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koton.com/56244/ShowPost.aspx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面神經(jīng)炎 2007-02-24, 08:49
面神經(jīng)炎系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引起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或稱貝耳麻痹。臨床表現(xiàn)以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為特點,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緩解。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激發(fā)因素可能系風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經(jīng)不穩(wěn)引起局部的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痙攣,導致神經(jīng)缺血水腫、脫髓鞘,甚至軸突變性等。本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但以20~40歲最為多見,男性較多于女性,絕大多數(shù)為一側性面部表情肌癱瘓,雙側者少見,僅為0.5%。面神經(jīng)炎在中醫(yī)臨床中屬“口僻”、“面癱”、“吊線風”、“口眼喎斜”的范疇。
病因病機
一、中醫(yī)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多由于人體正氣不足,絡脈空虛,風邪乘虛人中頭面陽明脈絡,使顏面一側營衛(wèi)不和,氣血痹阻,經(jīng)脈失養(yǎng)而發(fā)病?!吨T病源候論?偏風口喎證》指出:“偏風口喎是體虛受風,風入于夾口之筋邊,是陽明之筋,上夾于口,其筋偏虛,而風因乘之,使其經(jīng)筋急而不調,令口喎僻也?!保f明本病是由絡脈空虛,風邪入中而得。風邪為六淫之首,百病之長,風邪入中經(jīng)絡,易與寒、熱、疾等邪為患,且久病致瘀,瘀血阻滯,病程遷延。此外,鑒于外風與內風之間??上嗷ビ绊懀怙L可引動內風,內風亦可兼夾外風,故內外合邪為患,亦是本病發(fā)生和轉歸又一病因病機特點。
二、西醫(yī)
西醫(yī)對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確。一部分病人因局部受風吹或著涼而起病,故通常認為可能是局部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發(fā)生痙攣,導致該神經(jīng)組織缺血、水腫、受壓而致病?;蛞蝻L濕性面神經(jīng)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產生面神經(jīng)腫脹、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致神經(jīng)麻痹。面神經(jīng)從橋腦發(fā)出以后經(jīng)內聽道及巖骨中狹長的骨性管腔——面神經(jīng)管,最后由莖乳突孔出顱腔,分布至面部表情肌。因此,無論是缺血或炎癥所引起的局部神經(jīng)組織水腫,都必然由此種局部解剖關系使神經(jīng)受到更為嚴重壓迫,促使神經(jīng)功能發(fā)生障礙而出現(xiàn)面肌癱瘓。病理變化早期主要為面神經(jīng)水腫、脫髓鞘或軸突有不同程度的變性,以在莖乳突孔和面神經(jīng)管內的部分尤為明顯。部分病人乳突和面神經(jīng)管的骨細胞也有變性。
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及體征
本病通常呈急性起病,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于幾小時內達到頂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幾天有同側耳后、耳內、乳突區(qū)的輕度疼痛,數(shù)日即消失。或壓迫面神經(jīng)可產生不適感覺。多數(shù)病人往往于清晨洗面、漱口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病倒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閉目時,則因眼球轉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緣的鞏膜。鼓頰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淚點隨下瞼外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病側的眼輪匝肌反射減弱或消失,眼瞼震顫明顯減弱。
