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論五臟苦欲補瀉+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五臟五味五行辨+中草藥歸經(jīng)入味法(恒之)+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
論五臟苦欲補瀉
苦,即病癥,病理狀態(tài),由于多種因素導(dǎo)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xiàn)形式或太過,或不及。
《內(nèi)經(jīng)》五臟苦欲補瀉理論是根據(jù)五臟的功能特性來指導(dǎo)處方用藥的理論?!端貑枴げ貧夥〞r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又說:“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此即后世所謂“五臟苦欲補瀉”理論。
苦、欲、補、瀉詳解
苦,即病癥,病理狀態(tài),由于多種因素導(dǎo)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違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現(xiàn)形式或太過,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條達(dá)而柔和,若其條達(dá)之性被違,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拘急,是謂苦急;又肝為將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亦反為所苦。故用甘味藥來緩其急。心苦緩,心在志為喜,若過喜則心氣渙散,功能降低,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心虛神散,即為緩,是謂苦緩。故用酸味藥來收斂。脾苦濕,脾主運化水濕,若濕重則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進一步失調(diào),所以出現(xiàn)濕盛的病理狀態(tài),是謂苦濕。故用苦味藥以燥濕。肺苦氣上逆,肺氣以肅降為順,若其肅降之性被違,出現(xiàn)的病理狀態(tài)為氣不能肅降而上逆,是謂苦氣上逆。故用苦味藥以降逆。腎苦燥,腎主水藏精,若腎虛不能布化津液,則出現(xiàn)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狀態(tài),是謂苦燥。故用辛味藥以布散津液。
欲,即順其臟腑特性,或順其臟腑功能則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順應(yīng)肝氣升散之性;心欲軟,軟即柔軟之意,咸味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變?nèi)岷?,以水火相濟;脾欲緩,甘味能補能緩以和中,即順應(yīng)脾充和溫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斂,即順應(yīng)肺收之性;腎欲堅,腎主閉藏,苦味堅腎以順應(yīng)腎固密之性。補即為順應(yīng)五臟之性,或增強功能。瀉即為違逆五臟之性,或降低功能。
綜上所述,正如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所云:“違其性則苦,遂其性則欲。本臟所惡,即名為瀉;本臟所喜,即名為補。”
五味的五行特性和臨床應(yīng)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內(nèi)經(jīng)》認(rèn)為分別易入于不同的臟腑。如《素問·宣明五氣》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闭^五味入五臟理論。不過,這一理論所說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臟有特殊的親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藥食,服用之后,藥力可先達(dá)到與其相應(yīng)的臟腑,這一點《靈樞·五味》說的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边@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補是瀉??梢?,它與我們所談的“五臟苦欲補瀉”是有所區(qū)別的。
后世許多醫(yī)家將“五臟苦欲補瀉”理論作為臨床用藥的指導(dǎo)原則,如張元素《醫(yī)學(xué)啟源·用藥備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體藥物舉例,而且他還根據(jù)本段的內(nèi)容,提出同一種藥味,入通于不同的臟腑之后,可以發(fā)揮不同的補瀉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則收斂心氣,入肺則補益肺氣;而同一酸味的白芍,即能斂肺,又能瀉肝。此外,他還提出即使某些藥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臨床應(yīng)加以區(qū)別運用,如同是辛味藥,既有細(xì)辛的辛散,又有知母、黃柏的辛潤;同是苦味藥,既有白術(shù)的苦燥,又有黃連的苦瀉。這些論述對臨床很有指導(dǎo)意義。其后,王好古《湯液本草》、繆希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李中梓《醫(yī)宗必讀》等,都在張元素論述的基礎(chǔ)之上立專篇對這一理論作了更深入的探討。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臟之苦欲補瀉,乃用藥第一義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醫(yī)”(《醫(yī)宗必讀·苦欲補瀉論》)之論。
