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合作,以及各個戰(zhàn)場的勝利,加劇了法西斯集團內部的矛盾。
1942年下半年,隨著軸心國在北非戰(zhàn)場和蘇德戰(zhàn)場受挫,法西斯集團內部被最初的軍事勝利所掩蓋的矛盾,不僅重新顯露出來,而且一些新的分歧和爭執(zhí)也不斷產生。
盡管這些矛盾、分歧尚不足以立即導致這個集團的崩潰,但無疑增大了集團各成員國之間的隔閡,削弱了其整體力量。
之前的1940年9月27日,經過討價還價,《德日意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
1942年秋,德軍向伏爾加河地區(qū)大舉進攻時,曾多次要求日本出兵蘇聯(lián),配合行動,但日本政府自顧不暇,根本無意幫助德國。
1943年3月6日,日本駐柏林大使大島浩轉告里賓特洛甫:“日本政府……深切理解德國盟邦切盼日本參與反俄戰(zhàn)爭之愿望。但顧念當前戰(zhàn)局,日本政府無法參戰(zhàn)。”
在準備1943年夏季攻勢時,德國仍想說服日本配合行動。
4月18日,里賓特洛甫在召見大島浩時勸告日本:“對日本來說,如果認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擁有足夠數(shù)量的反坦克武器,那么今年是進攻俄國最有利的時機,因為俄國從來都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虛弱……”
而大島浩表示,盡管他還不知道政府的意圖,但他覺得“只要能事先看到這次進攻中的成就,那毫無疑問會進攻的”。
這種典型的外交辭令,顯然不能讓里賓待洛甫滿意。
日本軍人和德國軍人交談
在軸心國內部,德國除與日本貌合神離外,與意大利的矛盾也由來已久,盡管兩國在對外擴張方面存在共同點,但利益上的差異,仍使兩國間不斷產生分歧,乃至明爭暗斗。
進入1942年以后,盡管意大利對德國的依賴日趨加深,但這并不意味著兩國間的矛盾得到緩解。相反,兩國在政治上、軍事上乃至感情上的裂痕不斷深化。
1942年5月26日,德意非洲集團軍發(fā)起代號為“忒修斯”的進攻行動,至6月21日,便攻占了英軍堅守的號稱“不屈的要塞”圖卜魯克。
第二天,指揮此次行動的隆美爾被晉升為德國陸軍元帥,德國的新聞媒介著力宣傳德軍在北非取得的輝煌勝利,而對意軍的作用幾乎不提,引起了意大利人的強烈不滿。
墨索里尼深感不快,認為希特勒晉升隆美爾“顯然是為了加強這次戰(zhàn)役的德國色彩”,給外界形成一種印象,似乎這是德國的勝利而不是意大利的勝利。
為改變這種印象,墨索里尼于6月29日奔赴利比亞,目的是為了能就地防止德國人在埃及問題上再次欺騙意大利。
為此,墨索里尼主動致電希特勒,要求就埃及將來的行政管理問題進行磋商,并建議任命隆美爾為軍事司令,另由一名意大利人任民政代表。
希特勒同意對隆美爾的任命,但卻對意大利的民政代表問題反應冷淡,認為這一問題沒什么“緊迫性”。
希特勒和墨素里尼
接著,由于英軍在阿萊曼一線加強抵抗,同時德意軍隊得不到必需的補給和援兵,隆美爾的攻勢到7月上旬已成強弩之末,9月初被迫轉入防御,進攻受阻且給養(yǎng)不足的德意軍隊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
10月下旬,英軍開始反攻,德意部隊開始潰退,德軍在危難中拋棄了意大利部隊,帶走了后者的淡水和幾乎全部機動運輸工具,致使被丟在沙漠中的3萬名意軍官兵成了俘虜。
英軍在阿萊曼的勝利和美英軍隊在北非的登陸,極大地震動了軸心國集團,又引發(fā)出新的矛盾和分歧。
