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野薤、野蔥、薤白頭、野白頭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通陽散結(jié),行氣導(dǎo)滯。用于胸痹疼痛,痰飲咳喘,泄痢后重。
【用法用量】 5~9g。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別名】薤根(《肘后方》),藠頭(《陸川本草》),大頭菜子(《新疆藥材》),野蒜、小獨蒜(《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小蒜、宅蒜(《河北藥材》),薤白頭(《藥材學(xu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鱗莖。北方多在春季,南方多在夏秋間采收。連根挖起,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用沸水煮透,曬干或烘干。本品須置干燥處,防潮防蛀。
【原形態(tài)】 ①小根蒜,又名:菜芝(《別錄》),蕎子(《本草圖經(jīng)》),藠子(《綱目》),祥谷菜(《鐵嶺縣志》),小根菜。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70厘米。鱗莖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質(zhì)鱗皮。葉基生;葉片線形,長20~40厘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ㄇo由葉叢中抽出,單一,直立,平滑無毛;傘形花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頂生;花梗細(xì),長約2厘米;花被6,長圓狀披針形,淡紫粉紅色或淡紫色;雄蕊6,長于花被,花絲細(xì)長;雌蕊1,子房上位,3室,有2棱,花柱線形,細(xì)長。果為蒴果。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耕地雜草中及山地較干燥處。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湖北、貴州、云南、甘肅、江蘇等地。
②薤(《本經(jīng)》)
與上種近似。鱗莖長橢圓形,長3~4厘米。葉片2~4片,半圓柱狀線形,中空。傘形花序疏松;花被片圓形或長圓形。
生于山地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以上植物的葉(薤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主產(chǎn)東北、河北、江蘇、湖北等地。
【性狀】干燥鱗莖,呈不規(guī)則的卵圓形。大小不一,長1~1.5厘米,直徑0.8~1.8厘米,上部有莖痕;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有縱溝與皺紋,或有數(shù)層膜質(zhì)鱗片包被,揉之易脫。質(zhì)堅硬,角質(zhì),不易破碎,斷面黃白色。有蒜臭,味微辣。以個大、質(zhì)堅、飽滿、黃白色、半透明、不帶花莖者為佳。
【炮制】薤白:揀去雜質(zhì),簸篩去須毛,炒薤白:將凈薤白入鍋內(nèi),文火炒至外表面呈現(xiàn)焦斑為度,取出放涼。
【性味】辛苦,溫。
①《木經(jīng)》:"味辛,溫。"
②《別錄》:"苦,溫,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辛,溫,滑,無毒。"
④《醫(yī)林纂要》:"甘酸辛,溫。"
【歸經(jīng)】 ①《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手太陰肺經(jīng)、手少陰心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寬胸,通陽,散結(jié)。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干嘔,瀉痢后重,瘡癤。
①《本經(jīng)》:"主金瘡瘡敗。"
②《別錄》:"歸于骨。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jié)。諸瘡中風(fēng)寒水腫,以涂之。"
③《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產(chǎn)婦。骨鯁在咽不下者,食之則去。"
④唐本草》:"白者補(bǔ)而美,赤者主金瘡及鳳。"
⑤《食療本草》:"治婦人赤白帶下。"
⑥《本草拾遺》:"調(diào)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內(nèi)常惡者,但多煮食之。"
⑦《本草圖經(jīng)》:"補(bǔ)虛,解毒。""主腳氣;煮與蓐婦飲之,易產(chǎn)。"
⑧《本草衍義》:"與蜜同搗,涂湯火傷。"
⑨《用藥心法》:"治泄痢下重,下焦氣滯。"
⑩《綱目》:"治少陰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氣散血,安胎。""溫補(bǔ)助陽道。"
⑾《本草備要》:"利竅。治肺氣喘急。"
⑿《本經(jīng)逢原》:"搗汁生飲,能吐胃中痰食蟲積。"
⒀《嶺南采藥錄》:"和生鹽搗爛敷瘡;被鐵針傷,留鐵銹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發(fā)散解表,健胃,開膈。"
⒁《南京民間藥草》:"打爛外敷,治各種瘡癤。另外取野菊花煎水內(nèi)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注意】氣虛者慎服。
①《食療本草》:"發(fā)熱病人不宜多食。"
