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云山的道教文化特色
---------------------------------------------
來源:2013年4月1日中國黃山網
齊云山道教沿革
齊云山道教沿革屬正一派,在家道,道教又稱"福壽山".為皖南道教名山。齊云山由于避居皖南山,晉朝以前尚無人煙,及至唐朝,才開始有了道,佛教的活動.
據占巖福道長的口述,當地道人歷代相傳:早在唐朝,四川青城山"天谷子道人"的門徒余氏六三娘從湖北武當山來齊云山傳道,屬正乙派,養(yǎng)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為齊云山最早的四大房,是開山建道之始。自余氏六三娘來到齊云山,至南宋的數百年間,道,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道院,分山而治。
明萬歷《齊云山志》載有唐元和四年(809年)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于石橋巖,宋祥符元年(1008年)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直到南宋寶慶丙戌年(1226年),道士余道元來齊云山,創(chuàng)建佑圣真武祠(真武圣殿,真武閣),齊云山道教才有了明確的記載。次年,請內相程鉍題"云巖"二字刻于石,為齊云山現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宋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令正式建筑道院,奠定了齊云山道教沿革的基礎,但在元朝沒有多大發(fā)展,可能是因為元朝重全真道不重正一道之故。
到明朝,齊云山道教沿革才開始逐漸興盛,明嘉靖(1522~1566年),萬歷(1573~1620年)年間發(fā)展到鼎盛時期,興建宮,觀,道院,祠,殿及神仙洞府百余處,真武圣殿被重修,增建配殿及鐘,鼓二樓,宮闕壯麗,嘉靖帝敕名為"玄天太素宮",并親題"齊云山"匾額.為解決眾多香客遇洪水被阻于橫江對岸的問題,明萬歷十六年建成石拱"登封橋",代替了易被沖跨的木橋,便利了游人登山。
清代,齊云山道教沿革繼續(xù)發(fā)展.道教雖不被重視,但仍得以延續(xù)。齊云山被清乾隆帝題為"天下無雙勝地,江南第一名山".民國時期,宮觀道院尚有很多,香火旺盛,月華街一帶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當地道人回憶也大體如此。
建國初期尚有道院12所,道士70余人."文化大革命"中破壞嚴重,道院,道士所剩無幾。1978年以后落實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齊云山太素宮被列為道教省級重點宮觀修復開放.1984年6月成立了齊云山道教沿革協會,詹巖福為會長。
齊云山宮觀道院
齊云山道教沿革建筑很多,自開山以來,歷代均有修建,明末最盛時這一百余處,原有太素宮,三元宮,玉虛宮,靜樂宮,天乙真慶宮,治世仁威宮,宜男宮,無量壽佛宮,應元宮,郎靈院,凈樂道院,道德院,中和道院,黃庭道院,拱日院,東陽道院,東明太微院,榔梅院,華陽道院,西陽道院,添書院,石橋院,密多院,以及三清殿,參陽殿,興圣殿,斗姆閣,文昌閣福地祠,土地祠,善圣祠,功德堂,碧霄庵,東岳廟,等等,此外還有"九里十八亭".經歷代天災人禍,這些宮觀道院及亭閣祠殿大多均已毀廢?,F僅存東陽道院和伯陽道院,梅軒道院.1980年起在舊址上新建了凌風,海天一望,望仙三亭。逐漸修復了玉虛宮,羅漢洞,真武殿(太紊宮)等。
齊云山與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鶴鳴山并稱中國四大道教圣地。齊云山為全國四大道教圣地之一,道教歷史悠久,道教活動始于唐乾元年間,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道教香火播及華東及東南亞各國。今全山有宮、殿、院、壇、閣等108處,道觀27處,道房12家。齊云山的道教繪畫、摩崖石刻和碑刻數以千計,幾乎峰峰有題詞、洞洞有刻銘,清代乾隆皇帝贊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齊云山道教文化特色
1、正一派的傳統(tǒng)
齊云山道教以正一派為主,尊老子為始祖,以《道德真經》為依據,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這是兩宋時代玄神地位提高和信仰興盛的一個表現。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有方士余道元,號天谷子,游至齊云山石門巖,斬草結庵以居,得到當地好道居士的贊助,創(chuàng)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民間傳說該神像為百鳥銜泥共塑而成的,于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從此奠定了齊云山的道教基業(yè)。延至明代,由于諸帝王對道教的尊崇敬奉和扶持利用,齊云山的道教活動也日趨興盛。嘉靖十一年(1532),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嗣漢天師張彥率眾往齊云山為皇帝求子,得順簽,后生一子。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舊址上敕建太素宮,并親撰《御碑記》云:“朕于壬辰年(1532),因正一嗣教真人張彥,奏令道眾詣齊云山建醮祈嗣,果然靈應,自時設官焚修,賜建玄天太素宮于齊云巖?!贝撕蟮谒氖糯鞄煆堄谰w、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先后授命再謁齊云,建醮祈祀,宣揚秘典。于是齊云山更加聲名大振,成為江南正一派的著名道場。
