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三奇,也可以說是三絕,諸葛孔明一絕也,關(guān)云長一絕也,曹操亦一絕也。 中國歷朝歷代,賢相林立,而名高萬古者,莫如孔明。而羽扇綸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廬之中,而識三分天下,則達乎天時;承顧命之重,而六出祁山,則盡乎人事。七擒八陣,木流牛馬,既已疑鬼疑神之比測;鞠躬盡瘁,志決身殲,乃是為臣為子之用心。比管、樂則過之,比伊呂則兼之。-----是古往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 歷稽載籍,名將如云,而絕倫超群者,莫如云長。青史對青史,則極為儒雅;赤心對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人傳其大節(jié);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獨行千里,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齊月光風.其心磊落,其意嚴正。-----是古往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 歷稽載籍,奸雄接踵,而智足以攬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聽荀彧勤王之說而自比周文,則有似乎忠;黜袁術(shù)僭號之非,而愿為曹侯,則有似乎順;不殺陳琳而愛其才,則有似乎寬;不追關(guān)公以全其志,則有似乎義。李林甫雖能制祿山,不如操擊烏桓于塞外;韓佗胃雖能貶秦檜,不若操之討董卓于生前。竊國家之柄而姑存其號,異于王莽之顯然弒君;留改革之事給其兒,勝于劉裕之急欲篡晉。----是古往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 前后史所絕無者,故讀遍諸史而愈不得不喜讀《三國演義》也。 彈指五百年過去了,該書已越出中國,溢出亞洲,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珍視。這不能不使我們?yōu)樽嫦仍?jīng)貢獻了這樣一部杰作而感到驕傲。 《三國志通俗演義》之所以能在幾個世紀中得到不同民族、乃至不同階層人們的熱愛,自有其奧秘在。它作為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描寫的是一個風云變幻、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它又是“七分事實,三分虛構(gòu)”的文學(xué)巨制,它用一種雄渾的旋律和悲愴的音調(diào),歌頌了英雄,歌頌了智慧。內(nèi)容涉及到政治軍事、天文地理、外交方略、巫醫(yī)方術(shù)、科技發(fā)明、倫理道德等許多方面。有的人在這里汲取政治、軍事、外交斗爭的思想材料和一般做人應(yīng)世之本領(lǐng),有的人從書中找到一種國家統(tǒng)一、民為邦本、君明臣良、安居樂業(yè)的寄托,當然,也有人只是把它當作藝術(shù)品來加以欣賞或消暇。因為它在藝術(shù)上也確有迷人之處:其結(jié)構(gòu)宏大而布局嚴謹,頭緒紛繁而脈絡(luò)分明,情節(jié)曲折,機趣橫生,象三顧茅廬、單刀赴會、群英會、借東風、火燒赤壁、空城計等等故事,均寫得引人入勝,精彩非凡。 《三國演義》一書有星移斗轉(zhuǎn),雨覆風翻之妙。杜少陵詩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成蒼狗。”此言世事之不可測也,《三國演義》之文亦猶是爾?!度龂萘x》之變有四十二之多也: 1、 本是何進謀誅宦官,卻弄出宦官殺何進; 2、 本是呂布助丁原,卻弄出呂布殺丁原; 3、 本是董卓結(jié)呂布,卻弄出呂布殺董卓; 4、 本是陳宮釋曹操,卻弄出陳宮欲殺曹操; 5、 陳宮未殺曹操,反弄出曹操殺陳宮; 6、 本是王允不赦榷、汜,卻弄出榷、汜逼死王允; 7、 本是孫堅與袁術(shù)不睦,卻弄出袁術(shù)致書于孫堅; 8、 本是劉表求救于袁紹,卻弄出劉表殺孫堅; 9、 本是劉備從袁紹以討董卓,卻弄出助公孫瓚以攻袁紹; 10、本是劉備救徐州,卻弄出劉備取徐州; 11、本是呂布投徐州,卻弄出呂布奪徐州; 12、本是呂布攻劉備,又弄出呂布迎劉備; 13、本是呂布絕袁術(shù),又弄出呂布求袁術(shù); 14、本是劉備助呂布以討袁術(shù),又弄出助曹操殺呂布; 15、本是劉備助曹操,又弄出劉備討曹操; 16、本是劉備攻袁紹,又弄出劉備投袁紹; 17、本是劉備助曹操以攻袁紹,又弄出關(guān)公斬顏良、誅文醜; 18、本是關(guān)公尋劉備,卻弄出張飛欲殺關(guān)公; 19、本是關(guān)公許田欲殺曹操,又弄出華容道義釋曹操; 20、本是曹操追劉備,又弄出劉備投東吳以破曹操; 21、本是孫權(quán)仇劉表,卻弄出魯肅吊劉表、又吊劉琦; 22、本是孔明助周郎,卻弄出周郎欲殺孔明; 23、本是周郎欲殺劉備,卻弄出孫權(quán)結(jié)婚劉備; 24、本是用孫夫人牽制劉備,卻弄出孫夫人助劉備; 25、本是孔明氣死周郎,又弄出孔明哭周郎; 26、本是劉備不受劉表的荊州,卻弄出劉備借荊州; 27、本是劉璋欲結(jié)曹操,又弄出迎劉備; 28、本是劉璋迎劉備,卻弄出劉備奪劉璋; 29、本是劉備分荊州,卻弄出呂蒙襲荊州; 30、本是劉備破東吳,卻弄出陸遜敗劉備; 31、本是孫權(quán)求救于曹丕,卻弄出曹丕欲襲孫權(quán); 32、本是昭烈仇東吳,又弄出孔明結(jié)好東吳; 33、本是劉封聽孟達,卻弄出劉封攻孟達; 34、本是孟達背昭烈,卻弄出孟達欲歸孔明; 35、本是馬騰與昭烈同事,又弄出馬超攻昭烈; 36、本是馬超救劉璋,卻弄出馬超投昭烈; 37、本是姜維敵孔明,卻弄出姜維助孔明; 38、本是夏侯霸助司馬懿,卻弄出夏侯霸助姜維; 39、本是鐘會忌鄧艾,卻弄出衛(wèi)瓘殺鄧艾; 40、本是姜維賺鐘會,卻弄出諸將殺鐘會; 41、本是羊祜和陸抗,卻弄出羊祜請伐孫皓; 42、本是羊祜請伐吳,卻弄出一杜預(yù),又弄出一王濬; 論其呼應(yīng)有法,則讀前卷定知其有后卷;論其變化無方,則讀前文更不料其有后文。于其可知,見《三國演義》之文之精;于其不可料,更見《三國演義》之文之幻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