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來源:《揚州晚報》2012年6月2日B1;圖/自配
街南書屋修繕工程正在進行中,而園中一艘精美的石舫成為讀者關注的話題,揚州還有哪些石舫建筑?這些建筑都有什么特色?石舫為何被稱為“不系舟”,園林中為何要建石舫?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搜尋揚州園林中的石舫,一一為大家解讀。
為何園中要造石舫?石舫彰顯園主人胸襟
“石舫,又稱石船、旱船或不系舟,是中國古代園林中模仿畫舫的裝飾性建筑。一般位于人工湖近岸的水中,下部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的石制船身,上部有木結構的艙樓?!睋P州作家、園林專家許少飛說,石舫還有一種名字叫“張融舟”,“張融舟”的雅稱,正是起源于清李斗的《揚州畫舫錄·工段營造錄》,其詩云:“啟閉競穿蔣栩徑,入室還住張融舟”。
“從裝飾上說,石舫在園林中引入了船的形象,又無船的晃蕩不安感,而園林中建石舫,更多地是體現(xiàn)園主人的胸襟和志向?!睋P州考古專家、《揚州園林品賞錄》的作者朱江說,一葉扁舟,停泊在寧靜的湖灣,遠離急風暴雨,等候著主人揚帆遠航,沒有驚濤駭浪,沒有劍拔弩張,一切是那么恬淡,那么舒展。這種追求“天人合一”的造園藝術,在一艘紋絲不動、默默無言的石舫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
“園林中的石舫類建筑,比較有名的如頤和園內的清宴舫、北大未名湖中的殘余石舫、蘇州怡園中的白石精舍、畫舫齋和蘇州拙政園中的‘香洲’等,都是石舫在園林建筑中的經典之作?!痹S少飛說,揚州園林中的舟舫建筑,或稱“石舫”,或稱“船房”,仿造舟船造型,置于水際、池中,甚至旱地。如西園曲水“翔鳧”舫、瘦西湖靜香書屋園內的“蒔圭”舫;盧氏老宅意園的石舫等。
許少飛說,欣賞石舫,不能只是簡單地看外形特征,而要從船的形狀悟出它的理趣。原來的那些園主人似乎只要一踏上船,就會有泛舟蕩漾于湖山間的感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畫舫齋記》中談了以畫舫來名其書齋的原因,將其中之奧妙說得很透徹:“凡堰休于吾齋者,又如堰休于舟中。山石曬幸,佳花美木之植,列于兩檐之夕卜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愛者,故因以舟為名焉……”既要模擬泛舟游歷山水的風景環(huán)境,又抒發(fā)了居安思危、退歸林下的理想情操,這正是古典園林中舟船造景的內涵反映。
“蒔圭”石舫
猶抱琵琶“半”遮面 地點:瘦西湖萬花園——靜香書屋
每次游玩瘦西湖時,進入萬花園之前,都會經過靜香書屋,卻不曾多留意一兩眼,從旁邊的小路徑直而過。靜香書屋是乾隆時鹽商徐贊侯的湖上別業(yè),八怪之金農寓居揚州時,與徐氏多有往來,這里也就成了金農游于湖上時休憩、作畫、讀書的地方。
粉墻黛瓦的高院墻內,坐落著一組錯落有致的精致建筑,園中清澈池水一潭,石舫靜謐地停泊在池子的東南角。佇立書屋南窗下,俏麗生動的石舫輪廓躍入眼簾,雖無“窗含西嶺千秋雪”,而“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景致描摹得頗有幾分相似。
相對于“翔鳧”舫,這座石舫要小很多,但小得精致,更具特色。因為靜香書屋內的主體建筑以“半制”取勝,即亭為半亭,舫為半舫……這一個個的“半”,又為廊、墻或遮或掩,打破了傳統(tǒng)園林的對稱規(guī)整,顯得輕靈活潑。
石舫額曰“蒔圭”,兩側有篆書書寫的楹聯(lián),聯(lián)曰:“山月映石室,春星帶草堂”。此為“拼聯(lián)”,上聯(lián)為王維詩句,下聯(lián)為杜甫詩句,欣讀此聯(lián)句,讓人有一種登舫遠行的沖動。
