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濕熱,人在高溫低壓、高濕度下,汗液不容易排出,出汗之后又不易被蒸發(fā),從而導(dǎo)致脾虛。體內(nèi)濕氣重時,人會感覺困倦、身體四肢沉重、少食欲、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xiàn)腸胃炎現(xiàn)象。所以,祛濕是夏季健脾的首要任務(wù),祛濕不要只知道喝涼茶,湯水也可以非常簡便輕松地祛濕健脾哦!人們常用喝湯來健脾祛濕,那么健脾祛濕的湯有哪些呢?與你分享幾款美味又健康的祛濕健脾湯,一起來學(xué)習(xí)吧。
脾為濕土,喜燥惡濕。濕盛導(dǎo)致脾虛,脾虛也可以生濕,往往互為因果。
因脾虛失運,水濕停留,多屬本虛標(biāo)實之證。本虛為主的人,治多健脾,佐以化濕;標(biāo)實為主者,則應(yīng)以祛濕為主,兼以運脾。
檢測你是否因濕重而脾虛:
一:赤小豆煲排骨
原料:赤小豆100克、排骨300克
調(diào)料:食鹽適量
做法:
1、首先,將赤小豆和排骨分別洗凈。
2、然后將材料都放入鍋中,注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約40分鐘,水開了之后,改用文火煲約2小時。
3、最后,放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這款湯不但可以祛濕除熱,還可以健脾,脾虛者飲用,并且注意日常生活的療養(yǎng)得當(dāng),很快就會恢復(fù)健康的生活。另外,如冬瓜玉米瘦肉湯、淮山粥、紅棗粥、木瓜糖水等也可達(dá)到去除濕熱的作用哦。
二:紅豆薏米湯
原料:紅豆、薏米各一把,清水3升
做法:
1、將紅豆和薏米洗凈,不用浸泡,并在砂鍋加3升的水。
2、然后,在鍋中加入紅豆和薏米,用大火熬開,開鍋后接著再煮五分鐘,然后關(guān)火。注意,千萬不要開蓋,等著鍋涼下來,讓材料在里面燜熟。
3、差不多手摸著鍋不燙了的時候,再開火,用中火接著熬煮,依舊不要開蓋,半小時后,熄火,還是不要開蓋,燜半小時即可飲用。
薏米味甘、性平,可以清熱排毒,代謝水分濕氣,可以祛濕健脾。紅豆味甘酸、性平,含有一種皂鹼,有健胃、生津、益氣、消腫及解毒等功能。這款湯綜合兩者的優(yōu)點制成,祛濕又健脾,烹煮簡易,非常適合MM們在家里隨手煮一煲哦!
三:薏米蓮子雞爪湯
原料:雞爪若干,薏米、蓮子適量
調(diào)料:鹽:適量
做法:
1、先將薏米和蓮子洗凈,將薏米放在水中浸泡1-2小時。
2、把雞爪洗凈,剝凈趾甲上黃色那層皮(注意不要斬去雞腳的趾甲,保留趾甲可以有助于防止雞油滲出),汆水撈起。
3、將清水煮沸,倒入燉盅里,把所有雞爪、薏米、蓮子、姜片和米酒放入,隔水燉兩個小時,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這款湯有祛濕氣、健脾胃、益腎補(bǔ)血、美白養(yǎng)顏的功效。
四:猴頭菇雞湯
原料:猴頭菇三顆,雞半只,枸杞,姜,鹽,料酒,火腿幾片
做法:
1、將猴頭菇放入溫水中,泡六個小時,用手抓一下,洗干凈。
2、再將雞放到沸騰的鍋里焯水,加兩片姜以及一些酒去腥,焯水完畢后撈出來沖洗干凈。
3、把雞切成塊,火腿切片,把雞、火腿、猴頭菇和姜片一起放進(jìn)電燉紫砂鍋里,一次性加足冷水,燉四個小時。
4、最后還有半個小時的時候加些許枸杞,再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注意,猴頭菇要用溫水充分泡發(fā),猴頭菇不宜放太多,否則湯會有苦味哦。
猴頭菇是我國著名的食用、藥用真菌,素稱“蘑菇之王”,是一種藥食兩用真菌,猴頭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臟、助消化、滋補(bǔ)、抗癌、治療神經(jīng)衰弱,對于祛濕健脾也非常有效哦!