就五臟苦欲補瀉的具體藥味而言,今僅摘錄王好古《湯液本草》的“五臟苦欲補瀉藥味”,以供大家參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xì)辛;以酸瀉之,芍藥?!薄靶目嗑?,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人參、黃芪、甘草?!薄捌⒖酀瘢笔晨嘁栽镏?,白術(shù);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薄胺慰鄽馍夏?,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一作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薄澳I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div style="height:15px;">
另外,從《內(nèi)經(jīng)》所述的五臟所欲的五味搭配來看,也體現(xiàn)了方劑的組方配伍原則。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藥疏散肝氣,是順從肝之所欲,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藥;“用辛補之”則是增加疏散氣之力,可視為輔助之藥,即臣藥;“酸瀉之”,因酸味主收斂,與肝散之特性相逆,又與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順從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約君臣藥物的辛散太過,故在此用酸味藥具有反佐的作用,而為佐藥。
當(dāng)然,臨證治病時必須結(jié)合臟氣的喜惡、病變的表里虛實寒熱性質(zhì)、藥物的氣味特點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當(dāng),不僅不能治愈該臟病變,還會變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親和力強的臟腑,所以還可能或傷所入之臟,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臟,故《素問·宣明五氣》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氣弱者勿食辛,以防更傷其氣;甘走脾,脾主肉,過食則自傷;酸走筋,筋病過食酸亦自傷,這是從過則自傷而言。咸入腎,心主血脈,水勝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為火之味,骨屬腎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這是從過則傷及所勝、所不勝之臟角度來說的。張仲景亦在《金匱要略》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腎病禁甘”的論述,與《內(nèi)經(jīng)》五味所禁理論的過則傷及所勝是一致的。
附王好古類集五臟苦欲補瀉藥味
肝苦急
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xì)辛;以酸瀉之,芍藥。虛,以生姜、陳皮之類補之。經(jīng)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苦以補腎,熟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證,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人參、黃、甘草。虛,以炒鹽補之?!疤搫t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dǎo)赤散。
脾苦濕
急食苦以燥之,白術(shù);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證,錢氏益黃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
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以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一作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虛,則五味子補之,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瀉腎。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
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止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以上五臟補瀉,《內(nèi)經(jīng)·藏氣法時論》中備言之,欲究其精,詳看本論。
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
《經(jīng)》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以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以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以咸瀉之。
一、苦欲補瀉的解析
引用繆希雍的話,即:“苦,就是所惡的東西,欲,就是所好的東西;能夠滋生所好的東西,就是補,能夠去掉所惡的東西,就是瀉。”很明顯,這里的“補瀉”與表達(dá)藥用功效的“補瀉”是不盡相同的。
總而述之,五臟均有所苦,以藥食五味治之,始有甘緩、酸收、苦燥、咸軟之論。同時,五臟亦有所欲,以五味補而瀉之,其中規(guī)律,引用張介賓的話,即:“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div style="height:15px;">
關(guān)于對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的理解,當(dāng)首推繆希雍所論:“
肝為將軍之官,言不受制者也。急則有催折之意焉,故苦而惡性循環(huán)之。緩之,是遂甘性也。甘可以緩,甘草之屬也。扶蘇條達(dá),木之象也;升發(fā)開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以辛散之,解其束縛也,是散即補也。辛可以散,川芎之屬是矣。急者,斂也,肝性之所苦也,違其性而苦,肝斯虛矣。補之以辛,是明以散為補也,細(xì)辛、生姜、陳皮之屬是矣。
