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討論書法與寫字,必然要涉及到漢字。
而漢字呢,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那是我們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日常語言表達、書寫使用的符號,它屬于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jié)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從被創(chuàng)造出來一直沒有中斷過的、高度成熟的文字。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大大地驕傲一下。
漢字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個叫法是“方塊字”,因為我們平常所看到、寫出來的字,基本上都是方方正正的。所以很多人在練習寫字的時候會用到九宮格、米字格、田字格等練習紙,用來規(guī)范我們寫出來的字,使之能夠“方正”。
熹平石經(jīng)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把漢字分為廣義的漢字和和狹義的漢字。
廣義的漢字,包括自古至今所出現(xiàn)過的所有漢字字體,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這也是之所以我們的漢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它是發(fā)展的、不斷進化的)。
石鼓文
狹義的漢字,則是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簡體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xiàn)代漢字。
中國考古界先后發(fā)布了一系列比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如賈湖刻符(經(jīng)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等。這些,嚴格來講只能是代表一定含義的符號,但是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文字的功能,它們的出現(xiàn),確立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古陶刻符
漢字為上古時代的漢族先民所發(fā)明創(chuàng)制并不斷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000多年商朝的甲骨文、之后的籀文、金文等,再到秦朝的小篆,發(fā)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顏真卿自書告身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fā)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甲骨文
文字作為信息的載體,寫字的功能就是記錄和傳遞信息(這也正是為什么我們可以有成就于幾千年前的古書來讀的原因),“寫”是大眾對于文字的基本也是最重要、最廣泛的應用之一(聽、說、讀、寫),它的基本要求是讓接受它的人看的清楚、看的明白。
金文
也因此,歷史上所有對文字的改革,包括對文字本身的變形(秦統(tǒng)一六國文字、隸代篆、楷書定法、館閣體乃至新中國以后的漢字簡化)、書寫工具的革新(從石竹刻刀到筆墨紙硯再到鋼筆鉛筆圓珠筆乃至打字機打印機),甚至是進入電腦時代后文字的電子化(漢字編碼方式,輸入法等),其目的都在于增強書寫使用的便利性,推動文字更廣泛更便捷的使用。
相對的,書法,則是基于漢字書寫的一種藝術,甚至 “書法”就是“書法藝術”的簡稱。早期的時候(大致在秦以前),原本不存在“書法”這個概念的,那時的“書法”可以理解為“寫法”,并不太注重其藝術性,但是寫的好看些,一定會是每一個書寫者的本能追求。漢以后,才逐漸有了明顯的藝術的覺醒,“寫字”也就有了“美術兼實用”的追求。書法和寫字都是對于漢字的一種運用。其中,書法是對于漢字的審美化再創(chuàng)造,而寫字則是對于漢字的嚴格意義上的使用。所以,書法與寫字最本質的區(qū)別應當就是功能上的區(qū)別,并由此而帶來書寫規(guī)則和要求的不同。
簡書
因此呢,從傳統(tǒng)來講,絕對地割裂書法與寫字,是不明智的。同樣,完全把兩者混在一起,更是不明智。但是,歷史總是在不斷發(fā)展的,到了近現(xiàn)代以來,特別是漢字簡化以后,簡化了的漢字更強調其功能性,而變得不太適合用于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了,因此出現(xiàn)了 “職業(yè)書法家”(之前也有,但還不至于像現(xiàn)在般的規(guī)模)?!皶ㄋ囆g創(chuàng)作”本來也和職業(yè)書法家的出現(xiàn)有關,這樣,就出現(xiàn)了“書法藝術”,掌握在部分職業(yè)書法家的手中,由他們來傳承、主導或者承擔起書法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