正一派的組織比較松散,戒律也不甚嚴格,可以有家室妻小,非齋也不忌酒肉,俗稱“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齊云山的道徒亦是如此,他們不僅有妻室兒女,甚至連妻室兒女也隨同住在道院宮房中。平時則從事生產,與普遍人無異。只有事主來邀求或有關道教節(jié)日時,他們才脫下俗衣換上道士打扮,做起傳統(tǒng)科儀。這類似于當地的手藝人,與其說是學道、修道,不如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山中的道院也與一般民宅無異,除了一般宮觀皆有的雕梁畫棟,錯落有致,與自然峰巖渾然一體的特點外,在外形和功能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民居,而且多與山中的民居不相分隔。道院主要集中于山上的月華街。取名“月華”,是因為建筑布局巧妙,宛如一輪新月。走在街上,只見宮觀和店鋪櫛比,香煙和飲煙互繞,完全一幅道教與民眾天然相融的生活圖景。有人用“中國道教第一村”來形容齊云山的道教文化,除了說明它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用來說明它的民間性和鄉(xiāng)土氣息,也是十分形象、恰當的。
2、道儒佛的融合
齊云山道教長期以來以正一教為主,統(tǒng)領全山。但齊云山早在唐朝就是道佛共存的局面,現在是道教占統(tǒng)治的格局。據宋代學者羅愿的《新安志》(載《四庫全書》“史部二十四”)卷四說,唐代天寶年中(742-755)有僧人居齊云山,隱修于西南麓的石橋巖。元和年間(806-820),歙州剌史韋綬,因夢見古僧相貌,遂獻奉銀建石門寺于石橋巖,置鐘、鼓、神像等什物,經過住持本立、光聰的盡心經營,卒為一方勝境。至南宋后,隨著齊云山一帶道教逐漸興盛。延至明代中后期,由于正一派的嗣漢天師張彥祖孫三代先后駐留齊云山,佛教遂被排斥。但直到“文革”前,仍有大雄寶殿、觀者閣等廟宇存在。如今真仙洞府中供奉的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卻是佛教的十八羅漢并充作護衛(wèi)神。
道教在齊云山的開拓始于唐朝乾元年間(758-760),時有道士龔棲霞(名籍無所考)云游至齊云山,隱居于石門巖。這是齊云山最早出現的道士,后人遂將他棲居的巖洞命名為“棲真巖”,意即棲霞真人之巖,以示紀念。至南宋道士途道元建佑圣真武祠,道教方顯興盛。但直到明嘉靖前,齊云山道教都是以“全真”為宗,屬武當山全真派的后一個門派,其宮殿建筑和道規(guī)道制,皆仿效武當,故古人稱其為“江南小武當”。至嘉靖年間后,因龍虎山正一派天師在此建醮祈祀,從而使得正一派立足齊云并逐漸取得了統(tǒng)治地位,原來的全真派也是因勢利導,自然地服從或轉為正一派,從而形成了兩派并存而正一統(tǒng)領的格局。至今玉虛宮等處仍保持全真派,白岳山房供奉的也是全真教的七位真人,故亦稱之為“真真石室”。
至于儒家的綱常倫理等觀念在齊云山道教中更是有著濃厚的體現。齊云山道教的“世系譜”首句就是“守道明仁德”,主張儒道不二。山上的忠列巖、忠烈坊等所宣揚的也都是儒家忠義的故事。這實際上也是道士們誦經宣咒、祈求神法所要達到的目的,即利益眾生、愛護家國。包括佛教的教義與禪修,其目的也不外乎此。玄天太素宮原有一楹聯:“中國有圣人,是祖是師,咄咄西來東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元元北鎮(zhèn)南天?!本褪侨倘诤系暮芎脤懻铡?br> 3、徽州文化對齊云山的影響
道教能在齊云山立足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當時社會,尤其是徽州民俗的結果,具有濃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特色?;罩菸幕窃谶^去徽州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所出現的一個既有普遍性又有典型性的文化寶庫。徽州文化的正統(tǒng)是儒家,特別是朱熹的理學思想,除此以外,宗教信仰與活動也是它的一個重要內容?;罩莸貐^(qū)流行的有祖先神、行業(yè)神、自然神、鄉(xiāng)土神等多神崇拜,與此相關的廟宇也到處林立,終年香火裊裊。這在歷代編纂的徽州地方志中多有記載。不過,勢力較大、基礎廣泛的仍為傳統(tǒng)的佛、道二教,它在徽州下層民眾的信仰中根深蒂固。與徽州接壤的九華山和境內的齊云山分別代表了人們心目中佛、道兩大神靈圣地。每逢一屆秋令,各方的“懺香會”、“百子會”等組織都會推舉年長有望的人為“香頭”,共同朝拜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和齊云山的玄天上帝,一路旗鑼開道,頂禮膜拜,長途喃喃不休。其中也有包括來自江西、浙江等地的朝山香會。緣于此,齊云山道教便具有了濃厚的徽州鄉(xiāng)土氣息。山上的道士多出自本地,徽州民間素有“休寧縣的山頭婺源的官”,指的便是齊云山雖然是在休寧縣境內,但山上的道士均由婺源人充當?,F任齊云山道教協會會長詹達禮也是婺源縣人。住山的道士雖然不是很多,但每一道房均有一批后備力量,都是本房在原籍婺源培養(yǎng)的道徒,平時散居自家務農做工,每年秋后香汛期間應邀進山佐助法事,入冬回籍,成為慣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