心為形君,神明所出,其性惡散緩而喜收斂,散緩則違其性,斂則寧靜清明,故宜酸以收其緩也。軟者,和調(diào)之義也。心君本自和調(diào),邪熱乘之則燥急,故復(fù)以芝硝之咸寒除其邪熱,以軟其燥急堅勁之氣,使復(fù)其平也。以咸補之,澤瀉導(dǎo)心氣入腎也。煩勞則虛而生熱,故須人參、黃芪、甘草之甘溫,以益元氣而虛熱自退,故謂之瀉也。心以下交于腎為補,炒鹽咸以潤下,即得心與腎交也。火空則發(fā),鹽為水味,得以俾心氣下降,是既濟之道也,有補之義焉,故軟即補也。
脾為倉稟之官,主運動磨物之臟,燥其性也,宜健而不宜滯,濕斯滯矣,違其性,故苦而惡之,急食苦以燥之,使復(fù)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白術(shù)之苦溫是矣。過燥收復(fù)欲緩之以甘,甘草之屬是矣。稼穡之化,故甘先入脾,性欲健運,氣旺則行,補之以甘,人參是矣。長夏之令,濕熱主之,脾氣斯困,故當(dāng)急食苦以瀉之,黃連之苦寒是矣。虛則宜補,灸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棗以甘溫益氣,乃所以補其不足也。
肺為華蓋之腑,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氣也。氣常則順,氣變則逆,逆則違其性矣,故宜急食苦以泄之,黃芩之屬是矣。肺主上焦,氣政斂肅,故其性喜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之屬是矣。賊肺者熱也,肺受熱邪,急食辛以瀉之,桑白皮之屬是矣。不斂則氣無所管束,是肺失其職業(yè),故宜補之以酸,使遂其收斂之性,以清肅于上焦,是即補也,五味子之屬是矣。
腎為作強之官,藏精與志,主五臟,屬真陰,水臟也,其性本潤,故惡涸燥,宜急食辛以潤之,知母之屬是矣,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蓋腎非堅,則無以稱作強之職。四氣以遇濕熱即軟,遇寒冷即堅,五味子以得咸即軟,得苦即堅,故宜急食苦以堅之,黃柏味苦氣寒,可以堅腎,故宜急食以遂其欲堅之性也。以苦補之,是堅即補也,地黃、黃柏是也。咸能軟堅,軟即瀉也,澤瀉是矣。虛者,精氣奪也,藏精之臟,苦固能堅,然非益精,無以為補,故宜熟地黃、黃柏之屬以補之?!?div style="height:15px;">
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被繆希雍譽為“用藥第一義”。它是《內(nèi)經(jīng)》首次提到的關(guān)于五味的藥用本性及針對五臟神之不同而演繹出不同的補瀉方式,揭發(fā)了臟腑用藥之奧秘。不過,人們由于習(xí)慣了陰陽寒熱虛實表里來用藥,故對于臟腑所致的苦欲之性甚為忽視,這是相當(dāng)可惜的。
二、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的發(fā)展與應(yīng)用
在本草歷史上,第一個將五臟苦欲補瀉用藥論昭彰于世的,是張元素。他是第一個系統(tǒng)歸納總結(jié)臟腑用藥理論的醫(yī)學(xué)家,并在《臟腑標(biāo)本藥式》中詳細(xì)地歸納并論述了臟腑標(biāo)本寒熱虛實用藥式,用以規(guī)范用藥的法度,個別藥品,雖不甚恰當(dāng),但所立之式范,畢竟使所用藥物有所歸屬,故列而陳之,以便覽閱。
有余瀉之:瀉子—甘草。行氣—香附、川芎、瞿麥、牽牛、青橘皮。行血—紅花、鱉甲、桃仁、莪術(shù)、京三棱、穿山甲、大黃、水蛭、虻蟲、蘇木、牡丹皮。鎮(zhèn)驚—雄黃、金箔、鐵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銀箔、鉛丹、龍骨、石決明。搜風(fēng)—羌活、荊芥、槐子、蔓荊子、白花蛇、獨活、防風(fēng)、皂莢、烏頭、白附子、僵蠶、蟬蛻。
不足補之:補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黃、苦參、萆薢、阿膠、菟絲子。補血—當(dāng)歸、牛膝、續(xù)斷、白芍藥、血竭、沒藥、川芎。補氣—天麻、柏子仁、蒼術(shù)、菊花、細(xì)辛、密蒙花、決明、谷精草、生姜。
本熱寒之:瀉木—芍藥、烏梅、澤瀉。瀉火—黃連、龍膽草、黃芩、苦茶、豬膽。攻里—大黃。
標(biāo)熱發(fā)之:和解—柴胡、半夏。解肌—桂枝、麻黃。
火實瀉之:瀉子—黃連、大黃。氣—甘草、人參、赤茯苓、木通、黃柏。血—丹參、牡丹皮、生地黃、玄參。鎮(zhèn)驚—朱砂、牛黃、紫石英。
神虛補之:補母—細(xì)辛、烏梅、酸棗仁、生姜、陳皮。氣—桂心、澤瀉、白茯苓、茯神、遠(yuǎn)志、石菖蒲。血—當(dāng)歸、乳香、熟地黃、沒藥。
本熱寒之:瀉火—黃芩、竹葉、麥門冬、芒硝、炒鹽。涼血—地黃、梔子子、天竺黃。
標(biāo)熱發(fā)之:散火—甘草、獨活、麻黃、柴胡、龍腦。
土實瀉之:瀉子—訶子、防風(fēng)、桑白皮、葶藶子。吐—常山、豆豉、梔子、蘿卜子、瓜蒂、郁金、姜汁、藜蘆、苦參、赤小豆、鹽湯、苦茶。下—大黃、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續(xù)隨子、芫花。
土虛補之:補母—桂心、茯苓。氣—人參、黃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縮砂、木香、陳皮。血—白術(shù)、蒼術(shù)、白芍、膠飴、大棗、干姜、木瓜、烏梅、蜂蜜。
本濕除之:燥中宮—白術(shù)、蒼術(shù)、橘皮、半夏、吳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潔凈府—木通、赤茯苓、豬苓、藿香。
標(biāo)濕滲之:開鬼門—葛根、蒼術(shù)、麻黃、獨活。
氣實瀉之:瀉子—澤瀉、葶藶、桑白皮、地骨皮。除濕—半夏、白礬、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瀉火—梗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訶子。通滯—枳殼、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樸、杏仁、皂莢、桔梗、紫蘇梗。
氣虛補之:補母—甘草、人參、升麻、黃芩、山藥。潤燥——蛤粉、阿膠、麥門冬、貝母、百合、天花粉、天門冬。斂肺—烏梅、粟殼、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熱清之:清金—黃芩、知母、麥門冬、梔子、沙參、紫苑、天門冬。
本寒溫之:丁香、藿香、白豆蔻、益智仁、縮砂仁、糯米、百部、檀香。
標(biāo)寒散之:解表—麻黃、蔥白、紫蘇。
