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稚
“外母見女婿,口水爹爹諦”。這句俗諺的語意,廣州人都能領會。“爹爹諦”也用作形容霪雨貌,如“個天好似穿窿咁,成晚爹爹諦”。何謂“爹爹諦”呢?
“爹爹諦”的本詞是“滴滴地”,它是宋末的中原民間口語,例見于小說史學家們都認為宋末的優(yōu)秀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李翠蓮快要出嫁,她爹媽正為她的快嘴毛病,會給婆家和娘家?guī)砺闊┒l(fā)愁,翠蓮以為爹媽擔心的是女婿不好,于是又對爹媽快嘴一番:“……這門女婿要如何?愁得苦水兒滴滴地!”后句即指因發(fā)愁得落淚。“滴滴地”顯然是當時的民間用語。
可以推斷,“滴滴地”這個口語,是隨著南宋的南遷漢人帶來廣州區(qū),仍按中原語言使用,定型成為一個記音詞而遺留下來的。日子久了,又按廣州方言讀疊音詞的習慣,將其中一音變調讀出,便成了“爹爹諦”了。例如“媽媽”讀成“嫲媽”,“爸爸”讀成“罷巴”,等等,都屬此類。
在元明的俗文學作品中,“滴滴地”的用例未見,可能是在遼、金、元軍事占領北方,引起語言激變而消亡了,唯獨保留在廣州方言之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