五:竹蓀北菇老雞湯
主料:竹蓀(干)20克,母雞650克,干香菇40克,棗(干)20克
調(diào)料:姜3克,鹽3克
做法:
1、把北菇、竹蓀分別用水浸透,洗凈。
2、將竹笙切段,瀝干水。
3、把老母雞刮洗凈,去毛,去內(nèi)臟。
4、生姜去皮,加入適量的清水,用猛火煲滾,然后放入全部材料。
5、待水再滾起時,用中火煲3小時。
6、最后加入適量的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此湯有健脾開胃,滋潤養(yǎng)顏,降脂強(qiáng)身的作用。能健脾開胃,增進(jìn)食欲,而又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消除皮下過多的脂肪積聚,日常用此湯佐膳,既可補(bǔ)益強(qiáng)壯身體,又可保持身體健美。
六:淮杞燉兔肉湯
原料:兔肉,淮山藥,枸杞,桂圓(各適量)
調(diào)料:鹽,雞精,料酒,姜
做法:
1、先將兔肉洗凈切成塊,姜切片,山藥切塊,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水,并放入兔肉、姜片、桂圓、山藥,再加入料酒、雞精調(diào)味,燉一小時。
2、把枸杞放進(jìn)溫水中,泡好,湯燉好開蓋后,加入枸杞改小火再燉半小時,關(guān)火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這道湯有健強(qiáng)脾胃,滋養(yǎng)肝腎,安神補(bǔ)血,補(bǔ)中益氣的作用,同時可以祛濕熱,非常滋補(bǔ)。
七:鮮淮山胡蘿卜豬骨湯
原料:鮮淮山500克,豬尾骨1塊,胡蘿卜1根
調(diào)料:鹽適量
做法:
1、將淮山去皮切塊,紅蘿卜切塊。
2、然后豬骨頭切塊。
3、把所有材料放入鍋,加適量的水燒開,之后再用文火慢煮2小時,加適量的鹽調(diào)味,即可。
在《本草求真》有記載:胡蘿卜,入肺,兼入脾。胡蘿卜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礦物質(zhì)、揮發(fā)油等。 有健脾消食、補(bǔ)肝明目、清熱解毒、透疹、降氣止咳的功效。
新鮮的淮山不僅味道鮮美,同樣也具有藥用的價值,可以健脾補(bǔ)肺,強(qiáng)身健體,加上同樣可以健脾益胃的胡蘿卜,再加上一截我喜歡的帶肉的豬骨頭,煮一鍋靚湯,美味又健身,好湯,好喝。
九: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材料:薏仁30g,干凈豬腳一只約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豬腳洗凈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十: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做法: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十一:天麻補(bǔ)腦湯
材料:魚頭、天麻制法:用清水洗凈2個大魚頭和100克天麻,將魚頭封煎后放一旁。在沙鍋中倒入約8碗清水,先放魚頭,后放入天麻,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即可。
提醒:煲是將鍋子直接放于火上燜煮,而燉則是用隔水方式蒸煮為原則;煲湯會使湯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軟,燉湯則是原汁不動,適宜于含天麻一類藥材的湯料。
十二:海帶排骨湯
功效:十分常見的一種湯,美味而實用。周末為父母煲上健骨御寒的海帶排骨湯,讓家人備感溫馨。
原料:豬排骨、海帶
做法:將海帶浸泡后,蒸半小時,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時,徹底泡發(fā)后,切成長方塊。將排骨洗凈,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取出用溫水泡洗干凈。在鍋中放入排骨、蔥段、姜片、黃酒,先用大火燒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帶塊一起煮。
十三:海底椰南棗湯
功效:一看就知道是素湯,清甜不膩,可滋潤養(yǎng)顏。周末在外吃了太多口味油膩的飯菜后,可以用此湯加以調(diào)理。
材料:海底椰約150克,大蘋果兩個,南棗六粒
方法:蘋果洗干凈后每個切成4片,去心,南棗洗凈。水沸后,將各材料放入滾十分鐘,然后改慢火再煲兩小時,下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十四:淮山薏米蓮子粥
淮山、薏米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米60克,淘洗干凈后與小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調(diào)勻即成。健脾益氣。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納差,肢體無力。
十五:生魚煲西洋菜湯
功效:廣東的老牌例湯。生魚又稱黑魚,是生猛的食肉魚類,它富含的氨基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能讓你也恢復(fù)生猛狀態(tài)。
材料:生魚1條、瘦肉8兩、西洋菜1斤、蜜棗6粒
制法:生魚去鱗,清除內(nèi)臟,洗凈瀝干,撒少許鹽。鍋放油,將魚煎至微黃。
瘦肉洗凈,出水,用水沖凈。鍋內(nèi)放適量清水煮沸,再將全部材料放入,煲約三小時左右便可。