②《本草匯言》:"陰虛發(fā)熱病不宜食。"
③《本草從新》:"滑利之品,無滯勿用。"
④《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fā)熱,忌與韭同。"
【附方】 ①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栝樓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栝樓薤白白酒湯)
②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樓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栝樓薤白半夏湯)
③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四枚,厚樸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樓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納諸藥,煮數(shù)沸,分溫三服。(枳實薤白桂枝湯。①方以下出《金匱要略》)
④治赤痢:薤、黃柏。煮服之。(《本草拾遺》)
⑤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食醫(yī)心鏡》)
⑥治奔豚氣痛:薤白搗汁飲之。(《肘后方》)
⑦治霍亂干嘔不息: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半,頓服,不過三作。(《獨行方》)
⑧治灸瘡腫痛:薤白(切)一升,豬脂一升(細(xì)切)。以苦酒浸經(jīng)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梅師集驗方》)
⑨治手足瘑瘡:生薤一把。以熱醋投入,封瘡上。(《千金方》)
⑩治咽喉腫痛:薤根,醋搗,敷腫處,冷即易之。(《圣惠方》)
⑾治鼻淵:薤白三錢,木瓜花三餞,豬鼻管四兩。水煎服。(《陸川本草》)
⑿治食諸魚骨鯁:小嚼薤白令柔,以繩系中,持繩端,吞薤到鯁處,引之。(《補(bǔ)缺肘后方》)
⒀治妊娠胎動,腹內(nèi)冷痛;薤白一升,當(dāng)歸四兩。水五升,煮二升,分二服。(《古今錄驗方》)
⒁治赤白痢疾:薤頭60克,糯米60克,煮稀飯食。
⒂治小兒疳痢(包括慢性腸炎):鮮薤頭洗凈,搗爛如泥,用米粉和蜜糖適量拌和做餅,烤熟食之。
⒃治胸痹心痛:薤白10克,瓜蔞仁10克,半夏5克,水煎去渣,黃酒沖服,一日兩次。
⒄薤白粥,薤白10-15克(鮮者30-45克),與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鹽調(diào)味食用。有寬胸行氣止痛作用,適用于冠心病之胸悶不舒或心絞痛,老年人慢性腸炎、菌痢。
【各家論述】 ①《本草圖經(jīng)》:"凡用蔥、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熱也,故斷赤下方取薤白同黃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毒也。"
②《木草衍義》:"《千金》治肺氣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
③《湯液本草》:"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氣滯。"
④《本經(jīng)逢原》:"薤白,《本經(jīng)》治金瘡瘡敗,亦取辛以泄氣,溫以長肉也。"
⑤《長沙藥解》:"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痹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故痹者下達(dá)而變沖和,重者上達(dá)而化輕清。其諸主治:斷泄痢,除帶下,安眙妊,散瘡瘍,療金瘡,下骨鯁,止氣痛,消咽腫,緣其條達(dá)凝郁故也。"
⑥《本草求真》:"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腫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產(chǎn)可治,湯火及中惡卒死可救,實通氣、滑竅、助陽佳品也。功用有類于韭,但韭則入血行氣及補(bǔ)腎陽,此則專通寒滯及兼滑竅之為異耳。"
【備注】除小根蒜及薤的鱗莖作薤白使用外,尚有山東產(chǎn)的密花小根蒜;東北產(chǎn)的長梗薤白;新疆產(chǎn)的天藍(lán)小根蒜的鱗莖在少數(shù)地區(qū)亦作薤白使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jīng)》。
1.《唐本草》:謹(jǐn)按,薤及韭類,葉不似蔥。薤有赤白兩種。
2.《蜀本草》:《圖經(jīng)》云,薤白,形似韭而無實。山薤一名,莖葉相似,體性亦同,葉皆冬枯,春秋分蒔。
3.《綱目》:薤,八月栽根,正月分蒔,宜肥壤。數(shù)枝一本,則茂而根大。葉狀似韭,韭葉中實而扁,有劍脊;薤葉中空,似細(xì)蔥葉而有棱,氣亦如蔥。二月開細(xì)花,紫白色,根如小蒜,一本數(shù)顆,相依而生。五月葉青則掘之,否
【拼音名】 Xiè Bái
【英文名】 Longstamen Onion Bulb
【別名】薤根、藠子、野蒜、小獨蒜、薤白頭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植物小根蒜、藠子、長梗薤白或天藍(lán)小根蒜等的鱗莖。
采收和儲藏:栽后第2年5-6月采收,將鱗莖挖起,除去葉苗和須根,洗去泥土,鮮和或略蒸一下,曬干或炕干。
