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類比·重組
——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的取法立場及反思
文/肖 楠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遼寧省文藝理論家協(xié)會會員
摘要
鑒于當代章草臨摹、創(chuàng)作觀的總體模糊性,本文把研究視角從史學轉(zhuǎn)向美學,運用類比論證把章草取法資源分為隸筆章草、楷筆章草、篆筆章草、草筆章草等類型,并甄別出其中的審美合理性與不合理性,重建章草之含義,提出關乎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的隸底草面、豐富語匯、碑簡融合三大理論支點,以期對當代及未來章草創(chuàng)作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章草 取法 類比 隸底草面 豐富語匯 碑簡融合
章草,作為中國書法的傳統(tǒng)書體之一,所涉及的相關學術問題很多,不可一言以蔽之。時至當代,它也作為一種草書創(chuàng)作式樣,在書法創(chuàng)作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然而,當代章草臨摹與創(chuàng)作的混亂也是有目共睹的,主要原因有:其一,前人對“章草”概念沒有清晰的界定,導致臨帖的盲目性;其二,字體之名晚于字體之實;其三,源頭范本失傳,現(xiàn)存范本又真?zhèn)蜗嚯s、參差不齊,導致斷代困難,文物、文獻與書跡的相互綜合釋證無法展開。舊說雖多,卻陳陳相因,一直沒有令人滿意的結(jié)論,因而形成了無法確立完整的批評標準和審美標準的現(xiàn)狀。這種現(xiàn)狀直接導致我們不能真正提出章草臨摹、創(chuàng)作的規(guī)范和準則。
章草和今草、大草,相互容受、彼此滲透而從屬于草書,以其明顯“波磔”的外在形式特征,區(qū)別于今草、大草。的確,波磔是章草的一個顯著特征,然而帶有波磔的草書是否就可以定義為章草呢?嚴格來講是不確切的,隸書和漢草同樣具有波磔。波磔只是把文字附著了章草的特征和韻味,具備章草的審美感受,卻不具備章草的學理規(guī)范。譬如,大眾習慣性地自覺接受《平復帖》為章草范本,而此帖并無波磔。那么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章草的規(guī)范是什么?如何建立這種規(guī)范?所謂的規(guī)范,因為無法精確定量字體的約束標準,所以也是相對于既有傳統(tǒng)而言的。要建立這種規(guī)范,就需要我們辯證地挖掘與其有關的歷史問題。波磔只是給人提供了一種視覺形象,“章草”這個名稱卻遠沒有這樣簡單,不同時段、不同人的筆下,其實際所指也不盡相同。鑒于章草這一概念的模糊性,我們期待有一個完整的、立足于時代的,同時又立足于歷史的新的章草臨摹與創(chuàng)作體系。如果不打破已接受的章草模式及接受心理的反饋機制,就不可能建立一種新的歷史性標準。
一
何謂章草?我們目前尚無邏輯縝密且令人信服的統(tǒng)一答案。但是,如果不要求明確回答的話,每個人都會以通過感受經(jīng)典范本時培育起來的想象和閱讀到的各種章草評論而形成印象為基礎,向人們推薦“這是典型的章草”,從而作出各種不同的判斷。這些判斷是以個人對于“章草”擁有的期待,看其是否符合“章草”的本來面貌而作出的。這一期望值就形成了章草臨摹創(chuàng)作觀念,即“章草觀”。章草觀是否正確,直接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藝術判斷力。它必須符合一般創(chuàng)作原理,但又必須是切合書法創(chuàng)作實際的。章草起源問題的最終揭示和對以往探索過程中發(fā)生的認識誤區(qū)、實證錯位的檢討,對于我們?nèi)婵疾煅芯空虏葑煮w、書體發(fā)生史和演變史,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所以,對章草的接受歷程,有必要進行一番正本清源的梳理。
我們不妨先看看有關“章草”的幾種主要的歷史說法:
(一)史游作草書《急就章》(本名《急就篇》),后省去“急就”二字,只呼作“章”。又,張懷瓘《書斷上·章草》亦云:“史游即章草之祖也。”[1]從此說者有今人高二適等。
