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去的是的喬家大院和五臺山。第一站卻先來到清徐縣的寶源老醋坊參觀。一進廠區(qū),就聞到好聞的醋香味兒。
“自古釀醋數(shù)山西,山西釀醋數(shù)清徐。"作為山西老陳醋的發(fā)源地——清徐,在3000多年的醋史演變中,對我國的釀醋產(chǎn)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清徐因此也被譽為"中國醋都"。
醋廠用機器釀造醋叫做水塔牌,手工釀造醋叫做寶源牌。不知道這女工做的是哪道工藝流程,勞動強度蠻大的,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屬手工釀造。
寶源老醋坊,由山西水塔老陳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還原了明清時期的醋坊原貌。
“醯”這個字以前真不認識。它是會意字,讀作xī。本意指醋,引申為酸用于保存蔬菜、水果、魚蛋、牡蠣的凈醋或加香料的醋,也指酒。酰的舊稱??赡苁沁@個字歷史比“醋”更長吧,用之以顯示“老字號”。
這一壇壇的都是醋。
“寶源坊”,始建于明朝宣德三年,即142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寶源老陳醋曾作為明、清兩朝皇家貢品,為山西醋業(yè)寫下過輝煌的篇章。
挖掘老陳醋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弘揚山西醋文化,讓世人了解老陳醋的歷史淵源和傳統(tǒng)制作過程,山西水塔老陳醋股份有限公司可謂是用心良苦。
還原明清醋坊老陳醋生產(chǎn)工藝,釀醋器具、工具和服飾,從釀醋原料到成品一步步再現(xiàn)了古代釀醋工藝。
展示釀醋生產(chǎn)工藝,最終是要展示產(chǎn)品、擴大銷售,貨架上各種各樣醋產(chǎn)品,讓你瞧得眼花繚亂。
不知道有沒有30年以上的老陳醋?
來到祁縣的喬家大院,這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
十多年前曾來過這里,那時喬家大院門外有大街小巷、大片的民居,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大廣場了。
喬家大院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nèi)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院門入口處立有一座“尊古”“福”字照壁,“福”字兩邊的鍍金對聯(lián)寫的是“經(jīng)濟會通守紀律,言辭安定去雕鐫”。商業(yè)經(jīng)營中要做到“誠信”和“務(wù)實”,簡單的兩句話概括了經(jīng)商的要義。
大門為城門式門洞,拱形門洞頂樓正中懸掛著慈禧太后面喻山西巡撫贈送的匾額,上書“福種瑯環(huán)”(瑯?gòu)种赶删?,福種即種福之意),據(jù)說這是太后為了表彰喬家在她西逃山西時曾給予的不菲經(jīng)濟“救駕”。書寫有“古風”二字的青石表達的是傳承古代質(zhì)樸生活之意。
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設(shè)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xiàn)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 這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shù)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nèi)外。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chuàng)造了巍峨的城墻、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chuàng)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這些宅院都有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匯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全稱山西祁縣喬家大院民俗博物館,地處美麗富饒的晉中盆地,是一座匯集晉商歷史風貌,反映明清時代特色的民居精品。