著名作家丁家桐先生曾撰文介紹,靜香書屋突出“靜”與“香”兩個字。中間荷池,西南疊山,東北池廊。石舫突入池中停舟中流,動靜相參。這樣的布景格局,合了金農《自度曲》的詞意。
“意園”石舫
激勵學子發(fā)憤讀書 地點:盧氏鹽商——意園
在城南的盧氏老宅中,還有一只石舫,與“翔鳧”舫和“蒔圭”舫不同,這座石舫是修繕時根據(jù)古圖紙原樣復建的,至今無題額及楹聯(lián),很多人均以“意園石舫”稱之。
意園西南有涼亭一座,園北有“水面來風”舊館,在綠樹的掩映下古樸而蒼涼。館前有池,池中置假山湖石,一泓碧水有暗道通館內院落,讓人有曲水通幽之感。池中有一石舫,舫精巧靈動,猶如在池水中穿梭。
盧氏老宅工作人員介紹,就在“水面來風”舊館后,曾有一座裝修考究的藏書樓。1906年,盧紹緒的兩個兒子曾在盧宅創(chuàng)辦了揚州速成師范學堂,在意園創(chuàng)辦了譯學館,學員多達一兩百人。
許少飛說,當時的士子常懷“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倪h大抱負,他們倚南窗埋頭攻讀圣賢書,而抬頭即能瞥見揚帆遠航的景觀,以此激勵發(fā)憤讀書,這艘石舫構思的深遠寓意,正在于此吧!
街南書屋石舫 地點:東關街——街南書屋
位于東關街上的街南書屋正在修繕當中,其花園部分已初見雛形,從正門進入,穿過右側的巷道向南,即可進入花園?;▓@中心的水池周邊,布滿了用太湖石疊成的假山,還有各種花木。在水池的北邊,??恐凰液艽蟮漠嬼?,成為整個花園中最大的亮點。
“這座石舫是目前揚州園林中最大的,舫長8米多,寬度接近3米。”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座石舫根據(jù)西園曲水內的“翔鳧”石舫建造,比“翔鳧”石舫要大很多,另外在石舫的大小和細部結構上都有變化,如船幫用稀有的金山石進行裝飾,這一石材顏色呈現(xiàn)黃色,并帶有發(fā)光顆粒,再如船頭上有精美的磚雕。
“石舫的題額及楹聯(lián)還沒有制作?!惫ぷ魅藛T告訴記者,建造這座石舫,游客和市民可以在這舫內休閑喝茶,欣賞園內美景。
“翔鳧”石舫
保存最完整的古石舫 地點:瘦西湖——西園曲水
瘦西湖南門的大虹橋,這里曾是乾隆盛世時文人雅士修禊詠觴的地方,橋東南就是著名的西園曲水景區(qū),這里有濯清堂、浣香榭等景,浣香榭前有大片荷池,池內隔堤為“丁溪”,因此處湖面,南北一“橫”,東西一“直”,形似“丁”字而得名。石舫就泊在岸邊,旁邊的荷葉點點,一條石板小橋,將石舫與岸相連,猶如一只待航的舟船,隨時準備載客作湖上之游,與游弋在瘦西湖里的畫舫相映成趣。
《揚州園林品賞錄》載:“遠看石舫,似舟泊煙渚;入艙閑坐,如身在湖中。輕風吹拂,樹影搖曳,令人恍如畫舟蕩漾?!笔痴骁澘獭跋桫D”題額,“翔鳧”舫上懸有瘦西湖景區(qū)最著名的一副楹聯(lián):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這是清人劉春池所撰,當代著名書法家沈覲壽所書,此聯(lián)將乘舟游覽瘦西湖所能看到的景致,刻畫得惟妙惟肖,意在告訴游人,瘦西湖水上游更勝于堤上游。
石舫兩側采用的是玻璃花窗,坐在舫內,一邊品茗,一邊賞兩邊的風景,尤其是到了荷花開放的時節(jié),石舫猶如行走在荷花蕩中。舫的前面如“閣”,比船身稍高,可以眺望遠處的大虹橋。
許少飛告訴記者,這只石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從舊城灣子街魏姓鹽商花園移來。是揚州園林中現(xiàn)存唯一的老石舫。而這座石舫是揚州園林中“旱園水做”的代表作之一,如今再去探望魏氏園時,已難尋當年石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