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書生留得一分狂——魏晉玄學與魏晉風度


1月27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哲學文學雙料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林光華在云龍書院,為廣大市民帶來一場題為《書生留得一分狂:魏晉玄學與魏晉風度》的講座。


魏晉玄學的思想背景

首先,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黃巾起義,道教盛行,黃老思想流行。主要影響是在民間,在思想上出現(xiàn)的是儒家的問題。到了漢代,儒家一家獨尊,失去了和其他思想交流的機會。

其次,兩漢經(jīng)學日趨繁瑣。天人感應、讖緯經(jīng)學荒誕。為了對應天子的權(quán)利,儒家學說也備受打擊,也面臨思想上的新的激活。

此外,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以信奉老莊,作為精神寄托。

再次,漢末人物的品評制度,從“清議”到“清談”。當時因為不方便談政治,只好談別的,至少做出一副不關(guān)注的樣子以自保。轉(zhuǎn)為“清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魏晉清談就是今天的文學沙龍。是在談那些能不能超越現(xiàn)實的政治,能否修道成德。很多偉大的思想都是從清談而來。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思想之所以活躍,就是因為沙龍。

劉邵《人物志》中提到:“識鑒、察舉人物,從形觀心,相外知中。區(qū)分才性(名目),觀其所適宜的職務(名分)。從行為判斷其是否名副其實。察人物常失于奇尤(超奇尤妙之人超出品藻標準)。治太平必賴圣人。”


魏晉時期的政治背景

整個魏晉時期都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都是三五年就被推翻,然后產(chǎn)生一個新的政權(quán)。南北朝有個重要貢獻,就是儒釋道三教合流。

三國(220-280):220年曹丕稱帝,221年劉備稱帝,222年孫權(quán)稱帝。魏蜀吳三國鼎立。280年吳亡。

西晉(265-316):265年司馬炎立國,長達16年(291-306)的“八王之亂”,306年賈后被殺,晉惠帝被毒死。316年匈奴攻下長安,西晉亡。

五胡十六國(304-439):北方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自立為王,建立16個政權(quán)。

南朝(420-589):420年宋武帝劉裕廢晉自立,589年隋滅陳。歷經(jīng)宋、齊、梁、陳四朝。

北朝(386-581):581年隋滅北周。歷經(jīng)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


魏晉時期的社會制度

在社會制度上,門閥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魏晉思潮形成的重要原因。

○門閥制度 

貧寒人家的子弟,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直接的命運的。所有寒門人士根本就沒有考試的機會。雖然科舉制度是有貢獻的,他至少是平等的,讓寒門之士進入社會更高階層的可能性。導致特別有才華的人很難出頭。

時代官宦的大姓豪族(地主、貴族、寡頭),主宰當時的政治決策。漢魏之際扮演重要角色,鎮(zhèn)壓黃巾起義、發(fā)動軍閥混戰(zhàn)等,他們享有特權(quán)、受到保護,生活奢侈淫亂。寒士沒有機會參政,到隋唐才提拔寒士,科舉制產(chǎn)生,門閥制衰落。  

○九品中正制

是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把人分為九個等級,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中、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就等。社會階層分明。一旦進入等級,就定好了。

郭向是莊子時期著書的。庖丁就不要想著當君王。君王是九品最高層,這些小卒吏,就是小官。非常地安分。這是九品中正制思想上的《人物志》將人分為圣人(全才,無所不能)、兼才(德才兼?zhèn)洌鐓瓮?、顏回)與偏才(百工眾技)。評品人物的“清議”開始,因?qū)φ问D(zhuǎn)向談玄論道的“清談”,玄學運用而生。

(二)展開形式

從清議到清談

—太和初到京邑,與傅嘏談。嘏善名理,而粲尚玄遠。                                                                     (《魏志·荀彧傳》)

—(阮)發(fā)言玄遠,未嘗臧否人物。(《晉書·阮籍傳》)

—  王、庾雋神清識,能言玄遠。   (陸澄《與王儉書》)

— (謝萬)敘四隱四顯為八賢之論謂:漁父、屈原;季主、賈誼;楚老、龔勝;孫登、嵇康也。其旨以處者為優(yōu),出者為劣。孫綽難之,以謂體玄識遠者,出處同歸。 (《世說》)                                                                                                        

