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櫛風(fēng)沐雨 自序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父母親人以及曾經(jīng)給予我真誠的幫助、并寄寓了莫大希望的朋友們?! ≡谥袊鴼v史上,有這樣一個王朝:它夾在功業(yè)顯赫的西漢和群雄并起的三國之間,它也曾叱咤風(fēng)云,也曾盛極一時。最終,由于內(nèi)憂外患,分崩離析,轟然坍塌。
它的全盛時期,治臻政善。它的開國君主世祖光武帝劉秀,被著名學(xué)者王夫之稱譽為三代以來第一明君。劉秀之后的君主,政績也很可觀??计鋬?nèi)政,明章之治,不讓文景。覽其邊功,勒石燕然,威揚西域。觀之邊陲,漠北地空,通譯四萬??春跞?,牛羊被野,烽煙不起。望于中原,耆老安居,民不知兵。如斯盛世,也曾讓無數(shù)的史學(xué)家贊嘆,稱贊它政風(fēng)寬厚、民德淳樸,庶近堯舜之治,幾近三代之美。
它的危亂時期,皇帝幼小,外戚秉政、宦官專權(quán)、權(quán)臣作亂、軍閥割據(jù)、流民造反……,幾乎集所有王朝的弊政于一身。外戚、宦官、權(quán)臣、軍閥之間的虎狼之斗,皇帝、宦官、以太后為首的外戚之間蛇鼠之爭,朝堂的忠良清流與邪惡權(quán)奸的白刃搏殺……洛陽長安,各色人等紛紛粉墨登場,縱橫捭闔,血濺宮闈;九州中原,黎民橫遭涂炭,流離失所,尸橫遍野。一幕幕悲情喜劇,一陣陣血雨腥風(fēng),一處處悲歡離合,一抹抹血色殘陽。上演了無數(shù)慷慨激越、動人心魄的故事;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震鑠千古的動人樂章。
它就是曾經(jīng)的東漢王朝,一個曾經(jīng)統(tǒng)治了華夏大地一百九十五年的王朝。
在筆者少年讀書時,歷史老師介紹東漢之時,把它說成是一個腐敗不堪的王朝。在最初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東漢幾乎就是昏暗、腐敗的代名詞。皇帝被徹底架空,徒有虛名;王公貴族窮奢極欲,殘酷剝削奴婢;豪強仗勢欺人,盤剝百姓?;鹿倥c朝臣、外戚爭斗,殘害百姓,民不聊生。除了這些以外,再就是皇帝之中,光武帝劉秀而外,幾乎沒一個像樣的君主?;实鄣哪挲g一個比一個小,一個比一個昏聵。那個時候,最佩服的就是綠林、赤眉,還有黃巾起義。樊崇、王匡、王鳳、張角、張梁、張寶,都曾經(jīng)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總是為他們的最后失敗感到惋惜。
等到年歲漸長,我感覺歷史的真實似乎不是這樣。隨著讀書的不斷深入,教科書中的某些看法逐漸被顛覆、推翻。有人也許會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實的歷史究竟如何?永遠無法還原,后人不會知道。”是的,真實的歷史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知道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和研究,可以了解大致的真相。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解真實,但是,我們可以無限接近于真實。這就是研究歷史的人一直不懈追求的。研究歷史,可以知古鑒今,可以參考經(jīng)驗、啟迪思維,汲取教訓(xùn)。無論是對于修身、做人還是做事,都有很大的幫助。
如今,西漢、三國的歷史幾乎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相對來說,東漢一朝則顯得有些默默無聞。司馬遷撰《史記》,讓西漢前期、中期的興衰治亂家喻戶曉。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讓三國的歷史婦孺皆知。因為他們用雅俗共賞的語言,讓塵封的歷史走出金匱蘭臺,使老百姓在飯后茶余,或者秉燭夜讀,或者談古論今。今天,筆者也想東漢一朝的歷史用當代通行的語言描述出來,讓民眾了解這個寂寞的王朝,熟悉這段塵封已久的帝國往事……
筆者是一個民間國學(xué)愛好者和業(yè)余研究者。從事業(yè)余研究已近二十年。經(jīng)、史、子、集之中,酷愛讀史。歷代史之書中,尤其醉心于兩漢四百年的歷史掌故。相對而言,還是更偏愛西漢中、晚期以及東漢的歷史。
