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三,是傳說中海神娘娘的生日,所以北方沿海一帶的漁民一直有著在這一天放海燈祭祀海神娘娘的風俗,作為漁民傳統(tǒng)的“海燈節(jié)”,今年也不例外。2月15日大連龍王塘迎來了數千漁民放海燈、放焰火的民俗節(jié)日——“海燈節(jié)”,祈求新的一年魚蝦滿倉、全家平安。(夜間照片手持拍攝,效果欠佳見諒?。?/font>
2011年2月15日 攝于大連龍王塘漁港
由于正處在休漁期,幾百艘漁船靜靜地??空靖劭诶?。
大連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從古至今很多的人都在靠海吃飯,也形成了北方沿海地區(qū)獨有的海洋文化,而正月十三放海燈的民俗,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已經流傳了千百年。
漁船上的一副對聯(lián):龍王爺送我財報,海神娘保船平安,魚蝦滿倉!
2月15日下午,龍王塘漁港碼頭上已是一片歡樂繁忙的景象,近百人組成的秧歌隊在村里舞了起來,一些村民在家忙著扎海燈、剪彩紙。
正月十三,對大連沿海的居民尤其是漁民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跟春節(jié)不相上下——相傳這一天是海神娘娘的生日。曾經,在大連黃、渤海之濱,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便有海神娘娘廟。
用高粱秸稈扎制的船形,外圍用彩紙粘貼,船里面放上一支蠟燭,這就是海燈,也稱之為船燈,是祈求“魚蝦滿艙”、“全家平安”的意思。
海燈小的一米長,大的有三四米長,船體通常糊的是五顏六色的彩紙或彩色玻璃紙,漁民們在海燈上還寫著“魚兒滿倉”、“幸福似海”、“一帆風順”等吉祥的詞語。
各家都帶著自制的燈船,匯集到漁港岸邊,擺設供品,焚香燒紙,祭拜海神娘娘,并將海燈放入大海,祈禱一年的漁事活動平安豐收。
海祭的祭品也是非常有說道的。
天剛剛黑,祭海儀式拉開序幕,漁港四周響起了陣陣鞭炮聲,五彩繽紛的禮花在空中綻放,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抬著海燈、供品及鞭炮來到碼頭自家漁船的停泊處,他們朝向大海擺放供桌,將香蕉、白菜等帶有吉祥寓意的供品擺到桌上,一家人在供桌前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然后將點亮的海燈放入大海。
漁民們于供桌前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為海神娘娘慶祝生日。接著在供桌后方,一家人面朝大海按長幼順序依次祭拜,下跪、磕頭、默默禱告,感恩祈福。然后將點亮的海燈放入大海,再將供桌上部分供品拋向大海,以供海神娘娘享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變的是人們心中濃郁的民俗風情。
放海燈的來歷是這樣的:傳說海神娘娘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漁家女,一次好的丈夫出海打魚遇上暴風雨再也沒有回來,漁家女不相信自己丈夫已死,夜夜在海邊為丈夫點燃一盞明燈盼夫歸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的誠心感動了上天,她變成了造福漁人的海神娘娘,夜夜點著一盞明燈為出海的人們照亮回家的路…… 正因為這個美麗的傳說,每年正月十三,海上工作的人家都會到海邊放海燈祭祀海神娘娘,向大海祈福,為家人求平安,表達想日子越過越好的心愿。
將捆扎好的船燈用拖船放入海中,等夜幕降臨時,放的海燈會越來越多,海面上就會呈現出星星點點的美麗景象,非常漂亮。
到了晚上19點,活動達到了高潮。
據了解,“祭海”這一民俗活動,已列為非文化遺產項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