十六: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復(fù)蘇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么這款祛濕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制法:將豬小肚洗凈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nèi),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十七:金針豆腐瘦肉湯
功效:對于已顯疲態(tài)的你來說,制作簡單的金針豆腐瘦肉湯正好能滿足需要。雖然材料簡單,卻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針菇1兩、瘦肉4兩、豆腐1塊
制法:豆腐切塊,金針菇用水浸洗。將瘦肉“出水”,金針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時,再將豆腐放入煲內(nèi),加鹽半茶匙便可。
十八、胡椒白瓜滾豬筒骨湯十九、鮮土茯苓煲豬肉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肉500克、生姜1~2片。
二十、豬橫脷枸杞湯
材料:豬橫脷半條、豬肝半個、枸杞葉400克、姜3片。
做法:豬橫脷洗凈去脂膜,用鹽擦洗,切片;豬肝用清水浸泡一小時,中途換水2次,切片后和豬橫脷一起加少許鹽、油和生抽腌好;枸杞葉擇好洗凈,將適量清水倒入煲內(nèi)燒開,放1湯匙油,下枸杞葉和姜,待枸杞葉將熟時下豬肝和豬橫脷,滾熟后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溫補(bǔ)祛濕熱。枸杞于夏夏間最為肥嫩,配合豬橫刪及豬肝滾湯,苦甘清甜,非常有益。橫脷乃豬的胰臟,與豬舌頭無關(guān)。
二十一、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米15克、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洗凈;鯽魚宰后洗凈,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祛濕健脾益氣,其味甘潤可口,能祛濕健脾益氣,是夏日家庭祛濕困的靚湯,且男女老少皆宜。木棉花是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夏夏季之用。
二十二、鮮桑葉燉豬腱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diào)味。
功效:鮮桑葉有祛風(fēng)清熱,清肝明目之功效。倘為風(fēng)熱所侵,以致身體發(fā)熱兼有咳嗽,用鮮桑葉煎水代茶服,能清理風(fēng)熱,療效好而藥性平和,體質(zhì)稍差的人飲用亦無妨。3-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嫩葉可煮吃,燉湯的話,老葉也無妨。
二十三、莧菜肉片湯
材料:莧菜(綠)640克,豬肉(瘦)120克,姜4克,鹽2克。
做法:莧菜去根須,摘取莖葉洗凈;煲內(nèi)加水適量,放少許油鹽,煮至水滾。先下瘦肉,隨后放莧菜,滾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莧菜營養(yǎng)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幾大常量營養(yǎng)素,且都是易于消化吸收的優(yōu)質(zhì)營養(yǎng)。豬肉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必需的脂肪酸。做出來的湯,能清熱、利尿、祛膀胱濕熱、開胃消食、祛滯。夏季的青莧菜比紅色莧菜味佳,烹調(diào)后菜滑湯鮮,以菜壯梗短的為上品。只需將水煮開,加油鹽后放肉片及莧菜煮開即成。此湯濃香撲鼻,煮莧菜略多加點油,會使其更油滑可口。
二十四、淮山茨實薏米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shù)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shù)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jìn)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作用,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二十五、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瘦肉
材料: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各100克,瘦肉一斤,陳皮5克,鹽少許。
做法:五指毛桃根和土茯苓洗凈后浸泡片刻;瘦肉洗凈切成塊,汆水撈起備用;用湯煲煮水,沸開后加入所有食材,武火煮10分鐘再轉(zhuǎn)文火煲一兩個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益氣健脾。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其性平,味甘、有健脾補(bǔ)肺、利濕舒筋之功,適用于脾虛浮腫、食少無力。本品具有祛濕化滯、滋陰降火、健脾開胃等作用,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