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年關(guān)福利,真是一個接一個。
好多以為只有2018見的電影,都相繼放出資源。
前兩天魚叔才推薦了年度第一愛情片《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有年度最佳青春片之稱的《伯德小姐》竟然也趕在年末降臨!
今天魚叔要說的就是2017作為榜霸一般存在的——
《伯德小姐》
Lady Bird
《伯德小姐》以連續(xù)170個專業(yè)好評記錄,成為爛番茄網(wǎng)站有史以來得分最高的影片。
此前,在爛番茄歷史上,僅有2部100%新鮮度的電影獲得超過150個專業(yè)好評。
因此這一紀錄十分難得。
專業(yè)影評人網(wǎng)站metacritic給出的評分也高達94。
雖然還只有生肉,但啃下來的國內(nèi)網(wǎng)友同樣給出了豆瓣8.7的高分。
除了在各大影評網(wǎng)站廣受青睞,也在各大電影節(jié)摘得桂冠。
截至目前,《伯德小姐》手握25個獎項,在諸多熱門電影中依舊處于領(lǐng)跑地位。
而對于中國觀眾,更好的消息是,《伯德小姐》已經(jīng)被內(nèi)陸片商拿下版權(quán),明年有望上映!
這部人人都愛的電影,是格蕾塔·葛韋格的導演處女作。
處女作能有這樣的表現(xiàn),稱得上是學霸式碾壓了。
盡管這是格雷塔的第一部導演作品,但在這之前,她的演員經(jīng)歷已經(jīng)積累了很多關(guān)于青春題材的經(jīng)驗和素材了。
魚叔不久之前就介紹過讓她名聲大噪的作品《弗蘭西斯·哈》。(戳:每個漂在北上廣的人,一定會被這部電影打動)
而這一次電影又是從她拿手的母女關(guān)系入手。
所以無論是從總體的內(nèi)容風格,還是對細節(jié)情緒的把控,都實屬一流。
格雷塔在劇本里,對人物描述可以說是事無巨細。
難怪演員們會說,只要按照劇本就好了,都不怎么需要特別發(fā)揮,因為寫得太細了。
順便說一句,現(xiàn)在《伯德小姐》的劇本也已經(jīng)可以找到啦。
劇中扮演伯德小姐的是西爾莎·羅蘭。
上一次這位愛爾蘭女孩的驚艷亮相,還是在《布魯克林》。
她扮演的也是一位向往紐約繁華生活的姑娘,同樣也有兩段浪漫的感情故事。
而在《伯德小姐》里,她是個還在教會學校念書的高中女孩。
生活在美國薩克拉門托的一個小鎮(zhèn)上。
所謂的伯德小姐就是“lady bird”,這是她給自己起的名字。
她不喜歡自己本來的名字,就像她不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一樣。
因此,在她心中,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事,只有兩件:
第一改名換姓,第二去紐約讀大學。
但她最大的阻力來自母親。
雖然,母親表面上還是將就著她,已經(jīng)改口喊她lady bird。
但實際上,她并不是真的支持,只覺得這個名字荒唐而可笑。
至于到紐約讀大學這件事,她更是反對,因為按照正常的路子,伯德就該讀社區(qū)大學。
去紐約讀大學,簡直異想天開,考不上,也負擔不起。
目前丈夫失業(yè)在家,而兒子還沒正式工作,整個家里里外外就靠當媽的一個人操持。
所以母女倆的日常就是斗嘴,而且兩個人的性格都屬于嘴上不饒人,一點就爆的類型。
前一秒,兩個人還一起在車上聽著有聲小說,分享難得的溫情時刻;下一秒,回歸現(xiàn)實,就吵得不可開交。
一言不合,就氣得伯德直接跳車,摔了個骨折。
伯德和母親之間的對話,簡直就是許多母女的日常。
母親這種生物就是,一件小事,就能上綱上線。
沒把衣服疊整齊,就能上升到個人品質(zhì)生活作風的問題。
而且永遠不能好好說話,總是帶著刺。
逛街時,母親看到伯德的站姿,就忍不住陰陽怪氣地說:不是我說,你如果累了就去坐著。
伯德正挑衣服挑得起勁,回答到:我不累呀。
母親又說:我就是看不慣,你懶洋洋地把一只腳拖著站。
伯德也直接反擊:那你能不能好好說話?直接說讓我站好不久行了嗎,還拐彎抹角陰陽怪氣。
這樣一對性格相似的暴脾氣母女在一起,就是屬于親的時候無話不談,吵的時候房頂掀翻。
伯德覺得媽媽總是在挑刺,母親則認為女兒永遠以自我為中心。
里面有一個經(jīng)典橋段,簡直就是很多人的青春記憶。
媽媽聲討著,為女兒付出了所有,花了多少心血和金錢,但女兒還是不知感恩,貪得無厭。
女兒馬上怒氣沖沖地抄起紙筆說,你說個數(shù),花了多少錢,我還給你!