【原形態(tài)】 1.小根蒜,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鱗莖近球形,直徑0.7-1.5cm,旁側(cè)常有1-3個小鱗莖附著,外有白色膜質(zhì)鱗被,后變黑色。葉互生;葉蒼綠色,半圓柱狀狹線形,中空,長20-40cm,寬2-4m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ㄇo單一,直立,高30-70cm,傘形花序頂生,球狀,下有膜質(zhì)苞片,卵形,先端長尖;花梗長1-2cm,有的花序只有很少的小花,而間以許多的肉質(zhì)小珠芽,甚而全變不小株芽;花被片6,粉紅色或玫瑰色;雄蕊6,比藥被長,花絲細(xì)長,下部略擴(kuò)大;子房上位,球形。蒴果倒卵形,先端凹入?;ㄆ?-6月,果期8-9月。
2.藠頭,與上種相似。主要區(qū)別為:鱗莖數(shù)枚聚生,狹卵狀,直徑1-1.5cm;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zhì),不破裂。葉基生,2-5枚;具3-5棱的圓柱狀,中空,近與花葶長?;ㄝ銈?cè)年,圓柱狀,高20-40cm,總苞膜質(zhì),2裂宿存,傘形花序半球形,松散,花梗為花被的2-4倍長,具苞片;花淡紫色至藍(lán)紫色,花被片6,長4-6mm,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鈍頭;花絲為花被片的2倍長,僅基生部合生并與花被貼生,內(nèi)輪的基部擴(kuò)大,兩側(cè)各具1齒,外輪的無齒;子房寬倒卵形,基部具3個有蓋的凹穴;花柱伸出花被?;?、果期10-11月。
3.長梗薤白,植株無蔥蒜味。鱗莖單生,卵球狀或近球狀,直徑1-2cm;鱗莖外皮灰黑色,膜質(zhì),不破裂,內(nèi)皮白色。葉圓柱狀或近半圓狀,中空,具縱棱,沿縱棱具細(xì)糙齒,等長于或長于花葶,寬1-3mm。傘形花序疏散;小花梗不等長,長7-11cm,基部具小苞片;花紅色至紫紅色;花被片基部彼此靠合成管狀,花被片長7-10mm,子房每室具6胚珠?;ü?-9月。
4.天藍(lán)小根蒜,鱗莖近球形,直徑1-2cm,基部常具外皮暗紫色的小鱗莖。鱗莖外皮暗灰色,紙質(zhì),不破裂,內(nèi)皮白色,膜質(zhì)。葉3-5枚,條形,背面具1條縱棱,有時為三棱狀條形,干時常扭卷,比花葶短,寬2-5mm,到花期逐漸枯死;葉片和葉鞘光滑或沿縱脈具細(xì)糙齒?;ㄝ愀?5-85cm;傘形花序球狀或半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有時具珠芽;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6倍;花天藍(lán)色,干后常變藍(lán)紫色?;?、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丘陵、山谷或草地。
3.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海邊沙地。
4.生于海拔1100-2300m的較干旱山坡或草地上。
資源分布:1.分布于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全國各地。
2.我國長江流域和南部各首區(qū)廣泛栽培,鱗莖多供食用,也有野生者。
3.分布于東北及河北。
4.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北地區(qū)。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較溫暖濕潤氣候。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 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 用鱗莖繁殖。春季或秋末挖取鱗莖,大的留供藥用,小的留作繁殖材料。8-9月有整好的畦上按行距20-25cm,穴距8-10cm開穴,每穴栽鱗莖3-5個,芽嘴向上,施人畜糞水,蓋草木灰,覆土厚3cm。
田間管理 栽后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苗出齊后,第2、3次在2、4次進(jìn)行,并稍加培土。在第1、2次耕除草后,施人畜糞水。
【性狀】性狀鑒別 ⑴小根蒜 鱗莖吐不規(guī)則卵圓形,長0.5-2.0cm,直徑0.7-1.8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皺縮,半透明,有緣溝及皺紋或有類白色膜質(zhì)鱗片包被,頂端有殘存莖基事莖痕,基部有突起的鱗莖盤。質(zhì)堅硬,角質(zhì)樣,不易破碎,斷面黃白色。微有蒜氣,味微辣。
⑵藠頭 鱗長卵形,直徑1-1.5cm。⑶長梗薤白 鱗莖卵球形,直徑1-2cm。
⑷天藍(lán)小根蒜 鱗莖近球形,直徑1-2cm。
以個大、飽滿、質(zhì)堅、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小根蒜①鱗葉表皮細(xì)胞類長方形,長60-260μm,寬20-60μm,少數(shù)呈多角形,無細(xì)胞間隙。②偶見氣孔散在,圓形,直徑10-16μm,副衛(wèi)細(xì)胞5-6個。③較老的鱗葉表皮細(xì)胞中可見草酸鈣方晶,長5-10μm,多單個存在;少數(shù)具2-4個方晶。④導(dǎo)管主要為螺紋導(dǎo)管,直徑6-16μm。
【炮制】薤白:揀去雜質(zhì),簸篩去須毛。炒薤白:將凈薤白入鍋內(nèi),文火炒至外表呈現(xiàn)焦斑為度,取出放涼。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肺;心;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寬胸;通陽散結(jié)。主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帶;瘡癤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鮮品30-60g;或入丸、散,亦可煮粥食。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涂。
