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朝廷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因其采取通過考試,分科取士,故而稱之為科舉。起源于漢朝,始創(chuàng)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歷時1300年?;伎婆e形式與功名,大致分為以下諸類:
一、學堂分類
㈠國子監(jiān):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學,是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常設于京城,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宋時在東京開封和西京洛陽分設國子監(jiān)。元承舊制,又增設了“蒙古國子監(jiān)”和“回回國子監(jiān)”,分別招收蒙回皇親貴胄子弟入學。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成祖朱棣又遷都北京,故而南北兩京均設國子監(jiān)。清順治初改南京國子監(jiān)為清江寧府學,改北京國子監(jiān)為太學。國子監(jiān)通常設祭酒1人,從三品,為最高行政長官;屬下設丞或主簿、錄事各1人,管理學籍及日常事務;另有博士、助教若干,負責教學。所授課程主要為儒學,如《周易》《尚書》《毛詩》《春秋》《禮記》《論語》《孝經(jīng)》《爾雅》等。各府、州、縣學選送的貢生,經(jīng)考試合格后,方可入國子監(jiān)讀書,簡稱“監(jiān)生”或“太學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革學制,廢國子監(jiān),設學部。
㈡府學:即府立學校,建筑格局為左學右廟,集學習儒家經(jīng)典與祭祀孔子為一體,是學廟合一的府級官辦教育機構?!案畬W”亦為官職稱謂,指主管府級地方教育事務的官吏。在校生稱“郡庠生”或“生員”。所學內容類同國子監(jiān),生員學業(yè)期滿后可參加鄉(xiāng)試,或選貢入國子監(jiān)深造。“府”為古代地方行政區(qū)劃,如西安府、開封府等,級別高于州、縣。“學”即學校、學堂。
㈢縣學:即縣立學校,是縣一級地方官辦教育機構??h學性質與建筑格局類似府學。自元代起縣學始設教諭,明清時增設訓導,設管理人員和教師若干。所學內容類同國子監(jiān),生員學業(yè)期滿后可參加鄉(xiāng)試,或選貢入國子監(jiān)深造。在校生稱“邑生員”、或“生員”、“庠生”,清代又稱“縣學生”。
㈣私塾:即舊時創(chuàng)辦于家庭、宗族或鄉(xiāng)村的私立學校,是古代社會民間最基層的教育機構。塾師多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學生入學年齡不限,小則五六歲孩童,大則二十歲左右青年。學生少則三四人,多則數(shù)十人。主要從事啟蒙教育,主要教材為《童學須知》《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等,學生進一步則讀四書五經(jīng)、《古文觀止》等。
㈤義學:指舊時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設立的蒙學,亦稱“義塾”。對象多為貧寒子弟,免費上學。教育內容主要是識字寫字、讀書、作文、學算等,并兼有倫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課本有《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昔時賢文》等。
二、科考等級
古代科舉考試分為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四級:
㈠童試:即科考資格考試,參試者為"儒童"或"童生"??荚囘^程謂之“進學”或“入泮”。唐宋時稱為“州縣試”,明清時稱作“郡試”。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縣試]一般由知縣主持,本縣童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結,并且有本縣廩生作保,才能參加考試。試期多在二月,考四到五場,內容有八股文、詩賦、策論等,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府試。
[府試]由知府或直隸州知州、直隸廳同知主持,考試內容和場次與縣試相同,試期多在四月。通過縣、府考試者稱之為“童生”,方可參加院試。
[院試]又叫道試,由主管一省諸儒生事務的學政主持。院試合格者稱"生員"(俗稱秀才),方可進入官學和正式參加科舉考試。
㈡省試:即省級考試,又稱“鄉(xiāng)試”,是古代科舉選仕最關鍵的考試,考中者稱為“舉人”,亦稱“孝廉”,即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會試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明清定制,鄉(xiāng)試每三年一次,在省城(含京城)舉行,由各地州、府主持,主考官由皇帝欽派,應試者均為本地生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所試課目為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jīng)文以策問等,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為經(jīng)魁,第六名為亞魁。凡考中舉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㈢會試:即中央級考試。于鄉(xiāng)試次年三月舉行,故又稱“春闈”。主考官由皇帝欽定進士出身大學士、尚書等官員充任,考試地點在京城貢院,考試課目與鄉(xiāng)試相同。分地域按比例錄取,名額不定。通常每科錄取三百多名,考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揭榜后,中試者于下月參加殿試。