這一幕簡直有血有肉,真實到爆炸??!
每次父母把他們的嘔心瀝血和孩子的忘恩負義放在同一個句子里的時候,那殺傷力,簡直能把人逼瘋。
作為孩子,有時真想好好算一筆賬,還清了,也落個清凈。
但母子這筆賬,連著血液,帶著情,不好算,也真不好還。
這也讓孩子在父母面前,往往處于一種長年欠債的屈辱狀態(tài)里,抬不起頭。
憋屈久了,反抗之時,危機也就爆發(fā)了。
不過青春期除了反叛,還有愛情。
伯德的初吻和初夜就發(fā)生在這一階段。
她愛的第一個男孩,屬于人見人愛的類型,音樂劇男主角,愛情清純到不行。
扮演者是《海邊的曼徹思特》里的小帥哥,盧卡斯·赫奇斯。
一起看星星,再選一顆一起為它命名,他們青澀的愛情里就有了獨特閃耀的意義。
初吻發(fā)生的那一夜,簡直讓人激動到忍不住狂嚎啊。
但是這樣的閃耀,美麗而短暫。
第二個男孩,扮演者是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里有著極其出色表現(xiàn)的甜茶。
實話說,魚叔才看完《以你》的那股勁還沒過,接著看甜茶和女孩子滾床單,真的有點無法接受!
說好的call me by your name 呢,放開那個女孩!你給我下來!
在片中,甜茶是個酷酷的樂隊成員,富二代,有點渣。
才高中,睡過的女孩就數(shù)不清了。
而伯德期待已久的初夜也是在他的哄騙下,稀里糊涂就交了出去。
叛逆,是伯德青春的主旋律。
逃離姓名,逃離原生家庭,逃離家鄉(xiāng)。
所有的逃,都是為了找到那個絕對的純粹的獨特的自我。
她甚至放棄原來的朋友圈,虛榮地進入看似高大上的新圈子。
就像她暗度陳倉地搞助學金,申請紐約的大學一樣。
她要擺脫18年來,父母給的、學校給的、這一方水土給的印記。
就像是很多人高考填志愿,填一個離家遠遠的大學一樣,甩開過去,自己仿佛就真的是個新世界里的全新個體了。
年輕就是想要特別,很多時候這是通過“偽裝”來體現(xiàn)的。
一個獨特的名字,一堆酷酷的朋友,特立獨行的行事作風,一個與眾不同的未來……
伯德的十八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沖到便利店買了只有十八歲才能買的玩意。
她站在路邊,靠著墻,抽著煙,大搖大擺地翻看著成人雜志。
向全世界宣告,姐姐我成年了!
可是對成人世界的盼望,對紐約花花世界的期待,在她身歷其境的那一刻,發(fā)生了改變。
到了紐約,心里那股擰巴的勁,突然就松開了。
在教會學校里,她是反叛者,但在這個完全不信神的城市,她卻并沒有找到想象中的歸屬感。
禮拜日她去了教堂,撥通了家里的電話,甚至撿回了自己扔掉的姓名。
成長就是一個怪圈。
曾經(jīng)費盡心力,一層層連皮帶肉扒掉的東西。
隨著離家越來越遠,反而會一層一層穿起。
離家之路,漸漸變成了尋根之旅。
好不容易脫胎換骨之后,緊接著又開始找尋自己。
那些曾經(jīng)反感的標簽,又忍不住撿起來,緊緊握住。
因為那就是我們的一部分,是我來的地方,是“我就是我”的證明。
或許離家的人,終有一天會走在返鄉(xiāng)的路上,撿起那個,曾經(jīng)扔下一切、倔強而又倉皇失措的自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