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47廣藿香
廣藿香拼 音:Guanghuoxiang
英 文:Cablin Patchouli Herb
日 文:コウヵツコウ
拉丁文:Herba Pogostemonis
【異名】
藿香《名醫(yī)別錄》,海藿香(海南),枝香(廣東),刺蕊草。
【品種考證】
藿香始載于漢。楊孚《異物志》云:“藿香交趾有之?!逼浜箫赌戏讲菽緺睢吩疲骸俺鼋恢壕耪嬷T國。”《本草圖經》云:“藿香舊附五香條,不著所出州土,今嶺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種植,二月生苗,莖梗甚密作叢,葉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暴干乃芬香,須黃色,然后可收?!薄侗静菥V目》云:“藿香方莖有節(jié)中虛,葉微似茄葉。浩古、東垣惟用其葉,不用枝梗。今人并枝梗用之,因葉多偽故耳?!睆纳鲜觥叭~似桑而小薄”,“葉微似茄葉”及《本草圖經》之“蒙州藿香”和《本草綱目》藿香附圖觀之,均確證明代以前所稱的“藿香”,系今用“廣藿香”。
【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
【植物/動物形態(tài)】
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近圓柱形;幼枝方柱形,密被灰黃色柔毛。葉對生,圓形至寬卵形,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有粗鈍齒或有時分裂,兩面均被毛。輪傘花序密集成假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萼筒狀,5齒;花冠紫色,4裂,前裂片向前伸;雄蕊4,花絲中部有長須毛;花柱著子房底,先端2淺裂。小堅果近球形,稍壓扁。我國栽培的稀見開花。
廣東、海南及廣西有栽培。
【產地】
主產于廣東、海南。海南產量大、廣柿考選O?,并又C隹凇?/td>
【栽培】
【采收加工】
5~6月和9~10月間,枝葉繁茂時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根,暴曬兩天,堆起,用草席覆蓋悶兩天,然后攤開再曬,反復至干,或半干時捆成把,再曬至全干。
【炮制】
【貯藏】
置陰涼干燥處(不宜久存),防潮,防光照和風吹。炮制品貯干燥容器中,密閉。
【性狀】
老主莖圓柱形,木質堅硬,直徑約至1.7cm;表面淡棕色,有對生葉痕及縱皺紋,有時可見細小縱長的皮孔,皮部菲薄,易剝落;質堅脆,折斷面裂片狀,中心有小形髓部。較細的莖枝方柱形,微波狀彎曲,直徑2~4mm,被黃白色柔毛;最細者質輕松,折斷面髓部大。葉大多已脫落,少數(shù)存于枝梢,皺縮或有破碎,上面暗棕色,下面灰棕色,兩面均被毛。氣香,味微苦。
飲片性狀:莖的橫切片近方形,四角鈍圓,皮部菲薄,棕色,木部環(huán)狀,以四角處發(fā)達;髓白色,在幼枝中占莖的大部,老莖中較小。
【商品規(guī)格】
廣藿香因產地不同分石牌廣藿香、高要廣藿香和海南廣藿香,均為統(tǒng)裝。石牌香:散葉不超過10%。高要香:散葉不超過15%。海南香:散葉不超過20%。
【顯微特征】
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排列不整齊,有非腺毛;表皮下有木栓化細胞3~5列。皮層外側為4~10列厚角細胞,內側薄壁細胞有大的細胞間隙,內有間隙腺毛,腺毛??v向布列,在縱切面觀較易察見全形,頭部單細胞而大,內含黃色至黃綠色揮發(fā)油,柄短,1~2細胞;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中柱鞘纖維束環(huán)列;韌皮部狹窄;木質部于四角處較發(fā)達;髓部細胞微木化,含針晶及片狀草酸鈣結晶,稀有淀粉粒。
葉表皮可見腺鱗、非腺毛及直軸式氣孔;葉肉組織中有間隙腺毛,全長約至60μm。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長約7μm。
廣藿香粉末:1. 非腺毛1~8細胞,長約至550mm,有疣狀突起。
2. 腺鱗頭部扁球形,8細胞,直徑54~72μm;柄極短。
3. 小腺毛頭部2(~1)細胞,柄甚短,1~3細胞。
4. 柱鞘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淡黃色,呈長梭形,紋孔較稀,有的可見分隔。
5. 草酸鈣針晶呈細小針狀、小棒狀、細粒狀或片狀。
6. 葉片碎片表面觀,表皮細胞不規(guī)則形。
此外,還有長梭形柱鞘纖維、木纖維、導管等。
【化學成分】
【理化鑒別】
【含量測定】
【藥理作用】
【性味、歸經】
辛,微溫。歸脾、胃、肺經。
【功效】
化濕,解暑,止嘔。
【應用與配伍】
1.用于濕滯中焦證。本品為芳化濕濁要藥。若濕濁內阻,中氣不運所致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儲等癥,每與蒼術、厚樸等同用,如不換金正氣散。
2.用于暑濕證及濕溫證初起。既能化濕,又可解表。治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而致惡寒發(fā)熱,頭痛脘間,嘔惡吐瀉者,配紫蘇、厚樸、半夏等,如茬香正氣散。若濕溫病初起,濕熱并重者,多與黃芩、滑石、茵陳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