水強瀉之:瀉子—大戟、牽牛。瀉腑—澤瀉、豬苓、車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補之:補母—人參、山藥。氣—知母、玄參、補骨脂、砂仁、苦參。血—黃柏、枸杞、熟地黃、鎖陽、肉蓯蓉、山茱萸、阿膠、五味子。
本熱攻之:傷寒少陰口燥咽干大承氣湯。
本寒溫之:溫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術(shù)。
標(biāo)寒解之:解表—麻黃、細(xì)辛、獨活、桂枝。
標(biāo)熱涼之:清熱—玄參、連翹、甘草、豬膚。
命門
火強瀉之:瀉相火—黃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黃、茯苓、玄參、寒水石。
火弱補之:益陽—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紙、沉香、川烏頭、硫黃、天雄、烏藥、陽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當(dāng)歸、蛤蚧、覆盆子。
精脫固之:澀精—牡蠣、芡實、金櫻子、五味子、遠(yuǎn)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實火瀉之:汗—麻黃、柴胡、葛根、荊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吐—瓜蒂、滄鹽、薤汁。下—大黃、芒硝。
虛火補之:上—人參、天雄、桂心。中—人參、黃芪、丁香、草果。下—黑附子、肉桂、硫黃、人參、沉香、烏藥、破故紙。
本熱寒之:上—黃芩、連翹、梔子、知母、玄參、石膏、生地黃。中—黃連、連翹、生芐、石膏。下—黃柏、知母、生芐、石膏、牡丹皮、地骨皮。
標(biāo)熱散之:解表—柴胡、細(xì)辛、荊芥、羌活、葛根、石膏。
實火瀉之:瀉膽—龍膽、牛膽、豬膽、生蕤仁、生酸棗仁、黃連、苦茶。
虛火補之:溫膽—人參、細(xì)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棗仁、當(dāng)歸、地黃。
本熱平之:降火—黃芩、黃連、芍藥、連翹、甘草。
鎮(zhèn)驚—黑鉛、水銀。
標(biāo)熱和之:和解—柴胡、芍藥、黃芩、半夏、甘草。
胃實瀉之:濕熱—大黃、芒硝。飲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輕粉。
胃虛補之:濕熱—蒼術(shù)、白術(shù)、半夏、茯苓、橘皮、生姜。寒濕—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參、黃芪。
本熱寒之:降火—石膏、地黃、犀角、黃連。
標(biāo)熱解之:解肌—升麻、葛根、豆鼓。
大腸
腸實瀉之:熱—大黃、芒硝、芫花、牽牛、巴豆、郁李仁、石膏。氣—枳殼、木香、橘皮、檳榔。
腸虛補之:氣—皂莢。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黃、乳香、松子、當(dāng)歸、肉蓯蓉。濕—白術(shù)、蒼術(shù)、半夏、硫黃。陷—升麻、葛根。脫—龍骨、白堊、訶子、粟殼、烏梅、白礬、赤石脂、禹余糧、石榴皮。
本熱清之:清熱—秦艽、槐角、地黃、黃芩。
本寒溫之:溫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標(biāo)熱散之: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腸
實熱瀉之:氣—木通、豬苓、滑石、瞿麥、澤瀉、燈草。
血—地黃、蒲黃、赤茯苓、牡丹皮、梔子。
虛寒補之:氣—白術(shù)、楝實、茴香、砂仁、神曲、扁豆。血—桂心、玄胡索。
本熱寒之:降火—黃柏、黃芩、黃連、連翹、梔子。
標(biāo)熱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風(fēng)、蔓荊子。
膀胱
實熱瀉之:泄火—滑石、豬苓、澤瀉、茯苓。
下虛補之:熱—黃柏、知母。寒—桔梗、升麻、益智仁、烏藥、山茱萸。
本熱利之:降火—地黃、梔子、茵陳、黃柏、牡丹皮、地骨皮。
標(biāo)寒發(fā)之:發(fā)表—麻黃、桂枝、羌活、蒼術(shù)、防已、黃芪、木賊草。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全文引用了張元素的臟腑標(biāo)本補瀉用藥式,這對于臟腑用藥理論的傳播和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而本文則是知霖在他們的基礎(chǔ)上加以整合所得,其實用程度雖不高,但對初學(xué)中藥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綱攝領(lǐng)的指導(dǎo)作用。
五臟苦欲補瀉原則
五臟苦欲補瀉之說出於《素問?藏氣法時論》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辛味補肝瀉肺,甘味補脾瀉心,酸味補肺瀉肝,苦味補腎瀉脾,鹹味補心瀉腎)
苦欲者猶言好惡也,夫五臟者,違其性曰苦;遂其性曰欲。
本臟所喜,即名為補;本臟所惡,即名為瀉。
“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難以忍受之意?!坝闭呦惨玻葱枰?。
五臟所苦,實屬五臟之病理變化。五臟所欲,乃是五臟之生理特性。
遂本臟所欲,順其性而治者為“補”。逆本臟所喜,反其性而治者為“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肝
1、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急”是指急迫癥狀。
甘能(1)緩肝急(2)先實脾(3)脾實則肺金得養(yǎng)而能治肝木。
2、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肝喜條達(dá),木鬱達(dá)之,
辛能行氣走散。
3、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木欲升,辛則助其氣而發(fā)之,故曰補。
木性升,酸則反其性而斂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心
1、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主神明,酸收神志之渙散。
2、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心火太旺,鹹為水味,能順心火下行,能啟腎水制之。
3、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火欲軟,鹹則順其氣而軟之,故曰補。
