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38.08 KB) 2012-9-25 22:45 梁山燈戲《送京娘》八十年代初演出照 梁山燈戲,因梁平縣史稱梁山縣而得名的地方戲劇劇種。梁山燈戲多于春節(jié)、燈節(jié)、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期間在民眾聚居區(qū)上演,特點是小、喜、鬧,場面不大、情節(jié)簡單、人物很少。梁山縣即今重慶市梁平縣,因與山東省梁山縣同名,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更名為梁平縣。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梁山燈戲,起源于梁平民間燈班的“玩燈”和“秧歌戲”,綜合了“玩燈”的舞蹈動作與“秧歌戲”的說唱表演形式,外地人稱“梁山調”,本地人叫“端公調”、“包頭戲”(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稱“包頭”)。它來源于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吸取了梁平民間文藝的精華。過去,梁山燈戲的“編劇”,都是農民,自編自演生活瑣事,頗具山鄉(xiāng)風情、田園牧歌、家庭趣事、民間逸聞。劇中人物多是村姑、農夫、樵夫、侍從幫工、小手藝人、算命瞎子、和尚乞丐等下里巴人。傳統(tǒng)劇目多是口授心記,短小精悍,但結構寬松,利于在演出中隨機再創(chuàng)作,即在故事情節(jié)大致不差的前提下,藝人可以在臺上臨時開韻子、搭韻子,甚至與觀眾直接對話,這就要求燈戲的道白、唱詞通俗易懂,地方口語突出,且音韻平仄也極富生活氣息和幽默感。 梁山燈戲將本地民間文學、民間歌舞、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間雜耍的精華溶為一體,形成了神奇的特色。它同時具備了梁山農民口頭文學的風采,民歌、薅秧歌的音律,花燈、車車燈的舞姿,年畫、蘭花印布的美術效果,以及民間雜耍的技巧。 梁山燈戲的劇目較為豐富,總數在200個左右,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發(fā)》、《送京娘》、《湘子度妻》、《請長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