除上述癥狀外,還可因在面神經(jīng)管中的被侵部位不同而出現(xiàn)一些其他癥狀。如面神經(jīng)受損在莖乳突孔以上而影響鼓索神經(jīng)時,尚有病側舌前2/3味覺障礙。如在發(fā)出鐙骨肌分支以上處遭受損害,則尚有味覺損害和聽覺過敏。膝狀神經(jīng)節(jié)被累及時,除有面神經(jīng)麻痹、聽覺過敏和舌前2/3的味覺障礙外,還有病側乳突部疼痛,以及耳廓部和外耳道感覺遲鈍,外耳道或鼓膜出現(xiàn)皰疹,構成所謂亨特綜合征。此外尚有病側的淚液分泌減少,病側面部出汗障礙,但此時無耳道內或鼓膜上的皰疹。
二、常見并發(fā)癥
面神經(jīng)麻痹如不恢復或不完全恢復時,??僧a生癱瘓肌的攣縮、面肌痙攣或聯(lián)帶運動,成為面神經(jīng)麻痹的并發(fā)癥。癱瘓肌的攣縮表現(xiàn)為病側鼻唇溝加深、眼裂縮小,常易誤將健側認為是病側。但若讓病人作主動運動,如露齒時,即可發(fā)現(xiàn)率縮側的面肌并不收縮,而健側面肌收縮正常。面肌痙攣為病側面肌發(fā)生不自主的抽動。常見的聯(lián)動征是當病人瞬目時即發(fā)生病側上唇輕微顫動;露齒時病側眼睛就不自主閉合;或試圖閉目時,病側額肌收縮;更有在進食咀嚼時(尤其是濃味食物),即有病側眼淚流下(鱷淚征);或出現(xiàn)顳部皮膚潮紅、局部發(fā)熱、汗液分泌等現(xiàn)象(耳顳綜合征)。這些情況大約是由于病損后神經(jīng)纖維再生時長入鄰近的屬于其他功能神經(jīng)的許旺細胞膜管道中所致。面神經(jīng)麻痹恢復后,個別病例(約2.7%)可復發(fā)。據(jù)報道復發(fā)間隔時間最長者可達20年,最短10天。
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
實驗室一般項目的檢查多無異常改變,部分因風濕性面神經(jīng)炎、莖乳突孔內的骨膜炎而致的面神經(jīng)麻痹,可能血象升高、血流加快等。
周圍性面癱的定位檢查,可根據(jù)有無淚腺分泌障礙、聽覺過敏及舌前2/3的味覺減退等來推斷;若無淚腺分泌障礙,則損害在膝狀神經(jīng)節(jié)以下;無聽覺過敏,則損害在面神經(jīng)管的遠端;無舌前2/3味覺的減退,則病變在莖乳突孔內或其遠端。這種定位診斷可作臨床參考。此外,神經(jīng)興奮性測驗及肌電圖檢查對估計預后有幫助。
診斷要點
一、本病為急性起病,數(shù)小時至數(shù)天內癱瘓癥狀達到高峰。
二、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一側面部表情肌癱瘓、患側額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
三、排除中樞性病變引起的表情肌癱瘓。
鑒別診斷
一、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神經(jīng)炎
可有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但常為雙側性,其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有前驅感染病史,對稱性的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四肢下運動神經(jīng)元性癱瘓,及腦脊液中有蛋白質增加而細胞數(shù)不增加的蛋白質-細胞分離現(xiàn)象。
二、腮腺炎或腮腺腫瘤、頜后的化膿性淋巴結炎
均可累及面神經(jīng)而引起病側周圍性面癱,因有腮腺及局部體征不難鑒別。中耳炎并發(fā)癥,因中耳感染侵及面神經(jīng)管產生面神經(jīng)麻痹,除面肌癱瘓外,往往伴有病側舌前2/3的味覺喪失(由于鼓索纖維受累所致),并有中耳炎史及耳部的陽性體征,可藉以鑒別。
三、顱后窩病變
例如橋小腦角腫瘤、顱底腦膜炎,及鼻咽癌顱內轉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經(jīng)麻痹,多伴有聽覺障礙、三叉神經(jīng)功能障礙及各種原發(fā)病的特殊表現(xiàn)。橋腦病變如腫瘤、炎癥、出血等所致面神經(jīng)麻痹常伴有面神經(jīng)核鄰近的顱神經(jīng)核或長束受損,例如伴有病側三叉神經(jīng)、外展神經(jīng)受損和對側肢體的偏癱等體征。