(二)漢章帝喜好或創(chuàng)始。韋續(xù)云:“因章帝所好,名焉。”[2]蔡希綜云:“章草興于漢章帝。”[3]
(三)用于奏章說。漢代書家杜度用草書寫章表,故名為章草。張懷瓘《書斷》:“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見稱于章帝,上貴其跡,詔使草書上事。魏文帝亦令劉廣通草書上事。蓋因章奏,后世謂之章草。”[4]從此說者有唐竇蒙,宋黃庭堅、黃伯思,清劉熙載,現(xiàn)代胡小石、徐邦達等。
(四)與“章楷”的“章”同義,也即是“章程書”的“章”。唐蘭認為:“章楷與章草,意義完全相同?!保?]從此說者有寇克讓《章程即章草說》等。
文字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產(chǎn)物,不可能是某個人的創(chuàng)造。史游只是編訂《急就章》文辭的人,不是用章草寫《急就章》的人,況且史游真跡早已失傳,史游可能是對當時流行的字體進行過系統(tǒng)的規(guī)范、整理和提升,形成了自己書寫的風格,成為章草的代表人物。這樣說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但這也只是臆斷,缺乏史料依據(jù)?!耙曰实壑u號為字體名稱的,兩漢前后俱無成例,當為附會,可不待言?!保?]近人多主張后兩種說法,但至今尚未達成具有公信力的一致共識。
諸多關于章草名實的研究,僅限于停留在信古、疑古的層面上,而未達到釋古。章草的名實問題是非常復雜的,屬于典型的“一名數(shù)實”。章草是不斷演變的,它的出現(xiàn)和隸書、草書這兩個名詞能指范圍的大小息息相關,并最終因為二者所指范圍的縮小而喪失了最初的語義。從一定角度看,六朝以后對章草這一書體的接受歷程,可以理解為對以往章草書體再創(chuàng)造和再欣賞的“過程的結(jié)合體”。因而,元明之際能產(chǎn)生趙孟頫、宋克所寫《急就章》那樣相對偏楷意的章草作品,也就順理成章了。
我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章草興起于西漢中期,盛行于東漢、三國、兩晉。當行書、楷書、今草興起之后,章草書寫的實用功能便逐漸衰退,漸趨沉寂,遂以書法藝術分支薪火傳承,延續(xù)至今。兩漢經(jīng)歷四百多年,完成了從古文字向今文字的歷史轉(zhuǎn)變,是文字演變的最關鍵時期。文字學家把隸變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古隸列入古文字的范疇,把隸變以后的漢隸、楷書、行書、今草列入今文字的范疇。事實上,篆體的后期演進史是朝兩個方向發(fā)展的:一為隸變,是主流方向;一為草變,是支流方向。[7]二者上限未必重合,但一脈相承,有漫長的交疊期,相互滲透,扭轉(zhuǎn)干預,共同造就今文字。而章草則是隸變、草變過程中的派生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之間的橋梁。它傳承著古文字的基因,承載著商周書法的質(zhì)樸、古雅和變化,又開啟了今文字的先河,是精彩紛呈的晉唐書法的活水源頭,是書法從實用轉(zhuǎn)向藝術化的象征,從這個立場看,章草既可以看作歷史問題,也可以看作藝術問題。簡而言之,它既是史學的,又是美學的。鑒定的目的是辨真?zhèn)危b賞的目的是品美丑,我們需要以歷史為依據(jù),從美學的高度來認識章草,而不能單單拘泥于史學的鑒定,更不能把鑒定、鑒賞二者混為一談。
上述種種關于章草名實的觀點均從史學文獻角度出發(fā),但迄今尚不能達成一致,缺乏信服力,看來依據(jù)文獻這一釋證方法難以實施。另外,多部文獻有記載的源頭范本已經(jīng)失傳,導致利用文物、書跡結(jié)合釋證也難以展開。在當代書法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章草相關問題的導入和展開,會自覺地以審美屬性為側(cè)重,而不能過分糾纏于其史觀性、時序性因素。其實以往我們對章草的探討,主要側(cè)重于本體論角度——具體地說,就是太過分拘泥于探求章草本原的世界,錯誤地認為以此為根據(jù)方能說明章草的性質(zhì)。但是當本源無從探究而結(jié)論又似是而非的時候,我們有必要傾向于認識論,也就是創(chuàng)作論。概言之,既然史學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么我們就從審美意義上來進行類比。
二