  → 名理:討論鑒別人物的標準和原則;        

       玄遠:超言絕象的存在,道。

(三)魏晉玄學定位 

《老子》第一章:“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毙W第一次出現(xiàn)于《晉書·陸云傳》:“初,(陸)云嘗行,逗留故人家,夜暗迷路,莫知所從。忽望草中有燈光,于是趣之,至一家,便寄宿。見一少年,美風姿,共談《老子》,詞致深遠。向曉辭去,行十許里,至故人家,云此數(shù)十里中無人居。云意始悟,卻尋昨宿處,乃王弼冢。云本無玄學,自此談老殊進。”

南朝時,玄學成為一門學科,與儒學、文學、史學并列。見《宋書·隱逸·雷次宗傳》:“會稽朱膺之、潁川庾蔚之并以儒學,監(jiān)總諸生。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shù),使丹陽尹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謝元立文學,凡四學并建。

魏晉玄學是唯一一個可以和西方形而上相提并論的。我們的玄學注重無,西方的形而上注重有。

1. Metaphysic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湯用彤)

2. Mysterious Learning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湯一介)

3. Neo Taoism(新道家,相對于新儒家Neo Confucianism)

4. Dark Learning (E. Zurcher)

5. Xuanxue

《老子》1章:“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王弼注:“萬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span>

→  魏晉玄學是魏晉時期以思辨的方式探討萬物存在根據(jù)的學問; 以老、莊、易(三玄)為主體,對其進行新的詮釋,試圖調(diào)和名教與自然的關(guān)系而建立的哲學。


(四)主要論題

魏晉開辟的普遍問題與對道家的發(fā)展

三玄:老、莊、易(儒道合流)

《老子》、《莊子》、《周易》是國學最基礎也最經(jīng)典的著作。

“洎及梁世,茲風復闡,《老》、《莊》、《周易》,總謂三玄?!保佒啤额伿霞矣枴っ銓W》)

五論:自然名教論(郭象、阮籍、嵇康)

自然是道家的,名教是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名對人的奴化教育。后來異化成為對人的性情的控制。所以自然和名教之間是有矛盾的。自然是尊重人,名教恰恰是對人的束縛。怎樣能既遵守禮法,又能釋放天性。

儒釋道三家互補,才是最完善的人格,保持著道家自然之心,真性情,同時又能夠尊重禮法。

有無論(王弼、裴頠)

言意論(王弼、歐陽建)

才性論(劉邵、何晏、王弼、嵇康、郭象)

有情無情論(何晏、王弼)

何晏認為圣人無情。人若無情,何以為之人也。


(五)分期代表

 正始時期(240-249),何晏、王弼為代表;有無之辨、言意之辨、圣人有情無情之辨。

竹林時期(255-266),嵇康、阮籍為代表;自然名教之辨。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笨勺詈髮е碌慕Y(jié)果,就是他自然的性情,為了朋友,說了幾句真話,被處死。

元康時期(291前后),裴頠、郭象為代表;有無之辨、小大之辨。

東晉時期(317前后),張湛為代表。融合道佛,超越生死。


二、魏晉風度 

魯迅所作《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1927)提到魏晉時期最為代表性的兩個人物:阮籍和嵇康。

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卻全不改變。結(jié)果阮得終其天年,而嵇竟喪于司馬氏之手,與孔融何晏等一樣。

士:當時擁有土地的才叫士,二是他們是有政治擔當?shù)摹?/span>

余英時在代表作《士與中國文化》(2003)中概況為:“士: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士的傳統(tǒng):士以“道”任。不以階級而以道劃分。注重個人的內(nèi)心修養(yǎng),以自愛、自重顯示他們的道?!?/span>

劉夢溪:《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

書生留得一分狂(吳于廑)

           

(一)竹林時期的黑暗政治

249年司馬懿發(fā)動政變,何晏被殺,王弼病死,玄學結(jié)束。

竹林時期(250-263)產(chǎn)生竹林七賢。262年嵇康被殺,263年阮籍卒,竹林清音結(jié)束。這一時期,司馬氏集團與曹氏政治勢力激烈斗爭,司馬懿以謀反罪殺王凌及其子王廣。李豐、張輯、夏侯玄等被司馬師殺,并夷三族?!疤煜露喙剩可儆腥摺保ā稌x書》)。