火性速,甘則反其性而緩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脾
1、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為濕土,喜燥惡濕,苦能燥濕。
2、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緩即沖和之意,甘能入脾和中補虛。
3、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土欲緩,甘則順其氣而緩之,故曰補。
土性濕,苦則反其性而燥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肺
1、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
苦能瀉能降。
2、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肺屬金,金性斂肅,肺氣宜降不宜泄,宜宣不宜散。
酸能收斂外泄之肺氣,順肺氣之所欲。
3、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金欲收,酸則順其氣而收之,故曰補。
金性收,辛則反其性而散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腎
1、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屬水臟,蒸騰水液,化為津液,滋潤各臟腑。
腎燥多由肺郁不降,水乏化源。
辛能開腠理,致津液,通肺氣,即腎燥可潤之意。
2、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腎主蟄,以封藏為本,其氣宜密宜堅宜固,而苦味能堅。
相火妄動,能擾亂精室,致腎氣不固,苦能瀉亢盛之相火,故謂堅陰。
3、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水欲堅,苦則順其氣而堅之,故曰補。
水性凝,鹹則反其性而軟之,故曰瀉。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六氣淫勝治則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節(jié)錄整理如下:
厥陰(風(fēng)氣)在泉,風(fēng)淫於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fēng)氣)司天,風(fēng)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nèi),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nèi),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nèi),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厥陰(風(fēng)氣)在泉,風(fēng)淫於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fēng)氣)司天,風(fēng)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風(fēng)為木氣,風(fēng)主溫,惟金能勝,故治以辛涼。辛從金化,涼為金氣。
以苦降之(防辛太過),以甘緩之(緩肝實脾)。
以酸瀉之(酸能瀉肝)。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nèi),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熱為火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寒。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fā)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濕為土氣,惟燥能勝,故治以苦熱。苦能燥濕,熱能化濕。酸從木化,用以制土。
辛能行氣化濕(防酸太過)。
淡能滲濕(使?jié)裼腥ヂ?。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nèi),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fā)之。
火即熱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冷。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fā)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nèi),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燥為金氣,為清為涼,惟火能勝,故治以苦溫??鄰幕鸹?,溫能勝涼。
佐酸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酸補金瀉木(防辛太過)。
佐甘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甘緩肝實脾(防辛太過)。
腸胃燥結(jié),非下不可,急下之法,非苦不可。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寒為水氣,惟熱能勝,故治以甘熱。甘從土化,土能勝水,熱能勝寒。
寒水太甚,則腎陽氣不化,故以辛潤之。又取辛甘化陽之意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鹹瀉之。
【五行五除】 藥學(xué)理論彩色圖
經(jīng)云:經(jīng)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jié),反之于平。
歷代醫(yī)家對經(jīng)文中五苦六辛的含義,從未有能注釋者,究其因?qū)嵞瞬幻髦倬白?,造成的結(jié)果。
攻下派大醫(yī)張子和,對五苦六辛一詞解讀為:“五苦者,五臟為里屬陰,宜用苦劑,謂酸苦涌泄為陰,六府為表屬陽,宜用辛劑,謂辛甘發(fā)散為陽,此其義也?!?div style="height:15px;">
似是而非,嚴(yán)重脫離臨床實際。名醫(yī)尚且如此,況其下者乎?
