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節(jié) 燥濕和胃 平胃散 《簡要濟眾方》 [組成]蒼術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四兩(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滯脾胃的基礎方。脾為太陰濕土,居中州而主運化,其性喜燥惡濕,濕邪滯于中焦,則脾運不健,且氣機受阻,故見脘腹脹滿、食少無味;胃失和降,上逆而為嘔吐惡心、噯氣吞酸;濕為陰邪,其性重著粘膩,故為肢體沉重、怠惰嗜臥。濕邪中阻,下注腸道,則為泄瀉。治當燥濕運脾為主,兼以行氣和胃,使氣行則濕化。方中以蒼術為君藥,以其辛香苦溫,入中焦能燥濕健脾,使?jié)袢t脾運有權,脾健則濕邪得化。濕邪阻礙氣機,且氣行則濕化,故方中臣以厚樸,本品芳化苦燥,長于行氣除滿,且可化濕。與蒼術相伍,行氣以除濕,燥濕以運脾,使滯氣得行,濕濁得去。陳皮為佐,理氣和胃,燥濕醒脾,以助蒼術、厚樸之力。使以甘草,調和諸藥,且能益氣健脾和中。煎加姜、棗,以生姜溫散水濕且能和胃降逆,大棗補脾益氣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棗相合尚能調和脾胃。綜合全方,燥濕與行氣并用,而以燥濕為主。燥濕以健脾,行氣以祛濕,使?jié)袢テ⒔?,氣機調暢,脾胃自和。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滯脾胃證之基礎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滿,舌苔厚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證屬濕熱者,宜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燥濕;屬寒濕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溫化寒濕;濕盛泄瀉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濕止瀉。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濕滯脾胃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辛苦溫燥,陰虛氣滯,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去皮,各一兩(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并服(現(xiàn)代用法:散劑,每服 [功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惡寒發(fā)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惡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為夏月常見病證。風寒外束,衛(wèi)陽郁遏,故見惡寒發(fā)熱等表證:內傷濕滯,濕濁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則為上吐下瀉;濕阻氣滯,則胸膈滿悶、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風寒,內化濕濁,兼以理氣和中之法。方中藿香為君,既以其辛溫之性而解在表之風寒,又取其芳香之氣而化在里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而止嘔,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藥。半夏曲、陳皮理氣燥濕,和胃降逆以止嘔;白術、茯苓健脾運濕以止瀉,共助藿香內化濕濁而止吐瀉,俱為臣藥。濕濁中阻,氣機不暢,故佐以大腹皮、厚樸行氣化濕,暢中行滯,,且寓氣行則濕化之義;紫蘇、白芷辛溫發(fā)散,助藿香外散風寒,紫蘇尚可醒脾寬中,行氣止嘔,白芷兼能燥濕化濁;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濕;煎用生姜、大棗,內調脾胃,外和營衛(wèi)。使以甘草調和藥性,并協(xié)姜、棗以和中。諸藥合用,外散風寒與內化濕滯相伍,健脾利濕與理氣和胃共施,使風寒外散,濕濁內化,氣機通暢,脾胃調和,清升濁降,則霍亂自已。感受山嵐瘴氣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穢化濁,和中悅脾而治之。 [運用] 1.辨證要點 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臨床應用以惡寒發(fā)熱,上吐下瀉,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表邪偏重,寒熱無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氣滯脘腹脹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氣止痛。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腸炎或四時感冒屬濕滯脾胃,外感風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濕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較弱,故服后宜溫覆以助解表。濕熱霍亂之吐瀉,則非本方所宜。 第二節(jié) 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 《傷寒論》 [組成]茵陳六兩(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無汗或但頭汗出,口渴欲飲,惡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滑數(shù)有力。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疸之常用方,《傷寒論》用其治療瘀熱發(fā)黃,《金匱要略》以其治療谷疸。病因皆緣于邪熱人里,與脾濕相合,濕熱壅滯中焦所致。濕熱壅結,氣機受阻,故腹微滿、惡心嘔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結;無汗而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濕不得下泄,以致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浸漬肌膚,則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濕熱內郁,津液不化,則口中渴。舌苔黃膩,脈沉數(shù)為濕熱內蘊之征。治宜清熱,利濕,退黃。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要藥。臣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陳引濕熱從小便而去。佐以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導瘀熱從大便而下。三藥合用,利濕與泄熱并進,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濕邪得除,瘀熱得去,黃疸自退。