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凡懂中文的人都要看的四大名著之一,還有種類繁多的戲曲及影視作品,以羅貫中為主歷代眾人為輔所編造和描繪的三國人物真可算是人人皆知,個個明白,如果現(xiàn)在投票海選三國人物中的NO.1,可能的結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不一而足,如你不信,不妨來本人論壇一試.但若大家來選誰是三國人物中的大好人,最崇拜的人,結果會相當一致,那就是諸葛孔明.我要歪說他,反正無可考證,與他人無關,有不同看法,大家共論之.下面分解第一回;未出山時先弄權,首戰(zhàn)就圖掌印劍. ?。谝换?; 未出山時先弄權,首戰(zhàn)就圖掌印劍
且說劉,關,張兄弟三人自于漢中平年間在涿鹿相聚,因志同道合而在桃園祭告天地,結為兄弟,為圖大事,協(xié)力同心.破黃巾,鞭督郵,戰(zhàn)呂布,救孔融,論英雄,投袁紹,過五關,會古城,依劉表,襲樊城,雖孤窮,然名動四海,致有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的評語.至送徐庶而確知有諸葛,三顧茅廬,本意是求賢能以助成大事,可惜孔明多謀,早已將其兄弟握在手中,三顧才有隆中對,還要懶于應世,不能奉命.以致玄德泣到淚沾袍袖,,才不容不放棄明志致遠的追求.你敢不聽我的嗎?我是大賢,你們不就是是幾個武夫嗎;就算你生個兒子也是阿斗,注意:我已算定,不管你先主后主的,我要做兩任CEO.
按現(xiàn)在的情況劃分,劉,關,張和趙云都是河北山西一帶的農(nóng)民,會武藝,講義氣,[備不夠尺寸]諸葛也就是一個農(nóng)民知識分子,學了一些帶兵和游說的本事,雖自比管;樂有夸張之嫌,但有大才是實事.生逢亂世,這幾個胸懷大志,各有長技,均具威名的人,如始終精誠團結,相互補益 ,當時天下可匹敵者少,至不濟也比在茅廬中所議的要大.關張趙可以做到,可劉備有大志無大才,假仁義,圖虛名.孔明又權力欲太重.劉對孔明先于乞求.始于亂.如敬如師,食同桌,寢同塌,終日共論,其如魚得水.關張趙又如何?何況關張具有董事身分.諸葛如居謀士位則可諧,但初戰(zhàn)即要劍印,且以違令者斬威嚇關張.從此再也不放軍權,開始就在這個集團的領導層中埋下了永遠的禍根。
第二回 戰(zhàn)赤壁諸葛雙獲利 算華蓉一害關云長
赤壁大戰(zhàn)至今已逾千載,但對其壯烈和精采人們大都能耳熟能詳.其中各類角色依然鮮活可見,要按獲利原則評估各類角色依次可為:A:瘋子笨蛋型,B:投資虧本型,C:玩偶工具型,D:坐收純利型.按主要人員分配如下:A類曹操,將干,蔡氏兄弟等八十三萬人,事前逃跑的徐庶不算.以曹操為代表的這個集團,是被此前滅袁氏,占荊州,追劉備的勝利搞瘋的.再加上蔣一笨,蔡二傻的一攪和,得勒,百萬之眾加上不可計量的戰(zhàn)略物資,灰飛煙滅,化作烏有.曹瘋子算命大,狂笑幾次逃到了華蓉,這可是好上加好,你逃了一命,云長還了你一個人情,他不可不還,當年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臨別贈袍,五關放行.就關某的義氣,你絕無性命之優(yōu).這一點孔明早已料定.你可不能死,你死了我的《隆中對》就錯了嘛,可你不死關二哥的錯就大了,他歷史上投敵,現(xiàn)又立下了軍令狀,不叫他去他還偏逞能.三錯歸一,殺他沒說的;甭急,還有呢,殺了老二那老大老三怎辦?對著桃花宣過誓的,所以他倆一定要求情,我孔明可給足了你們面子,荊州是我說東吳,借東風弄來的;當然,你們也出過力,功過相抵吧,這個家還是老大當,不過是我說了算,別忘了你們的錯誤是嚴重的.至于孫權,別理他,那是他愿意,你打個借條,可就是不還他,我去哭一下周郎,算報答他說的:“既生瑜,何生亮”這句人話?! 〉谌? 龍鳳相處不呈祥 嘆鳳雛爭功夢黃梁
