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生”行及代表人物
京劇中生行的分類
京劇生行中分為:
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
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并應(yīng)工猴兒戲)、
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 、
紅生、
娃娃生。
老生又叫須生,或胡子生。胡子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髯口”。還有一個名稱叫正生,表示嚴肅端莊的意思。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是本嗓。照規(guī)矩,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胡子。老生一般分為文武兩種,從表演的側(cè)重點來劃分,可以分成這么幾種: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唱工老生也叫做安工老生,以唱為主。做工老生又叫做衰派老生,是以表演為主的一種行當。武老生包括長靠和箭衣(俗稱短打)兩種。
武生,就是擅長武藝的角色。武生分成兩大類,一種叫長靠武生,一種叫短打武生。長靠武生都身穿著靠,頭戴著盔,穿著厚底靴子,一般都是用長柄武器。這類武生,不但要求武功好,還要有大將的風(fēng)度,有氣魄,工架要優(yōu)美、穩(wěn)重、端莊。短打武生是穿短衣褲,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矯健敏捷,內(nèi)行的說法是要漂、率、脆,看起來干凈利索,打起來漂亮,不拖泥帶水。在武生行當里,還有一種不說話的,專門翻跟頭或以跌撲為主的叫翻撲武生,內(nèi)行叫做撇子武生。
小生,就是比較年輕的男性角色。特點是不戴胡子,扮相一般都是比較清秀、英俊。在表演上最大的特點是唱和念都是真假聲互相結(jié)合。假聲一般說比較尖、比較細、比較高,聲音聽起來比較年輕,從聲音上跟老生有所區(qū)別。小生所用的假聲,跟旦角所用的假聲并不一樣。聽起來聲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剛健,卻并不粗野。這種唱法和念法,要掌握得恰如其分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京劇小生這一行,歷來是人才較少的行當。
紅生,在京劇行當里,原指老生應(yīng)工的關(guān)羽、趙匡胤一類勾紅臉的角色。多年來根據(jù)《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所編演的關(guān)羽劇目甚為豐富,因此便把生行擅長演關(guān)羽戲的演員稱為“紅生”。
手持青龍偃月刀,綠袍金甲,蠶眉鳳眼,五綹長髯的關(guān)羽形象,不論從歷史人物到群眾的流傳,還是從清朝內(nèi)廷到四大徽班的舞臺上,都是被供奉為“關(guān)圣帝君”。正是這種封建迷信的驅(qū)使,當時戲曲舞臺上,演關(guān)羽戲的紅生演員,每演關(guān)羽戲必先剃頭、刮臉,一進后臺就不再閑談?wù)f笑;演出前后先要燒香磕頭頂碼子,就是先用黃表紙寫下關(guān)圣帝君名諱,疊成上邊是三角形的牌位,在后臺祖師爺牌位前燒向叩拜后,把它放在頭頂上,戴在“盔頭”里。演出完畢用它擦掉臉上紅彩,再把它燒掉。而后才能同人談話聊天兒,以示對關(guān)公的崇敬。在這種尊關(guān)羽為神的京劇舞臺上,第一代演關(guān)公戲的演員主要是米喜子和程長庚。