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疽之常用方,其證屬濕熱并重。臨床應用以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舌苔黃膩,脈沉數(shù)或滑數(shù)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重于熱者,可加茯苓、澤瀉、豬苓以利水滲濕;熱重于濕者,可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祛濕;脅痛明顯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氣。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黃疽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鉤端螺旋體病等所引起的黃疸,證屬濕熱內蘊者。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車前子 瞿麥 萹蓄 滑石 山梔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后臨臥。小兒量力少少與之(現(xiàn)代用法:散劑,每服6~ [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干,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方解]本方為治療熱淋的常用方,其證因濕熱下注膀胱所致。濕熱下注蘊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濕熱蘊蒸,故尿色渾赤;濕熱郁遏,氣機不暢,則少腹急滿;津液不布,則口燥咽干。治宜清熱利水通淋。方中以滑石、木通為君藥?;颇芑[道,清熱滲濕,利水通淋,《藥品化義》謂之:“體滑主利竅,味淡主滲熱”;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濕熱,使?jié)駸嶂皬男”愣ァF?、瞿麥、車前子為臣,三者均為清熱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梔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強君、臣藥清熱利水通淋之功;大黃蕩滌邪熱,并能使?jié)駸釓拇蟊愣ァ8什菡{和諸藥,兼能清熱、緩急止痛,是為佐使之用。煎加燈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用本方“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乃取方中木通、山梔子仁、大黃、車前子、燈心諸藥,皆入心經,俱有清心瀉火解毒之功。同時,還能通利小腸,導濕熱下行,合滑石、篇蓄、瞿麥以增利水通淋之效,故又云:“治小便亦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主治濕熱淋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證屬濕熱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屬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錢草、海金沙、石韋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濁。 3.現(xiàn)代運用 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腎盂腎炎、術后或產后尿潴留等屬濕熱下注者。 三仁湯 《溫病條辨》 [組成]杏仁五錢( [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于熱證。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后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于熱的常用方劑。究其病因,一為外感時令濕熱之邪;一為濕飲內停,再感外邪,內外合邪,釀成濕溫。誠如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溫熱經緯》)。衛(wèi)陽為濕邪遏阻,則見頭痛惡寒;濕性重濁,故身重疼痛、肢體倦?。粷駸崽N于脾胃,運化失司,氣機不暢,則見胸悶不饑;濕為陰邪,旺于申酉,邪正交爭,故午后身熱。其證頗多疑似,每易誤治,故吳瑭于《溫病條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見其頭痛惡寒,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見其中滿不饑,以為停滯而下之,下傷脾胃,濕邪乘勢下注,則為洞泄;三者,不可見其午后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藥,兩陰相合,則有錮結不解之勢。故治療之法,惟宜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jié)駸釓南陆苟?。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藥?;?、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藥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藥。半夏、厚樸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藥。綜觀全方,體現(xiàn)了宣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點,氣暢濕行,暑解熱清,三焦通暢,諸癥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主治屬濕溫初起,濕重于熱之證。臨床應用以頭痛惡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熱,苔白不渴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溫初起,衛(wèi)分癥狀較明顯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濕;若寒熱往來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濕。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腸傷寒、胃腸炎、腎盂腎炎、布氏桿菌病、腎小球腎炎以及關節(jié)炎等屬濕重于熱者。 4.使用注意 舌苔黃膩,熱重于濕者則不宜使用。 甘露消毒丹 《醫(yī)效秘傳》 [組成]飛滑石十五兩( [用法]生曬研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或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現(xiàn)代用法:散劑,每服6~ [功用]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主治]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并重證。