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夾弦亦稱“兩夾弦”,由“花鼓秧 歌”發(fā)展和演變。清道光初年(公元1835年前),濮陽市臺前縣廟會、集市常有挎凸肚腰鼓,敲手鑼和梆子的花鼓藝人賣唱糊口。 后受黃河北岸“四根弦”劇種影響,遂由無弦樂伴奏改為“四弦、胡琴”伴唱,因主奏樂器四胡系兩弦加弓尾拉奏,故名。
清光緒年間,濮陽縣境內有流散藝人結伙演唱,計劉五星鄉(xiāng)葛邱、王助鄉(xiāng)王合、白罡鄉(xiāng)密城、習城鄉(xiāng)于村等,多于民間節(jié)日扣地攤演出。
民國初元,清豐縣古城集、高堡、王韓村等出現(xiàn)街頭簡陋的演出班,多于佳節(jié)和廟會之日,玩友相邀,或搭草臺或以數(shù)輛四輪太平車拼臺演唱,群眾稱之為“端公腔”,至今提起還呼為“老端”。
1936年,臺前縣張?zhí)梅看逅嚾藦堬L響組建二夾弦專業(yè)班。1940年,濮陽縣習城鄉(xiāng)馬寨、岳村鄉(xiāng)黃城、王助鄉(xiāng)張家、劉五星鄉(xiāng)東坡,八公撟鄉(xiāng)之山等十余家相繼組班,演出《掉印》、《打丁僧》、《黃桂香上墳》、《唐營殺妻》、《白蓮花下凡》等,知名女旦荷澤小白鞋黃云芝及岳榮芝、岳金蘋、河南小白鞋魏秀英等較有聲望。
1942年,臺前縣梁路口村梁緒武等人,從山東莘縣朱莊聘朱存發(fā)授徒,組建小班。
1943年,山東鄄城花鼓劇團王金生在范縣收徒建班,演出《王定保借駕》、《高文舉趕考》、《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路經(jīng)臺前縣境,梁路口班為大軍慰問演出后,青壯演員集體報名參軍,此班迸散。
1950年,濮陽岳村黃城班,邀小白鞋魏秀英為師傳藝,聲譽大震劇目《劈山救母》、《站花墻》、《王定保借當》連演不衰,尤為鄉(xiāng)間女性鐘愛。
1954年春,清豐縣以庫韓村、東沙窩、白馬楊、古城集、霍子寨等班為基礎,并邀荷澤演員成立“清豐縣二夾弦劇團”。次年省審登記,命名“清豐縣光明劇社第五團”。
1959年,臺前馬樓公社黨委書記王子玉倡導,聘荷澤藝人魏金仲、牛廣成,將原四平調劇團成為二夾弦劇團,次年因主要演員抽往壽張縣團,此團遂解體。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上述各團均被破。
1979年,濮陽、臺前二夾弦劇團相繼恢復。
1982年臺前二夾弦赴省參加青年會演,劇目《趙鐵面把關》獲演出獎和演員獎。恢復后的兩個集體性質的專業(yè)團體是濮陽市僅存的兩個二夾弦劇種。
二夾弦為“三小”劇種,以唱工著稱,素有“站著不動,穩(wěn)唱一百單八句”之說,又有“一句戲百人迷”之譽,傳統(tǒng)劇目百余出。多系生活小戲,表演載歌載舞,重臺步、指法和水袖功夫,尤重跟神和面部表情。諺云:“喜笑容易,眉飛眼細,悲傷功淺,香油點眼”,說明悲戲難度較大。
二夾弦音樂唱腔屬板腔和曲牌相結合的綜合體,跳躍跌蕩,絢麗花俏,清新柔和。婉轉纏綿、聽之如沐細雨和風,既長敘事又善抒情,主要板式有[大、二、三板]和[北詞]、[贊子]、[山坡羊]、[娃娃栽板]、[哭迷子]等。絲弦曲牌有《大紅花》、《四品錯》、《端花》、《游場》等,嗩吶曲牌有《嗩吶皮》、《風入松》、《緊三槍》,《一陣風》等,鑼鼓譜有“開臺鑼鼓”“唱腔鑼鼓”、“念白鑼鼓”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