要詮釋章草的概念,可借鑒邏輯學中的類比論證法,即“在存在真理或謬誤的地方作出陳述的建構性與劃分性活動”[8]。類比證論是一種通過對已知事物與跟它有某些相同特點的事物進行比較類推,從而證明我們對未知事物理解的論證方法。我們詮釋的目的是為了宣告對章草這一“單純客體之理解”,這種說明性的詮釋,必須是語境性的、視域性的,必須在一種已經(jīng)被認同的意義和意圖之視域內(nèi)才能進行。史游對章草做過系統(tǒng)的整理和規(guī)范,但是這個傳說有待證明,史游所寫《急就章》目前還沒有文物書跡來作證。然而,就三國時期皇象版《急就章》而論,它系統(tǒng)全面地保留了章草的規(guī)范,形成了章草的基本技法,成就了中國章草的經(jīng)典之作,這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因而,我們首先要建立以皇象《急就章》為審美參照系的類比系統(tǒng)。建立審美參照系的好處是使傳統(tǒng)由規(guī)范、規(guī)律轉(zhuǎn)變?yōu)樗囆g敏感與技巧不斷生長的基點,即非規(guī)律性的藝術感受力。當我們獲得這層感受力以后,對于構成元素的運用便較容易判斷其他參照范本的得失。史上任何一種章草范本,都要經(jīng)過很多技術層面和審美層面的檢驗,最后達到相對理性的認知,之后才能重復地干預技法創(chuàng)作。我們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無論是關注技法層面還是風格層面,都需要有一個審判參照系,這是至關重要的。章草一定要有它的基本規(guī)定性,偏離了這種規(guī)定性,它便不是章草?;氏蟀妗都本驼隆肥且呀?jīng)被認同的“相同特點”,是我們論證章草概念成立的前提基礎,它是為主體概念服務的客體事物,沒有這個條件,不能使類推的道理明顯化,也就無法進行類推?!氨容^類推”是這種論證方法的根本標志,章草不同于今草和大草,單有草法不能證明其章草特性。章草的藝術精華凝結(jié)在章草的經(jīng)典名篇之中,我們又必須把書史上公認的相關章草素材通過比較進行推理,這樣才能達到證明章草概念成立的目的。
我們知道,在章草成熟之后,楷書、今草、行書逐漸豐滿,進而取代章草的地位,但是它們和章草有相當長的交疊期,彼此容受,相互滲透,因此也就出現(xiàn)了具有楷書意味、行草意味的章草作品。章草上承篆隸,我們又不能割舍它與篆隸的姻婭關系??偟膩砜?,章草與今草、楷書、隸書、行書、篆書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基于此,筆者將歷代經(jīng)典章草范本類比歸納,分為隸筆章草、篆筆章草、楷筆章草和草筆章草。草筆章草中的“草”,并非是一個絕對概念,而是一個參照楷筆章草的相對概念,它可以泛指與“靜態(tài)、規(guī)整、平正”相對立的“動態(tài)”行草意識,本文旨在強化對比特征而把具有“行書意味”的章草統(tǒng)一納入到草筆章草來。鑒于已故書家王蘧常對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的重要影響,也一并列入討論。
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選自《歷代章草精選》,河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版。
圖1-6 選自《明宋克急就章》,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圖1-7 選自《海派代表書家系列作品集·王蘧?!?,上海書畫出版社2006年版。
圖1-8 選自朱天曙著《宋克書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2011年版。
(一)隸筆章草
張懷瓘《書斷》說“章草即隸書之捷”[9],章草是在隸書通行的時代使用的,多少總會跟著隸書走。在敦煌、居延出土漢簡中,雖然以隸書為主體,但我們看到某些草寫的隸書已經(jīng)非常接近于章草的寫法,它與章草實屬宗親,一脈相承。有學者稱其為“漢草”,有的稱之為“草隸”,筆者卻認為它應該叫“隸筆章草”,是章草的前身,主要代表作品有《神烏傅》《永元器物簿》《劾死駒狀簡》等。雖然其中有些字的草法以及運筆方式和章草很類似,但遠沒有達到《急就章》那種規(guī)范程度。這類作品總體看是灑脫自由的,點畫飛揚,構字一任天然,外廓形狀多變。而我們所建立參照系的章草是隸筆章草高度規(guī)范化的產(chǎn)物,是在東漢以后才定型的。章草成型過程中,除了社會實用層面的取舍改造之外,文人書法家的參與整理亦不可忽視。史載后漢士人書法家多精善章草,他們高超的書寫技術使章草逐漸規(guī)范化、美飾化,前漢一字多形多構的情況減少了,同時,八分波磔類筆畫較多地被加入章草中。章草的歷史性接受,直接限制了隸筆章草多樣化的發(fā)展,導致了隸筆特征的式微。也正因為隸筆章草是早期的章草,它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派生機勃勃帶有隸意的稚拙美。
