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女 21歲
[主證]3歲時高熱后左下肢肌痿?,F(xiàn)證腰酸疼痛,左側(cè)下肢肌痿無力,不能屈伸,膝以下涼,手足不溫,行路跛弱,經(jīng)常跌仆,天寒陰雨加重,面色淡白,舌微黃少苔,脈沉細。
[辨證]溫病傷陰,脾難布津,經(jīng)絡(luò)失養(yǎng),形成熱痿,久病陰虛及陽,脾腎兩虛,氣陽難以溫煦,以致肌痿乏力,膝下寒涼,當為痿躄之屬。
[治則]補益脾腎,溫養(yǎng)經(jīng)絡(luò),并囑加強鍛煉患肢,以促恢復能力。
[方藥]菟絲子30克 桂枝木9克 黑附子15克 生黃芪30克 川續(xù)斷15克 女貞子30克 生白芍30克 懷牛膝30克
按:上方系桂枝附子湯,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而成。方中以桂枝、附子溫經(jīng)散寒,用黃芪桂枝益氣通陽,況黃芪又能溫補脾氣,菟絲子、續(xù)斷、女貞子、牛膝補腎,脾腎雙補益氣通陽以榮經(jīng)絡(luò)。
服藥7劑,自覺患肢已能用力,遂按前方略事化裁。
方二 生黃芪60克 菟絲子60克 全當歸12克 生白芍30克 川續(xù)斷30克 黑附子18克 廣陳皮6克 桂枝木9克 懷牛膝30克 炒谷麥芽各9克
按:上方連續(xù)服用4月余(3日2劑),并配以運動功能鍛煉,病情逐漸好轉(zhuǎn),左下肢肌力有增。腨肌轉(zhuǎn)粗能有收縮感覺,踝跗亦可上下活動,治前走10分鐘,約一站地即不能支持,現(xiàn)可步行八站地亦不再摔倒,但尚不能抬腿。病肢已不畏寒,稍感煩躁,大便略干,舌根部苔薄黃,脈沉細稍數(shù)。此寒象已除,有陽轉(zhuǎn)之勢,肌痿漸有起色,仍有氣虛之證,自汗一證可征,囑按原方加倍生黃芪久服,后聞患者不持拐杖亦能上班行路,肌肉萎處見豐,不再跌倒,且每日服藥,仍然堅持鍛煉不懈。
痿躄屬于痿癥,痿癥系指肢體的筋脈弛緩,手足痿軟無力而言。臨床以兩足痿弱,不能隨意運動及行走者較為多見。受病肢體望診大多瘦消枯萎,肌肉萎縮無力,步履艱難者為肉痿,或稱肌痿。在下肢者又多稱為痿躄。
痿癥的記載最早見于《素問·痿論》,書中對痿癥作了較為詳細的論述,認為痿癥的主要成因是由于五臟的病變,而有“五臟使人痿”之說。并從肺主皮毛、心主血脈、肝主筋膜、脾主肌肉、腎主骨髓等關(guān)系,將痿癥分為痿躄、脈痿、筋痿、肉痿、骨痿等五種,其病均由于熱。正如張子和所云:“大抵痿之為病,皆因客熱而成”。此多指溫毒之邪,溫毒最易耗傷津液,溫邪犯肺或病后邪熱未清,肺受熱灼,則陰津受傷。肺之津氣來自后天水谷之精微,經(jīng)脾氣散精,上輸于肺,復經(jīng)肺之輸送,轉(zhuǎn)注于全身,筋骨經(jīng)脈,得此濡養(yǎng),則能維持正常的運動功能。溫毒傷肺,肺熱津耗,高源化絕,水虧火旺,筋脈失潤,導致手足痿弱不用,則發(fā)為此癥。鄒滋九說:“痿癥之旨,不外肝腎肺胃之病。蓋肝主筋,肝傷則四肢不為人用而筋骨拘攣。腎藏精,精血相生,精傷不能灌溉四末,血虛不能營養(yǎng)筋骨。肺主氣,為高清之臟,肺虛則高源化絕,化絕則水涸,水涸則不能濡潤筋骨。陽明為宗筋之長,陽明虛則宗筋縱,宗筋縱則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機關(guān),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縮之證作矣?!贝藢︷舭Y之病機論述,較為詳盡。
上述邱案病例,始病高熱,后即形成肌痿,膝以下涼,天寒陰雨加重,且患肢不能屈伸,顯然陰虛及陽,病情深化,已屬痿躄,為難治之癥,但以脾腎雙補、溫煦經(jīng)絡(luò)、榮養(yǎng)筋骨之品,并配以運動功能鍛煉,故亦能獲得一定效果。
——本文摘自《臨證治驗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