四、大腦半球病變
例如腫瘤、腦血管意外等出現(xiàn)的中樞面癱僅僅限于病變對側下面部表情肌的運動障礙,而上面部表情肌運動如閉眼、皺額則仍正常,且常伴有軀體偏癱,不難鑒別。
治療
一般而言,不論中醫(yī)或西醫(yī),內服或外治,本病初起多療效佳,病程遷延日久,則治療效果不甚明顯,須內外結合,綜合論治。
一、辨證治療
本病辨證論治當辨清外感與內傷。病發(fā)初起,多因外感風寒、風熱之邪引起;久病則風邪與疾、瘀互結,甚至傷及正氣。故本病的治療方面,初期以疏散風邪為法,后期多以祛風化痰、益氣活血等治法為主。
1.風寒襲絡
主證: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伴惡風寒,發(fā)熱,肢體拘緊,肌肉關節(jié)酸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治法:祛風散寒,通絡和營。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
炙麻黃9g,熟附子10g,細辛3g,桂枝9g,防風12g,白芷10g,白芍15g,川芎9g,秦艽18g,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炙麻黃、桂枝、防風、白芷祛風散寒;熟附子、細辛溫里散寒;白芍、川芎老調氣血、和營衛(wèi);秦艽祛風通絡;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表虛自汗者去炙麻黃加黃芪30g、白術10g以益氣團表;兼頭痛者加羌活10g、葛根30g以疏風解痙、清利頭目;兼痰濁阻絡者加膽南星10g、白芥子10g以化痰通絡。
2.風熱襲絡
主證: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伴口苦,咽干微渴,肢體肌肉酸楚,舌邊尖微紅,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或弦數(shù)。
治法:祛風清熱,活血通絡。
方藥:大秦艽湯加減。
泰艽18g,川芎9g,當歸9g,赤芍12g,石膏30g,羌活9g,防風9g,細辛1.5g,黃芩12g,生地18g,僵蠶6g,全蝎6g,甘草6g。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方中以黃芩、石膏、生地清熱,秦艽、羌活、防風、細辛祛風散邪;僵蠶、全蝎辛溫行散之品以熄風止痙;當歸、川芎、赤芍以通絡活血;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清熱、活血通絡之功。
加減:若風熱表證明顯者,可去細辛、羌活,加桑葉9g、蟬蛻6g以加強疏散風熱之力;兼頭暈目赤者,加夏枯草18g、梔子12g以清肝瀉熱;兼風痰阻絡者,加白附子6g、膽南星12g祛風化痰。
3.風痰阻絡
主證:突然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顏面麻木作脹,伴頭重如蒙,胸悶或嘔吐痰涎,舌胖大,苔白濁或膩,脈弦滑。
治法:祛風化痰,通絡止痙。
方藥:牽正散加味。
白附子6g,白僵蠶10g,全蝎9g,白芥子15g,膽南星12g,防風12g,白芷10g,天麻15g,陳皮6g。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白附子、白芥子、膽南星化痰止痙;天麻、全蝎、白僵蠶熄風通絡止痙;防風、白芷祛風;陳皮理氣化痰。
加減:若面肌抽搐頻發(fā)者,加地龍10g、蜈蚣5g以助熄風通絡止痙;若病久見瘀血之象者,加桃仁12g、雞血藤30g、川芎15g以活血化瘀。
4.氣虛血瘀
主證:口眼喎斜,眼瞼閉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時有抽搐,看質淡黯,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
治法:益氣活血,通絡止痙。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黃芪45g,黨參30g,雞血藤30g,歸尾12g,川芎9g,桃仁12g,川紅花9g,白芍15g,地龍10g,全蝎9g,僵蠶10g。每日一劑,水煎服。
方解:黃芪、黨參益氣活血;雞血藤、歸尾、川芎、桃仁、川紅花活血化瘀;白芍養(yǎng)血柔筋;地龍、全蝎、白僵蠶熄風通絡止痙。