3.用于嘔吐。既能化濕,又能和中止嘔。治濕濁中阻所致之嘔吐,本品最為捷要。常與半夏配伍;偏于寒濕者,可配丁香、白豆蔻等;偏于濕熱者,配黃連、竹茹等,妊娠嘔吐,配砂仁、蘇梗等;脾胃虛弱者,配黨參、白術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5~10g,鮮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合漱、浸泡,或研未調敷。
藿香葉偏于解表,藿香梗偏于和中止嘔。
【使用注意】
陰虛者禁服。
1.《本草經疏》:“若病因陰虛火旺,胃弱欲嘔及胃熱作嘔,中焦火盛熱極,溫病熱病,陽明胃家邪實作嘔作脹,法并禁用?!?div style="height:15px;">
2.《藥品化義》:“葉屬陽為發(fā)生之物,其性銳而香散,不宜多服。”
3.《本草正義》:“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div style="height:15px;">
【食療】
1.藿香粥 藿香末10克,粳米50克。先將粳米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米花將開時,加入藿香粉,再燉至粥熟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劑。功用解暑祛濕,開胃止嘔。適用于夏季感覺暑濕之邪,發(fā)熱胸悶,食欲不振,嘔惡吐瀉,精神不振等癥。
2.藿香七鮮茶 鮮藿香、鮮佩蘭、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鮮蘆根、鮮石斛各10克。上述七味洗凈切碎,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煎汁去渣即成。代茶頻飲,每日1劑。功用芳香化濁,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適用于小兒夏季熱之發(fā)熱口渴等癥。
3.藿蘭菊豆英草湯 鮮藿香12克,鮮佩蘭12克,野菊花10克,綠豆衣12克,蒲公英12克,生甘草6克。將上述諸藥共入鍋中,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10歲以下兒童藥量減半,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代茶飲用。功用清熱解毒。適用于小兒痱子等癥。
4.藿香荊芥防風粥 藿香5克,荊芥5克,防風10克,粳米50克。將荊芥、防風、藿香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再同粳米煮為稀粥。每日1劑,連用3~5日為一療程。功用驅邪解表,和胃止嘔。適用于外邪犯胃引起的嘔吐。
5.藿香佩蘭二花湯 藿香、扁豆花、佩蘭、銀花各9克,白糖適量。將上述諸品共入鍋中,水煎1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白糖溶化即成。每日1劑,連服3~5日。功用散熱解毒。治療暑濕傷表型流行性感冒。
6.藿香露 藿香葉約50克。先將藿香葉剪碎后,放入燒瓶內,加入適量清水,蓋上瓶塞,接好冷凝管,用酒精爐給燒瓶加熱,待燒開后收取蒸餾液即可。每日2~3次,每次1杯約150毫升,溫熱飲用4天左右。功用清暑芳香。適用于暑熱天氣由于感受暑濕之邪而引起的胸悶氣滯,嘔吐惡心,食欲不振,泄瀉口臭等癥。夏季常飲,效果顯著。
7.藿香扁豆飲 鮮藿香30克,鮮荷葉30克,鮮扁豆汁30克。將上3味藥用開水浸泡,代茶頻飲。功用清暑熱,爽神志。主治中暑或因暑熱引起的惡心嘔吐。
【附方】
1.治傷寒頭疼,寒熱,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瀉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瘧,遍身虛腫,產前、產后血氣刺痛,小兒疳傷 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各一兩,半夏曲、白術、陳皮(去白)、厚樸(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兩,藿香(去土)三兩,甘草 (炙)二兩半。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并服。(《局方》藿香正氣散)
2.治暑月吐瀉 滑石(炒)二兩,藿香二錢半,丁香五分。為末,每服一二錢,淅米泔調服。(《禹講師經驗方》)
3.治霍亂吐瀉 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百一選方》)
4.治氣壅煩熱或渴 藿葉一斤(切),蔥白一握(切)。上藥以豉汁煮,調合作羹食之。(《圣惠方》藿葉羹)
5.治小兒熱吐不止 正雅連七分(姜汁炒),紫厚樸(姜汁炒)、藿香葉各一錢,生姜三片,大棗三枚。水煎,熱服。(《幼幼集成》藿連湯)
6.治脾胃虛有熱,面赤,嘔吐涎嗽,及轉(筋)過度者 麥門冬(去心,焙)、半夏曲、甘草(炙)各半兩,藿香葉一兩。上為末,每服五分至一錢,用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食前溫服。(《小兒藥證直訣》藿香散)
