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春山瑞松圖
作者名稱:米芾/米元章
創(chuàng)作時間:宋代
作品規(guī)格:縱35.7厘米,橫44.1厘米
作品材質:紙本設色
收藏現(xiàn)狀: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圖片規(guī)格:2611x3673像素 資源大?。?/small>1.06MB
《春山瑞松圖》,宋代,
米芾,紙本設色,立軸,縱35.7厘米,橫44.1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發(fā)展中,米芾獨樹一幟。畫風被稱為“米家山水”、“米氏云山”,其技法被稱為“米點”。圖中突破了過去運用線條表現(xiàn)峰巒、云水、樹木的傳統(tǒng)方法,把
王維以來的“水墨瀉染”、王洽的“潑墨”、
董源的“淡墨輕嵐’’及其點子皴,根據(jù)多雨迷漾變幻無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會貫通,創(chuàng)為以橫點為主, 畫煙云變化,雨霽煙消的山水。此圖描繪的是云煙涌動的山林景色。畫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tài)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
《春山瑞松圖》不能確證為米芾所作,有可能為宋人仿作。畫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為后人所加。圖中描繪云霧掩映的山林景色,圖中白云滿谷,遠山聳立云端,近處古松數(shù)株隱顯于霧氣中。松下有亭,空無一人。山巒青綠暈染,再加“米點” ,松樹筆法細致、嚴密。用淡墨、淡色表現(xiàn)霧中樹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寫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動的云霧。通過云霧表現(xiàn)春山的濕潤、靜謐和松樹的矯健挺拔。
臺北故宮博物院高仿真複制藝術品
宋 米芾 春山瑞松圖
尺寸:縱35CM 橫44CM
紙本 設色 掛軸
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電話:180 6167 2479簡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居士、海岳外史等,40歲后改名芾。祖籍山西太原,后遷居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宋徽宗時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其性潔成癖,好奇石,行止狂放,人又稱“米顛”。其畫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爛漫,不求工細,多以水墨橫點,人稱“米點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煙變滅之景,人稱“米家山水”,在中國山水畫中別具一格。此圖描繪的是云煙涌動的山林景色。畫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tài)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
《春山瑞松圖》不能確證為米芾所作,有可能為宋人仿作。畫面左下角有“米芾”二字款,為后人所加。圖中描繪云霧掩映的山林景色,圖中白云滿谷,遠山聳立云端,近處古松數(shù)株隱顯于霧氣中。松下有亭,空無一人。山巒青綠暈染,再加“米點” (亦稱“落茄被”),松樹筆法細致、嚴密。用淡墨、淡色表現(xiàn)霧中樹木、十分成功,作品描寫的中心不是山峰林木,而是山中浮動的云霧。通過云霧表現(xiàn)春山的濕潤、靜謐和松樹的矯健挺拔。
在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發(fā)展中,米芾獨樹一幟。畫風被稱為“米家山水”、“米氏云山”,其技法被稱為“米點”。圖中突破了過去運用線條表現(xiàn)峰巒、云水、樹木的傳統(tǒng)方法,把王維以來的“水墨瀉染”、王洽的“潑墨”、董源的“淡墨輕嵐’’及其點子皴,根據(jù)多雨迷漾變幻無常的江南自然景色,加以融會貫通,創(chuàng)為以橫點為主,畫煙云變化,雨霽煙消的山水
自北宋至今,學界對其畫史地位褒貶不一,眾說紛紜。根據(jù)現(xiàn)已掌握的文獻來看,關于米芾畫史地位闡釋主要分為三種觀點:一是貶低,認為米芾在繪畫上還稱不上是畫家;二是褒揚,認為米芾是繪畫史上開宗立派的大師;三是持中,認為米芾繪畫具有開拓性,但也存在繪畫技法不足、功底不深,遠遠沒有達到大師級地位。加之畫跡不傳于世(所存作品均有爭議),米氏繪畫究竟如何更是無從考證了。
但可以預見,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米芾,繪畫作品絕不會差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