加減:偏寒者加桂枝10g、細辛6g以加強辛溫解表散寒之力;兼痰濁者加白芥子15g、半夏12g、膽南星10g以助化痰之功。
二、其他治療
(一)中成藥
1.太極通天液每次10ml,每日2次。適用于風寒襲絡型。
2.全天麻膠囊每次4粒,每日2~3次。適用于風痰阻絡型。
3.新癀片每次4片,每日2~3次。適用于風熱襲絡型。
4.板藍根沖劑每次6~9g,每日2~3次。適用于風熱襲絡型。
5.益腦安(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適用于風痰阻絡型及其他各型恢復期。
6.七葉神安片每次2片,每日2~3次。適用于風熱襲絡型。
7.川芎注射液 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適用于氣虛血瘀、風寒襲絡型。
8.清開靈注射液 3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適用于風熱襲絡型。
9.葛根素注射液0.4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適用于風熱襲絡型面神經(jīng)炎和面肌痙攣者。
10.β-七葉皂甙鈉 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適用于各型面神經(jīng)炎。
11.刺五加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適用于氣虛血瘀型。
(二)針灸
1.毫針與艾灸
(1)風邪外襲
取穴:風池、地倉、頰車、四白、陽白、合谷。
加減:若兼惡寒發(fā)熱、頭痛、關節(jié)痛楚等表證者,加大椎;露睛流淚者,加攢竹或魚腰;耳后病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
操作:若為初起,風池、合谷針用瀉法,余穴均用補法。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四白穴先直刺,得氣后捻轉片刻,再向下斜刺;陽白穴向上平刺透臨泣或向下平刺透魚腰,可交替應用,留針30分鐘。在留針過程中可加艾條溫灸,大椎用瀉法,攢竹或魚腰(針尖向眉梢平刺),翳風、廉泉均采用平補平瀉法。病延日久者,則所有腧穴均用補法加灸。
本證發(fā)病初起(一周內),面神經(jīng)炎癥尚處于發(fā)展階段,近端取穴宜少,刺激宜輕,以溫炎為主;遠取諸穴,如合谷、外關、大椎等則可用瀉法,強刺激。待急性炎癥消退后,面部諸穴刺激可加強,除針灸并用外再加拔火罐。如用電針療法,亦應在2周以后使用。
方解:本證乃風中經(jīng)絡,氣血痹阻,經(jīng)筋失濡,縱緩不收所致。故取風池祛風通絡;地倉、頰車、四白、陽白皆為足陽明胃經(jīng)腧穴,針而灸之以溫經(jīng)散寒,疏通本經(jīng)氣血,濡潤溫煦筋肉;合谷為治療面口諸癥之遠取要穴,針而瀉之,既可疏邪解表,又能和營通絡,局部加拔火罐,可以行氣活血,改善面肌營養(yǎng),促進癱瘓恢復。
(2)虛風內動
取穴:頰車、地倉、迎香、四白、顴髎、足三里。
加減:閉目難睜者,加攢竹、太陽;口歪難正者,加人中、承漿。
操作:頰車向地倉斜刺,地倉向迎香透刺,迎香向四白透刺,四白向顴髎透刺,顴髎向地倉透刺。以上諸穴皆用補法,刺激宜輕,留針30~60分鐘,并加艾條溫灸。風池針用瀉法,足三里補法加灸。
方解:血虛生風則面肌抽搐,血不養(yǎng)筋則面肌萎縮。氣主煦之,血主濡之,故取穴原則以調補局部氣血、近取面都腧穴為主。頰車、地倉、迎香、四白、顴髎諸穴采用透刺針法,宜輕刺激、久留針;加溫灸以調和氣血,濡養(yǎng)肌肉,舒緩筋脈,解除痙攣;再配合風池熄風解痙以治標,足三里補氣益血以固本。遠近結合,標本兼顧,使氣旺血行,則虛風自熄。
2.電針療法
取穴:頰車、地倉、陽白、四白。
操作:頰車向地倉斜刺,地倉向頰車斜刺,這兩穴為一組,得氣后各接電極一頭;陽白向上平刺,四白向下平刺,這兩穴亦為一組,得氣后,各接電極一頭。通電15分鐘,通電量以面部肌肉微見跳動為宜。電針宜于發(fā)病2周以后應用,急性炎癥期不宜施用。
3.皮膚針療法
取穴:取麻痹側陽白、攢竹、魚腰、絲竹空、四白、地倉、頰車、牽正。
操作:用重叩法,使輕微出血,再用小火罐吸拔5~10分鐘,至局部皮膚微紫為度,隔日一次。
4.耳針療法
取穴:面頰區(qū)、肝、眼、皮質下,配腎上腺、枕。
操作:用毫針強刺激,留針30~60分鐘,隔天一次或用撳針埋針1~2天,取出后休息3天,再如法埋針。
5.穴位注射療法
取穴:取麻痹側的陽白、四白、頰車、地倉、太陽、牽正、下關、翳風等腧穴。
藥物選擇:用維生素B100mg加維生素B100μg。也可用呋喃硫胺20mg或加蘭他敏2.5mg。