(二)楷筆章草
到東漢后期,章草進一步程式化,并繼續(xù)與同期八分甚至早期楷書相糅融?;氏蟆都本驼隆贩▌t森嚴,波磔銳利,“銀鉤蠆尾”,被后世作為章草楷則?!靶菝鳎ɑ氏螅┱虏蓦m相眾而形一,萬字皆同,各造其極?!保?0]及至元明,趙孟頫、宋克、鄧文原等人把《急就章》這種楷法特點發(fā)揮到極致。此類章草字與字之間垂直排列,形成豎行,豎行縱向排列比較整齊,字之大小基本相近,保留著古文字某些傳統(tǒng)名作章法中大小劃一、上下有約的特點,橫向雖無明顯的橫線,但每個字仿佛都在格子里。想必是由于宋人葉夢得在傳本《急就章》中加注了楷書釋文,所以形成了《急就章》章草與楷書相間的特色,即每列章草的左邊都有一列楷書,遂有一列章草、一列楷書的特殊排列,完全沒有草書中字與字間、行與行間“勢”的呼應,故而與“草”的本體意義也就拉開了距離。王羲之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保?1]章草是草書,不是楷書,其本位特征在“草”而不在“章”,章草發(fā)展到鄧文原、宋克書《急就章》這種楷書化地步,不能不說是章草發(fā)展史上的一種審美倒退。元明時代取法資源不及當代充足,視野狹隘,我們本不該苛求,然而從縱向角度來看,章草自誕生之漢魏至當代,罕有大家出現(xiàn),的確與這種長時期的審美趨向偏差有直接關系??P章草臨摹范本還有《月儀帖》《草訣歌》等。
(三)篆筆章草
章草最早萌芽于草篆之中,隨著草篆嬗變?yōu)楣烹`。清孫星衍《〈急就章〉考異序》云:“草書之始,蓋出于篆。”[12]可見草書萌芽與篆書關系緊密。從出土戰(zhàn)國、秦、漢簡牘來看,我們大致可以梳理出隸變、草變形成的軌跡,這是中國文字發(fā)展的兩條重要變異線索,章草緊殿其后,是兩條文字變異線索交織而成的產(chǎn)物。遺憾的是,我們目前還不能提供相關篆書向章草演進的文物及書跡。但就后世的一些著名章草篇章,我們完全可以發(fā)現(xiàn)帶有篆筆意味的章草作品,如《平復帖》。此帖雖處于書體演變終結(jié)后的晉代,但這種字形上參差錯落、開合避讓,用筆上中鋒運行的處理方式,正是從銘文《散氏盤》提取而來的造型意識和線條意識。其筆畫上對章草的改造,更多的是將盤曲、方折的筆畫改為平直、弧轉(zhuǎn)的篆籀筆意,化外拓為中含,強調(diào)中鋒,追求凝整沉著、蕭散超逸。更為重要的是,它促進了不同書體間的融合,淡化了書體間用筆的界限,提示出篆書向章草過渡的痕跡??涤袨檎f:“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隸之法也?!保?3]這種變曲筆為直筆、變方折為圓轉(zhuǎn)且筆筆中鋒的書寫方式,也影響了后世主攻章草的書家,如王蘧常先生。
(四)草筆章草
前文提及,章草、今草從屬于草書大門類中,通常我們所指的草書是今草。自草書誕生至今,也是今草扮演著主流角色。在今草高度發(fā)展的時域內(nèi),書寫章草的主體干預性就顯而易見了,書家會下意識地把書寫今草的技法與審美理念介入到章草中,也就誕生出許多具有今草意味的章草作品,如《出師頌》《濟白帖》,王羲之《游目帖》《遠宦帖》,以及《大觀太清樓帖》第二卷衛(wèi)瓘、王導、王洽、王珣、王珉的部分作品。他們打破了章草原有的字字分明,增強了字與字之間的連貫性、趨向性,有了對“勢”的訴求。章草來源于簡書,簡書上下觀強于左右觀,有“行”的意識,無“列”的意識,而草筆章草注意到了列與列的呼應,強調(diào)整體意識。其后將今草與章草融合的現(xiàn)象,在趙孟頫、康里子山、楊維楨、宋克、文徵明的作品中也多有出現(xiàn),他們在保留古拙沉勁的章草用筆基礎上,體現(xiàn)出縱邁激越的今草風尚。如上海博物館藏宋克書《唐宋詩卷》,在草書中糅合章草之結(jié)體和筆法,拓寬了章草表現(xiàn)力,形成新的章草意境,為典型的草筆章草作品。今人臨摹宋克章草作品只認其楷筆章草《急就章》,而忽略了他另一種面貌的草筆章草,這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三