閑居賦
展開來講,歷代以來,在所有使用(書寫)文字的人中,一部分人自發(fā)地從文字的書寫中察覺到了美的感受,并使用具有美感的書寫方式;這種傳統(tǒng)不斷繼承,有人開始自覺的學習這種書寫方式,并對書寫進行有體系的探索,總結出了一定之規(guī),書法就產生了。
宣示表
在書法產生的過程中,人們依然把書寫的實用性作為第一準則;而等到書法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書寫的內容(信息)被忽略了,書寫的美感則被更多地關注與追求。我們現(xiàn)在看歷史上大家們的作品,一塊石碑,也許本來就是為了樹碑立傳歌功頌德之用,可是排除其史料價值,人們更多地為其碑刻的美學價值所傾倒;一封尺牘書信,也許書寫者最初的想法只是給好友、給家人寫封信,最多只是字跡漂亮了一些,可到了收藏家手中卻如獲至寶;乃至那些本身就是為了審美而存在的字畫作品,把文字本身的文學審美意義與書法的美學價值進行了有機的結合;至于狂草作品,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不在乎寫字的功能性,而被認為是書法作品中最具有藝術與美學價值的一種。
白蕉書法
總的來說,書法就是一種寫字,只是把字寫出了美,又把這種美體系化了,這便是“書法”的“法”。所以書法是根據(jù)一定的法度、準則,進行美化的書寫。
顏真卿祭侄文稿
說到這里,我們再回過頭來,繼續(xù)我們的核心話題:書法和寫字。
所有對書法和寫字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簡單地做一下區(qū)分:一是想把字寫的好一點,包括工整、清楚、規(guī)范;另一種是喜歡書法藝術的朋友,想要“練練字”,想要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
沈尹默書法
既然作為藝術,它首先來自于生活,所以書法作品同樣具有傳達信息的作用(雖然對于純書法藝術作品而言,這種傳達已經(jīng)不是純粹的記錄與傳遞功能,而可能包含了大量書寫者的精神、情緒等)。而藝術又高于生活,書法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傳達一種審美的享受。因此呢,我們又可以把“寫字”和“書法”作為 “寫好字”的兩個階段:先把字寫規(guī)整,再把字寫美。這也就和書法發(fā)展史的軌跡相合了。
顏真卿自書告身全本
基于以上兩種需求和書法本身的特點呢,我們的觀點是:以書法藝術的要求和方法進行訓練,將所獲得的藝術素養(yǎng)和技能(筆法、墨法、結體、章法等)反饋到日常的功能性書寫上。這樣就可以在日常書寫時寫一手“好字”,又可以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書法作品”來。
白蕉書法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問題是要說明的,那就是:學習寫字是直接學硬筆書法呢還是學毛筆書法?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先說一下各自的源流:最早的漢字(或叫符號),大致都是采用硬質工具,在軟質的材料上刻寫,比如在陶器胚上;或用硬質的工具在硬質的材料上刻寫,比如刻在竹簡上、木頭上、石頭上以及刻在龜甲、獸骨上等。毛筆發(fā)明之前,也會出現(xiàn)一些現(xiàn)成的軟質工具,比如綁在木桿上的動物尾巴之類、植物纖維,或者直接用動物的毛發(fā)等,在硬質材料和軟質材料上都能書寫。
石鼓
因此呢,最早的書寫工具應該是硬質的,如果那時寫出來的東西可以叫書法的話,那就是硬筆書法。毛筆發(fā)明之后,社會的主流書寫工具就被毛筆占據(jù)了?,F(xiàn)代的硬質書寫工具出現(xiàn)以后,比如鋼筆,人們便開始大量用鋼筆書寫,尤其是現(xiàn)代以來。所以現(xiàn)代的硬筆書法出現(xiàn)較晚,并且也不過是用硬筆(適應了硬筆的特殊性之后)來追求或實現(xiàn)傳統(tǒng)的毛筆書法的藝術美。也可以說,硬筆書法藝術,可以成為“硬筆書寫技術”,其藝術性還是來自于傳統(tǒng)的書法藝術,我們在欣賞硬筆書法的時候,難免會按照毛筆書法的藝術要求來評價硬筆書法。依此理解,硬筆書法藝術之相對于毛筆書法,還遠遠不能形成一個成體系的、單獨的、具有與毛筆書法并列的、足夠份量的藝術門類,它始終脫離不了毛筆書法以及漢字本身特征的影響。
簡書
并且從實踐來看,寫好毛筆書法之后,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很容易就能寫好鋼筆字,而寫好了鋼筆字,卻很難同時寫出同等水準的毛筆字。因此,從毛筆字入手,可以促進寫好鋼筆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