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傳統紙質族譜搬上互聯網,“記錄百姓歷史,傳承家族文明”是族譜網的宗旨,更是歷史使命。開創(chuàng)族譜e時代,實現“修譜很簡單,查詢超方便,人人都能成為修譜師”的目標,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
科舉制具有分科考試,取士權歸于中央所有,允許自由報考(即“懷牒譜自薦于州縣”,與察舉制的“他薦”相區(qū)別)和主要以成績定取舍四個顯著的特點。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后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后經歷一千三百余年,成為世界延續(xù)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各位看家譜的時候會發(fā)現祖上有好多有功名的人物,如庠生、廩生、太學生等等。
南旺劉氏家譜卷二第三十頁,1962年版
下面列舉一下歷史上出現的與科舉有關的各類稱呼:
童生:唐宋時為童子科之名,明代士子未入學者統稱童生。
庠生:古代學校稱庠,故學生稱庠生,為明清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經過縣州級考試,這級考試叫'童試',考中者稱為秀才。庠生也就是秀才之意.庠序即學校,明清時期叫州縣學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時自稱庠生、生員等。
廩生:明洪武二年令府、州、縣皆置學,府學生員四十人,州、縣依次減十人,月給廩米六斗。食廩者,謂之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增多者謂之增廣生,簡稱增生,無廩米,后來名額再增,成為附學生員。經歲科兩試成績優(yōu)異者,增生可依次升廩生,稱補廩。
貢生: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中成績優(yōu)異者,升入京師國子監(jiān)肄業(yè),稱貢生。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清代有歲貢、恩貢、拔貢、優(yōu)貢、副貢和例貢。恩貢:凡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恩詔之年,除歲貢之外加選一次,稱恩貢。歲貢:每年從各府、州、縣學中選送廩生升入國子監(jiān)肄業(yè),稱歲貢。拔貢:明代之選貢。清制,自乾隆七年定每十二年(逢酉年),由學政于府、州、縣學廩生內,選拔文行優(yōu)秀者,與督撫匯考核定,貢入京師,成為拔貢生。先赴會考,擇優(yōu)再赴朝考,入選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縣,三等任教職,更下者罷歸,謂之廢貢。副貢:明嘉靖時鄉(xiāng)試有副榜,名列副榜的稱為副貢,清代鄉(xiāng)試的副榜,可入國子監(jiān)肄業(yè)。例貢:納粟入監(jiān)之列,起于明景泰元年,多指捐納而得。
監(jiān)生:明設國子監(jiān),令各地擇諸生學行優(yōu)者送入國子監(jiān)就學,統稱監(jiān)生。舉人會試不第亦得入國子監(jiān)。入學者,舉人成為學監(jiān),生員成為貢監(jiān)。乾隆以后監(jiān)生多指捐納而得,并不入國子監(jiān)就讀。光緒三十一年立學部,廢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之名遂廢。
附生:明代附學生員的簡稱。正統之年額外增取,附于諸生之末,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清代凡童生入學者皆稱附生,即秀才。
佾生:為佾舞生之簡稱,亦稱樂舞生,文廟之歌舞人也。
太學生:隋以后至清末謂之國子監(jiān),故監(jiān)生亦稱太學生。
解元:鄉(xiāng)試第一名。鄉(xiāng)試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要參加秋闈的人需要先通過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通過考試后稱為生員,又稱為庠生,俗稱秀才。成為秀才才能參加鄉(xiāng)試,通過鄉(xiāng)試后稱為舉人,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元:舉人入京會試第一名為會員。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通過鄉(xiāng)試的舉人,通過會試的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狀元:狀元是中國科舉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后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后的殿試)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通過會試的貢士,通過后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取得第一名,也就是連續(xù)考取解元、會元、狀元,被稱為三元及第。
案首:秀才第一名,或稱按元。
薦元:推薦德性純粹,學識淵博的人稱薦元。
進士: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yōu)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jiān)讀書,稱為貢生,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于《禮記·王制》。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即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分賜進士出身;三甲同進士出身。
舉人: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叫'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xiāng)試',考中者稱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xiāng)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fā)解”、“發(fā)達”,簡稱“發(fā)”。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第一名為解元,第二名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為經魁,第六名稱亞魁,其他稱文魁,文魁就是舉人。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