當代文化已走向多元主義,中心主義價值觀已受到質(zhì)疑已并被徹底摒棄,在這種歷史語境中,章草藝術的中心性不是靠其自身的權威來實現(xiàn)和確立,而是由其在多元文化審美激蕩中所造成的主體性來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章草的重要性始終取決于問題語境對它的接受程度和需要程度,而不是出自于人為的價值判斷。當社會文明程度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們的思想、文化等精神層面的理想、信念、觀點等也都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體現(xiàn)在當代章草藝術步入展廳領域——章草步入展廳已成為當代草書創(chuàng)作的時代符號。章草藝術從過去的文人案頭手札式賞玩轉(zhuǎn)化到現(xiàn)代的展廳藝術,是展示方式的一次革命性變化。從近幾十年的實踐來看,這種展廳化的改革,漸已成為當代章草藝術在社會環(huán)境中存在和發(fā)展的主要生態(tài)。目前來看,章草藝術正逐步轉(zhuǎn)入一個更新的平緩期,對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漸已形成的時代特點做些梳理和反思,是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的。既然我們對所取法的范本已經(jīng)進行了系統(tǒng)的類比,那么,下面就是我們在臨摹創(chuàng)作中如何取舍的問題。
筆者有針對性地對書法新時期以來的歷屆國展、蘭亭展、草書展做了較為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30余年的展覽中,前半期的章草創(chuàng)作取法篆筆章草和楷筆章草居多,后半期取法隸筆章草和草筆章草居多。尤其是2000年以后,越來越多的作者開始發(fā)掘隸筆章草和草筆章草。這與新資料的出土、出版物和網(wǎng)絡媒體的高度發(fā)達不無關系,更主要的是人們的求新意識,而且這種創(chuàng)作潮流還在延續(xù)。因此,對近15年來展覽現(xiàn)象的研究及拓展尤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章草的發(fā)展歷程,是一個不斷臨摹、演繹、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臨摹觀的確立,直接關系著書家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在這一歷程中,取法哪些正確的范本,是至關重要的。面對浩瀚蕪雜的章草臨摹范本,如何取舍以及進行有針對性的臨摹,融入個人學養(yǎng),最終形成有個性面貌的章草作品,歸結(jié)起來無外乎這三個要素:隸底草面、豐富語匯、碑簡融合。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恰恰也正是這三要素融合而形成的“合力”。
(一)隸底草面
在書法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中,有所謂“底”與“面”的概念,“底”就是風格的基調(diào),“面”則是表現(xiàn)元素在相互協(xié)調(diào)基礎上的多元化局面,是其外在形式。章草是一種特殊的雜合體,主要“受孕”于隸和草。索靖云:“損之隸草,以崇簡易?!保?4]章草既有隸書“波磔”的遺傳基因,又有草書字形省便、書寫快捷的特點。那么,完整意義的章草臨摹,應當以取法隸筆章草和草筆章草為主,在創(chuàng)作上,則應當以隸筆章草為“底”,草筆章草為“面”。章草創(chuàng)作應該有隸意,因有隸意,才使章草創(chuàng)作顯得古意盎然;因有隸意,才會有“簡略書之,此猶未離乎隸”之境界。然而,章草之本位在“草”而不在“章”,草書才是其書體歸宿,要在保證隸意的基礎上追求草意、體現(xiàn)草意。所謂“草意”,“是人們在草書書寫實踐中對審美理念的理解和抽繹。草書意識是相對的,比較靜態(tài)書體而言,它顯示出了較強的節(jié)奏、韻律感。所謂節(jié)奏與韻律,即是指草字的行氣運行中,由于字形的大小、輕重、長短、肥瘦與虛實變化產(chǎn)生出來的特殊美感,這是靜態(tài)書體難以企及的。草意是人們對草書藝術高度理性提煉之囊括”[15]。