㈣殿試:是為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高級別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出題監(jiān)考,又稱“御試”、“廷試”或"廷對"。明清時,貢士須經(jīng)復試后,才能參加保和殿“殿試”。殿試只考“策問”,皇帝根據(jù)讀卷官評判結果御批欽定。分三甲錄?。旱谝患踪n進士及第,前三名,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賜進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稱為“傳臚”;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明清時,每科錄取進士約三百名左右。
三、功名稱謂
功名,即功業(yè)和名聲,舊時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古代及科考功名稱謂有以下十一類:
㈠儒生:指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考中生員稱小儒生,考中舉人稱中儒生,考中進士稱大儒生。后來泛指讀書人。
㈡秀才:指考取功名的讀書人。東漢時避諱光武帝劉秀名字,改稱“茂才”。明清時專指在府、州、縣學讀書的生員。
㈢童生:指通過縣、府考試的合格者。有些讀書人要多次嘗試,才能通過縣、府試成為童生。亦有人院試多次落第,到了白發(fā)蒼蒼仍稱童生。清道光年間,廣東曾經(jīng)多次有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紀錄。
㈣生員:指在府、州、縣學讀書學生,亦稱“郡生員”或“邑生員”、“縣學生”、"庠生"、“士子”。生員有固定名額,學籍管理及考試非常嚴格。童生應試合格錄取后即為生員。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名額各有定數(shù)。一等為廩生,指歲考成績特別優(yōu)秀者,由官府供給膳食,又稱“廩膳生”。明初規(guī)定廩生名額為:府學40名,州學生30名,縣學20名,官府每月供給伙食補貼六斗米;二等為增生,指廩生之外增加的名額稱“增廣生”,簡稱“增生”,膳食自理;三等為附生,指在廩生、增生之外再額外增加的生員,因其附于廩生、增生之后,故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膳食自理。
㈤貢生:指地方府、州、縣學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優(yōu)秀生員。意謂以優(yōu)秀人才貢獻給皇帝。貢生畢業(yè)后,即可具備選官的資格。貢生分為歲貢、恩貢、優(yōu)貢、拔貢、副貢、例貢六類:
[歲貢]指地方官學根據(jù)慣例,每年或兩至三年選送學行俱佳、年資較長的廩生,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大都論資排輩,挨次升貢,故俗稱“挨貢”。
[恩貢]指遇皇室盛典,在歲貢之外恩選,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生員。清時特許先賢后裔入監(jiān)者,亦稱恩貢。
[優(yōu)貢]指由各省學政主持考選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生員。每三年一次,清制每省不過數(shù)名,亦無錄用條例。
[拔貢]指指每六年由各省學政主持考選一次,保送貢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優(yōu)秀生員。乾隆中改為十二年一次,每府學二名,州、縣學各一名。
[副貢]指在鄉(xiāng)試錄取名額之外列入備取,可入國子監(jiān)讀書,稱為"副榜貢生",簡稱“副貢”。
[例貢]指非經(jīng)考選,而由援例捐納進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生員,故稱例貢,不算正途。
以上恩貢、優(yōu)貢、拔貢又稱“選貢”,經(jīng)朝考合格者,可以充任京官、知縣或教職。如明嘉靖中,富平流曲人孫惟謙(孫丕揚之父),即以選貢身份出任寶坻縣知縣。
㈥監(jiān)生:即國子監(jiān)生員的簡稱。監(jiān)生分為恩監(jiān)、優(yōu)監(jiān)、蔭監(jiān)、例監(jiān)四種:
[恩監(jiān)]指由皇帝特許給予的國子監(jiān)生資格;
[優(yōu)監(jiān)]指由附生考選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生員;
[蔭監(jiān)]又稱“蔭生”,指因父祖官位而蔭為監(jiān)生的官僚子弟;
[例監(jiān)]又稱“捐監(jiān)”,指通過捐錢入國子監(jiān)讀書的生員。
㈦舉人:指經(jīng)過鄉(xiāng)試考取功名的讀書人。意為被薦舉之人,舉人俗稱“老爺”,雅稱“孝廉”。生員考取舉人,就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步入仕途。古時中舉年齡不等,有的弱冠即中舉,有的步而立之年中舉,如明弘治間富平流曲東川人,烏古倫速可后裔李宗樞,19歲中舉,26歲賜進士,45歲官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河南。其父李恕,28歲中舉,38歲賜進士,52歲官拜貴州左參議。明嘉靖間,李恕曾外孫、富平流曲南街人孫丕揚,20歲中舉,25歲賜進士,萬歷間官拜戶部左侍郎、刑部尚書、都察院作都御史、吏部尚書,加封太子少保。有的生員則屢考不第,終身無緣入仕做官。
㈧貢士:即會試合格者。意為推薦給皇帝的貢士。取得貢士資格,才能參加殿試。
㈨進士:是儒學貢士殿試及第者的稱謂。殿試合格者,經(jīng)皇帝御批欽定,分別“賜進士及第”、“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賜進士及第”一般在皇帝身邊任職。其它進士或授朝官,或授外官不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