上回已將赤壁大戰(zhàn)中的幾種角色大概做了個分類,可本應將龐統(tǒng)納入其中,是因為他太特殊了,竟敢與諸葛同列大才之名,還敢不經(jīng)孔明同意去幫周郎的忙,班門弄斧還算罷了, 用連環(huán)計哄曹操,救徐庶還真能的不行;再有這個龐統(tǒng)長的可也實在難看,估計看貫了周郎那個俊樣的孫權不會用他,之前又得罪了曹操,也不可能在家待業(yè),不想讓他來他也得來,不能讓人家說我太那個了,家里那個不管事的主公心里也想著這個鳳雛呢,于是,孔明在離開時留書矚咐龐統(tǒng):稍有不如意,可來荊州.可憐鳳雛正如孔明所料的一樣,走魯肅的后門不通,孫權不用;只好長嘆一聲來見劉備,心想我這麼大本事不用你三顧兩顧的自己來啦.你又特想我,肯定很高興吧;可他沒有替劉備想一想;劉備想大用龐統(tǒng)已有多年,無奈現(xiàn)在做不了主哇,放他走人又舍不得;只好裝傻:“苦無閑職,”先去來陽當縣長吧;恰好等到孔明回來,玄德才大驚:“屈待大才,吾之過也.”這才拜為副軍師.龍鳳終相處.可惜難呈祥,你是鳳不假,可氣的是雛鳳,知道落鳳坡嘛?臥龍早有對付你的計策;傻冒還高興呢; 現(xiàn)在仔細想一想,是羅貫中故意的,還是孔明太過陰毒導致了龐統(tǒng)三十六歲英年早逝,本來取四川為家,早已在隆中議定,是基本戰(zhàn)略,但是在據(jù)有荊州,得到龐統(tǒng),,曹;孫經(jīng)過大戰(zhàn)之后已經(jīng)乏力,張魯攻川,張松,法正等甘做內(nèi)應,劉璋糊涂,關張趙黃勇冠當時,兵強糧足,正是兼弱攻昧之良機,愚如我輩也知大有可為,可明見萬里的諸葛為何不積極,不僅不為之設一謀,反而是:“荊州重地,必須重兵守之”;結果劉備和龐統(tǒng)只帶著歸附未久的黃忠魏延去干此險事,關張趙等均留下保護孔明,一生都謹慎嗎,當年在當陽差點被捉的事不能再有了,所以至到趙趙云死就再也沒有離開過他.在經(jīng)過千難萬險鳳雛終于撕破了劉備假仁假義的面紗,進入全面進攻之時孔明不僅不增兵助威,而是夜觀天象:“主將帥身上多兇少吉,切宜謹慎.”直說了吧,要勝利了,你們想撇開我,不行,老天不許可,不然今后是鳳雛大還是臥龍大?這一點龐統(tǒng)也明白,所以也夜觀天象:“不可疑心,可急進兵’是啊,他要硬插一腳,我白干了,成功的夢我做了無數(shù)次,豈可讓他,可惜你不如他狠,寫信奉勸你不聽,讓人透風給敵人是小把戲,又無人保護你,你又不象劉備哪麼能逃,萬箭落鳳,一生夢想終成黃梁;甭怨孔明沒提前告訴你,事前諸葛亮是千年定論,豈是可懷嶷的;孔明暗自安慰龐統(tǒng);我的老同學,你現(xiàn)在悔之晚矣,在野地里看我如何稱霸成都吧,放心,我是不會放過劉備他們的.
第四回 據(jù)西川孔明用重典,治蜀民諸葛學曹操 話說龐統(tǒng)既死,劉備被圍,只好堅守以待軍師,孔明則在荊州大宴眾官,再次看天象得出了結論:龐統(tǒng)死啦,[前頭可說的是主將帥兇多吉少,現(xiàn)在就確定是龐統(tǒng),真的是先知,可見不是我故意入罪于他]更肯定的指出:數(shù)日之內(nèi),必有消息,真的是料事如神,數(shù)日之后,關平來報:,孔明告訴大家;你們看:主公在進退兩難之際,亮不得不去.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沒辦法,我不去不行,.可是我去了這里怎麼辦,我知道老大想叫老二管事,不敢明說才派關平來,行啊,但是:“責任非輕,公宜勉之”.我把張飛和趙云一干人都帶走,把老大和你的干兒子留下,同守荊州,過一段時間再派一個隨時叛變的孟達合老大的干兒子劉封來,我知道這倆小子不聽你的,你先高興著吧.到時他們就會要你的命,你們這個桃園董事會里就你難辦.我先走,你去“北抗曹操,東和孫吳”吧,沒事的,周倉他們會陪著你死,接下來還會有的.