其實,歸根到底經(jīng)方反映的精神實質(zhì)就是古之最重要的五味合化學(xué)說
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茲舉例說明如下:麻黃湯的作用通過汗出驅(qū)邪外出。方中杏仁(味苦),與甘草合化的咸味恰好能彌補汗出對身體的津液消耗,因為咸能生津嘛。由此可知,經(jīng)方配伍有不可思議之妙,非藥物的功效所能解釋清楚。這里面好比發(fā)生了一個化學(xué)反應(yīng),是反應(yīng)物和反應(yīng)的產(chǎn)物對治療共同起到了作用。這樣一來,藥物的性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余細(xì)觀古中醫(yī)經(jīng)典《神龍本草經(jīng)》對藥物的闡述,開明就言藥物的性和味,而從不言藥之歸經(jīng),因為你只要知道這個藥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瀉肝,補肺,收心(經(jīng)云:心苦緩 急食酸以收之)三個治療作用,其他的諸如咸,辛,甘,苦以此類推。歸經(jīng)純屬多此一舉,后世中醫(yī)專門就喜歡做這些無用功,把中醫(yī)復(fù)雜化,更使得后學(xué)無所適從,只知道糾纏什么論陰陽啊,元陽啊之類的,把中醫(yī)文學(xué)化,脫離臨床。用唐以后的中醫(yī)理論解釋上古中醫(yī)經(jīng)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些天才,把古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歸結(jié)為扶陽二字。
辯五苦六辛中五苦的正確解釋是苦溫,苦熱,苦寒,苦涼,苦平,是對苦味的五種藥性歸納。六辛的意思是辛溫,辛熱,辛寒,辛涼,辛平,還有一個特殊的生附子,生川烏的大辛大熱,是對辛味的六種藥性歸納。
為什么神龍氏要嘗百草呢?因為只有嘗才能知道藥物的性和味。民間一些草醫(yī),只要一嘗,就能大概知道草藥的功效。這才是中醫(yī)樸實的本來面目、
《呂氏春秋·本味》載經(jīng)方開山祖師爺伊尹比喻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曾說:調(diào)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也是強調(diào)了味對治療的作用,具體是:辛苦除痞(例:梔子干姜湯),咸辛除滯(例:大黃附子湯),甘咸除燥(例:調(diào)胃承氣湯),酸甘除痙(例:芍藥甘草湯),苦酸除煩(例:梔子豆豉湯)。今筆到于此,學(xué)者深思之。扶陽只不過強調(diào)了辛味的治療作用。而經(jīng)方經(jīng)典中醫(yī)強調(diào)的是五味的調(diào)和
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心欲軟,急食堿以軟之,用堿補之,以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緩之,用苦瀉之,以甘補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肝木與肺金對應(yīng)關(guān)系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水與心火對應(yīng)關(guān)系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以堿瀉之。
心欲軟,急食堿以軟之
注意,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術(shù)。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黃芩。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知母。
注云:開腠理,致津液,通氣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xì)辛。以酸瀉之,白芍。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黃芪、甘草、人參。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補之,五味子。以辛瀉之,桑白皮。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注意事項,古法以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
五臟五味五行辨
夫五行者,所以駭萬類之五象者也。學(xué)者治于醫(yī),求五行之道于《內(nèi)經(jīng)》。知肺為金味辛、肝為木味酸、腎為水味咸,心為火味苦,脾為土味甘。然于《輔行決》卻言,金味酸、木味辛、水味苦、火味咸,土味甘。同為五行,何以勢同冰火,判然異路?  學(xué)者昏昏,莫知其理,亦有直認(rèn)內(nèi)經(jīng)之文為訛者,雖有正道之心,不免欲明反誨。所謂五行者,言其一象之?dāng)?shù)也,無象即無數(shù),象離則數(shù)離,象變即數(shù)變。故五行,不可離一象而與他象之五行相較也。較則誤,誤則流,流則亂,亂則遠(yuǎn)道。
需知《內(nèi)經(jīng)》言五味配五行,有言病理者,有言生理者?!遁o行決》之五味配五行,只為藥理所言。病理、藥理、生理,此為三象。三象之內(nèi),五行各異,不可混為一談。