司馬氏集團打著“名教”的幌子破壞名教,如司馬師廢曹芳,還要太后下令說他“毀人倫之敘,亂男女之節(jié),恭孝日虧,悖傲滋甚,不可以承天緒,奉宗廟。”司馬昭殺曹髦,也讓太后下令說曹髦:“賂遺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藥,密因鴆毒,重相設計,事已覺露,直欲因際會舉兵入西宮殺吾?!?(《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 

1、何晏(190-249)

何晏比王弼大36歲,居吏部尚書之高位。“甚奇弼”,稱“后生可畏”,“若斯人,可與言天人之際?!?兩人都注《老子》,見王弼高,放棄。

王弼注《老》、《易》;何晏解《論語》。何劭:“弼論道,附會文辭,不如何晏,自然有所拔得,多晏也?!保ā锻蹂鰝鳌罚?/span>

何晏認為圣人無情。王弼:“圣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沖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圣人之情,應物而無累于物者也?!?/span>

2、王弼(226-249)

家族背景:曾外祖父,東漢荊州牧劉表;祖父王凱,劉表

的女婿;父王業(yè),任謁者仆射,管朝廷禮儀和傳達使命;族弟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著名文學家。

性和理,樂游宴,解音律,善投壺。……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

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莊,通辯能言。父業(yè),為尚書郎。時裴徽為吏部郎,弼未弱冠,往造焉?;找灰姸愔?,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圣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無所不足?!?/span>

曹爽被殺,王弼受牽連丟職。同年秋天遭癘疾亡。

錢鐘書:評王弼“文理最勝?!保ā豆苠F編》)

余英時:新儒家是“良知的傲慢”。(《猶記風吹水上鱗》,三民書局,1991)

劉夢溪:王弼是“知性的傲慢”。(《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

3、阮籍(210—263)

著作:《達莊論》、《通老論》、《通易論》、《樂論》、《卜疑集》、《大人先生傳》、《詠懷詩》。

籍容貌瑰杰,志氣宏放,傲然獨得,任性不羈,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閉戶視書,累月不出;或登臨山水,終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當?shù)闷湟?,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 (《晉書·阮籍傳》)

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暢為常。(《晉書·阮籍傳》)

阮籍與王戎的父親王渾友善,自從和比自己小20歲的王戎接觸以后,便只樂與“阿戎談”,棄王渾于不顧。(《晉書·王戎傳》)

阮籍嫂嘗還家,籍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輩設也?”(《世說新語·任誕》)

阮步兵喪母,裴令公往吊之。……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禮制,我輩俗中人,故以儀軌自居?!保ā妒勒f·任誕)

阮籍常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痛哭而返。(《世說》注引《魏氏春秋》)

晉文王稱阮肆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世說新語·德行》)


阮籍的主要思想:

前期致力于自然與名教的結(jié)合。

夫樂者,天地之體、萬物之性也。合其體,得其性,則和;離其體,失其性,則乖。昔者圣人之作樂也,將以順天地之體,成萬物之性也。(《樂論》)

    先王既歿,德法乖易,上凌下替,君臣不制,剛?cè)岵缓?,天地不交。是以君子一類求同,遏惡揚善,以致其大……于是萬物服從,隨而事之,子遵其父,臣承其君,臨馭統(tǒng)一,大觀天下。(《通易論》)


2、對自然與名教之結(jié)合不再抱有希望

    寧如老聃之清靜微妙,守玄抱一乎?將如莊周之奇物,變化洞達,而放逸乎?(《卜疑集》)

3、提出對名教的批評,提出無君無臣、萬物自然發(fā)展的社會。

昔者天地開辟,萬物并生,大者恬其性,細者靜其形。陰藏其氣,陽發(fā)其精。害無所避,利無所爭;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為天,存不為壽;福無所得,禍無所咎;各從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勝,暗者不以愚?。蝗跽卟灰云任?,強者不以力盡。蓋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

今汝造音以亂聲,作色以詭形,外易其貌,內(nèi)隱其情;懷欲以求多,詐偽以要名;君立而虐興,臣設而賊生。坐制禮法,束縛下民。……汝君子之禮法,誠天下殘賊亂危死亡之術(shù)耳!