千年以來,曹操在人們心目中,就是個大白臉的奸雄,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殿上欺君,殿下管臣,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比皇帝還皇帝,可夠壞的,但是凡真心跟著他打拼的除幾個小角色外,均得到了善報.;拿諸葛與曹丞相比,除了對劉備的表面功夫之外,孔明的一言堂,唯我獨對,可都不比曹操差,;只有觀天象,識反骨非曹所能比擬;.入川即用重典,連試圖奉勸的人都不得不拜服,這恐怕與日后蜀中無大將的結果有必然的聯(lián)系吧, 如果說是我有意抵毀他,那麼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边@幅前人的名聯(lián)可如何理解呢?這是在夸他嗎?我認為其中“不審勢”評的好.注:這是一幅著名的治國名聯(lián)。作者趙藩,(1851——1927),云南省劍川縣白族人,字樾村,一字介庵,號蝯仙,晚自號“石禪老人”。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南征,用“攻心”戰(zhàn)術七擒七縱孟獲,使其心服。下聯(lián):反側:指懷有二心而疑慮不安的人。本聯(lián)可譯為:用兵能攻心,反叛就會自然消除。從古至今,真正懂得用兵的人并不好戰(zhàn)。不審時度勢,施政方針或?qū)捇驀蓝紩д`。此聯(lián)位于諸葛亮殿。在其享受:“一堂上下共千秋 ” 的榮耀時,是否對生前的鞠躬盡粹有所悔恨呢,不知道?但后人在同時面對關帝廟和武侯祠時的感覺異同說明了公道自在人心.愿武鄉(xiāng)侯有知,細品后人治蜀要深思的意義. 第五回: 一計二用毀三雄 按劍托孤白帝城。
無論如何,隆中決策還是實現(xiàn)了。劉備集團已有西川和荊襄兩地,三國之勢已成,這時的劉備已不安心當皇叔了,在孔明等人的推動下做了漢中王,這并沒啥不對,是大家的共同理想嘛??刹徽撌莾鹤?,兄弟,部下,差不多都封了名位,比如太子,候爺,五虎上將,唯獨孔明還是軍師,這實在是不好,與諸葛的愿望相差太遠,加上以前的種種原因,才引出了桃園董事會解散,劉關張喪命,三國格局大變,不同人物紛紛退出三國舞臺。 每每看到當時三國的地理形勢圖和圍繞荊州的兵力部署以及三個集團心理攻防,就多增加一次激憤,關云長是三個集團合力謀害敗走麥城而死的,當然,只有他們?nèi)絒劉備在其中或是假裝無知,或者是無能為力]合謀才能害得了忠義勇謀的關公,何以如此而論呢?諸位且看當時的地理圖,其時的蜀國區(qū)域即現(xiàn)在的四川大部和沿長江至武漢的江左一帶。活像一只探頭的烏龜,烏龜探出的頭是在吳曹兩方的夾縫中,荊州距蘘陽和陸口均不過百里,但離上庸卻有數(shù)百里,各位再看三方各自圍繞荊州的兵力布暑;蜀方;主帥關羽 ,可調(diào)度的部隊約15萬,分守荊州,南郡,公安等處,.配有直屬將官:傅士仁[不是人]糜芳[沒法],潘睿[00] , 廖化 ,關平,王普,趙累,周倉.另,在上庸配有一支由孟達、劉封所帶的兵力.劉封與關公不和屬大家所知, 孟達則是遇事就叛堅決不猶豫的主,傅士仁和糜芳尚未出戰(zhàn)就失火亂兵,成事不足壞事可是有余.廖化周倉有心無力,王普趙累有忠無勇,只有關氏父子沖鋒陷陣.