娃娃生,是專門扮演兒童一類的角色,例如《三娘教子》的薛倚哥,《汾河灣》的薛丁山,《桑園寄子》的鄧元、鄧方,《鎖麟囊》的盧天麟等,就都是娃娃生。頭上戴著孩兒發(fā),身上穿著茶衣(小孩穿的服裝)。這種角色都是用本嗓唱念的,雖然很年輕,但也不用小生的唱法來唱。娃娃生雖然用本嗓來唱,可是又不能唱成老生腔,所以娃娃生的唱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唱腔,這是很特別的。演起來要有天真爛漫的兒童稚氣。娃娃生在劇團里一般是比較難找的,因為如果年齡太小就不可能參加劇團,如果太大呢,扮演娃娃生的角色又不太合適。所以除了像戲曲學(xué)校這樣的單位,有專門扮演娃娃生的小孩外,絕大部分的劇團,現(xiàn)在一放都用身材較小的女演員來充任。女演員的嗓子比較清脆,唱的時候還是用本嗓來唱念,由于個子比較小,扮相比較清秀,扮娃娃生比較合適。
傳統(tǒng)京劇生行的代表人物有
程長庚 張二奎 余三勝 譚鑫培 汪桂芳 孫菊仙 王鴻濤
劉鴻聲 余叔巖 孟小東 李少春 高慶奎 言菊朋 周信芳
譚富英 奚嘯伯 俞菊笙 黃月山 李春來 楊小樓 張桂軒
蓋叫天 徐小香 王楞仙
德珺如 朱素云 程繼先 金仲仁
馬連良 汪笑依 姜妙香 余振飛 葉盛蘭
下面重點介紹 京劇的初期在北京的舞臺上"老三鼎甲"
京劇老生"老三鼎甲"
老生三鼎甲指京劇的初期在北京的舞臺上是以唱旦腳戲為主的。自從出現(xiàn)了老生“三鼎甲”以后,使得北京的京劇舞臺上改為以演老生戲為主了。
老生“三鼎甲”是指程長庚、余三勝和張二強三位著名的老生演員。
《群英會》中程長庚飾魯肅
程長庚(公元1811——公元1880)
程長庚名椿,一名聞翰,字玉山(一作玉珊),寓名四箴堂,戲界均稱“大老板”。祖居安徽懷寧石牌鎮(zhèn),出生于潛山縣黃泥鎮(zhèn)程家井。其父程祥桂是道光年間三慶班掌班人。
冠有“徽班領(lǐng)袖,京劇鼻祖”之稱,是中國早期的著名老生演員,他出身在戲曲世家,從小學(xué)藝,長期主持三慶班并擔任臺柱子兼任精忠廟的會首。程長庚的貢獻是,把漢調(diào)、徽調(diào)和昆曲,融匯貫通,初步確立了京劇的表演藝術(shù)。
在京劇第一代著名演員中,程長庚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他與同時代的另外兩位老生演員余三勝。張二奎并稱為"前三鼎甲"、"前三杰",而程的成就和影響又更勝一籌,被人們譽為"京劇鼻祖"、"徽班領(lǐng)袖"、"京劇之父"、"伶圣"、"劇神"……這些稱號,代表了當時和后來的人們對他的不朽業(yè)績的高度評價和贊譽。
他的演唱熔徽調(diào)、漢調(diào)、昆曲等之優(yōu)長于一爐,以徽音為主,當時稱徽派。倦游逸叟在《梨園舊話》中說他“亂彈唱乙字調(diào),穿云裂石,余音繞梁而高亢之中又別具沉雄之致”。他的表演善于體察人物的性格、身分,注重表現(xiàn)其氣質(zhì)、神采,做功身段沉穩(wěn)凝重。程長庚的戲路廣、能戲多。據(jù)記載其擅演劇目有:《群英會》、《戰(zhàn)樊城》、《魚腸劍》、《舉鼎觀畫》、《讓成都》、《鎮(zhèn)潭州》、《捉放曹》、《擊鼓罵曹》、《風(fēng)云會》、《戰(zhàn)太平》、《法門寺》、《長亭會》、《文昭關(guān)》、《狀元譜》、《慶唐虞》、《釵釧大審》、《八大錘》、《戰(zhàn)長沙》、《臨江會》、《華容道》、《安居平五路》、《天水關(guān)》等。除老生戲外,花臉、小生諸行角色,亦能串演。京劇關(guān)羽的形象也始于程長庚,他在師承徽戲演員米喜子的基礎(chǔ)上有所發(fā)展。
程長庚不僅是技藝精湛的藝術(shù)大家,也是德高望重的劇壇領(lǐng)袖。他除了擔任三慶班班主外,咸豐年間,他還擔任精忠廟會首(精忠廟為戲曲藝人的民間行會組織,類似后來的梨園公會和現(xiàn)在的戲劇家協(xié)會),直至他逝世。他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不謀私利、以德服人。三慶班規(guī)定不許演員私應(yīng)"外串"演出(類似今天的個人外出"走穴"),程長庚當時名聲很大,邀請他的人很多,但他帶頭遵守班規(guī),從不"外串"。因為參加外串只是他一個人拿"份子"(唱戲的報酬),全班人卻拿不到錢。因此他總是對請他"外串"的人說:"諸位要聽我程某人的戲,就必須請我們’三慶班’全班。不然的話,我是不會去的。"
《黃鶴樓》中余三勝飾劉備塑像余三勝(公元1644——公元1911)
余三勝為人聰穎、機敏,是清朝道光年間四大徽班春臺班的臺柱子。他出身梨園世家,他的唱腔是以漢調(diào)為基礎(chǔ),在這個基礎(chǔ)上融入了徽調(diào)、昆曲、梆子腔的精髓,對老生的唱腔起了創(chuàng)造及推動的作用。