言生理者,為其水木其位居下,故上升,金火之位處上,故下斂。以此成升降回環(huán)之性,是以無病。然上升,下歛,是其本性,本性不必助,唯慮其過任其性,過任則妄為,妄為是以病成。故水木之性上升,監(jiān)以咸酸;火金之性下斂,制以苦辛。土甘本為緩,其性靜兼,君子之德也,無偏性,故居中央。故水谷入胃,別其味,分溉五臟,五臟皆能從其性而無使過之,是以無太過無不及也。
言病理者,言其味可外覺也。夫五味,病者可見,不病者不可見。肝病則味酸,脾病則味甘,肺病則味辛,心病則味苦,腎病則味咸。五味之外現(xiàn),緣于拂其五行升降之本性,有太過不及之處也。故《臟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治法之大則,學(xué)者深究此文,蒙惑之處,釋然可解。
言藥理者,因五行之本性而配屬之。肝德在散,故配以辛;肺德在收,故合以酸;脾德在緩,故屬以甘;心德在耎,故類以咸;腎德在堅,故比以苦?!杜K氣法時論》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寫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寫之。
圣人法則天地,象其類而用之,順其性曰補,逆其性名瀉。補瀉之意,升降之理,昭然若此,唯敏思善學(xué)者能得
夫五行者,所以駭萬類之五象者也。學(xué)者治于醫(yī),求五行之道于《內(nèi)經(jīng)》。知肺為金味辛、肝為木味酸、腎為水味咸,心為火味苦,脾為土味甘。然于《輔行決》卻言,金味酸、木味辛、水味苦、火味咸,土味甘。同為五行,何以勢同冰火,判然異路?  學(xué)者昏昏,莫知其理,亦有直認(rèn)內(nèi)經(jīng)之文為訛者,雖有正道之心,不免欲明反誨。所謂五行者,言其一象之?dāng)?shù)也,無象即無數(shù),象離則數(shù)離,象變即數(shù)變。故五行,不可離一象而與他象之五行相較也。較則誤,誤則流,流則亂,亂則遠(yuǎn)道。
需知《內(nèi)經(jīng)》言五味配五行,有言病理者,有言生理者?!遁o行決》之五味配五行,只為藥理所言。病理、藥理、生理,此為三象。三象之內(nèi),五行各異,不可混為一談。
言生理者,為其水木其位居下,故上升,金火之位處上,故下斂。以此成升降回環(huán)之性,是以無病。然上升,下歛,是其本性,本性不必助,唯慮其過任其性,過任則妄為,妄為是以病成。故水木之性上升,監(jiān)以咸酸;火金之性下斂,制以苦辛。土甘本為緩,其性靜兼,君子之德也,無偏性,故居中央。故水谷入胃,別其味,分溉五臟,五臟皆能從其性而無使過之,是以無太過無不及也。
言病理者,言其味可外覺也。夫五味,病者可見,不病者不可見。肝病則味酸,脾病則味甘,肺病則味辛,心病則味苦,腎病則味咸。五味之外現(xiàn),緣于拂其五行升降之本性,有太過不及之處也。故《臟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治法之大則,學(xué)者深究此文,蒙惑之處,釋然可解。
言藥理者,因五行之本性而配屬之。肝德在散,故配以辛;肺德在收,故合以酸;脾德在緩,故屬以甘;心德在耎,故類以咸;腎德在堅,故比以苦?!杜K氣法時論》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寫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寫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寫之。
圣人法則天地,象其類而用之,順其性曰補,逆其性名瀉。補瀉之意,升降之理,昭然若此,唯敏思善學(xué)者能得
中草藥歸經(jīng)入味法(恒之)
凡藥酸屬金、苦屬水、甘屬土、辛屬木、咸屬火,此五味之義也。凡藥青屬木入肝、赤屬火入心、黃屬土入脾、白屬金入肺、黑屬水入腎,此五色之義也。
凡藥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升能橫行、咸者能下能潤能軟堅、淡者能利竅能滲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藥寒、熱、溫、涼,氣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氣為陽,味為陰。氣濃者陽中之陽,薄者陽中之陰;味濃者陰中之陰,薄者陰中之陽。氣薄則發(fā)泄(發(fā)散),濃則發(fā)熱(溫燥),味濃則泄(降瀉),薄則通(利竅滲濕)。
辛甘化陽,酸甘化陰。輕清升浮為陽,重濁沉降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此陰陽之義也。
凡藥輕虛者浮而升,重實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氣薄者降而收(象秋),氣濃者浮而長(象夏),味濃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氣濃味薄者浮而升,味濃氣薄者沉而降,氣味俱濃者能浮能沉,氣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此升降浮沉之義也(李時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則沉而直達(dá)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則浮而上至巔頂。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凡藥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則上升,半身以下則下降。上焦用梢,下焦用根,半身以上用頭,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根。雖一藥而根、梢各別,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藥之為枝者達(dá)四肢,為皮者達(dá)皮膚,為心、為干者內(nèi)行臟腑。質(zhì)之輕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腎。