阮籍還以“大人”的口吻批評遠離現(xiàn)實的“隱士”,他在精神上追求遺世獨立的出世,但又不脫離現(xiàn)實生活。

4、以自然為本的玄學思想

圣人明于天人之理,達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體,審于大慎之訓。故君臣垂拱,完太素之樸;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道者法自然而為化,侯王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通老論》)

    天地生于自然,萬物生于天地。自然者無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內(nèi),故萬物生焉。當其無外,誰謂異乎?當其有內(nèi),誰謂殊乎?……天地合其德,日月順其光。自然一體,則萬物經(jīng)其常。故至道之極,混一不分,同為一體,……大均淳固,不貳其紀;清靜寂寞,空豁以俟。善惡莫之分,是非無所爭,故萬物反其所而得其情也。(《達莊論》)


嵇康(223—262)

著作:《養(yǎng)生論》、《釋私論》、《聲無哀樂論》、《答難養(yǎng)生論》、《難自然好學論》、《與山巨源絕交書》

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被蛟疲骸懊C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鄙焦唬骸帮逡怪疄槿艘玻瑤r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保ā妒勒f·容止》)

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世說 ·簡傲》)

鐘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鐘要于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捣酱髽湎洛憽O蜃悠跒樽艄呐?。康楊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 鐘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簡傲》)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七不堪:

(1)臥喜晚起,而當關(guān)呼之不置(已)。

(2)抱琴行吟,弋釣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動。

(3)危坐一時,痹不得搖,性復多虱,把搔無已,而當裹以章服,揖拜上官。

(4)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

(5)不喜吊喪,而人道以此為重,已為未見恕者所怨,至欲見中傷者.

(6)不喜俗人,而當與之共事,或賓客盈坐,鳴聲聒耳,囂塵臭處,。

(7)心不耐煩,而官事鞅掌,機務纏其心,世故煩其慮。


二不可:

(1)每非湯、武而薄周、孔,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

(2)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fā)。 

嵇康之死:

(1)因呂安事件下獄,被呂巽讒言所害。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初康與東平呂昭子巽及巽弟安親善。會巽淫安妻徐氏,而誣安不孝,囚之。安引康為證,康義不負心,保明其事?!辩姇藱C向司馬昭進讒言,說:“嵇康,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保ā稌x書·嵇康轉(zhuǎn)》);說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侯王,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益于今,有敗于俗。”(《世說·雅量》)。司馬昭聽信讒言,殺康。

   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時有“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世說·雅量》)時年僅39歲。(《晉書·山濤傳》)


在劫難逃:

258年(35歲),司馬昭欲辟他為博士,嵇康不就,司馬昭派鐘會打探虛實,康預感到了政治的威脅,離開洛陽,避地白門山,與隱士孫登游三年,孫登不語,臨別贈言:“子識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有光。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乎識物,所以全其年。今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矣。子無多求?!憋氮z中詩曰:“昔勉下惠,今愧

孫登。”(《世說新語·棲逸》)

→ 特立獨行,重情重義,才華橫溢,難逃禍患。

濤早孤,居貧,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老莊,每隱身自晦。與嵇康、呂安善,后遇阮籍,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岛笞?,臨誅,謂子紹曰:“巨源在,汝不孤也。(《晉書·山濤傳》)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贈兄秀才從軍》)

嵇康的主要思想

蔑視與否定名教。    

昔鴻荒之世,大樸未虧,君無文于上,民無竟于下,物全理順莫不自得,飽則安寢,饑則求食,怡然鼓腹,不知為至德之世也。及至人不存……造立仁義以嬰其心,制為名分以制其外,勸學講文以神其教。故六經(jīng)紛錯,百家繁熾,開榮利之深,故奔竟而不覺。(《難自然好學論》)


2、從“自然”的角度批評六經(jīng)。

六經(jīng)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愿,從欲則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jīng);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


文/徐曉旭  圖/張長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清談”“放誕”的魏晉名士風流
(轉(zhuǎn))魏晉玄學發(fā)展史
玄學 簡介
想全面了解中國哲學,漢代的經(jīng)學和魏晉的玄學你得知道!
魏晉之際名教自然之爭與士林風氣
魏晉玄學與“竹林七賢”賦作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