為使意大利免遭迅速滅亡的命運,只有大力加強軸心國在地中海戰(zhàn)區(qū)的軍事力量,但此時軸心國把主要力量和武器裝備都投入到蘇德戰(zhàn)場的情況下,要做到這點很困難,唯一的可能,就是停止軸心國在蘇德戰(zhàn)場的軍事行動。
因此,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墨索里尼等人提出,先與蘇聯(lián)單獨媾和,然后把軸心國的全部或絕大部分軍隊調到地中海戰(zhàn)場,形成對美英部隊的優(yōu)勢,迫使西方大國接受軸心國提出的和平條件。
1942年11月初,墨索里尼在與德國駐羅馬大使馬肯森會談時,第一次談到上述設想。
他說:“我想告訴您我個人的建議,需要盡快與俄國人單獨締結和約,以便處理法國問題,否則繼續(xù)進行戰(zhàn)爭將十分困難。”
12月初,墨索里尼向來訪的德國空軍總司令、帝國元帥戈林再次談到通過與蘇聯(lián)締結和約,結束對蘇戰(zhàn)爭。
12月18~19日,希特勒與齊亞諾進行會談,后者受墨索里尼之托,把上述想法當面向希特勒作了說明,并進一步建議可以考慮吸收日本參與“同俄國的政治解決”。
對墨索里尼的建議,希特勒持否定態(tài)度,他不相信蘇聯(lián)會接受如此解決辦法。同時,希特勒還認為,在東方的和平解決將使軸心國失去在蘇聯(lián)被占領土上的一系列重要原料來源,而且在承受了喪失重要原料來源的物資損失之后,也未必能把大量部隊從東方調到西方。
希特勒的理由很簡單,“只要蘇聯(lián)軍隊存在,德國任何時候都無法把自己的師從東方調走?!毕喾矗L乩找笠獯罄倥蓭讉€師,前往蘇德前線,并要求墨索里尼給正在斯大林格勒地區(qū)作戰(zhàn)的意軍拍發(fā)電報,要求它們不能后退一步。
面對蘇德戰(zhàn)場出現(xiàn)的不利于軸心國的軍事形勢,納粹德國急需為自己和盟國打氣,以適應新形勢下德國軍事政治戰(zhàn)略的需要。
1943年2月下旬,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訪問羅馬,他向墨索里尼表示,現(xiàn)在德國要進行反蘇的總體戰(zhàn),兩三個月內便會看到實際效果。
他讓墨索里尼相信,希特勒不打算向俄國遼闊的地域繼續(xù)深入,只想占領烏克蘭,以保證德國獲得農產品,這將有助于提高德國的軍事潛力。為此,必須讓蘇聯(lián)遭受決定性的軍事失敗,這就需要軸心國集團各國盡最大限度的努力,但墨索里尼仍然堅持他的看法。
1943年3月,在與希特勒的通信中,墨索里尼反復強調首先解決俄國問題的重要性。他認為希特勒強化反蘇戰(zhàn)爭實際上是無法自圓其說的,在西方大國威脅增大的情況下,應想方設法使俄國中立。
為了彌補德意兩國領導人的分歧,1943年4月7日至10日,希特勒與墨索里尼在德國的薩爾茨堡舉行了會談。
會談中,希特勒再次拒絕了墨索里尼的建議,相反卻堅持把軸心國全部力量集中到蘇德戰(zhàn)場,集結全部的“歐洲力量”對付蘇聯(lián)。
希特勒一方面為墨索里尼鼓氣,另一方面卻沒有滿足意大利提出的武器裝備的要求,意大利最高統(tǒng)帥部請求德國提供500架飛機,但被德國以意大利機場不具備接納如此數(shù)量的飛機為由拒絕了。
結果,墨索里尼從薩爾茨堡除了得到希特勒通常那些無法兌現(xiàn)的保證之外,實際上別無所獲。
薩爾茨堡會談表明德意之間存在著深刻分歧,暴露出這兩個國家在軍事政治戰(zhàn)略上已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
盡管柏林—羅馬軸心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然而不論是彼此的信任,還是對對方的信心,都已不如一兩年前了。