【注意】氣虛者慎用。
1.《食療本草》:發(fā)熱病人不宜多食。
2.《本草匯言》:陰虛發(fā)熱病不宜食。
3.《本草從新》:滑利之品,無滯勿用。
4.《隨新居飲食譜》:多食發(fā)熱,忌與韭同。
【附方】 ①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栝樓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栝樓薤白白酒湯)②治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樓實一枚(搗),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栝樓薤白半夏湯)③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四枚,厚樸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樓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樸取二升,去滓,納諸藥,煮數(shù)沸。分溫三服。(枳實薤白桂枝湯。①方以下出《金匱要略》)④治赤?。恨ⅫS柏。煮服之。(《本草拾遺》)⑤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食醫(yī)心鏡》)⑥治奔豚氣痛:薤白搗汁飲之。(《肘后之》)⑦治霍亂干嘔不息: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半,頓服,不過三作。(《獨行方》)⑧治炙瘡腫痛:薤白(切)一升,豬脂一升(細(xì)切)。以苦酒浸經(jīng)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梅師集驗方》)⑨治手足瘡:生薤一把。以熱醋投入,封瘡上。(《千金方》)⑩治咽喉腫痛:薤根,醋搗,敷腫處,冷即易之。(《圣惠方》)(11)治鼻淵:薤白三錢,木瓜花三錢,豬鼻管四兩。水煎服。(《陸川本草》)(12)治食諸魚骨鯁:小嚼薤白令柔,以繩系中,持繩端,吞薤到鯁處,引之。(《補(bǔ)缺肘后方》)(13)治妊娠胎動,腹內(nèi)冷痛:薤白一升。當(dāng)歸四兩。水五升,煮二升,分二服。(《古今錄驗方》)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jīng)》:凡用蔥、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熱也,故斷赤下方取薤白同黃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毒也。
2.《本草衍義》:《千金》治肺氣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
3.《湯液本草》:下重者,氣滯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氣滯。
4.《本經(jīng)逢原》:薤白,《本經(jīng)》治金瘡瘡敗,亦取辛以泄氣,溫以長肉也。
5.《長沙解藥》: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痹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故痹者下達(dá)而變沖和,重者上達(dá)而化輕清。其諸主治:斷泄痢,除帶下,安胎妊,散瘡瘍,療金瘡,下骨鯁,止氣痛,消咽腫,緣其條達(dá)凝郁故也。
6.《本草求真》: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腫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產(chǎn)可治,湯火及中惡卒死可救,實通氣、滑竅、助陽佳品也。功用有類于韭,但韭則入血行氣及補(bǔ)腎陽,此則專通寒滯及兼滑竅之為異耳。
7.《本經(jīng)》:主金瘡瘡敗。
8.《別錄》:歸于骨。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jié)。諸瘡中風(fēng)寒水腫,以涂之。
9.《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產(chǎn)婦。骨鯁在咽喉不下者,食之則去。
10.《唐本草》:白者補(bǔ)而美,赤者主金瘡及風(fēng)。
11.《食療本草》:治婦人赤白帶下。
12.《本草拾遺》:調(diào)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內(nèi)常惡者,但多者食之。
13.《本草圖經(jīng)》:補(bǔ)虛,解毒。主腳氣;煮與蓐婦飲之,易產(chǎn)。
14.《本義衍義》:與蜜同搗,涂湯火傷。
15.《用藥心法》:治泄痢下重,下焦氣滯。
16.《綱目》:治少陰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氣散血,安胎。溫補(bǔ)助陽道。
17.《本草備要》:利竅。治肺氣喘急。
18.《本經(jīng)逢原》:搗汁生飲,能吐胃中痰食蟲積。
19.《嶺南采藥錄》:和生鹽搗爛敷瘡;被鐵針傷,留鐵銹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發(fā)散解表,健胃,開膈。
20.《南京民間藥草》:打爛外敷,治各種瘡癤。另外取野菊花煎水內(nèi)服。
【摘錄】《中華本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