發(fā)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痛,身目發(fā)黃,頤腫口渴,小便短赤,泄瀉淋濁,舌苔白或厚膩或干黃,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方解]本方主治濕溫、時疫,邪留氣分,濕熱并重之證。濕熱交蒸,則發(fā)熱、肢酸、倦??;濕邪中阻,則胸悶腹脹;濕熱熏蒸肝膽,則身目發(fā)黃;熱毒上壅,故口渴、咽頤腫痛;濕熱下注,則小便短赤,甚或泄瀉、淋濁;舌苔白或厚膩或干黃為濕熱稽留氣分之征。治宜利濕化濁,清熱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陳、黃芩,其中滑石利水滲濕,清熱解暑,兩擅其功;茵陳善清利濕熱而退黃;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藥相合,正合濕熱并重之病機,共為君藥。濕熱留滯,易阻氣機,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氣化濕,悅脾和中,令氣暢濕行;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導濕熱從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熱利濕之力。熱毒上攻,頤腫咽痛,故佐以連翹、射干、貝母、薄荷,合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而利咽止痛??v觀全方,利濕清熱,兩相兼顧,且以芳香行氣悅脾,寓氣行則濕化之義;佐以解毒利咽,令濕熱疫毒俱去,諸癥自除。 本方與三仁湯均為清熱利濕之劑,治療濕熱留滯氣分之證。三仁湯配伍滑石、通草、竹葉三焦分消,重在祛濕,宣暢氣機,故宜于濕多熱少,氣機阻滯之濕溫初起或暑溫夾濕證;本方重用滑石、茵陳、黃芩,配伍悅脾和中、清熱解毒之品,清熱利濕并重,兼可化濁解毒,故宜于濕熱并重,疫毒上攻之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治療濕溫時疫,濕熱并重之證,為夏令暑濕季節(jié)常用方,故王士雄譽之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臨床應用以身熱肢酸,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黃,舌苔白膩或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黃疸明顯者,宜加梔子、大黃清泄?jié)駸?;咽頤腫甚,可加山豆根、板藍根等以解毒消腫利咽。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腸傷寒、急性胃腸炎、黃疽型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病、膽囊炎等證屬濕熱并重者。 4.使用注意 若濕熱入營、譫語舌絳者,則非本方所宜。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yī)效秘傳》卷1: “時毒癘氣,……邪從口鼻皮毛而入,病從濕化者,發(fā)熱目黃,胸滿,丹疹,泄瀉,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濕邪猶在氣分者,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2.方論選錄 王士雄《溫熱經緯》卷5:“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溫濕蒸騰,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留而不去,乃成濕溫疫癘之病,而為發(fā)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證。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諸病。” [臨床報道] 徐氏用甘露消毒丹為主治療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低熱22例,每天1劑,水煎服,14天為1療程。結果:顯效17例,有效4例,無效1例。[徐惠祥.甘露消毒丹治療乙肝低熱22例。新中醫(yī) 1999;31(7):51) [實驗研究] 采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在培養(yǎng)細胞中觀察甘露消毒丹全方、殘方I (藿香、白豆蔻、薄荷、石菖蒲)、殘方Ⅱ(黃芩、連翹、射干、川貝、茵陳、滑石)、甘露消毒丹加味方(甘露消毒丹加板藍根、大青葉)水煎液分別對培養(yǎng)細胞的最高無毒濃度,對柯薩奇病毒增殖產量的影響以及在不同時間內的抑毒效果。結果顯示:甘露消毒丹全方、殘方Ⅰ、殘方Ⅱ及甘露消毒丹加味方對細胞的無毒濃度均為1:40(即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組成]黃柏炒 蒼術米泔水浸,炒(各 [用法]上二味為末,沸湯,入姜汁調服(現(xiàn)代用法:為散劑,各等分,每次服3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下注證。筋骨疼痛,或兩足痿軟,或足膝紅腫疼痛,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熱下注之基礎方。濕熱下注,流于下肢,使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力,而成痿證。濕熱痹阻筋脈,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紅腫,或為腳氣;濕熱下注于帶脈與前陰,則為帶下臭穢或下部濕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是為濕熱之征。治宜清熱燥濕。方中黃柏為君,取其苦以燥濕,寒以清熱,其性沉降,長于清下焦?jié)駸帷3家陨n術,辛散苦燥,長于健脾燥濕。二藥相伍,清熱燥濕,標本兼顧。入姜汁調服,取其辛散以助藥力,增強通絡止痛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痿、痹、腳氣、帶下、濕瘡等病證的基礎方,其清熱燥濕之力較強,宜于濕熱俱重之證。臨床應用以足膝腫痛,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運用本方宜根據(jù)病證之不同適當加味。濕熱痿證,可加豨薟草、木瓜、萆薢等祛濕熱,強筋骨;濕熱腳氣,宜加薏苡仁、木瓜、檳榔等滲濕降濁;下部濕瘡、濕疹,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清濕熱,解瘡毒。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陰囊濕疹、陰道炎等屬濕熱下注者。 第三節(jié) 利水滲濕 五苓散 《傷寒論》 [組成]豬苓十八銖( [用法]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現(xiàn)代用法:散劑,每服6—l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或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或水腫、泄瀉。舌苔白,脈浮或浮數(shù)。 [方解]本方主治病癥雖多,但其病機均為水濕內盛,膀胱氣化不利所致。在《傷寒論》中原治蓄水證,乃由太陽表邪不解,循經傳腑,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而成太陽經腑同病。太陽表邪未解,故頭痛微熱;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陽氣,氣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飲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飲入之水不得輸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稱“水逆證";水濕內盛,泛溢肌膚,則為水腫;水濕之邪,下注大腸,則為泄瀉;水濕稽留腸胃,升降失常,清濁相干,則為霍亂吐瀉;水飲停于下焦,水氣內動,則臍下動悸;水飲上犯,阻遏清陽,則吐涎沫而頭眩;水飲凌肺,肺氣不利,則短氣而咳。治宜利水滲濕為主,兼以溫陽化氣之法。方中重用澤瀉為君,以其甘淡,直達腎與膀胱,利水滲濕。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其利水滲濕之力。佐以白術、茯苓健脾以運化水濕?!端貑?span lang="EN-US">·靈蘭秘典論》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的氣化有賴于陽氣的蒸騰,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溫陽化氣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傷寒論》示人服后當飲暖水,以助發(fā)汗,使表邪從汗而解。諸藥相伍,甘淡滲利為主,佐以溫陽化氣,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利水化氣之劑。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或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與越婢湯合用;水濕壅盛者,可與五皮散合用;泄瀉偏于熱者,須去桂枝,可加車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熱。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腫、急性腸炎、尿潴留、腦積水等屬水濕內停者。 防己黃芪湯 《金匱要略》 [組成]防己一兩( [用法]上銼麻豆大,每服五錢匕( [功用]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汗出惡風,身重微腫,或肢節(jié)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方解]本方所治風水或風濕,乃因表虛衛(wèi)氣不固,風濕之邪傷于肌表,水濕郁于肌腠所致。風性開泄,表虛不固,營陰外泄則汗出,衛(wèi)外不密故惡風;濕性重濁,水濕郁于肌腠,則身體重著,或微有浮腫;內濕郁于肌肉、筋骨,則肢節(jié)疼痛。舌淡苔白,脈浮為風邪在表之象。風濕在表,當從汗解,表氣不足,則又不可單行解表除濕,只宜益氣固表與祛風行水并施。方中以防己、黃芪共為君藥,防己祛風行水,黃芪益氣固表,兼可利水,兩者相合,祛風除濕而不傷正,益氣固表而不戀邪,使風濕俱去,表虛得固。臣以白術補氣健脾祛濕,既助防己祛濕行水之功,又增黃芪益氣固表之力。佐入姜、棗調和營衛(wèi)。甘草和中,兼可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諸藥相伍,祛風與除濕健脾并用,扶正與祛邪兼顧,使風濕俱去,諸癥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風濕、風水屬表虛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喘者,加麻黃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藥以柔肝理脾;沖氣上逆者,加桂枝以平沖降逆;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屬風水、風濕而兼表虛證者。 4.使用注意 若水濕壅盛腫甚者,非本方所宜。 第四節(jié) 溫化寒濕 苓桂術甘湯 《金匱要略》 [組成]茯苓四兩( [用法]上四味,以水 [功用]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蓋脾主中州,職司氣化,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而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停于胸脅,則見胸脅支滿;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上凌心肺,則致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內停之征。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平沖之常用組合。白術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xiàn)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沖逆,全方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標本兼顧,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 此方服后,當小便增多,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后有“小便當利”之說。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術。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豬苓,直達下焦,利水滲濕為主,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或吐涎沫等癥;苓桂術甘湯以茯苓為君,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四藥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頭眩、心下悸等癥。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可加枳實、生姜以消痰散水。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水腫、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神經官能癥等屬水飲停于中焦者。 4.使用注意 若飲邪化熱,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真武湯 《傷寒論》 [組成]茯苓三兩( [用法]以水 [功用]溫陽利水。 [主治]陽虛水泛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wěn),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泄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 [方解]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濕泛溢的基礎方。