而曹方則是傾其全力,更有曹仁,徐晃,龐德,于禁等世之名將參戰(zhàn);多虧了于禁,不然關羽戰(zhàn)龐德的結果就不好說;東吳更是將赤壁大戰(zhàn)中的百戰(zhàn)將軍悉數(shù)盡出,更有陸遜呂蒙的足智多謀;更關鍵的是孫權和曹操都全力關注前線,親自謀劃指揮并充分受權,重要的是關公處于戰(zhàn)略前出的境地,北抗曹操,東和孫吳,已經(jīng)很難;為什麼劉備和孔明在成都造宮殿,置館舍,積糧草,添兵器,在探知曹吳連結,欲取荊州時,不僅不為之謀劃或派大將增援,而是:“送官誥與云長,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敵軍膽寒.”又怕關羽不去送死,沒過幾天,又派專使拜云長為“前將軍,都督荊襄.”你可知此時襄陽是在曹仁手里,不讓他再北抗曹操,而是讓她北攻曹操;拿不下襄陽還不行..其用心何其毒也;
多少年來,對[大意失荊州]這句話深信不疑的多,明明白白的直說就是關羽你太大意了,孔明臨走時已囑咐過你,都是因為你的大意把荊州給丟了,你死有余辜.好可悲呀,跨下赤兔馬,手中青龍刀,漢壽亭候美須公,單刀赴會過關斬將威震華夏的英雄敗走麥城,憤然呼喚著:“還我頭來,”背負著沉重的歷史罪名走上了歸神之路.不知關帝爺而今知誰害公否?在此試做十問;看諸君何以為答.之一;劉備入川時,孔明以荊州重地,留下了幾乎全部精銳,只守不攻.孔明入川時留給了關公的是啥?之二;荊州是怎末來的,借了不還,又如何能東和孫吳,?之三;如在取的漢中后,將荊州歸還東吳而令其攻徐州,派關張趙馬黃之一或二引兵出秦嶺北攻雍州[長安],曹方在新敗之時東西兩線又如何對敵,?之四;已知曹吳聯(lián)合,為何不守反攻?之五;已知荊州及長江沿岸無兵把守,何以不派將增援?之六;孔明入川時在魚腹浦已布下八陣圖,何以不告訴關羽?之七,在上壅設兵的目的如果是聯(lián)接兩塊根據(jù)地,何以大戰(zhàn)時不讓關指揮?之八;關公拒吳和親已無和平,孔明已知何以不將關取回,或與東吳另做外交努力?之九;關羽受傷在前,大本營為何不管不問,孔明這次又為何不夜觀天象,難道是關羽的天象看不出來?之十;“荊州重地,責任非輕,”丟了之后,前方不知,以致兵變,關公逃回不能,后方不知,等到關羽死了,托夢給劉備才知道,又有誰關心他?可惜至今無公論.
問我十問的答案;我也不知道,簡單的回答是陰謀詭計,爭權奪利,忌賢妒能,鏟除異己.但并非僅此而已;人和當然好,但要大家都和才好.只此人之常情聰明的小人做的到嗎?不知道.不說關公了,現(xiàn)在有公論又有何用,關鍵是一開始就跟錯了人,大耳賊劉備假仁假義,活生生一個無德無能無情的害人精,關羽等[劉漳,劉表,呂布,袁紹,龐統(tǒng)]不一而足,僅就其集體害人就不下百萬,新野幾十萬百性是誰害的,是他的假仁義讓百性送命,尤其是關羽死后,他的咀臉更丑陋,哭著喊著要報仇,等他人一勸,好哇,還是先當皇帝吧,漢獻帝死了他比誰都鬧的歡,關公自與他結拜三十年舍己為他,世人共知,可遠比不上一個假皇侄死了來得重要,本來已經(jīng)不去報仇了,皇帝當?shù)耐?可張飛有真情,“你不去我去,”劉備這才掛孝出征,不過是先送了三弟的命,明知張飛已經(jīng)控制不了自己,你當大哥的是干啥的,為何不留下與你共處?.桃園結拜有同生共死的話,盡管是假仁義,可要不假下去,老二老三都死了,兩個孩子總鬧也不是個事,苦心裝了一輩子的仁義就徹底破產(chǎn)了,沒辦法;劉備帶著七十五萬人馬和皇帝的裝備去打東吳了,孫權是真急,孔明是真樂,早就算好了:老二死老三必死,在隆中張飛想燒茅蘆時孔明已知道該如何打發(fā)他了?,F(xiàn)在他們都死了,勸老大不要去,是他非去不可,就他那兩下子,純粹是找死,正合吾意,只是可惜了幾十萬人要為這個苯蛋賠葬,大丈夫不拘細節(jié)了;于是,劉備自春至夏帶著幾十萬人馬,在長江七百里沿岸亂打一氣,讓陸遜一把火燒了個干靜,孔明在成都靜等消息,并預告可到白帝城暫避,又派趙云接應,這才上演了白帝城托孤的千古好戲.