7.治胸膈有痰,脾胃積冷,噫醋吞酸,不思飲食 藿香葉一分,半夏五兩(生姜汁浸一宿,焙干),丁香半兩。上藥搗羅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不拘時候,溫生姜湯下。(《圣濟總錄》藿香半夏丸)
8.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丁香、人參各二錢五分,橘紅五錢。上藥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姜一片,同煎至七分,食前和滓冷服。(《脾胃論》藿香安胃散)
9.治胎氣不安,氣不升降,嘔吐酸水 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錢。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調服之。 (《圣惠方》)
10.治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熱 藿香l0g,香薷6g,野菊花15g,青蒿l0g。制成沖劑,每6小時1次,每次 15g,開水沖服。(《江蘇中醫(yī)》1987,(7):11)
11.治瘧 高良姜、藿香各半兩。上為末,均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盞,溫服,未定再服。(《雞峰普濟方》藿香散)
12.治風客陽經,頭重疼痛,及偏湊一邊,繞額角痛 藿香半兩,草烏頭半兩(炮,去皮、臍),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乳香三皂子許(研)。上四味,搗研極細,每服一字,至半錢,好茶調下,發(fā)時服。(《圣濟總錄》藿香散)
13.治膽熱移腦,復感風寒,致患鼻淵,鼻流黃色濁涕者 藿香連枝葉八兩,研細末,以雄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錢,食后用蒼耳子湯送下,或以黃酒送下。(《醫(yī)宗金鑒》奇授藿香丸)
14.香口去臭 藿香洗凈,煎湯,時時噙漱。(《摘元方》)
15.治膈熱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藿香葉、石膏(水飛)、山梔仁各五分,甘草(炙)一錢。上為極細末,新汲水調服。(《瘍科選粹》)
16.治冷露瘡爛 藿香葉、細茶等分。燒灰,油調涂葉上貼之。(《包會應驗方》)
17.治手足癬 藿香30g,黃精、生軍、皂礬各12g。將上藥浸于米醋1000ml內7~8日,去渣,將患部浸入藥液內,每日1~3次,每次20~30分鐘。次數(shù)愈多,時間愈長,效果愈佳?!病督K中醫(yī)》1964,(5):8〕
【成藥】
1.藿香正氣散 廣藿香150g,蘇葉50g,白術(炒)100g。白芷50g,半夏(制)100g,陳皮100g,厚樸(姜制)100g,茯苓50g,大腹皮50g,甘草50g,桔梗 l00g。以上十一味,除大腹皮外,廣藿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將大腹皮酌予碎斷,加水煎煮2次,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膏狀,將上述藥粉與濃縮膏混合,干燥,混勻,過重篩,分裝,即得。本品為棕黃色的粉末;味甘、微苦,氣芳香。功能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用于暑濕感冒,脘腹脹痛,嘔吐泄瀉。每次6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吉林省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4年)
2.藿香正氣水 蒼術160g,陳皮160g,厚樸(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 160g,甘草浸膏20g,廣藿香油1.6ml,紫蘇葉油0.8ml。以上十味,蒼術、陳皮、厚樸、白芷分別用60%乙醇滲漉,前三味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味收集初漉液 500ml,備用,收集繼漉液,濃縮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煎沸后,80℃溫浸2次,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時換水1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2次,大腹皮加水煎煮3小時;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開;合并上述水煎液,濾過,濾液適當濃縮。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用乙醇適量使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勻;用乙醇和水調整含醇量使全量成2050ml,靜置,濾過,灌裝,每瓶lOml,即得。本品為深棕色的澄明液體(久貯略有渾濁);味辛、苦。乙醇含量應為 40%~50%。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诜看?~lOml,每日2次,用時搖勻。(《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
