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國移民,是日本國大和民族的主要源流之一。
日本國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時,其先民來自于何方,在紛紜的傳說及茫茫的史詩中,已經(jīng)無法清晰地溯源了。有學者認為,日本國大和民族的起源并非單一,它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由來自東北亞的人口集團和來自東南亞的人口集團不斷混血形成的“混合民族”。
日本國
——早在舊石器時代,來自亞洲大陸的原始人就開始了向日本列島持續(xù)且規(guī)模不斷增長的移民遷徙。移民大抵是黃皮膚的蒙古人種,主要包括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長江下游的吳越人等。他們沿著朝鮮半島南下渡過對馬海峽,或者從今中國山東半島、江浙沿海啟程渡過黃海,登上了這個位于東亞盡頭、地球上曙光總是第一抹升起、卻是火山密布的日本列島。在中國的戰(zhàn)國后期、秦朝時期,也有大量燕國人、齊國人、楚國人和越國人等,因為躲避戰(zhàn)亂等原因而移民日本列島。
關(guān)于日本國大和民族的起源之一即“古越國移民說”,目前被專家普遍支持。中國當代著名考古學家安志敏(1924—2005年)等人在尋繹“水稻之路”時,從稻作農(nóng)耕、干欄式建筑、玦狀耳飾和漆器、鬲形陶器和印紋陶,日本國彌生時代(約公元前300—300年)的吉野里遺跡,以及東海海流與交通諸多方面,詳細論證了日本國彌生文化與中國江南文化的淵源關(guān)系。
日本國文物——繩紋時代深缽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等人認為,《越絕書》有“內(nèi)越”、“外越”之載,“內(nèi)越”是指移居到會稽、四明山地的一支越人,而“外越”則是指離開今寧紹平原而漂洋過海的一支越人——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很可能到達“臺灣、琉球、南部日本國以及印度支那等地”。
《越絕書》
日本國著名學者司馬遼太郎(1923—1996年)在其《項羽與劉邦》中說:“(中國)江南人打仗的風俗自然也與北方人不同,他們身上還保留著蠻性,打起仗來猶如火山爆發(fā),兇悍無比……日本人被認為血管里流著江南人的血脈,從日本列島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中,也能看到這種特性……不難想象,古代曾經(jīng)帶著稻谷飄洋過來的很可能就是這類江南吳越人?!?/p>
DNA技術(shù)等也支持“古越國移民說”。從1996年開始,中國和日本國的一些學者組成了“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調(diào)查團”,對在中國江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春秋時期至西漢時期的吳越人遺骨,以及在日本國北九州與山口縣發(fā)現(xiàn)的繩紋時代(約一萬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紀前后)至彌生時代的古人類遺骨,進行了長期的對比研究,并且在經(jīng)過DNA檢驗分析之后,發(fā)現(xiàn)兩者的DNA排列次序部分一致——這就證明兩者源自共同的祖先。
日本國彌生時代稻作文明想象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