劉備在白帝城胡弄了個永安宮,思前想后,沒臉回去了,實際上也回不去了,恐怕是終于明白了真正的威脅來自內(nèi)部,所以先與趙云套交情,安排了要末這樣要末那樣.才請孔明等人來,現(xiàn)在大家去看,趙云手按劍柄依然殺氣騰騰,所為何來,非諸葛無他,劉備先說:我要死了,想交斑給兒子,.孔明就回答:別急,你還死不了呢,劉備接下來就把已經(jīng)想好的心腹話說了出來,我兒子不行,你來干吧;試想如果孔明有不當?shù)幕卮?趙云的劍會傾刻間取其首級,孔明劉備和大家都明白,阿斗是趙云用命換來的,誰對他不利趙云都會拼命.所以孔明才第一次“手足無措,汗流遍體,”答應永不奪權,繼之以死,,好了,妥協(xié)完成,孔明當了相父,劉備的兒子是兒皇帝.;劉備死了,前邊的幾個老婆都沒得著好下場,孩字鬧了個虛名保條命,也算大耳賊沒白干.不過,啊斗生不自由,死留笨名則是后話.
第六回 兒皇帝相府初問安 諸葛亮全權平五路
上回說到劉備托孤,孔明當了相父.可劉備死的并不輕松,先是關羽張飛前來索命,并直接說:“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封為神, 哥哥與弟聚會不遠矣”.這可叫劉備與兩個神弟如何見面呢?虧心哪;再就是擔心這個軍師的話有幾分可信,我不講信義他可更不講啊,無奈之下,只好大套交情懇請趙云:“早晚看顧吾子,勿負朕言,”說白了就是你多操心,別讓人把我兒子害了,孔明和大家都聽清楚了,最不放心的是你孔明,畢竟曹坯剛廢了漢獻帝.各位至此該明白我不是故意給孔明過不去了吧, 在蜀國被滅后,劉禪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受封為安樂公,保全了自己和家小,是所有國破而得以有家的皇帝,比傅義同志還好一些吧;這句被世人普遍譏笑的話可不簡單,是數(shù)十年苦難過程的總結,是當兒皇帝萬般無奈的吶喊,是一個大政治家審時度勢的決定,,僅此就比他的爹們更愛民,誰可再找出一個來,是崇貞還是宣統(tǒng).至少我不笑他,換做是比他強幾倍的人又能怎樣?恐怕是不得善終。且看當時劉禪年及二十,孔明不過四十二歲,[劉備時年六十三,比孔明大二十歲]劉禪卻屈身稱其為父,[如為趙云是理所當然]委屈也得喊爹,可相父并不買帳,五路大軍攻來,君臣急的團團轉,相父閉門不出,誰也不見,連太后都要去拜見丞相,甚至要去太廟對質(zhì).難不難呀?好不容易進了相府,不敢驚動正在觀魚的相父,在其身后立久,徐徐而言:“相父安樂否?”