多年來,筆者一直使用文言書寫文章,先后撰寫國學(xué)研究文章三百余篇。去年,筆者曾經(jīng)撰寫過一篇叫做《治史必從原典始》的文章,提倡多讀原本史書,此文也是用文言寫成的。然而,如今普通民眾對于用文言寫成的傳統(tǒng)史書以及文言文章,還是有一定的閱讀困難,沒幾個人愿意看,很少有人愿意深入研究。如此下去,不利于歷史知識的普及。隨著近年來的戲說歷史之風(fēng)盛行,篡改歪曲歷史現(xiàn)象嚴重。因此,經(jīng)反復(fù)思考,筆者決定在堅持文言寫作的同時,也用白話寫一點通俗歷史讀物。一方面是為普及歷史知識,提高國人的國學(xué)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是為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與諸位歷史愛好者共同研究,相互促進,不斷提高。
寫作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讓民眾了解、認識東漢時期的真實歷史,而不被當前流行的戲說所迷惑。同時,提高讀者歷史鑒賞水平,激發(fā)讀者閱讀傳統(tǒng)史書的興趣。要真正讀懂歷史,還是應(yīng)多讀《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等這樣的史學(xué)名作。如果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本書,激發(fā)閱讀上述傳統(tǒng)史書的的興趣,或是提高對這些史書研究的重視程度,筆者也就感到非常欣慰,也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由于筆者只是一個業(yè)余愛好者,并非專業(yè)研究的學(xué)者。由于水平能力有限,書中舛漏之處在所難免,還望諸位讀者不吝批評指正。
雪域桃源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寫于桃源堂引子―――長安軼事
在中國歷史上綿延四百余年之久的大漢王朝,宛如一條巨龍,又像一條長蛇,安臥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在它的身上,有一段特殊的分隔期―――新莽王朝。如同一道巨大的瘡疤,將漢朝攔腰斬斷,將它分為西漢、東漢兩段。對于這一時期,多數(shù)的歷史學(xué)家多將其列為偽朝,拒絕承認它的正統(tǒng)地位,而是將其視為西漢的一部分。那么,它為什么會出現(xiàn)?卻又為何突然消亡?取代新莽政權(quán)的東漢王朝,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呢?
我們的故事,要從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的傳說講起……
(一)斬蛇之謎
在河南省商丘市的永城縣境內(nèi),坐落著十幾個連續(xù)的小山頭,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芒碭山。在群山環(huán)抱、平坦寬闊的一處小盆地上,有一座神秘的碑亭。據(jù)說,這里就是傳說中的“漢高祖斬蛇處”。
坐落在芒山文化館西南隅的這座六角形的仿古樓閣,頂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木柱、亭座全部由彩繪制成,看上去非常典雅,顯得古樸壯麗。亭中臥著一只巨形石龜,栩栩如生,似欲將行。龜背上馱著一尊石碑。它本是明隆慶五年(西元一五七一年)樹立的,碑文中敘述了當年劉邦在芒碭山斬蛇起義的事跡.以及后人為他立廟祭祀的經(jīng)過。
需要說明的是,這尊古碑并不是原物,而是一個復(fù)制品。原來,明代古碑由于數(shù)百年的風(fēng)雨剝蝕,軀體斷裂,已經(jīng)不能讓游人觀賞。一九八二年,當?shù)卣耆凑瞻丛瓨又匦聫?fù)制一座新碑立于龜座之上,并新建亭樓保護,原碑則移至芒山文化館妥善保存。
說也奇怪,自從復(fù)制了新碑之后,卻出現(xiàn)了令人無法解釋的奇異現(xiàn)象,成為當?shù)匾淮笃嬗^。