蓋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腎,脾陽虛則濕難運化,腎陽虛則水不化氣而致水濕內停。腎中陽氣虛衰,寒水內停,則小便不利;水濕泛溢于四肢,則沉重疼痛,或肢體浮腫;水濕流于腸間,則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則或咳或嘔;水氣凌心,則心悸;水濕中阻,清陽不升,則頭眩。若由太陽病發(fā)汗太過,耗陰傷陽,陽失溫煦,加之水漬筋肉,則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wěn)。其證因于陽虛水泛,故治療當以溫陽利水為基本治法。本方以附子為君藥,本品辛甘性熱,用之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兼暖脾土,以溫運水濕。臣以茯苓利水滲濕,使水邪從小便去;白術健脾燥濕。佐以生姜之溫散,既助附子溫陽散寒,又合苓、術宣散水濕。白芍亦為佐藥,其義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氣,《本經》言其能“利小便,《名醫(yī)別錄》亦謂之“去水氣,利膀胱”;二者柔肝緩急以止腹痛;三者斂陰舒筋以解筋肉瞤動;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熱傷陰,以利于久服緩治。如此組方,溫脾腎以助陽氣,利小便以祛水邪。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細辛溫肺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陰盛陽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藥之陰柔,加干姜以助溫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嘔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吳茱萸、半夏以助溫胃止嘔。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腸結核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者。 實脾散 《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方]厚樸去皮,姜制,炒 白術 木瓜去瓣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臍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兩(各 [用法]上口父 咀,每服四錢( [功作]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水腫,亦謂陰水,乃由脾腎陽虛,陽不化水,水氣內停所致。水濕內盛,泛溢肌膚,則肢體浮腫;水為陰邪,其性下趨,故身半以下腫甚;脾腎陽虛,失于溫煦,則手足不溫;水氣內阻,氣機不暢,則胸腹脹滿;脾陽不足,腐熟無權則便溏;口中不渴,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為陽虛水停之征。治以溫陽健脾,行氣利水。方中以附子、干姜為君,附子善于溫腎陽而助氣化以行水;干姜偏于溫脾陽而助運化以制水,二藥相合,溫腎暖脾,扶陽抑陰。臣以茯苓、白術滲濕健脾,使水濕從小便去。佐以木瓜除濕醒脾和中;厚樸、木香、大腹子(檳榔)、草果行氣導滯,令氣化則濕化,氣順則脹消,且草果、厚樸兼可燥濕,檳榔且能利水。甘草、生姜、大棗益脾和中,生姜兼能溫散水氣,甘草還可調和諸藥,同為佐使之用。諸藥相伍,脾腎同治,而以溫脾陽為主;寓行氣于溫利之中,令氣行則濕化。 真武湯與實脾散均治陽虛水腫,具溫補脾腎,利水滲濕之功。前者以附子為君,不用干姜,故偏于溫腎,溫陽利水之中又佐以芍藥斂陰柔筋,緩急止痛,故其主治陽虛水腫見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實脾散以附子、干姜共為君藥,故溫脾之力勝于真武湯,且佐入木香、厚樸、檳榔、草果等行氣導滯之品,主治陽虛水腫兼有胸腹脹滿等氣滯見癥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腫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舌淡苔膩,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氣短乏力,倦惰懶言者,可加黃芪補氣以助行水;小便不利,水腫甚者,可加豬苓、澤瀉以增利水消腫之功;大便秘結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屬于脾腎陽虛氣滯者。 4.使用注意 若屬陽水者,非本方所宜。 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飲) 《楊氏家藏方》 [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各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 [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化濁。 [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小便頻數(shù),渾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濁,乃由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下焦虛寒,氣化不利,腎失封藏,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shù),尿濁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溫暖下元,利濕化濁。方中萆薢利濕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故以為君。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虛寒,用以為臣,《本草求真》謂石菖蒲能溫腸胃,“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藥相伍,總以祛濕濁為主,故佐入益智仁、烏藥溫腎散寒。益智仁能補腎助陽,且性兼收澀,故用之溫暖脾腎,縮泉止遺;烏藥溫腎散寒,除膀胱冷氣,治小便頻數(shù)。入鹽煎服,取其咸以入腎,引藥直達下焦,用以為使。原書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則其利濕分清之力益佳。綜觀全方,利濕化濁以治其標,溫暖下元以顧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醫(yī)家楊倓的《楊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為“萆薢分清飲”。