如果說德意之間矛盾的加劇,相當程度上是與北非和地中海地區(qū)戰(zhàn)局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話。
那么,德國與羅馬尼亞關系產生裂痕,更主要的是與蘇德戰(zhàn)場戰(zhàn)局,特別是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的進程及結果聯(lián)系在一起。
德軍向頓河、伏爾加河地區(qū)以及高加索地區(qū)的進攻開始后,羅馬尼亞派出大量部隊與德軍共同行動。
投入頓河和伏爾加河戰(zhàn)斗的有18個羅馬尼亞師。結果,這18個師全都被蘇軍擊潰,使羅馬尼亞損失了全部陸軍部隊的一半多,或者說投入蘇德戰(zhàn)場的2/3的部隊。
據(jù)羅軍統(tǒng)帥部統(tǒng)計,1942年8月1日前,羅軍共損失1.74萬余人,而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間,便損失了37萬余人,其中28.6萬余人被打死、受重傷或被俘。
武器裝備的損失在上述相應時間的價值分別為5210萬列夫和2.5億列夫。由此可見,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幾個月的戰(zhàn)斗中,羅軍所受損失比此前全部戰(zhàn)爭時期的損失總和還大。
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蘇軍反攻階段,防守西南戰(zhàn)線的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損失慘重,第2、第4、第5步兵軍,第1、第7騎兵軍和第1坦克師,幾乎損失了全部裝備,30%的人員被消滅,其余絕大多數(shù)被俘。
撤到奇爾河一線后,第3集團軍又在德軍支持下投入戰(zhàn)斗,結果再次受到重創(chuàng),第5步兵師1萬6736人中只剩下1347人,第6步兵師1萬5969人剩下1262人,第15步兵師1萬5920人,僅存677人。
盡管遭受了如此慘重損失,但羅馬尼亞并未得到軸心國其他國家的同情,在德軍最高統(tǒng)帥部和前線指揮官眼里,正是羅軍的怯弱,才是輸?shù)暨@場戰(zhàn)役的原因之一。
而在蘇軍反攻成功后,原來就對羅軍戰(zhàn)斗力和指揮官評價不高的德軍最高統(tǒng)帥部,現(xiàn)在完全喪失了對羅軍的信任。
1942年11月27日,羅馬尼亞駐柏林武官格奧爾格向政府報告:“我從極秘密的渠道得知,在第3集團軍中發(fā)生的事件讓德國領導層對羅馬尼亞軍隊大失所望?!?/p>
指揮“冬季風暴”行動的曼施坦因元帥亦有同感,他在1942年12月27日的命令中強調:“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的士兵和軍官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想打仗”,軍官“在不是非常必要的時候便下令撤退”。
在高加索地區(qū)作戰(zhàn)的德軍A集團軍群司令官克萊斯特元帥,在1943年2月初也承認“對某些羅馬尼亞分隊一點也指望不上了”。
可是,羅馬尼亞方面對這種指責并不接受,總統(tǒng)揚·安東內斯庫對曼施坦因的上述命令極為不滿,羅馬尼亞的戰(zhàn)士和軍官則認為,德國人應對前線的失敗負責。
希特勒和安東內斯庫
羅第3集團軍的調查機關在總結頓河地區(qū)被擊潰的第5軍士兵和軍官的意見時寫道:“被包圍的第5、第6、第13和第15師很快被消滅了。這些部隊的軍官們認為罪責在最高統(tǒng)帥部,特別是德國人?!皝碇г牡萝娤瘸吠肆?,而且是在羅馬尼亞師的掩護下,結果羅馬尼亞師成了犧牲品?!?/p>