此碑粗看上去,似與普通的石碑無異??墒?,每當夜幕來臨之際,奇異的景象就出現(xiàn)了:在夜間,如果用燈光直射石碑,兩米多高的石碑悠忽不見,只見一個身著古裝的男子,好像是一位古代將軍。他危襟正坐,一手執(zhí)劍,一手放在膝蓋上,雙目炯炯有神,直視前方。一手捋著胡須,一手按著寶劍。好像剛剛斬過大蛇之狀,也好象是在即將出征之前,正準備向部下發(fā)布號令。他的形象,極富立體感,恰似畫中人。還有人傳說,如果從石碑的面同樣采用燈光直射,則又是另一番奇景。也是不見碑體,看到的是一位懷抱孩子的古代女性,她體態(tài)婀娜、飄飄如仙,神態(tài)莊重,神采奕奕,似乎在尋找什么人。
人們傳說,出現(xiàn)在正面的古代將軍,就是漢高祖劉邦。出現(xiàn)在背面的女人和孩子,是劉邦的妻子呂鴙和兒子劉盈。據(jù)說,劉邦是真龍?zhí)熳樱麩o論走到哪里,就會有五色祥云跟隨。呂鴙做好飯,就抱著孩子看天邊的云氣去尋夫,每次都能夠找到。
也許,石碑景觀中的神秘影像,可能展現(xiàn)的就是當年劉邦與呂鴙夫婦之間的故事。芒碭山這一奇觀的原由,至今缺乏科學(xué)的論證。據(jù)說有這樣幾種解釋:有人說是光線折射,也有人說是古人顯靈,還有人認為是生物場信息殘存。但是,無論哪種解釋,都難以讓慕名而來的游客信服,人們更樂意陶醉在內(nèi)心的想象之中,徜徉在千年傳說的思考之中,流連忘返,稱奇贊嘆,都說這真是“華夏一絕”。
不過,在史書、民間傳說之中,關(guān)于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的故事很多。千百年來,為歷朝歷代的人的人津津樂道。有的或是將信將疑,有的則是信誓旦旦,認為確有其事??傮w來看,劉邦“斬蛇起義”的過程大體上是這樣的:
據(jù)說,在秦朝末年,劉邦當時已經(jīng)四十多歲,當時是在沛縣做泗水亭的亭長。有一次,他押解著囚徒們到驪山去為秦始皇修陵墓。當時朝廷的要求是,凡是被要求運送的物品,必須如期送達。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延誤了期限,運輸貨物者將會被全部被斬殺。為了趕路,他們一路上奔波不止,異常辛苦。
然而,就當一行人來到芒碭山腳下之時,因為當時的囚徒們不堪重負,又擔(dān)心不能按時趕到目的地而被殺,在路上紛紛逃走。而作為帶隊官員的劉邦,卻無法阻止。按照秦法,囚徒逃跑而不能追回的官員,同樣要被論以死罪。劉邦一看逃走了這么多的囚徒,自己也難逃法網(wǎng),就想為自己謀條生路。于是,劉邦帶著剩余的人,到信豐西面的一個中亭休息,商議對策。中亭,也就是大秦朝廷設(shè)立的專供官員休息、吃飯的場所。在這個地方,劉邦請剩下的人喝酒、吃飯。筵席之間,劉邦對大家說:“你們都逃走吧!我也要從此消失了!”大家聽了,都很感激他。當時,有十幾個人當場表示愿意跟著劉邦一起逃走。由于前途渺茫,劉邦的心情愁悶,借酒澆愁,結(jié)果喝的大醉。
筵席散后,醉醺醺的劉邦帶著十余人一起進入野外的沼澤,準備從小路逃走。劉邦令幾個囚徒在前面開路,自己走在中間。開始的時候沒有什么異象,大家在泥濘不堪的野地中沿著小路串行。走了一段路程,奇怪的是,隊伍卻突然停下了。劉邦喝問:“前面的,為什么不走了?”有人驚恐地說:“蛇!前面有白蛇!”劉邦聽到前面有蛇擋道之后,也許是酒精的作用,他不但不害怕,反倒呵呵大笑:“大丈夫走路,難道還怕蛇嗎!爾等閃開,我去看看!”劉邦踉蹌著趕到前面,只見在月色之下,一條白色的大蛇橫臥在道路之中,長達數(shù)丈。白蛇似乎睡著了,臥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它的鱗片在月光之下閃著銀光,令人膽寒。劉邦雖然也怕蛇,當時也許是帶著酒勁,膽子也似乎大了許多。他從腰間拔出雪亮的寶劍,疾步上前,手起劍落,白蛇被一揮兩段。剎那之間,就打開了繼續(xù)前進的道路。又行數(shù)里,劉邦酒勁上來,頓時覺得支持不住,跌倒在地,呼呼大睡。
也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之間,他彷佛看到剛才被斬殺的白色巨蛇又騰空而來,落地之后,竟然變成了一條黑色的巨蟒。它搖頭擺尾,吐著長芯,向自己逼近。劉邦慌忙拔劍,左右揮舞,奮力阻止巨蟒向自己靠近。巨蟒似乎對劉邦手中的長劍很害怕,不敢前進。雙方就這么僵持著,誰也制服不了誰。過了一會,巨蟒竟然口吐人言,發(fā)出了一聲嘆息。它對劉邦說:“你姓劉的,做事真不地道!你趁我臥在山徑上睡覺之時,偷偷將我斬成兩段,真是卑鄙!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你砍傷了,斗不過你了。不過,咱們走著瞧吧!我要在平地上將你們劉氏家族斬成兩段,以雪此恨!我類報仇,百年不晚!咱們后會有期!”巨蟒說完,張開大口,再次向劉邦撲來,劉邦急忙舉劍抵擋。巨蟒卻騰空而去,剎時就不見了。猛然之間,劉邦手中的長劍好像碰到了什么東西,發(fā)出了一聲巨響,將劉邦從睡夢中驚醒,原來卻是南柯一夢。
