香院”也在介崗,且與菊莊毗鄰。跋中“四世”二字為饒氏誤寫,后被八大圈去。王方宇先生將這一跋為第四跋,蕭鴻鳴則列為第三跋,時間為康熙十六年(1677)。

如果說蔡受的跋用自創(chuàng)的符號來暗示八大的王孫身份,那么在饒宇樸的跋中則直接了當,說了大白話?!霸フ峦鯇O貞吉先生四世孫”,非常清楚地指明了八大的身份,同時還指出其于“戊子現(xiàn)比丘身”,即在順治五年(1648)剃度為僧,“癸巳遂得得下法于吾耕庵老人”,即順治十年(1653),在進賢燈社正式拜耕庵老人為師。

耕庵(1606-1672),法名弘敏,字穎學,江西宜豐人,1626年在奉新頭陀山定慧寺出家,后在上饒博山能仁寺拜雪關(guān)道訚為師,得正果,成曹洞宗第三十七代宗師。這樣看來,八大便為曹洞宗第三十八世禪僧。

饒宇樸的跋,“其實是關(guān)于八大最早的一篇傳記”(朱良志),其中不僅交代了八大的世系、剃度、拜師的確切情況,還對他的禪宗造詣及書畫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最后還說道:“丁巳秋,攜小影重訪菊莊,語予曰:‘兄此后直以貫休、齊巳目我矣!’”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秋天,八大帶著《個山小像》再次來到菊莊,對我說,以后請直接以貫休、齊巳這樣的人看待我?!睘楹我@樣說呢?饒宇樸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于是大為感慨,不禁“咦……”了一聲。

貫休、齊巳都是唐代有名的僧人,但卻并不專注于禪林中的刻板修行,而是善于攜詩畫云游十方,八大此時對饒宇樸說出這樣的話,意思再明確不過:從順治五年(1648)剃度到如今(1677),已經(jīng)快三十年過去了,他實在不愿意再停留在寺院里,而想攜書畫去云游天下。

這是八大首次向外界流露出自己萌生還俗之意,饒宇樸對此反應(yīng)除了“咦”外,還表現(xiàn)出“予且喜”的姿態(tài),他顯然是支持八大的。

第五跋:完全沒有必要死做


個翁大師像贊。瀑泉流遠故侯家,九葉風高耐歲華;草圣詩禪隨散逸,何須戴笠老煙霞。湖西彭文亮。

鈐?。航箭S(朱文)、文亮之?。ò孜模咨福ò孜模?/span>

這一跋為八大友人彭文亮所寫。乾隆《南昌府志》卷六十四中記載:“彭文亮,字白生,號見南,(奉新)從善鄉(xiāng)人。為諸生有名。學使侯廣成峒曾甚器之。甲申聞變,慟哭去諸生服,挈妻子歸奉新山中。入國朝,學使檄赴試不出,友人迫之入闈,乃于卷面大書:吾將耕寬閑之野,釣寂寞之濱,何戀戀一衿為云云,投卷而出。學使重其義,不之罪。文亮自私筑室越王山下為人傭耕自給,間作小詩及書畫,皆猷勁可愛,或求之勿應(yīng)也。后十余年以旅死?!痹酵跎骄嚯x八大所在的奉新蘆田耕香院僅有二十余里,他們之間應(yīng)該是常有往來的。

王方宇將其看作第四跋,蕭鴻鳴則看作第五跋。

該跋是彭文亮為《個山小像》寫的一首七言贊詩,未署具體時間,但從內(nèi)容推測,應(yīng)該是在饒樸宇跋之后。詩中“瀑泉”是饒跋中“吉貞先生”朱多炡的號,“九葉”指從寧獻王朱權(quán)到八大山人正好九代,因此便有了“故侯”之說??梢?,彭文亮此時是非常清楚八大家世的。詩的后兩句則是對八大書畫風格的褒獎,認為其散逸隨性,非常瀟灑,藝術(shù)逼格如此之高,還要戴個破斗笠死做死做的,完全沒有必要。

第六跋:好無聊啊

雪峰從來,疑個布衲。當生不生,是殺不殺。至今道絕韶陽,何異石頭路滑。這梢郎子,汝未遇人時,沒邋遢。

鈐?。簾羯玺祚模ò孜模?/span>

這一跋為八大親題。王方宇將其看作第五跋,蕭鴻鳴將其看作第六跋。

“雪峰”指的是唐懿宗時期的僧人雪峰義存,“疑個布衲”則有諷刺之意,后面的“當生不生,是殺不殺。至今道絕韶陽,何異石頭路滑”則出自馬祖道一的偈語,或又指向六祖慧能,言禪宗難參,不易琢磨?!吧依勺印备鶕?jù)王方宇的考證,語出《五燈會元》報慈藏嶼禪師答僧問:“這梢郎子未遇人在”,而沈桐屢則認為其意指“末代王孫”。“沒邋遢”,或讀“mei to sa”,意即“無勁,好無聊”。

這則跋語大約寫于1677-1678年間,此時八大對佛教已經(jīng)流露出了“不熱心”的心態(tài),并感慨自己是個末代王孫,不能遇到相知的人,日子了然無趣??磥?,他還俗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了。

第七跋:我已經(jīng)被“和尚”整暈啦


生在曹洞臨濟有,穿過臨濟曹洞有;洞曹臨濟兩俱非,羸羸然若喪家之狗。還識得此人么?羅漢道底!個山自題。

鈐?。簯压盘茫ò孜模?、釋傳綮?。ò孜模?、刃庵(白文)