經過共同作戰(zhàn)之后,雙方部隊之間的關系不是更密切,而是日益惡化,戰(zhàn)斗的失利,使德軍對羅軍多方刁難,從交通工具、食品供應、軍用物資等方面給羅軍出難題。
在斯大林格勒前線的羅馬尼亞士兵
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各部隊,1942年夏被送往前線時是坐火車,速度很快,但在斯大林格勒地區(qū)失利后,則要徒步后撤,結果是讓士兵幾個星期處于饑餓之中。
而且,軍事上的失敗使羅軍內和國內受到極大震動,失敗主義情緒日益強烈,前線部隊士氣消沉。
1943年1月26日,羅第4集團軍指揮部在報告中寫道:“軍官和士兵的精神非常沮喪,當前不能在軍事行動中把本軍算在內,士兵只想回國。”
這種狀態(tài)甚至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1943年2月2日他親自致信揚·安東內斯庫,告訴他編入德第17集團軍的羅馬尼亞各師“重新表現(xiàn)出一種渙散癥候”,這似乎是由“某些軍官不堅定的立場”引起的,要求安東內斯庫“要盡快采取必要措施恢復羅馬尼亞軍隊的戰(zhàn)斗力和士氣”。
與此同時,在羅馬尼亞國內,反戰(zhàn)呼聲加大,對現(xiàn)政權的不滿情緒增長,統(tǒng)治集團的宣傳部門也被迫進行了調整。
羅馬尼亞米哈伊爾國王1943年新年講話中,把過去的一年稱為“經受考驗的一年”,揚·安東內斯庫則稱之為“進行著不可思議搏斗的一年”。
在承受著軍事失敗帶來的沉重打擊和精神沖擊的同時,羅馬尼亞還要承受德國對該國日益加強的經濟控制和搜刮。
羅馬尼亞的石油一直是軸心國集團所依賴的重要戰(zhàn)略原料,德國尤為需要。
1941年,羅馬尼亞出口原油519.5萬噸,其中出口到軸心國各國363.6萬噸,德國占了287.1萬噸。
1942年,上述相應的三個數(shù)字為564.8萬噸、307萬噸和220萬噸。
根據(jù)1943年2月2日在柏林簽定的關于1943年德羅商品交換的“秘密協(xié)定”,羅馬尼亞本年度要向德國出口7.1億德國馬克的物品,其中有4.5億馬克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其余為農產品和皮革。
而德國向羅馬尼亞出口4億馬克的物品;多一半為金屬制品和工業(yè)半成品。
這就意味著羅馬尼亞的經濟要進一步服從于第三帝國,對德國的這些要求,特別是在軍事失敗后軍內、國內普遍出現(xiàn)危機的情況下,羅馬尼亞政府內部開始出現(xiàn)反對意見。
在討論上述“秘密協(xié)定”時,羅馬尼亞文化和藝術部長彼得洛維奇說:“現(xiàn)在我們在嘗著1940年政策的苦果。當時我們拿出石油、糧食,做出各種讓步,是希望能夠挽救已經不能挽救的東西?,F(xiàn)在我們喪失了國界并且一無所有了……我們應該逐漸重新審視整個問題了?!?/p>
其他的政府成員也有同感,認為羅馬尼亞“給的多,而從盟友那兒得的少”。
幾個月后,這種看法再次得到證實,隨著戰(zhàn)線逐漸接近羅馬尼亞邊境,羅馬尼亞的一些露天油田和其他重要經濟目標,受到蘇軍空中打擊的威脅日益增大,僅靠羅馬尼亞一國的力量無法保證所有目標的安全。
因此,只有借助其軸心伙伴的財力物力共同保護這些不僅僅對羅馬尼亞具有重要意義的目標。
1943年7月7日,揚·安東內斯庫在與德國駐布加勒斯特軍事代表團領導人康森談話時,提出要德、意和其他利用羅馬尼亞資源的軸心國成員,分攤此項約為110億列夫的巨額開支。
但是,康森卻以德國沒有列夫為由拒絕,當揚·安東內斯庫希望德國提供武器以裝備9或10個在1942~1943年冬季被嚴重削弱的羅馬尼亞師時,康森則回答他沒有全權討論這一問題,并且當場說明:“注意到當前的形勢,德國正被迫供養(yǎng)整個歐洲,我想,要德國提供武器和裝備不大可能?!?/p>
