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中風理論中東垣學術思想探微
清代名醫(yī)王清任以《醫(yī)林改錯》一書享譽杏林。王氏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對中風病大膽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新理論。他獨倡“氣虛血瘀”論,提出中風“虧損元氣,是其本源”,立補氣活血治法,創(chuàng)立了名方補陽還五湯。該方臨床效果卓著,影響深遠。筆者發(fā)現(xiàn),王氏中風理論深受李東垣學術思想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有很大的發(fā)展,本文試就此作初步探討。
1 東垣學術思想對王氏中風理論的影響
1.1 病因病機方面
(1)論元氣:王氏認為,百病皆傷氣血,“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故多從氣血立論來討論病因病機。王氏非常重視元氣的作用,他說:“元氣即火,火即元氣,此火乃生命之源”:“人行坐動轉,全仗元氣”:“目視耳聽頭轉身搖,掌握足步,靈機使氣之功轉也”。在病理方面,“若元氣足,則有力;元氣衰,則無力;元氣絕,則死矣”:“氣有虛實,實者邪氣實,虛者正氣虛”。所以王氏將許多疾病歸于元氣虧虛所致。
李東垣對元氣也是十分重視的,認為“脾胃是元氣之本,元氣是健康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疾病所由生”,這是李杲脾胃內傷學說中最基本的觀點。正因為李氏認識到元氣在病癥發(fā)生中的關鍵作用,故特別強調元氣與脾胃的關系。雖然王清任沒有對脾胃內傷作太多的論述,但他強調元氣的理論觀點與李東垣是一致的。
(2)論中風病因病機:中風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為主要臨床特征,故王清任以“半身不遂”作為中風的病名。自《內經》起,醫(yī)家對中風病因病機眾說紛紜。wWW.11665.COm王清任認為歷代醫(yī)家關于“中風是由于風火痰濕之論”,以及真中、類中之分不甚合理,卻贊同張景岳“中風非風論”,而以“半身不遂”為病名,大膽提出自己的中風病因病機理論。
王清任認為,中風是“虧損五成元氣之病”,稱“虧損元氣,是其本源”,并用量化假說闡明其病因病機。他說:“元氣……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虧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經絡自然空虛,難免其氣向一邊歸并,則令或左或右半身無氣。無氣則不能動,不能動名曰半身不遂”。這是王清任在“半身不遂本源”中的論述,主要談及元氣虧損問題。王氏還認為,血賴元氣運行,“元氣既虛,必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提出氣虛血瘀是中風的病機。由此可見王氏對中風病因病機的全面認識應理解為氣虛、血瘀,氣虛為本為因,血瘀為標為果。
李東垣對中風的論述亦力主氣虛為病因。李氏說:“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以本氣自虛,凡人年逾四旬,氣衰者多有此疾,壯歲之際無有也”。王履亦指出:“東垣曰: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思傷其氣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
王清任雖未明言受東垣學術經驗之影響,只說是得到張景岳的啟示,曰:“余少時遇此證,始遵《靈樞》、《素問》、仲景之論,治之無功。繼遵河間、丹溪之論,投藥罔效”,“獨張景岳有高人之見,論半身不遂大體屬氣虛,易中風之名,著非風之論”。其實,張景岳對李東垣的學術思想是非常推崇的,張氏“中風非風”的理論中便明確說道:“觀東垣云:氣衰者多有此疾,誠知要言也”。醫(yī)學敎育網(wǎng)搜集整理由此可見王清任中風氣虛血瘀的病因病機觀點,是在不自覺之中受到東垣學術思想影響的。
1.2 中風病的治療
王清任根據(jù)他的氣虛血瘀理論,對中風病立補氣活血為治法,創(chuàng)名方補陽還五湯。
王氏認為,元氣虧損五成乃致半身不遂(中風),故遵“虛則補之”治則,冀大補元氣,復還其五成以除不遂。為此,其方冠以“補陽還五”之名,以昭此意。君藥黃芪生用四兩,大補元氣之虛,而奏益氣行瘀之功;臣以當歸身二錢,活血祛瘀而不傷正;輕用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地龍為佐使,以活血化瘀通絡。全方配 伍嚴謹,氣血并顧,標本兼治,獨具匠心。
然而,運用黃芪補氣活血化瘀并非王清任首創(chuàng)。王肯堂就曾觀察到中風多由真氣虧損引致,在論方藥治療時說道:“黃芪必用之君藥也”,甚至指出:不用黃芪為君,以致病人死亡是“醫(yī)殺之也”。而王肯堂深受金元補土派的影響,應該說服膺于李東垣,化裁于薛立齋,扶正補虛是其一貫主張??梢娡蹩咸盟]用黃芪治中風也是受到東垣影響的。同樣,張景岳更把李氏名方補中益氣湯,醫(yī)學敎育網(wǎng)搜集整理以及深受東垣學術思想影響的薛己化裁的歸脾湯兩方,置于其中風治方中,而這兩首方子均重用黃芪為君藥,臣以當歸。
李東垣本人也是補(益)氣活血的高手。李氏不僅長于補氣升陽,還善于運用活血化瘀方法,往往與益氣、升陽、瀉火等方法相輔而行,使比較復雜的病情,如氣虛并有血瘀者,獲得恰當?shù)闹委?,從而增進療效,說明他在臨床上是靈活多變的,決不局限于一隅之見。東垣用補氣活血方法治療過許多疾病,并創(chuàng)制了多種補氣活血方藥。如:治胃脘痛的草豆蔻丸、麻黃豆蔻丸,治咯血吐血的救脈湯,治頭痛的人參益胃湯、溫衛(wèi)保血湯,以及治療中風的天麻黃芪湯和清陽湯等。這些方中,黃芪、當歸為必用主藥,桃仁、紅花、蘇木等常作佐使,共成益氣活血化瘀之劑。
有鑒于此,丁光迪氏認為:“益氣祛瘀,治療風中經絡,實為李氏首創(chuàng),富有特點,并為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打開門徑”。張錫純也曾分析:“補陽還五湯方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說明王清任治療中風是受到東垣學術思想深刻影響的。
2 王清任對東垣學術思想的發(fā)展
王清任的學術體現(xiàn)著東垣的思想,但并不僅僅是在李氏原有水平上的重復,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
首先,王清任較李東垣更加重視元氣在中風發(fā)病中的決定作用,并把氣虛血瘀這一病機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
其次,王氏對氣虛血瘀中風作了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研究,總結出34種發(fā)病前的先兆癥狀,并提醒人們:這些先兆癥狀“皆是元氣漸虧之癥,因不痛不癢 ,無寒無熱,無礙飲食起居,人最易于疏忽”,可見王氏治未病的遠見較東垣更勝一籌。
更新時間:2011-03-22 22:15:40 作者:1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