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五線譜——譜表的產(chǎn)生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這里是立言教育美育成長課堂。今天分享的是五線譜的內(nèi)容。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記譜法,是一種在5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錄音樂的方法。作為一種完善的記譜系統(tǒng),五線譜能精確地指示樂音的兩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屬性:音高與時值。
圍繞這兩個屬性,五線譜先后產(chǎn)生、發(fā)展、組合、完善了如下構成要素:由線和間構成的、能直觀顯示音高的譜表。為適應不同音域的人聲和樂器的需要并避免過多地加線,五線譜有多種譜表,現(xiàn)代常用的有高音譜表、低音譜表、中音譜表、下中音譜表四種;記在譜表上的、具有不同約定時值的音符,從形式上看,有單純音符、附點音符和表示靜止的休止符,從約定時值上看,現(xiàn)代常用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十六分、三十二分音符等;標在譜表起始處的是決定音級固定高度的譜號。譜號有3種:高音譜號,亦稱G譜號;低音譜號,亦稱F譜號;中音譜號,亦稱C譜號。表示基本音級升降變化的變音記號及調(diào)號,有升記號
,降記號、還原記號等;規(guī)定單位拍時值及小節(jié)拍數(shù)的拍號有等;以及表示強弱交替規(guī)律的小節(jié)線等等。五線譜的由來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就是上述記譜要素產(chǎn)生、組合、發(fā)展、變化的過程。譜表的產(chǎn)生
由5條等距離的平行線以及線與線之間的空間構成的五線譜表,為音符的記寫提供了直觀的音高位置。這一性能的取得,也即5條橫線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再從多趨少直至以五線定型,經(jīng)歷了歐洲音樂史中近千年的時間。中世紀之前的歐洲音樂,同世界古代文明史上的所有音樂一樣、是用文字記錄的。這種文字譜、是用A、B、C、D、E、F、G代表音階各音的字母譜。按現(xiàn)在所用音名的音高關系來看,最初的A不是代表現(xiàn)在音高的A,而是代表現(xiàn)用音名序列的C音的音高。高八度的音則用H、I、K、L、M、N、O、P(中間省去J)來代表。公元10世紀,オ用C代表C音。
后來有人認為用這么多的字母太復雜,于是改用只重復A到G的7個音的字母,用大寫代表低音,小寫代表高音,重復的小寫字母如aa、bb代表更高的音。現(xiàn)今所用的音名,大體就起源于這種字母譜。約自公元6世紀開始,教會音樂家們開始嘗試在歌詞的上方,標上一些點、劃、鉤等符號,來表示音的趨向和高低,這些符號標在字母譜的上方,借以幫助記憶和提示高低。這種既不能標明音的長短,又不能標明確定的音高,僅具有音高與趨向提示性的符號,被稱為“紐姆“(neumes)。
在中世紀的教堂音樂里,這種紐姆符一直使用到10世紀。公元900年,意大利南部本內(nèi)文坦(Benevento)修道院中抄寫樂譜的僧侶們,在長期的抄譜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五線譜表中的第一條線。這條線最初的用途,并不是為了記寫紐姆符號,而是為了使歌詞抄寫得整齊美觀。
當這些抄譜的僧侶在大量的抄寫實踐和對許多古手抄本樂譜上的這條線反復研究后,從中得到了一個有益的啟示,這就是當這條橫線被賦于某一個固定音高的意義以后,它的作用便從使歌詞整齊美觀一躍上升為記譜功能。無名僧侶的這一發(fā)現(xiàn),為五線譜的誕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于是10世紀前后的紐姆譜,便有了一條約定音高的線,紐姆符號記在線的上下,線首標有字母F,表示它代表F音,符號所指示的高音或低音,如果落在線上,就是F音,如果記于線的上方或下方,就是高于或低于F音。這樣,樂譜所記的歌調(diào),就初步有了一個大概的音高標準,這種一線譜,實際上是紐姆譜和字母譜的結合。其后不久,第二條代表C音的線又出現(xiàn)了,為了使人容易分辨,將F線繪以紅色,C線繪以黃色或綠色。
意大利僧侶 圭多?達萊佐
11世紀初,在法國的意大利僧侶圭多?達萊佐對這種記譜貢獻了代表A音的第三條線,并經(jīng)過更進一步的精心研究,確立了他的四線譜形式。圭多的四線譜,在紅黃兩線的基礎上再加兩條黑線,分別代表A和E音,排列如下:
四線的音域為八度左右,足以應付格里高利圣詠的記譜需要了。圭多的這個發(fā)明轟動了整個歐洲。教皇把他召到羅馬,命其把羅馬教堂的全部樂譜都用這種記譜法改正過來。12世紀,完備的四線譜形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并且立刻被當時的民間單音音樂以及復音音樂所采用。其后,由于人聲和樂器表現(xiàn)音域的擴大,四線譜表又曾增加到六線、七線、十一線甚至十五線。經(jīng)過長期實踐,人們認識到橫線太多,復雜而不方便,隨著四線譜彩色線的取消,譜號的應用,到了16世紀,歐洲各國統(tǒng)一確定了五條線的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