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主治下焦虛寒淋濁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小便渾濁頻數(shù),舌淡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虛寒腹痛者,可加肉桂、鹽茴以溫中祛寒;久病氣虛者,可加黃芪、白術以益氣祛濕。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等下焦虛寒,濕濁不化者。 4.使用注意 濕熱白濁則非本方所宜。 第五節(jié) 祛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脾胃論》 [組成]羌活 獨活各一錢(各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后溫服(現(xiàn)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風濕在表之痹證。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 [方解]本方主治為風濕在表,其證多由汗出當風,或久居濕地,風濕之邪侵襲肌表所致。風濕之邪客于太陽經脈,經氣不暢,致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風濕在表,宜從汗解,故以祛風勝濕為法。方中羌活、獨活共為君藥,二者皆為辛苦溫燥之晶,其辛散祛風,味苦燥濕,性溫散寒,故皆可祛風除濕、通利關節(jié)。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風濕,獨活善祛下部風濕,兩藥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風濕,通利關節(jié)而止痹痛。臣以防風、藁本,入太陽經,祛風勝濕,且善止頭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蔓荊子祛風止痛。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綜合全方,以辛苦溫散之品為主組方,共奏祛風勝濕之效,使客于肌表之風濕隨汗而解。 本方與九味羌活湯均可祛風勝濕,止頭身痛。但九味羌活湯解表之力較本方為著,且辛散溫燥之中佐以寒涼清熱之品,故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里熱之證,以惡寒發(fā)熱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善祛一身上下之風濕,而解表之力較弱,故主治風濕客表之證,以頭身重痛為主,表證不著。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長于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在表之頭身重痛而表證不明顯者。臨床應用以頭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邪較重,肢體酸楚甚者,可加蒼術、細辛以助祛濕通絡;郁久化熱者,宜加黃芩、黃柏、知母等清里熱。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適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質增生癥、強直性脊柱炎等屬風濕在表者。 獨活寄生湯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獨活三兩(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 [功用]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腰膝疼痛、痿軟,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方解]本方為治療久痹而肝腎兩虛,氣血不足之常用方。其證乃因感受風寒濕邪而患痹證,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所致。風寒濕邪客于肢體關節(jié),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膝疼痛,久則肢節(jié)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問·痹論》所言:“痹在于骨則重,在于脈則不仁。”腎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lián)p傷肝腎,耗傷氣血。又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肝腎不足,則見腰膝痿軟;氣血耗傷,故心悸氣短?!端貑?span lang="EN-US">·逆調論》云:“營氣虛則不仁,衛(wèi)氣虛則不用,營衛(wèi)俱虛則不仁且不用。”其證屬正虛邪實,治宜扶正與祛邪兼顧,既應祛散風寒濕邪,又當補益肝腎氣血。方中重用獨活為君,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臣以細辛、防風、秦艽、桂心,細辛入少陰腎經,長于搜剔陰經之風寒濕邪,又除經絡留濕;秦艽祛風濕,舒筋絡而利關節(jié);桂心溫經散寒,通利血脈;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君臣相伍,共祛風寒濕邪。本證因痹證日久而見肝腎兩虛,氣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而強壯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風濕,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節(jié)筋脈;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yǎng)血和血,人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以上諸藥合用,具有補肝腎、益氣血之功。且白芍與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緩急,以助舒筋。當歸、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甘草調和諸藥,兼使藥之用??v觀全方,以祛風寒濕邪為主,輔以補肝腎、益氣血之品,邪正兼顧,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久痹而致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腰膝冷痛,肢節(jié)屈伸不利,心悸氣短,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痹證疼痛較劇者,可酌加制川烏、制草烏、白花蛇等以助搜風通絡,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溫陽散寒;濕邪偏盛者,去地黃,酌加防已、薏苡仁、蒼術以祛濕消腫;正虛不甚者,可減地黃、人參。 3.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癥、小兒麻痹等屬風寒濕痹日久,正氣不足者。 4.使用注意 痹證之屬濕熱實證者忌用。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