3.藿香正氣丸 處方同藿香正氣散。以上十一味,除大腹皮外,其余廣藿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大棗25g,生姜15g與大腹皮加水同煮2次,濾過,用煎出液泛丸,低溫干燥,即得。本品為青黃色至棕黃色的水丸;氣芳香,味甘、微苦。本品顯微特征: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五色或淡棕色。葉肉組織中散有細小草酸鈣簇晶。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組織中。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guī)則地充塞于薄壁細胞中。草酸鈣針晶成束,存在于粘液細胞中或散在。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石細胞分枝狀,壁厚,層紋明顯。果皮表皮碎片黃棕色至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斷面觀角質層厚。功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口服,每次6g,每日2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1990年)
4.鮮藿香露 鮮藿香2400g。用蒸餾法制成露9600g。功能清涼解暑。口服,每次60~120g。(《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5.藿膽丸 藿香葉2400g,豬膽30只。將藿香葉研細粉,豬膽取汁,和水泛丸,如綠豆大。用于鼻淵??诜?,每次3~4.5g,食后溫開水送服。(《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6.藿黃散 廣藿香400g,大黃200g,黃精200g,皂礬200g。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混勻,分裝,每袋 50g,即得。本品為灰黃色粗粉,有部分細粉;具刺鼻香氣。功能化濕解毒,殺蟲。用于鵝掌風,灰指甲,手足皸裂。外用,取2袋用醋1500ml浸泡5~7日,濾過,將手足患部浸泡在藥液中20~30分鐘,每日2次,患部1小時內不得接觸水。以后每袋藥用醋750ml浸泡,取藥液添加于以上藥液中,連續(xù)使用30日為1療程。(南京市衛(wèi)生局《醫(yī)院制劑規(guī)范》1989年)
【現(xiàn)代臨床研究】
1.治療慢性鼻竇炎 用藿香葉 5kg、新鮮豬膽1.5kg加蜜,再加糖衣成丸,每次服 10~15g,每日2~3次,配合1%麻黃素或20%魚腥草液滴鼻,10日為1療程。共治療50例,經2~5療程治療,痊愈15例(30%),好轉30例(60%),無效5例 (10%),總有效率為50%[1]。
2.感冒 廣藿香9g,防風6g,杏仁5g。水煎,每日分2~3次口服。治療30例,效果良好。
3.念珠菌性陰道炎 按廣藿香60%、葫蘆茶20%、矮地茶20%的比例分別切碎,混合,水煎3次,合并3次藥液,濃縮成浸膏狀,置60~70℃烤箱內烤干,研細備用。裝膠囊,每粒偏經粉0.5g,每次1粒,一日2次,于中午及晚上睡前置入陰道,保持臥位2小時?;蛴盟幏?.5g,調成糊狀,有尾棉球蘸取,納入陰道,于睡前用藥,第二日清晨取出。共治療30例,結果治愈23例,好轉3例,總有效率為86.7%。
參考文獻
現(xiàn)代臨床研究
[1]周協(xié)和,等.陜西中醫(yī),1985,6(12):557
現(xiàn)代臨床研究進展:與中藥現(xiàn)在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庫鏈接
【藥論】
1.論藿香醒脾開胃之功 ①倪朱謨:“藿香,溫中快氣,開胃健脾之藥也。然性味辛溫,稟清和芬烈之氣,故主脾胃,進飲食,辟穢氣為專用。凡嘔逆惡心而泄瀉不食,或寒暑不調而霍亂吐利,或風水毒腫而四末虛浮,或山嵐蠱瘴而似瘧非瘧,或濕熱不清而吞酸吐酸,或心脾郁結而積聚疼痛,是皆脾肺虛寒之證,非此莫能治也?!?《本草匯言》) ②賈所學:“藿香,其氣芳香,善行胃氣,以此調中,治嘔吐霍亂,以此快氣,除穢惡痞悶。且香能和合五臟,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進食,有醒脾開胃之功?!?《藥品化義》) ③張山雷:“藿香,清芬微溫,善理中州濕濁痰涎;為醒脾快胃、振動清陽妙品?!薄稗较惴枷愣幌悠涿土?,溫煦而不偏于燥熱,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本草正義》)
2.論藿香辛能散氣去惡氣 王劍賓:“《別錄》主治風水毒腫,以辛能散氣而使利水消腫也。氣積不化則為惡氣,辛能散氣,故可祛惡氣。氣阻而吐瀉為霍亂,藿香辛溫散氣,故能止霍亂。心腹氣阻則痛,故散結利氣可以止痛。蘇頌以藿香為脾胃吐逆之要藥,元素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以其能散惡氣,使脾胃安和也。” (《國藥詮證》)
【附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