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 弘毅國學文化 2020-07-22
【紅陶盂及支座】
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約公元前6000~5600年)
盂呈筒形。平底,底徑略大于口徑,外壁近口沿處口兩側有對稱乳釘狀凸起。夾砂紅陶,表面粗糙。盂下支座由三個獨立的靴形支架組成,支架下半部中空。這種由盂和支架組合而成的器具,堪稱磁山文化最具特色的陶器之一。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發(fā)現(xiàn)于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而得名。占地約14萬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曾進行大面積科學發(fā)掘,發(fā)掘面積6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遺物。據(jù)科學測試,其年代約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屬于華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存。磁山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將著名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的年代向更遠推了一千多年,在學術發(fā)展史上具有很高價值。
磁山文化陶器以紅陶為主,因燒成氣氛不穩(wěn)定,故呈色多不均勻,一件器物上有時會呈現(xiàn)紅、褐、灰等色。加之陶泥未經(jīng)細致淘洗,致使胎質粗糙。陶器采用泥條盤筑和捏塑法成型,胎壁薄厚不均。燒成溫度較低,約為700~900℃。陶器易碎。常見器物造型有環(huán)底三足缽、小口瓶、深腹盂及支座、碗、盤、豆、盂、甕、鼎等。器物以素面為主,少數(shù)裝飾有繩紋、篦劃紋、指甲紋等。
【彩陶幾何紋盆】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約公元前4800~前3900年)
盆折沿,深腹,圜底。泥質紅陶??谘丶巴飧共烤院诓拭枥L紋飾,口沿上描繪以點定位的水波紋,腹部描繪兩層三角形幾何紋,兩層紋飾中三角形的大小及形狀相同,但方向相反。經(jīng)綜合排比分析半坡類型彩陶上的紋飾后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三角形幾何紋飾是由具象的魚紋逐漸抽象演變而來。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1921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陜西等地,范圍很廣。其中心地區(qū)有北首嶺、半坡(1954年在陜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首次發(fā)掘)、廟底溝(1957年在河南省陜縣廟底溝村首次發(fā)掘)、西王村四個類型。半坡類型彩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圜底缽、卷唇折腹圜底盆、小口細頸大腹壺、尖底瓶等。紋飾多用黑彩描繪。其顯著特點是紋飾中動物形象較多,但幾何圖案仍是主體,主要有帶紋、豎線、斜線、波折線、三角紋等。
從該彩陶盆的造型、紋飾特征看,其時代應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彩陶波浪紋缽】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約公元前3100~前2700年)
平底。橙黃色泥質陶,表面打磨光滑。缽內、缽斂口,口沿外折,腹微鼓,腹以下漸斂,外及口沿均以黑彩描繪紋飾。缽內以底心為中心描繪旋渦紋,外壁繪波浪紋,口沿繪三組菱形網(wǎng)格紋。此缽造型飽滿,圖案線條流暢,是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彩陶的典型器。
馬家窯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因最初于1924年發(fā)現(xiàn)于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而得名。一般認為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在黃河上游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過去亦有人稱之為“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的突出特點是彩陶特別發(fā)達,而且可以依時代早晚分為馬家窯、半山、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三個發(fā)展時期。馬家窯類型彩陶造型有壺、罐、瓶、缽、盆等,多為橙黃色細泥質陶,器表打磨光滑,多以黑彩描繪條帶紋、圓點紋、波浪紋、旋渦紋、方格紋、人面紋、蛙紋、舞蹈紋等。構圖嚴謹,畫法嫻熟。圖案設計采用以點定位的方法,使畫面充分展開,盡情變化,具有強烈的韻律感。馬家窯文化彩陶造型之豐富、圖案之擅變,堪稱世界陶器發(fā)展史上無與倫比的奇跡。
時至今日,馬家窯文化彩陶上古老的母題仍不失其迷人的魅力,那流暢的線條所產(chǎn)生的質樸的韻律感,像奔涌不息的黃河水,給人們的視覺帶來美的享受。
【彩陶旋渦紋雙系壺】
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約公元前2600~前2300年)
壺小口,短頸,圓腹,腹兩側對稱置半環(huán)形系,平底。胎呈橙黃色。肩及上腹部以寬肥的帶鋸齒邊的黑彩條帶與細窄的紅彩條帶構成旋渦紋,利用線條的起伏旋轉表現(xiàn)河水奔騰向前的韻律感。
這種將柔和的弧線和醒目的圓點相結合構成嚴謹?shù)亩竭B續(xù)裝飾帶,是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的典型構圖方式,而圖案邊緣大量采用鋸齒狀裝飾則是半山類型彩陶的顯著特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