阿斗也是真廢話,他能不安樂嗎? 現(xiàn)在的三國中,你們家的董事會解散了,曹操也死了,第一代領導人中,就孫權和他孔明了,所以,孔明大笑后告訴啊斗,你操甚磨心呀,打仗嗎你們也不懂,說了還誤事,我早辦好了,回家呆著去吧,要聽話,不要學你爹,就他惹的麻煩叫我頭痛,要給東吳說好話才行,要不人家除了占了荊楚之地外,還要來攻成都,我在想派誰去投降呢,?.在逞強者面前示弱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后主連連拜服:“相父真神人也.”而后,孫權和孔明互派使者,兩家結為戰(zhàn)略伙拌關系.孫權也知道了阿斗不管事,全憑諸葛做主,放心了,啊斗也按照孔明的指示,在仇人的來使面前只敬禮不說話,提前進化到了現(xiàn)在的日本天皇,因為孔明是超級首相嘛.而且孔明直言不諱:以前是我們家老主公不對,你回去要替我們多說好話.在這里我想多一句觜,如果當初[東和孫吳]的戰(zhàn)略認真施行,則可全魯肅之德而得誠信之大名, 保劉關張之義而用其勇,內(nèi)強實力,借助吳援,固南擴北,主動使得這只烏龜?shù)念^伸向黃河,以川,滇為基礎,取漢中,越秦嶺,據(jù)壅州,看并州,攏西涼,俯視中原不知又當如何?大國之相不比弱蜀之相父更可致遠呼,可悲的小農(nóng)意識...... 第七回 孔明起兵勝南蠻 武候上表要北伐
自孔明全部治理蜀國之后,民富國強頗有起色,尤其是起兵鞏固南方邊境,更是應時用力用心,利國利民利己.七擒七縱孟獲將其軍事,政治以及學識謀略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在一敗于荊州,再敗于彝陵,損兵折將,失地求和,大損國威,民望下降,個人也名聲掃地之際,有此勝利十分可貴,孔明在軍心民望上更是獲益不小,如可持之以恒,則前之所有皆可掩蓋,可嘆其名垂千古的前后<<出師表>>瀉了他的底?! ∠瓤辞耙坏?lt;<出師表>>是如何瀉了孔明的底吧。
卻說細作將司馬懿受計遭貶的事報入川中??酌髀勚笙苍唬骸拔嵊ノ壕靡樱斡兴抉R懿總雍、涼之兵。今既中計遭貶,吾有何憂!”次日,后主早朝,大會官僚,上《出師表》一道。表曰: 臣亮言: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志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yōu)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jié)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劣谡遄脫p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主覽表曰:“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又欲北征,恐勞神思?!笨酌髟唬骸俺际芟鹊弁泄轮?,夙夜未嘗有怠。今南方已平,可無內(nèi)顧之憂;不就此時討賊,恢復中原,更待何時?”忽班部中太史譙周出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旺氣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圖也。”乃顧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孔明曰:“天道變易不常,豈可拘執(zhí)?吾今且駐軍馬于漢中,觀其動靜而后行?!弊S周苦諫不從 因近日太忙,未能及時寫出《出師表》是如何瀉了孔明的底,又瀉了他什麼底,為能讓大家看得明白一些,前邊已摘錄了孔明所上的前《出師表》和前后過程的一段文字,以資參考。卻說孔明南征得勝,其在蜀國內(nèi)外威望大增,但在數(shù)次大敗得一次勝利的連年征戰(zhàn)后,其蜀國兵疲民困難以掩蓋,本當休養(yǎng)生息以待良機再行北伐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連馬謖等都看得出來,可孔明卻被一次勝利沖昏了頭腦,自以為是,定要北伐,先用馬謖的離間計使曹營中總督雍,涼兵馬的司馬懿遭貶回了家,自以為得計,雄心萬丈,在已作了決定和準備之后,才裝模做樣的向阿斗請示,即上表北伐,這個過程有幾個不可?。灰皇?,戰(zhàn)役發(fā)起的時機不對,二是,采用詭計而自以為得計是僥幸心理,三是,自以為是不聽勸阻,四是,為圖虛名上表提前暴露了戰(zhàn)略意圖,使戰(zhàn)役失去了突然性[在同樣的出征地點是漢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地方]五是,如要真心指導皇帝和安排相關人事大可不必如此公開.六是;還未出兵,就斷言勝利,說什麼效如何不效如何,.總之,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這句話是對<<出師表>>和孔明做了一個總結。