操作:選用皮試針頭,按注射操作常規(guī),將藥液分注于每組4個穴位內,每日或隔日1次。
(三)敷貼療法
取穴:取患側頰車、地倉、顴髎、下關、陽白。
藥物選擇:用馬錢子粉0.2g或蓖麻子仁搗爛,取綠豆粒大一團,敷于上選穴位,外貼活血止痛膏固定,隔2~3日更換1次。
(四)推拿療法
方法1
取穴:①承漿→頰車→下關→頭維。②承漿→地倉→顴髎一瞳子髎→太陽→頭維。③對側迎香→人中→迎香→承泣→瞳子髎→太陽→頭維。④對側地倉→承漿→頰車→翳風→風池。⑤對側承泣→迎香→人中→迎香→翳髎→顴髎→下關→翳風→風池。
操作:用拇指沿患側五條(①、②、③、④、⑤)穴位方向線用直推和旋轉推法交替治療,速度不宜快,用力要以患者能耐受為準。共5分鐘,上述方法重復操作一次。每日治療一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方法2
取穴:印堂、陽白、睛明、四白、迎香、顴髎、下關、頰車、地倉、風池、合谷、足三里。
操作:醫(yī)者用大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著力于施治部位,沉肩、垂肘、懸腕、運用腕部的擺動靈活帶動拇指關節(jié)屈伸活動,在經(jīng)絡腧穴上產生一種輕重交替、持續(xù)不斷的作用力。令患者仰臥,醫(yī)者立于患側,以患側顏面為主,健側顏面為輔,用一指禪手法輕柔地自印堂、陽白、睛明、四白、迎香、顴髎、下關、頰車、地倉各穴位往返治療15~20分鐘之后患者改坐位,醫(yī)者立于后側以同法施于風池穴及頸項部5分鐘,最后拿風池、合谷、足三里結
束治療。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五)激光治療
取穴:患側陽白、下關、頰車、地倉;健側合谷。
方法: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器加裝聚焦鏡頭,波長6328,功率0.6~3mW,距離0.2~0.5cm,光斑0.1~0.2cm,可穿透組織10~15cm,每穴照射5分鐘。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
三、西醫(yī)治療
及早采取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使局部水腫、炎癥的消退,促進面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以免面神經(jīng)進一步受損。尚需保護病側暴露的角膜免受損害或感染,防止癱瘓肌被健側面肌過度牽引等。
1.理療于急性期在莖乳突孔附近部位給予熱敷,或給予紅外線照射,或短波透熱,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并能減輕局部疼痛癥狀;恢復期可給予碘離子透入治療。
2.體療病員自己對鏡用手按摩癱瘓的面肌,每日數(shù)次,每次5~10分鐘,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并可減輕癱瘓肌受健側的過度牽引,是簡便而有效的體療方法。當神經(jīng)功能開始恢復時,病人可對鏡練習癱瘓側各面肌的隨意運動,加速癱瘓肌的早日恢復。
3.藥物治療 ①潑尼松:每次10mg,每日3次,于起病早期短期應用1~2周。②維生素B:每次10mg,每日3次。③地巴唑:每次10mg,每日3次。④新斯的明:每次15mg,每日3次。⑤維生素B:每次100μg肌內注射,每日1次。⑥呋喃硫胺:每次20mg肌內注射,每日1次。⑦加蘭他敏:每次2.5mg肌內注射,每日1次。
4.保護暴露的角膜及防止結合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藥水、涂眼藥膏等方法。
四、名醫(yī)、專家經(jīng)驗方
1.速溶湯治風寒襲絡型(王法昌)
組成:羌活、白芷、防風、荊芥、蟬蛻、僵蠶各10g,當歸15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黃、秦艽、葛根各15g,天麻10g,黃芪60g,甘草6g。
主治:由感受風寒所致的口眼喎斜、發(fā)熱、惡寒、肢體酸楚不適、苔薄白、脈浮緊等癥。
用法:先將上藥用涼水浸泡至透,水適量,以超過藥為度,武火至沸,加蓋,文火煎煮20分鐘,取藥汁溫服;3小時后再沸,服盡;再加水煎二汁,文火煎30分鐘,亦分2次服。
(湯一新,王瑞祥.臨證備要?中國當代名中醫(yī)秘驗方.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8)
2.匡罷湯治肝陰不足風邪入絡型(馮發(fā)祥)