理解草意,會更有利于豐富章草創(chuàng)作。隸底草面,也就是說,章草創(chuàng)作時的“意”中之筆是隸書,而“手”中之筆是草書,意在筆先,從移情到抽象,體現(xiàn)隸書為體、草書為用的形式美學特征,以隸意來保證其純儉、質(zhì)樸風貌,以草意來突破以往楷筆章草的偏狹創(chuàng)作視域,增強連貫性與多變性。因為有了草意的干預,章草創(chuàng)作就產(chǎn)生了飛移的筆勢,字與字之間多了呼應?!叭粲麑W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后,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棱側(cè)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保?6]也就是說,筆勢具有了舍正生奇、不主故常的“賦形”功能。藝術的最高境界可理解為對生命的觀照,而生命體的顯要特征即是運動,無疑,草筆章草為我們提供了運動的養(yǎng)分。在章草創(chuàng)作中的草書意識有助于強化書法的表現(xiàn)力,淡化了傳統(tǒng)楷筆章草中《急就章》等工穩(wěn)路數(shù)的整飭,而加強了章草藝術性的表現(xiàn)效果。(圖2)
▲圖2 王曉峰 作(局部)
(二)豐富語匯
書家通過章草來說明“對美的認識、表達思想情感以達到心靈交流的手段或途徑都是一種語言,而歷代書家在長期章草臨摹創(chuàng)作的實踐和認識過程中不斷對這些語言進行充實、發(fā)展和完善,形成聚合體的語言系統(tǒng),即語匯。它是一種具有系統(tǒng)性的審美體系,它必須依賴傳統(tǒng)語匯中各種因素創(chuàng)造出章草作品,使人觀賞、玩味以得到精神愉悅、審美享受或心靈慰藉”??偟膩砜?,章草的語匯包括基礎語匯、外延語匯、形式語匯。[17]前文提及隸底草面中的隸筆章草、草筆章草即是基礎語匯,它是根本性的,任何章草創(chuàng)作不以此為基,就會削弱章草的本位特征。而篆筆章草、楷筆章草以及民間書風中的魏晉殘紙,則是章草創(chuàng)作的外延語匯,它們可以作為基礎語匯的補充而存在。比如我們可以研習篆筆章草來強化骨力用筆,骨力用筆至關重要,唐太宗有云:“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保?8]我們也可以通過楷筆章草和殘紙書風來豐富章草字形,如連筆翻轉(zhuǎn)、彎鉤騰踔、橫向伸展等。以往章草書家往往拘泥于楷筆章草范本中的提按動作,處處強行波磔用筆,造成了傳統(tǒng)章草語匯的相對單一,狀如算子,這是曲解楷筆章草所致。章草中的形式語匯是以一個連續(xù)的有機統(tǒng)一體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它是一個開放的線條系統(tǒng),點畫、長短、濃淡以及紙素關系組成的墨象世界以一種生命的形態(tài)向欣賞者開放,邀請進入互動系統(tǒng),即,客觀和規(guī)律性的示出與主體和目的性的契入,“不去注意形式意味的時期必定是精神饑荒的時期”[19]。當代章草創(chuàng)作就是在豐富形式語匯的前提下展開討論的。在章草形式語匯中,參與演說的點畫、墨色、紙素等形式元素,其表現(xiàn)意味是依附于當代審美語境的,提倡結(jié)構性、程式性、私人性、符號性與文化性,諸多形式元素運用而成其變化,來表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和生命體悟。(圖3、圖4)
▲圖3 陳陽靜 作(局部)
▲圖4 唐龍 作(局部)
(三)碑簡融合
多種元素的碰撞與融合,是我們創(chuàng)作章草的原動力,尤其是核心元素的提煉、運用與融合。章草來源于漢簡,那么它必須保持“漢簡”的核心純度,糅合其他附屬元素,才會被演繹成多種多樣的面貌。換言之,對章草創(chuàng)作者而言,人類情感的更新性特質(zhì)也促使著他們不斷地尋求新元素,進而豐富到自己的章草面目中。我們寫章草不是為了復制范本,而是需要出現(xiàn)一批敢于“化章草”的高手。簡書使我們進行小字創(chuàng)作游刃有余,但進行大字章草創(chuàng)作時,這種用筆方式就捉襟見肘了,從“碑”中汲取營養(yǎng)似乎成了一條可行性的策略,即“碑”與“簡”兩種元素的融合。章草所需要的“碑”,并不僅僅限于漢碑,其后魏碑亦可為我所用。從當前的創(chuàng)作情況看,不少人創(chuàng)作章草大字時,靈動有余而厚重不足,過分拘泥于章草波磔用筆而忽略了整體氣勢。