余三勝之成名實早于程、張。他的嗓音醇厚,聲調(diào)優(yōu)美。他在漢調(diào)皮黃和徽戲二黃腔調(diào)的基礎(chǔ)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藝術(shù)特點,創(chuàng)造出抑揚婉轉(zhuǎn)、流暢動聽的京劇唱腔。當時余三勝以擅唱“花腔”著稱,所謂花腔,實即旋律豐富的唱腔。余三勝在京劇唱腔的創(chuàng)制上,就在于豐富了京劇演唱的聲音色彩,加強了京劇唱腔的旋律。
據(jù)記載,京劇中的二黃反調(diào),如《李陵碑》、《烏盆記》、《朱痕記》等劇中的反二黃唱腔,均創(chuàng)自余三勝。余三勝不僅將徽、漢二腔融于一爐,創(chuàng)制出旋律豐富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京劇唱腔,在舞臺語言的字音、聲調(diào)上,也將漢戲的語言特色與北京的語言特點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一種既能使北京觀眾聽懂,又不失京劇風(fēng)格特點的字音、聲調(diào)。余三勝的表演也很細膩,注意刻畫人物的感情、神態(tài)。
他所擅長的劇目,以唱、做并重者為多,如《定軍山》、《秦瓊賣馬》、《戰(zhàn)樊城》、《魚腸劍》、《擊鼓罵曹》、《四郎探母》、《雙盡忠》、《捉放曹》、《李陵碑》、《瓊林宴》、《朱痕記》、《烏盆記》、《摘纓會》等。譚鑫培即是更多地在繼承余三勝的演唱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開拓性的創(chuàng)造。余三勝之子余紫云,工旦;孫余叔巖,工老生。
《大登殿》中楊月樓(中)飾演薛平貴張二奎(公元1814——公元1864)
張二奎原是票友,他24歲那年在和春班串演《捉放曹》,大獲好評,從此下海成了和春班的正式演員,他擅長演帝王戲,有“王帽戲”之稱,并自成一派——“奎派”。
張二奎(1813 1860),本名張勝奎,(與“十三絕”中的張勝奎同名),字子英,原籍河北,生于北京。他原是清道光工部“都水司”經(jīng)辦,因酷愛京劇,常以票友客串身份在“和春班”演唱,被上司撤職。張二奎嗓音宏亮,唱工動聽、響堂,當時大受好評。后于哥哥同時失業(yè),生活無著,這才決心下海成為藝人。從二十四歲搭入和春班開始,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喜愛的京劇事業(yè)之中。乃至后來他成了和春班的主演,
張二奎所創(chuàng)立的“奎派”,又稱“京派”。并不是因為他出生在北京,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唱、念中運用了北京字音。他的發(fā)音與程長庚的徽音有異。他的唱工淳樸有力,渾厚平穩(wěn),不愛用花腔,和余三勝的唱法不同。他的嗓音宏亮,字字堅實,顛撲不破,他的那種大開大合,直腔直調(diào)的唱法,較之程長庚更甚,更有精金旺火般的魅力。
張二奎扮相雍容華貴,以演王帽戲飾演帝王貴族最出名。代表劇目有:《金水橋》、《打金磚》、《回籠鴿》、《取滎陽》、《五雷陣》及《四郎探母》等。張二奎先搭和春班,后入四喜班。曾自組雙奎班,兼演武生戲,以《彭公案》、《施公案》、《永慶升平》中的短打戲最佳。
京劇自從一八五五年以后,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派出現(xiàn),脫離徽班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劇種開始,到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新三派的形成,這一期間,大約經(jīng)歷了五十多年,不僅唱工老生一門發(fā)展得較為突出,就是其他各門角色也出現(xiàn)了不少人才。京劇不僅在北京站住了腳,也擴大了演出陣地。天津、漢口、上海等地都紛紛約請京劇班到那里去演出。在程、余、奎老三派紅極一時之時,還出現(xiàn)了王九齡、盧勝奎、楊月樓等著名老生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