組成:生地黃12g,白芍10g,麥門冬10g,石斛12g,棗仁10g,炙甘草5g,石決明12g,天麻10g,全蝎5g,白附子10g,菖蒲5g,天竺黃10g,茯苓12g,僵蠶6g。
功效:滋陰養(yǎng)肝,祛風化痰,通經(jīng)活絡。
主治:口眼喎斜,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或細弱。
方解:本方以清?費伯雄“滋生青陽湯”合楊氏家藏方“李正散”化裁而成。方中生地、麥門冬、石斛滋陰養(yǎng)液,合白芍、棗仁、炙甘草酸甘化陰、具有滋陰養(yǎng)肝之功效;全蝎、僵蠶、白附子祛風化痰,為治療中風面癱、口眼喎斜良藥,故有牽正之名,加石決明、天麻、天竹黃、菖蒲、茯苓、以增強平肝祛風、化痰通絡之功能。諸藥合用,有滋陰養(yǎng)肝,祛風化痰,通經(jīng)活絡,扶肝匡罷之功效。
加減:陰虛加龜板;氣虛加黃芪、黨參;腎虛加棗皮、麥門冬。(柴國劍,李志文,吳秀賢.中華當代名醫(yī)妙方精華.長春:長春出版社,1993.186)
3.通絡牽正散治風痰阻絡型(郭文顯)
組成:白附子9g,僵蠶9g,全蝎9g,鉤藤30g,地龍15g,天麻9g,紅花15g,赤芍9g。
主治:風痰阻絡引起之面癱、顏面麻木、或有面肌抽搐、胸痞不舒、舌苔膩諸癥。
方解:白附子辛熱,可祛頭面游走之風;僵蠶、全蝎、天麻、鉤藤能祛風邪,鎮(zhèn)驚悸止痙攣,升清降濁,散風化痰;地龍能走竄經(jīng)絡;紅花、赤芍能活血通絡。(湯一新,王瑞祥.臨證備要?中國當代名中醫(yī)秘驗方.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5)
4.牽正散四物湯治風痰阻絡(印會河)
組成:白附子12g,僵蠶9g,全蝎6g,生地黃15g,赤芍15g,川芎9g,當歸15g,桑枝50g,絲瓜絡9g,雞血藤30g。
功效:祛風活血。
加減:面麻痹甚者,加蘇木9g,并以醋炒香120g盛于布袋之中,乘熱熨麻痹之處。(楊思澍,嚴季瀾,王新佩.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薈海.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47)
5.唐氏驗方治風痰阻絡型(唐成德)
組成:鉤藤、菊花各15g,蟬蛻、僵蠶各10g,全蝎8g,何首烏、白芍、龍骨、牡蠣各15g,雞血藤、珍珠母各20g,夏枯草、桑寄生各12g,天竺黃5g,膽南星10g。
主治:適用于風痰壅盛引起的口眼喎斜、頭重如裹、舌苔白膩、脈滑等癥。(楊思澍,嚴季瀾,王新佩.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薈海.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645)
6.孔氏方治風寒痰濕流注型(孔慶璽)
組成:白附子6g,天麻15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全蝎2條,蜈蚣2條,僵蠶10g,川芎10g,甘草3g。
主治:風寒痰濕流注于頭面經(jīng)絡所致的面神經(jīng)麻痹。
方解:白附子辛熱,祛風化痰,散寒通絡,長于祛頭面風痰;僵蠶、全蝎、蜈蚣、天麻,祛風止痙,通絡止痛;川芎理氣活血,其氣上行,取其“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陳皮、半夏苦辛通降,通痹開塞,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取其氣化則溫化,濕去則痰無由而生之意;茯苓、甘草健脾滲濕。全方健脾、理氣、通絡以治本,祛風化痰、散寒止痙以治標,使邪去正安。(盧祥之.中國名醫(yī)名方.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1.11~12)
五、單方驗方
1.面神經(jīng)炎驗方獨活30g,白芷30g,薄荷30g。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g,每次一丸,每日3次,口含服。適用于風邪傷絡之面神經(jīng)炎。
2.蜈蚣朱砂散蜈蚣18條,朱砂9g。將上2味共為細末,分18包,每次1包,每日3次,每次均以防風15g,煎湯送服,小兒量酌減。6天為一療程。本方適用于瘀血阻滯,郁久化熱之面神經(jīng)炎。
3.二麻散天麻、升麻各15g,當歸28g,細辛5g。共研細末,每次3g,每日3次,分7日服完,為一療程。該方功能熄風通絡,適用于風痰阻絡之面神經(jīng)炎。