大字尤其重“氣勢”,碑派的雄強恰恰獨具優(yōu)勢,康有為說:“破觚為圓,以茂密雄強為美?!保?0]碑、簡融合的實踐已經(jīng)為諸多學人、書家所認同,并在大字創(chuàng)作中有所突破,大字章草尤其適合融合魏碑、漢碑筆意,靈活而不失凝重,既淡化了章草與其他諸體的界限,又有助于豐富作品的形式美感。站在審美的高度上,僅僅保留碑派面貌或者簡書面貌是無法達到一定高度的,只有碑、簡融合,才會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章草創(chuàng)作靈感,成就章草創(chuàng)作的燦爛,從總體上提高章草創(chuàng)作格調(diào)。故就當下而言,如何融合碑、簡,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圖5)
▲圖5 侯仁明 作(局部)
臨摹,是直入章草堂奧的必由之路。章草的法度、傳統(tǒng)存在于經(jīng)典名篇中。傳統(tǒng)的章草研究,偏歷史的熱衷于史料的羅列與考證,偏鑒賞的則傾向于感悟式的描述,屬于類而無當,缺乏針對性,其共同弊端就是偏離章草的審美屬性。在了解了經(jīng)典的來龍去脈之后,我們應該進一步拓寬視野,重新認識、定位,汲取其中的精華,提煉出符合藝術規(guī)律和本質(zhì)內(nèi)涵的取法立場,才會擁有一個充裕的學術發(fā)展空間。只有經(jīng)過博學、取舍、融合之后的章草創(chuàng)作,才有通變意義。我們當代的章草創(chuàng)作,也期待著既植根于章草歷史與創(chuàng)造形式的主體心理,又植根于章草審美類比臨摹觀的形成。相對而言,類比臨摹觀更具備現(xiàn)實積極意義。
注釋
[1]唐·張懷瓘:《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頁。
[2]唐·韋續(xù):《五十六種書》,《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305頁。
[3]唐·蔡希綜:《法書論》,《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270頁。
[4]同[1],第162、163頁。
[5]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5頁。
[6]啟功:《古代字體論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頁。
[7]關于“草變”這一概念,詳情請參見拙文《“草篆”的接受與重組》,《西泠藝叢》,2015年第五期,第59頁。
[8][美]理查德·E.帕爾默:《詮釋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37頁。
[9]同[1],第163頁。
[10]同[1],第178頁。
[11]晉·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31頁。
[12]轉(zhuǎn)引自卓定謀著《章草考》,京華印書局1930年版,第13頁。
[13]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843頁。
[14]晉·索靖《草書勢》,《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頁。
[15]參見拙文《草書意識干預下的當代古璽印創(chuàng)作》,《書法賞評》,2011年第5期,第76頁。
[16]晉·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27頁。
[17]參見拙文《草意魏碑: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模式探討》,《中國書法》,2016年第6期,第194頁。
[18]唐·李世民:《論書》,《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頁。
[19][英]克萊夫·貝爾:《藝術》,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67頁。
[20]同[13],第776頁。
責任編輯:陳心怡、陳 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