這一跋為八大親題。王方宇將其看作第六跋,蕭鴻鳴將其看作第七跋。

該跋中“羅漢到底”一句,王方宇先生曾將其斷為“羅漢道:底?”認為“羅漢”即饒宇樸,“底”即“什么”、“怎樣”之意,蕭鴻鳴先生則認為這是八大對《五燈會元》卷十九中“曰:‘明日大悲院里有齋,又作么生?’師曰:‘雪峰到底’”一語的套用。但不論如何,在這一跋中,八大再次流露出他對佛教禪宗的厭棄和不滿,他本來追隨耕庵學的是曹洞宗,但又學了臨濟宗,且兩種禪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一個也學不好,以致于“羸羸然若喪家之狗”,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完全暈了。因此王方宇先生說:“這段題識,表現(xiàn)他對佛門的態(tài)度冷漠,已經(jīng)非常清楚?!?/span>

第八跋:哼!我就是要還俗

沒毛驢,初生兔,嫠破面門,手足無措。莫是悲他是世上人,到頭不識來時路。今朝且喜當行,穿過葛藤露布,咄!戊午中秋自題。

耕香(朱文)、個山(朱文)

這一跋還是八大親題。時間為1678年,王方宇將其看作第七跋,蕭鴻鳴將其看作第八跋。

自從在第四跋中向饒宇樸透露自己“想攜書畫去云游天下”的想法后,在第六、七、八中,八大一直在不斷地為自己的這一行為尋找理由,且逐層遞進,思想上經(jīng)歷了激烈的掙扎。

“沒毛驢”,是禪宗中罵人的話,語見《五燈會元》卷八:“師經(jīng)行次,眾僧隨從,乃謂眾曰:‘古人有甚么言句,大家商量。’時有從漪上座出眾擬問次,師曰:‘這沒毛驢’。漪渙然醒悟。”全跋直譯過來就是:“自己當初剃度當和尚,就像手足無措的小兔子一樣,根本沒什么主見,無非是覺得世上眾生可悲,不知何去何從。可是現(xiàn)在,我終于下定了決心,高高興興地要告別那些葛藤露步,去走我自己的路了。哼!”最后一個“咄”字,非常近似于一種心理釋放,大概到了這個時候,八大“攜書畫去云游天下”之心“已決”,十頭驢子再也拉不回來了。

第九跋:我快瘋啦!

黃檗慈悲且?guī)о?云居惡辣翻成喜。李公天上石麒麟,何曾邈得到你?若不 得個破笠頭。遮卻叢林,一時嗔喜何能已?中秋后二日又題。

鈐印:掣顛(白文)

在戊午(1678)中秋題完第八段跋語兩天后(即1678年8月18日),八大又在《個山小像》上寫了一段跋,即第九段也是最后一段跋。王、蕭二學者對此跋沒有爭議,均認為它是最后一跋。

“黃檗”指的是臨濟宗的開宗高僧黃檗希運(765-850),“云居”則指曹洞宗江西云居山的道膺禪師(848-902),“李公天上石麒麟”一句根據(jù)王方宇援引的資料認為可能是老子李耳或宋僧道濟等,蕭鴻鳴則在《云居山志》卷五中找到了一則典故:“一日,佛印禪師令李石麟寫照作笑容,自為贊曰:‘李公天上石麒麟,傳得云居道者真。不為拈花明大事,等閑開口笑何人。泥牛漫向風前嗅,枯木無端雪里春。對西安堂堂俱不識,太平時代自由身?!笔捠险J為八大肯定熟悉這則故事,因而將其與“黃檗”、“云居”置為一處,再來一句“何曾邈得到你”,意思就是說:這些人,道行厲害,修行圓滿,我一個也比不過,“這是八大山人對自己三十多年在佛門一事無成的感嘆”。與其如此,還不如戴上一定破斗笠,將和尚的面目遮蓋起來,徹底脫離佛門拉倒。

該跋中值得注意還有“掣顛”這枚鈐印以及跋文中的“嗔喜”?!俺割崱弊钤绯霈F(xiàn)在先一年(1677)所作的《梅花冊》中,此時八大已經(jīng)流露出強烈的還俗之意,性情也有所變化,那么“掣顛”極有可能是他對自己內(nèi)心這種強烈意念的告誡和驅(qū)趕,也就是說,這時候他的內(nèi)心非常痛苦,時而想還俗,時而又想繼續(xù)做和尚,兩種情緒相互交織廝殺,到了第二年,精神上已有了“嗔喜”之狀,距離“瘋癲”似乎只剩最后一步。

無論如何,1678年都是八大作為空門僧人最后的日子。不久,我們將會看到他“托故病癲、焚浮屠服、還俗娶妻”等一系列驚世駭俗的舉動,然而,正是這些,成就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八大。(完)

廣告時間

說了這么多

現(xiàn)在應(yīng)該對八大山人和《個山小像》

有點了解了吧

那么,想不想去看看這幅畫呢?

正巧

位于南昌青云譜的八大山人紀念館

這幾天正在展出八大的作品

這是【2015藝術(shù)南昌】的外圍展

一共有二十幾件八大真跡

等著你去鑒賞

其中就有《個山小像》

這可是自1986年后的首次展出

機會難得

一定要去看看

地點:八大山人紀念館(青云譜路259號)

時間:12月18-12月21日

千萬不要錯過

錯過

可能又要等三十年

*本文根據(jù)王方宇《個山小像題跋》(《八大山人全集·第五卷》,江西美術(shù)出版社,2000,1013-1020頁)、蕭鴻鳴《八大山人在介岡》(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0)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2013)、蕭鴻鳴《八大山人在奉新耕香院》(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姚亞平《不語禪:八大山人作品鑒賞筆記》(江西美術(shù)、三聯(lián)書店聯(lián)合發(fā)行,2015)等著作綜合整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