4.蒲氏番蜜膏番木鱉(即馬錢子)500g、白蜜適量。將番木鱉加水3600ml,煮沸20分鐘,趁熱刮去外皮,取凈仁切片置容器中文火烘酥,研篩為細末,白蜜調成稀糊狀,文火煎熬15分鐘,待溫備用。將藥膏涂患處面部,厚約0.2cm(口眼部不涂),用紗布覆蓋,每日換藥1次,搽藥處3~5天發(fā)生奇癢,6~8天出現(xiàn)皮疹,9~14日若疼痛劇烈,則為向愈先兆,即可停藥。
5.防風蜈蚣散防風30g,蜈蚣2條。蜈蚣研細末,防風煎湯送服,每日一劑,兒童酌減,晚飯后服。適用于風寒阻絡型面神經(jīng)炎。
醫(yī)案精選
1.施今墨醫(yī)案——風寒襲絡
王某某,男,20歲。
春節(jié)外出,寒風勁冽,返家后即感周身酸楚,當夜即惡寒發(fā)熱,次晨盥洗時,水經(jīng)口角自流,始見口眼均向右側喎斜。現(xiàn)癥除口眼仍斜外,時作寒熱,畏風,大使二日未行,小便短赤,食欲欠佳。舌苔薄白,六脈浮緊。前曾服小續(xù)命湯治之,風寒稍解,而肌肉拘緊之癥,尚未消除。
[辨證]《金匱要略》云:“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jīng),即重不勝。”此中風之證。
[治法]祛風活絡。
[方藥]羌活4.5g,僵蠶4.5g,鉤藤12g,獨活4.5g,全蝎6g,地龍10g,炒蒲黃10g,天麻4.5g,桑葉10g,防風4.5g,石菖蒲6g,刺蒺藜15g,桔梗4.5g。
一診:服一劑,寒熱均除,口眼喎斜,稍覺松緩,前方去桑葉、蒲黃,加川芎4.5g、當歸10g。
三診:藥服四劑,口眼喎斜已見好轉,右腮微腫。
[方藥]全蝎6g,天麻4.5g,僵蠶4.5g,鉤藤12g,刺蒺藜10g,鹿角15g,地龍10g,蒲公英15g(酒炒),山慈菇10g,菖蒲6g,川芎4.5g。(魯兆鱗,楊思澍,王新佩.二續(xù)名醫(yī)類案.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813)
2.孔慶璽醫(yī)案——風中經(jīng)絡
顧某,女,30歲,工人。1984年1月20日就診。
患者睡午覺醒來,突發(fā)口眼喎斜之癥。面色蒼白,口不渴飲,飲食睡眠如常,小便清長,大便微干,脈沉細弦,舌苔薄白,香質黃。
[辨證]風中經(jīng)絡。
[治法]祛風除痰,通絡散寒。
[方藥]白附子60g,天麻15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30g,全蝎2條,蜈蚣2條,甘草3g。
服一劑后患側面部有蟻行感,跳動,續(xù)服8劑則康復。
[按語]面神經(jīng)麻痹,常由風寒痰濕流滯經(jīng)絡所致,常以此方祛風除痰,散寒通絡而收效。本方對寒證療效較好,而對熱證及寒熱錯雜之證,療效則不甚理想。(盧祥之.中國名醫(yī)名方.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1:11~12)
3.陸銀華醫(yī)案——風寒襲絡
邊某某,男,32歲,軍人。1963年5月14日初診。
三天前早晨出操回來,發(fā)現(xiàn)口角向右側喎斜,左眼不能閉合,言語不便,左口角流口水,左側面肌麻木,脈弦緊,苔薄白。
[辨證]風寒襲絡。
[治法]祛風通絡逐邪。
[方藥]川羌活、防風、荊芥穗、蟬蛻各6g,天麻、川芎、白僵蠶、藁本各9g,全蝎、露蜂房、白附子各3g,蜈蚣3條。5劑。
針刺:地倉透頰車,頰車透地倉,配刺人中。針刺后口角喎斜即在一定程度上糾正。 就診兩次,服藥10劑,針刺2次,外敷藥3次,口角喎斜已糾正,左眼能閉合,唯左側面肌略感麻木,治以補氣活血通絡,方用補陽還五湯作善后治療。(魯兆鱗,楊思澍,王新佩.二續(xù)名醫(yī)類案.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1814)
4.王永炎醫(yī)案——內外風邪相引
崔某,女,19歲。
素常月經(jīng)后錯,色黑有塊,本月延期半月未至,頭暈口苦,心煩易急,躁汗頻多。午睡貪涼,臨近窗口,突受外風,發(fā)為右側口眼喎斜。前服防風通圣丸及牽正散加減約一周未見明顯效果。舌苔薄白,舌質偏紅,脈細弦稍數(shù)。
[辨證]肝經(jīng)郁熱,邪勢外蒸,以汗出受風,外邪引動內風。
[治法]清肝熄風,活血通絡。
[方藥]夏枯草15g,鉤藤30g,菊花10g,黃芩10g,烏梢蛇6g,地龍10g,赤白芍各10g,川紅花10g,雞血藤15g,川牛膝15g,水蛭6g。
服藥3劑明顯好轉,服藥至9劑而愈。
[按語]患者素有瘀血內阻,故診見月經(jīng)后錯,色黑有塊;血瘀氣滯,瘀久化熱,引動肝火,上擾心神,干犯清竅,故頭暈、口苦、心煩;外感風邪引發(fā)肝火,循經(jīng)上擾,陽化風動,以致口僻不遂,故用清肝熄風,活血通絡法。方中夏枯草、黃芩清肝火,鉤藤、菊花另加烏梢蛇清肝熄風,地龍、赤白芍、紅花、雞血藤、川牛膝及水蛭活血通絡,川牛膝尚能引血下行,取血行風自滅之意也。(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1)