《出師表》的原文如何姑且不論,就羅貫中所用就是可供探討的奇文,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也會這樣做,就是寫請示要加一個稱謂,就連寫一封信也要有一個抬頭吧,可《出師表》沒有,直接就是:亮言;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我做以下安排和說明:三國之中屬我們這塊小,要想好就的去打仗,我的主意已定誰也不要反對了,更不要妄自菲薄,引喻失義,皇帝也要學著管點事,我安排的官和做的決定不要變,都是正確的,照既定方針辦就行;我本來在南陽種地,不想管什麼事,是老皇帝三番五次找我,不得已才來的。等到他們鬧得大敗要顛覆了,是我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二十多年功勞苦勞不少,老皇帝臨死把這一攤子交給了我,你們看,我一出馬,南征大勝,這次北伐,大家別管,不勝我負全責。特別有趣的是結尾教訓了幾句皇帝,還要挖苦:你不如你爹,要嘉納雅言,不懂就少說罷,實在是沒辦法,我要走又不放心,所以臨表泣涕,哭了半天,不知道說的是啥?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我的看法是;剛愎自用,狂妄自大,惟我獨尊,沽名釣譽,目空天下。是刻薄了一點。但相距不遠吧?! s說孔明率兵前至沔陽,商議進兵。忽哨馬報道:“魏主曹睿遣駙馬夏侯楙,調(diào)關中諸路軍馬,前來拒敵?!蔽貉由蠋こ鲋饕庹f:“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qū)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蔽貉舆@個主意也是當時孔明最害怕的司馬懿所最擔心的,可孔明不僅不用反笑魏延:“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蔽貉釉俅翁嵝眩骸柏┫啾鴱拇舐愤M發(fā),彼必盡起關中之兵,于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結果正如所料]孔明不聽并決定:“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魏延怏怏不悅??酌鞑钊肆钰w云進兵。還好,畢竟趙云有勇,孔明有術,開局不錯,子龍力斬五將,孔明智取三城,姜維來投,罵死王朗.乘雪破羌,曹魏震動,直逼的魏國皇帝親征,假如此時聯(lián)合東吳,西蜀之兵直攻長安,東吳自南京發(fā)兵攻徐州,北魏勢必要兩線做戰(zhàn),此兩地有一處不保則北魏不亡亦衰,但是孔明不肯讓利讓功與吳,加之此時敗事有余的投機投降名將孟達又緊著與孔明勾搭,要起上雍和金城之兵直攻魏都,孔明更是不可一世,直覺得北定中原成就姜尚似的功業(yè)指日可待,說不定已開始打算如何吞并東吳,所以根本不想與吳合力攻魏,只是在離長安百里周圍展示其高超的戰(zhàn)術,不料,司馬懿可比孔明直接,得到復官的命令即刻滅掉了孟達并斷掉了孔明的后路,孔明的大弟子高參馬謖象他老師一樣,高傲的失去了街亭,逼的孔明上演空城計,要不是他一生唯謹慎的大名,差一點就被活擒了,好歹有趙云斷后,才得以帶著斬馬謖的淚光逃回了漢中,損兵折將,勞民傷財,寸土未得,只以得了個處分,說了句大家要攻吾之短的客氣話就結束了第一次北伐,這算是他的底吧,瀉了吧,再次出來可就連命也沒咯嘍。
前一節(jié)對孔明所上的前《出師表》做了一個概括的分析,總之是以大敗結束,在人家東吳攻魏得勝后要求西蜀出兵時,孔明又決定出兵北伐。這就有了后《出師表》我們先來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其表曰:“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yè)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挤遣蛔韵б?,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chuàng),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jù)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zhàn),明年不征,使孫權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shù)十年之內(nèi),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shù)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之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缓笙鹊蹡|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缓髤歉`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焙喍灾?,一是說;我孔明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并有遠大的理想,多年以來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二是說;雖然上次敗了,但是曹操和劉邦他們也都打過敗仗,我敗一次不算什麼。三是說;一定要打,不打不行,我手下可打仗的越來越少了;四是說;有些事說不準;前些年你爹被曹操打的東躲西藏,曹以為天下已定,可后來我們又大勝,這才有了三國的局面。再后來都怪東吳不講信義,關羽把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毀了,你爹去報仇又鬧個大敗,這才讓曹丕當了皇帝,真是想不到。五是說;我這次只是盡心盡力去打,是勝是敗不知道??偟脑u價是:攬功推過,,打的是無把握的仗,正面說可謂以攻助守,負面說是沒有信心的逞強。