軍事上的失敗以及隨之產生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問題,使羅馬尼亞當局愈來愈懷疑德國能否最終取得戰(zhàn)爭勝利。
從自身利益考慮,也是為了尋求一條擺脫困境的道路,羅馬尼亞政府也與意大利政府一樣,開始向反法西斯同盟國進行單獨談判的試探。
所不同的是,它不是把蘇聯(lián),而是把英美等西方大國,作為接觸和談判的對象,一方面羅馬尼亞雖然形式上與英美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但并不存在直接針對對方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羅馬尼亞不僅參加了對蘇戰(zhàn)爭,而且一直沒有放棄收回1940年被蘇聯(lián)強行要去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那兩地區(qū)的希冀。
在作戰(zhàn)失利情況下,如果去與蘇聯(lián)談判歸還上述兩地區(qū),其可能性幾近于零。
相反,與英美等國談判,羅馬尼亞至少還有阻止紅軍向西深入、削弱蘇聯(lián)對巴爾干地區(qū)影響這張牌可打。
在羅馬尼亞最高領導層看來,“西方盟國對蘇聯(lián)深入歐洲的后果比對消滅法西斯制度更為關心”。
于是,羅馬尼亞開始從多方面進行和平試探,在軸心國集團內部,它試圖通過與意大利、匈牙利等國聯(lián)合行動,尋求支持。
1943年1月,羅馬尼亞外交部長米·安東內斯庫向意大利駐布加勒斯特公使斯科普帕表示,羅馬尼亞像意大利一樣,必須“與同盟國建立接觸”,“以保衛(wèi)歐洲不受布爾什維克主義的侵害”。
7月初,米·安東內斯庫應邀訪意,在與墨索里尼會談中,雙方在共同行動以便與同盟國締結和約問題上看法一致,只不過在行動的具體步驟和時機上尚有某些分歧。
由于墨索里尼在7月下旬垮臺,羅意雙方就此問題的進一步磋商,才全面流產。
1943年上半年,米·安東內斯庫還指示羅馬尼亞駐梵蒂岡、安卡拉、里斯本和馬德里等地的外交機構和人員,在反蘇基礎上,與西方盟國建立接觸。
為了利用梵蒂岡,羅馬尼亞外交部長要求部下擯棄東正教與天主教教廷之間的隔閡,盡可能對后者讓步,爭取雙方在“在未來的歐洲確立基督教秩序”上達成共識。
英美對羅馬尼亞單獨談判的試探作出了相應的反應,美國駐馬德里大使卡爾頓·漢斯在與羅駐西班牙使館秘書談話時表示:
“避免羅馬尼亞被蘇軍完全占領的唯一辦法,就是米哈伊爾·安東內斯庫政府向美國遞交無條件投降的正式聲明”。
當然,羅馬尼亞政府在1943年上半年與西方大國單獨談判,并不意味著它將立即中斷與德國的同盟關系。
在西方大國的軍事力量尚未出現(xiàn)在巴爾干半島之前,德國仍然是羅馬尼亞抗擊蘇聯(lián)的唯一可以憑借的力量。因此,羅馬尼亞政府把自己為同“布爾什維克威脅”作斗爭而與西方大國進行外交接觸的情況,通報給了德國。
實際上,德國也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有關情報,盡管德國領導人不懷疑羅馬尼亞的反蘇動機,但他們仍認為,在德國控制之外與西方大國單獨接觸的行動并無必要,試圖制止,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德羅之間的猜疑和矛盾。
1943年4月12~13日,希特勒在薩爾茨堡與揚·安東內斯庫舉行會談,希特勒希望安東內斯庫在一連串的軍事失敗后振作起來,要求羅馬尼亞停止與西方大國的任何媾和談判,解除米·安東內斯庫外交部長職務,召回羅馬尼亞駐馬德里、里斯本和伯爾尼的外交代表。