5.張震醫(yī)案——風邪入侵陽明
陳某某,女,28歲。1982年7月5日初診。
產后20天突然口眼向右喎斜,左邊上下唇麻痹,吃物或吐物均無感覺,大小便正常,舌苔薄,脈緩。
[辨證]風邪入侵陽明經(jīng)。
[治法]祛風止痙。
[處方]方選牽正散加味:全蝎6g,蜈蚣3條,僵蠶5g,鉤藤10g,白附子10g,生甘草5g。
二診:每日服藥1劑,3劑后癥狀減輕。守原方續(xù)服藥3劑。病痊愈。
全蝎用活蝎效果最佳。制法:將活蝎放入鍋內焙干,碾成細粉。服法:用黃酒沖服,每服1.5~3g,日服3次。(董建華.中國現(xiàn)代名中醫(yī)醫(yī)案精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174)
6.郭文顯醫(yī)案——風痰阻絡;血虛風動
例1 李某某,女,17歲。1964年冬初診。
1964年冬季去外村上學,路遇狂風,回家后忽患右面口眼喎斜,目不能合,口不能收,右面麻木不仁,其他一切正常,病后一周來就診。脈象浮緊乏力,舌質淡無苔。
[辨證]風痰阻絡。
[治法]通絡活血,祛風化痰。
[方藥]通絡牽正散加減:白附子9g,僵蠶9g,全蝎9g,鉤藤9g,地龍15g,天麻15g,紅花9g,赤芍9g。
同時針刺承泣、迎香、下關、合谷穴。地倉透頰車穴,健側患側輪流刺,每日1次。針藥并施治療半月,口眼端正,病復如初。
例2 某男,10歲,學生。1965年4月某日就診。
發(fā)病已5天,口眼向右側喎斜,以口角為甚,左側面部麻木,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無覺,飲食稍有不便。舌苔白,脈浮。乃風邪中絡,口眼喎斜。
[辨證]血虛風動。
[治法]養(yǎng)血祛風。
[方藥]擬牽正散加味:白附子8g,全蝎6g,僵蠶8g,當歸8g,川芎8g,桂枝6g,防風8g,荊芥8g。
上8味,加水適量,煎湯,取汁,去渣,溫服。日1劑,分2次服。
針刺:左地倉穴透左頰車穴,留針5分鐘;左顴髎穴刺入3分,留針5分鐘。
結果藥服3劑,針刺1次,病即愈。
[按語]《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篇》說:“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今賊風中入左側面頰之脈絡,血脈損傷,致血氣運行受阻,無以濡布肌膚,肌膚失養(yǎng)而緩縱不收,故左側面頰麻木不仁,口眼向右喎斜??诓繂沸保瑒t飲食有不便,且因其收攝津液之用失常,故偶有口涎流出,而自己不覺。病無熱象,故苔白。其為風邪傷絡而絡脈血虛,是以脈浮。(湯一新,王瑞祥.臨證備要?中國當代名中醫(yī)秘驗方.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5~156)
7.王寶光醫(yī)案——氣虛血瘀
李某,女,38歲,教師。1994年11月初診。
患者于20天前因勞累,突感右側面部麻木,口眼喎斜,流涎,頭頸疼痛,惡寒發(fā)熱。在院外經(jīng)服中西藥物(具體不詳)及針灸治療,現(xiàn)無惡寒發(fā)熱,無頭痛,仍全身乏力,右面肌弛緩,面色白,舌淡苔白,脈細弱。
[辨證]氣虛血瘀。
[治法]益氣養(yǎng)血,活血通絡。
[方藥]當歸15g,黃芪20g,白芍、川芎、赤芍、浮萍、絲瓜絡各12g,白附子、僵蠶、全蝎、白芷各1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服藥15劑,諸癥消失。
[按語]患病日久,邪劫必耗其氣血,又藥物的攻伐而氣血大傷,所以恢復期當補氣滋陰養(yǎng)血,氣血充則經(jīng)脈通利,則使病愈。(田立,王立琴.王寶光主任醫(yī)師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經(jīng)驗.四川中醫(yī),1996,14(8):2)
難點與對策
面神經(jīng)炎在神經(jīng)科中屬于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它雖然治愈率高,但也有少數(shù)恢復不完全,遺留面肌痙攣等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所以如何預防、減少和治療面肌痙攣這一頑固難愈的后遺癥成為我們治療上的難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