劉邦醒來之后,大汗淋漓,驚魂未定。此時,跟在劉邦后面的人趕上來了。后面的人對劉邦說,他們剛才從死蛇尸體旁邊經(jīng)過,聽到有一個老婆婆在痛哭。他們就問她:“老婆婆,你為什么哭啊?”老婆婆說:“我哭我的兒子,他被人給殺了。”來人問:“你的兒子是誰?”老婆婆指著死蛇說:“這就我的兒子。他也是白帝的兒子,他變成一條蛇臥在路上,被赤帝殺了。我在哭我的兒子啊!”人們覺得老婆婆不誠實,說的是謊話,不肯相信。突然之間,老婆婆卻突然不見了。劉邦聽了,驚恐之余,暗暗竊喜,認為自己有天子之命。
也許,劉邦搞的“斬蛇起義”這一套,與同時代陳勝、吳廣搞的“大楚興,陳勝王”讖語相比,從本質(zhì)上好像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在今人看來,似乎都是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進行的宣傳。
我們知道,秦始皇的遠祖秦襄公,原本是居住在周朝西部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周平王東遷洛陽之后,盡有周岐故地。他們繼承了周人的傳統(tǒng),,世代供奉西方之神少昊。他們在田地邊建立西畤進行祭祀。西畤,就是建立在田地西側(cè)的神廟。
到了秦獻公的時候,櫟陽這個地方下了一場奇異的雨,落在地上的,除了雨水之外,竟然還有大量的金子。于是,秦獻公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祥瑞,就在畦畤邊建立神廟祭祀少昊。所謂的畦,就是古代田地的度量單位,五十畝為一畦。祈禱白帝少昊保佑其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少昊的形象,目前已經(jīng)不得而知。大致推測一下,應(yīng)該是一種人首蛇身的形象,或者干脆就是一條白蛇的形象。換句話說,白帝少昊,可能是秦朝的守護神,是神圣不可侵犯之物。白蛇,可以說是秦朝統(tǒng)治的一種象征。然而,這個象征著秦朝國運的神圣動物,在偶然之間,卻被偶然路過的亭長劉邦殺掉了。
從此以后,人們紛紛傳說,劉邦就是赤帝之子。數(shù)年之后,劉邦建立了漢朝。這個取秦朝而代立的新生王朝,崇尚紅色,崇尚火德。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根據(jù)當時盛行的陰陽五行學(xué)說,金、木、水、火、土之間相生相克。相生的規(guī)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規(guī)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根據(jù)這一學(xué)說的理論,火能克金。劉邦的這一套理論是很有針對性的,是為自己的王朝尋找合法性依據(jù)。也就是說,你們秦朝以白帝為神靈,我劉邦就殺了白蛇。你們秦朝以金德為主,我們大漢以火德為主,火能克金,我們劉氏取代嬴姓做天下之主,這可不是自封在的,而是上天派我來的,這是上天的意思。
后來,劉邦果真擊敗了秦軍,搶先進入了咸陽。后來又掃平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劉邦登基之后,在修建自己的陵墓之時,似乎有些異乎尋常。據(jù)說,他始終忘不了斬蛇后的噩夢,對于夢中巨蟒所說的話,他一直心有余悸。起初,劉邦為自己預(yù)先修建的陵墓在平地上,也許是為了防止巨蟒前來報復(fù),他放棄了這座平地墓址,而改葬在咸陽城東的北莽山上,以鎮(zhèn)壓其氣。
然而,劉邦的鎮(zhèn)壓之法似乎并未奏效。一切似乎都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一樣,二百多年之后的元始五年(西元五年),十六歲的漢平帝被一個叫做王莽的外戚鴆殺,建立了名為“新”的王朝。王莽建立的“新朝”,把漢朝活生生分為前后兩段。而他卻在短短的十九年的執(zhí)政時間里,把一個好端端的天下折騰的遍地烽火、滿目瘡痍。劉邦千辛萬苦建立的大漢王朝的基業(yè)幾乎毀于一旦……看來,傳說中巨蟒的神秘預(yù)言,還真是應(yīng)驗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