喬氏“在中堂”,是清朝聞名海內(nèi)外的商業(yè)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院。距今200多年的歷史,保存完整,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
喬家主要經(jīng)營錢莊、糧店、絲綢和茶葉。但在中國影響最大的,是喬致庸開設(shè)的大德恒、大德通票號的200多處分號,遍布中國20多個城市,曾經(jīng)達到了數(shù)千萬兩白銀的資本,最終實現(xiàn)了匯通天下,在中國近代金融舞臺上活躍了半個多世紀。
喬家自第一代喬貴發(fā)“走西口”發(fā)跡,在喬致庸時達到了巔峰,富了六代兩百多年,與喬家嚴格的家規(guī)家法、嚴謹?shù)奶栒绿栆?guī)、誠信的經(jīng)營之道、可靠的用人制度都密不可分。其中喬致庸經(jīng)商做人做事、教育子孫后代的史實最為發(fā)人深省。
精美的雕花門罩下的“知足閣”,閣中的磚雕文字是喬家女婿、當時晉中著名書法家趙鐵山寫的《省分箴》?!笆 笔怯X省,“分”是分寸,“箴”是一種規(guī)勸告誡文體。文中的大意是:要遵從自然規(guī)律,行事注意分寸,懂得知足,才能有好的結(jié)局。
喬致庸制定家訓、家法、家規(guī)告誡子孫,經(jīng)商之道首重信,以信譽贏得顧客;次講義,絕不以權(quán)術(shù)欺人,絕不掙昧心黑錢;第三才是利,不能把利擺在首位。他還諄諄告誡子孫,為人做事,嚴于律己,時刻注重儉德,切記貪圖安逸、坐享祖業(yè)。
客廳里的“隨緣庸行”的匾額反映了喬致庸的經(jīng)營理念,兩邊楹聯(lián)寫的是:“崇德效山靜坐思過遠貪念,藏器學海淡名韜晦求善全。”匾額下方的四個瓶子、一面鏡子和一張八仙桌,寓意做人做事要“平平靜靜”,“四平八穩(wěn)”。
步入老院,迎面是一幅大型磚雕照壁,照壁上書“福德祠”三個字,楹額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柄如意,隱喻“四時如意”。
新院則深受西洋建筑的影響,引進了西式窗口,注意了采光,裝鑲了大幅玻璃,彩繪、磚雕的圖案也與時俱進,有了火車頭、鐘表一類的新生事物。
二進院門門樓匾額上書“毋不敬”,即尊敬長輩之意,出自《禮記·曲禮》。
房檐下掛有一塊寫有“光前裕后”的牌匾,意指光宗耀祖,造福后人。
大院還有更迷人處,那就是隨處可見的精致的板繪工藝和巧奪天工的木雕藝術(shù),雕刻品個個都有其民俗寓意。每個院的正門上都雕有各種不同的人物。
磚雕工藝更是到處可見,題材非常廣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欄雕。
喬家大院里的四件稀世珍寶,分別是犀牛望月鏡、萬人球、九龍燈和九龍屏風。九龍燈,目前國內(nèi)只有喬家大院保存的兩支,沒有發(fā)現(xiàn)第三件。為慈禧當年西逃路過喬家的時候賞賜給喬家的,整個九龍燈為烏木制,做工極為精巧,上面的九條龍可以隨意轉(zhuǎn)動,燈的主干部分為四幅圖,整個燈結(jié)構(gòu)精巧,可以任意調(diào)整形態(tài),下面四條龍上點上蠟燭,被燈身的鏡子反射,房間大亮。
九龍屏風,有花梨木所制,因為上有九條龍而得名,九條龍用遼寧岫玉雕琢而成,九條龍雕工精巧栩栩如生,與木質(zhì)屏風渾然一體,相傳此物從皇宮流出,為喬致庸花巨資所買。
喬家還有戲臺。
當時喬家的生意遍布整個包頭城,那有這么一句話叫“先有復盛公,后有包頭城”。
喬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從始建到建成的格局,中間經(jīng)過近兩個世紀。雖然時間跨度很大,但后來的擴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構(gòu)思進行,使整個大院風格一致,渾然一體。
第六院原先喬家主人本來是要建一座“書房院”的,當時已經(jīng)買回了全套的假山,但是,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日軍侵華,工程停止。這里只留下一部分花園,改成了“花園院”。
這里小橋流水、樓閣亭臺、奇石假山,有江南園林之感。
參觀喬家大院,不僅可以享受到北方民居建筑的美,充斥在整個建筑中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誠信做人的經(jīng)商之道,也給了我們?nèi)松鷥r值的啟迪,正如喬致庸所說的——“氣忌燥,言忌?。徊偶陕?,學忌滿;膽欲大,心欲小,知欲圓,行欲方。”
500年晉商淳樸敦厚,講信用、貴忠誠、富以檢為、利以義制的追求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的精神,不正是我們現(xiàn)在需要繼承和大力發(fā)揚的嗎?