在希特勒的一再堅持下,揚·安東內斯庫答應停止與西方大國的接觸,但他要求德國在經濟問題上作某些讓步,用黃金清償?shù)聡鴮α_馬尼亞的欠款。
揚·安東內斯庫回到布加勒斯特后,只是責備米·安東內斯庫行事不謹慎,并未按希特勒的意思解除他在外交部的職務,此舉進一步增加了希特勒對羅馬尼亞領導人的不信任。
為了在必要時能要挾羅馬尼亞領導人,希特勒分子還預謀用羅馬尼亞的特種部隊在羅國內制造混亂。
據(jù)羅駐德武官格奧爾格證實,羅馬尼亞的特種部隊與德國的秘密警察之間保持著聯(lián)系,德國在羅馬尼亞的間諜機構不斷加強,任務要點中有一條就是“對政治活動家、政府成員和那些對軸心國持否定態(tài)度的人進行監(jiān)視和偵察。本組織應隨時與蓋世太保保持聯(lián)系”。
所有這些再次證明,德羅兩國之間的不信任和矛盾在進一步加深。
進入1943年后,德國與軸心國集團中其他國家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德軍在戰(zhàn)場上接二連三的軍事失利,使其紛紛采取行動,為避免與德國同歸于盡做準備。
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結束的第二天,芬蘭政府立即召開緊急會議,討論蘇德戰(zhàn)場局勢和芬蘭的對策。
絕大多數(shù)出席會議的人認為,戰(zhàn)爭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德國的戰(zhàn)敗不可避免,芬蘭必須利用最初的機會退出戰(zhàn)爭。
1943年2月13日,芬蘭財政部長唐納致信英國海軍大臣亞歷山大,詢問有什么途徑可以恢復英芬之間的和平,同時,芬蘭政府還利用美國外交官向蘇聯(lián)進行和平談判的試探。
德國對芬蘭的上述行動非常不滿,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在與芬蘭外長拉姆賽會談時,明確要求芬蘭必須保證停止一切單獨媾和的行動,否則,德國將對它采取“極端措施”,這使德芬之間的關系急劇冷淡。
二戰(zhàn)期間的芬蘭士兵
自1942年底和1943年初,芬蘭便不再參加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圍攻,也沒有去切斷同盟國經摩爾曼斯克鐵路向蘇聯(lián)輸送物資的交通線。
另一個軸心國成員匈牙利政府也開始向西方大國進行和平試探。
早在1942年夏,匈牙利外交部的一名負責官員在伊斯坦布爾,就與英國外交官建立了接觸,在英匈舉行的秘密會談中,匈牙利政府代表表示,匈牙利準備投降,只要英美軍隊進抵匈牙利邊境,匈牙利的投降便立即生效。
同時,匈牙利還在單獨媾和問題上尋求意大利的支持,1943年4月,當時任匈牙利總理的卡拉伊訪問羅馬,他直言,此行的目的就是討論匈牙利停止戰(zhàn)爭的可能性問題。
1943年秋季,匈牙利與英美兩國接觸頻繁,7月,匈牙利國家銀行行長巴拉尼亞伊在伯爾尼,同美國戰(zhàn)略情報處官員艾倫·杜勒斯舉行秘密會談,前者表示,匈牙利反對的是蘇聯(lián)而非西方。
之后,匈牙利的代表又在里斯本同美國人接觸,雙方贊同戰(zhàn)后在中歐建立以哈布斯堡王朝成員為首的聯(lián)邦。
9月初,匈牙利代表在停泊于馬爾百拉海上的英國軍艦上會見了英國駐土耳其大使,英國大使向匈牙利代表通報了接受匈牙利的投降建議,并轉達了可供選擇的條件。
據(jù)美國駐匈牙利公使蒙哥馬利證實,英匈雙方還擬訂了停戰(zhàn)協(xié)定草案。
匈牙利的這些行動被德國視為背叛,促使德國最終下決心占領了匈牙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