話說孔明又帶著三十萬大軍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北伐,不出司馬懿所料,孔明這次的確是出兵陳倉,大概情報工作沒做好,司馬懿早派一個姓郝的在陳倉的出口處筑城把守,使孔明舉三十萬兵力屢攻不下,將近月余,再有一個王雙,殺了孔明幾個大將竟無人可敵,孔明進退不的,靠姜維詐降和詭計合幾人之力才斬了王雙,無可奈何的回到了漢中,又是白費錢糧.<<出師表>>是敗事表,這就是他的底了. 第八回 持久戰(zhàn)諸葛盡粹 五丈原孔明求天
在西蜀建興十年至十二年間,孔明帶兵在壟西一帶與北魏打起了持久戰(zhàn), 遇曹真等則勝多,見司馬則勝少,其間,妝神槍糧,造木牛流馬,士兵輪換,懲罰李嚴,斗陣法,送衣衫,食少事煩,確實盡粹,只可惜只有一次放火燒了三個司馬一下子,但又因“天不滅曹”讓他們跑了,可關興及張苞這兩個英雄的后代卻都摔死了,當然,張貉也被孔明用計殺了.總之,諸葛亮用盡了全部本事也沒有取得進展,倒讓司馬氏在北魏占了主導地位.可想而知,大名鼎鼎的諸葛是多末不甘心哪,既生亮,何生司馬?誰使英雄淚滿衫呀?所以,孔明在五丈原求天,再增壽一紀,不死不已,要與他們干到底.這是多末好戰(zhàn)的精神?! 〈笤娙硕鸥υ鴮懺娬f孔明:“出征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衫。”說孔明鞠躬盡瘁的確如此,“事無巨細,仗二十以上均親裁之,”其出征未捷的主要原因前面已經(jīng)說到,其“身先死”的原因是他的治軍和管理方法所致,任誰都不信任,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其負責態(tài)度可嘉,其目中無人的做法不符合團隊建設的理念,關鍵未捷才是結果,也是其身先死的重要原因,孔明當時心理郁悶和無法交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杜甫形象的說出了:“淚滿衫?!?div>
大家都知道,孔明會六丁六甲之術,善觀天文早知吉兇,神乎其技,且不說是真是假,就按羅貫中的說法:借東風加上草船借箭,算華蓉早知曹操命不該絕,周瑜還未死已做哭的準備,關羽正打長沙已知主得大將,提前寫信預告天象示警龐統(tǒng)有難,一陣風就算出了趙云死了;特別是他自己更是其星大如斗,他們都是上天派來的,就連夏侯淵也是,偏偏劉備,關羽,張飛不是,孔明看不出來,也算不出來,而關公及張飛死了又說已受封為神,羅貫中到底想說什麼? 卻說孔明擺好了陣勢,求天增壽,魏延進帳報告踏滅了他的主命燈,求天天肯定是不答應了,又偏偏是魏延鬧的,這可不是報應???氣的孔明吐血,姜維舉劍要殺魏延,孔明沒讓殺,其實還不如殺了呢,魏延如果現(xiàn)在死了,只是個誤事的罪名,一生功名和妻兒還可保全,可反骨一說就錯了,下一回再說此事??傊酌髑筇鞗]起作用,他注定要帶著無限的不舍離開為之奮斗的權謀了。
第九回 諸葛假象退司馬 孔明錦囊殺魏延 前邊說到孔明放過了魏延,自知將死,開始做后事安排;第一步傳兵法;姜維直至孔明榻前問安??酌髟唬骸拔岜居咧冶M力,恢復中原,重興漢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將死。吾平生所學,已著書二十四篇,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內(nèi)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吾遍觀諸將,無人可授,獨汝可傳我書。切勿輕忽!”維哭拜而受??酌饔衷唬骸拔嵊小B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長八寸,一弩可發(fā)十矢,皆畫成圖本。汝可依法造用?!本S亦拜受?!笨酌髦遣粻幹畬?,他十年來或一生最信任的不過姜維,楊義,馬謖等數(shù)人,姜維與他可謂之師徒父子,相隨十余年,為何在其旦夕將死時才將平生所學傳授呢?現(xiàn)在是不是晚了一點呢?之前是信不過還是怕他亂用。
第二步殺魏延;喚馬岱入帳,附耳低言,授以密計;囑曰:“我死之后,汝可依計行之。”岱領計而出。少頃,楊儀入??酌鲉局灵角?,授與一錦囊,密囑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時,汝與臨陣,方開此囊。那時自有斬魏延之人也。為何一定要殺魏延呢,且看后面細說?! 〉谌奖M?;臨終安排;‘我死后,公等宜竭忠輔主。國家舊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輕廢。吾兵法皆授與姜維,他自能繼吾之志,為國家出力。吾命已在旦夕,當即有遺表上奏天子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