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皆為科舉制度下產生的名稱;了解這些名目繁多的“生”的含義,對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會有一定認識,不無裨益。
童生:明清時稱尚未考秀才或沒有考取秀才的讀書人。也就是說,凡沒有取得縣學、州學、府學學生資格,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通稱為童生或文童、儒童;故而,童生可以是兒童、青壯年,也可以是白發(fā)蒼蒼的老年人。童試包括本省的縣試、州試、府試三級考試,考中者為生員,即俗稱的秀才,文章中則常稱為諸生。
庠生:明清時期對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庠為古代學校之名。
廩生:亦稱廩膳生或廩膳生員。明代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皆給廩膳,補助其生活;清代則必須經過歲試和科試,成績優(yōu)秀者方能取得廩生名義,成為資歷較深的生員。廩生的主要職務是具結保證應考的童生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事。清代官學生員分為三等,第一等為廩膳生員,享受官府的生活補貼,每年可得四兩廩餼銀;二等為增廣生員;三等為附學生員。
增生:科舉制度中在廩生正式名額之外增加的生員名額,增額者為增廣生員,為官學第二等生員;名額有定數(shù)。
附生:科舉制度中生員明目之一,明清時期于府、縣學之外有取附學生員之制,故亦稱附學生員。
貢生:亦稱貢監(jiān),明清兩代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的生員(秀才)經考選進入京師國子監(jiān)學習的讀書人。
監(jiān)生:明清時期在國子監(jiān)肄業(yè)的,統(tǒng)稱監(jiān)生。初由學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許;乾隆以前,并加以嚴格的考試。監(jiān)生有舉監(jiān)、貢監(jiān)、生監(jiān)、恩監(jiān)、蔭監(jiān)、優(yōu)監(jiān)等明目;后僅存虛名,不被重視。
例生:科舉制度中生員明目之一;清康熙時,因籌集糧餉而特許由捐納取得府、州、縣學的生員資格,此種生員稱為例生或餉生;不久停止。不通過考選而由生員援例捐納進入國子監(jiān)的,稱例貢,不算正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