上午看罷喬家大院,趕到五臺山已是下午5時。五臺山這一名稱是對五座山峰的共同特點的形象概括。東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巔都是高大的緩坡平臺,所以叫五臺山。五臺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臺海拔達到3058米,為華北第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qū)五臺縣,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譽中外。
這里是我國最早建寺的地區(qū)之一,從古至今,這里的寺僧在規(guī)模上都是第一;這里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文殊菩薩的道場;這里是我國唯一的青廟和黃廟共生榮的佛教圣地。
“五百里道長風風雨雨,依然日出東臺。月掛西峰,花放南山,雪霽北巔。兩千年香火斷斷續(xù)續(xù),又是晨鐘悠揚,晚罄清澈,香煙繚繞,勝幡翩躚?!睂懗隽宋迮_山的悠久歷史和奇異風光。
廣化寺山門。
廣化寺在臺懷鎮(zhèn)營坊村北端,北高南低,視野開闊。
廣化寺面迎臺懷寺廟群,東面舉目就是俊拔秀麗的黛螺頂,西面遙對著金碧輝煌的菩薩頂。發(fā)源于北臺,東臺的清水河,伏在左右兩邊的低處,清流嘩然低唱,仿佛把一部深奧的經(jīng)文從古念到今。
廣化寺踞坐在這么 一處地方,依偎著山中的青嵐和霧靄,顯得異常安詳寧靜,是五臺山的一處歷史久遠,從昔日的華嚴道場,轉(zhuǎn)而成為章嘉活佛“五處”之一的黃廟。
傳說廣化寺在北魏時就有建筑,但那些陳跡已隨風化去?,F(xiàn)在存于后院的,有北宋元豐年間(1080)的八角亭閣式石幢塔,可說是廣化寺滄桑的歷史見證。
下午快6時,趕到普化寺參觀,它位于懷鎮(zhèn)南里許的東山腳下。它背靠青山,面臨清水河,環(huán)境清幽怡人。明崇禎年間(1628-1644),因這里建有一座玉皇閣,里面供著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廟之稱?,F(xiàn)在建筑是民國十四年(1925)在玉皇廟的廢墟上重建的。 普化寺以其獨具特色的三教合一與磚石雕刻聞名于世。
普化寺的照壁用石與磚砌成,是五臺山寺院中最長的照壁,正中嵌石刻“福祿壽三星”圖案,兩邊是“文五別子”和“番溪求賢”。
照壁上寫有“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導游說這是“文革”時為防破壞而為。但我看未必。
照壁背面雕有觀音、善財和龍女,并有花草作陪襯。這些石雕十分出色,是五臺山磚石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從影壁左側(cè)的磚券門洞人院,看到的第一座是天王殿。殿額立一塊石制匾,匾刻“普化寺”三字。天王殿三門并開,前檐墻上刻有“法輪常轉(zhuǎn)”四字。
殿的柱礎(chǔ)上、檻墻上、中門券口上、墀頭角柱石上都為石雕,有的雕風中搖竹,透出一種瀟灑俊逸的氣韻;有的雕松下猴王,顯出一種清幽自在的情調(diào)。還有的石雕畫面給人一種生活意趣的美感享受。
在天王殿背面的迎風和檻墻上,還形象生動地雕刻著“二十四孝圖”和降福、施壽、取仕、賜祿的四位天官。
天王殿后的大雄寶殿是該寺的主要建筑。該殿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繞殿四出廊,檐額掛有“大雄寶殿”木匾。前廊柱間的木制券口縷空雕刻二龍戲珠,廊內(nèi)柱間裝十二塊格扇,裙板雕龍,上部是花窗。
樹木參天,一座具有園林風格的寺院。
臥佛殿。
居高臨下,寂靜的遠山、寂靜的寺院,或許就是禪意吧?
龍頭,魚身,掛在寺廟走廊上。這玩意兒有人說是魚鼓,也有人說是長魚,或稱為“梆”,用于召集僧眾的大木魚。長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yīng)精勤不息,廢寢忘食。
長魚不語,月上飛檐……
夜宿五臺山,下榻昱都大酒店。
晚上附近轉(zhuǎn)轉(zhuǎn),空氣清新,小客棧、小餐館、小商店散布在小溪旁樹木中,燈火闌珊,甚是寧靜。
(2018年3月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