中空者發(fā)表走衛(wèi),內(nèi)實者攻里走脈。枯燥者入氣分,潤澤者入血分。此上下內(nèi)外,各以其類相從也。
凡藥色白、味酸、氣腥、性屬金者,皆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為庚金,肺為辛金。如白芍、魚腥草);色黑、味苦、氣腐、性屬水者,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jīng)(腎與膀胱相表里,膀胱為壬水,腎為癸水,如地黃);色黃、味甘、氣香、性屬土者,皆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jīng)(脾與胃相表里,胃為戊土,脾為己土。如人參);色青、味辛、氣臊、性屬木者,皆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經(jīng)(肝與膽相表里,膽為甲木,肝為乙木。如桂枝);色赤、味咸、氣焦、性屬火者,皆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經(jīng)(心與小腸相表里,小腸為丙火,心為丁火。如旋復(fù)花)。此味為綱,色為紀(jì)也。如黃芩,其味苦,氣清,色青黃,屬梢,故屬水入木,上清膽火,降膽經(jīng)、胃經(jīng)主藥。
凡一臟配一腑,腑皆屬陽,故為甲、丙、戊、庚、壬;臟皆屬陰,故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經(jīng)中,惟手厥陰心包、手少陽三焦經(jīng)無所主,其經(jīng)通于足厥陰、少陽。厥陰主血,諸藥入肝經(jīng)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陽主氣,諸藥入膽經(jīng)氣分者,并入三焦。命門相火,散行于膽、三焦、心包絡(luò),故入命門者,并入三焦。此諸藥入諸經(jīng)之部分也。
藥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可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木喜條達(dá)),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以散為補,以斂為瀉)。心苦緩(緩則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以咸補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腎為補,取既濟之義也),以苦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舒和),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辛瀉之。肺苦氣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辛開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泄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腎欲堅(堅固則無狂蕩之患),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甘瀉之。此五臟補瀉之義也。
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yīng)之義也。
多食酸傷筋(斂則筋縮),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則拘攣收引益甚也,辛勝酸(金克木,補木);多食苦傷氣(苦能瀉氣),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則陰益甚重而難舉也,咸勝苦(水克火,補火);多食甘傷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則壅氣臚腫益甚也(甘補土,木不克土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氣得辛,則散而益虛,傷皮毛也(辛補木,金不克木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則凝澀而口渴也(咸能滲泄津液,咸補火,水不克火)。此五病之所禁也。亦五行相克之義也。
多食咸,則脈凝泣(澀同)而變色(脈即血也,心合脈,火多,灼津)。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水多瀉火陽衰,水不能化汽滋潤皮膚)。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辛多生火,灼陰。按肝喜散,故辛能補肝,惟多則為害)。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脾合肉,其華在唇,胝音支,皮濃也。金燥也)。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腎合骨,其華在發(fā),土克水)。此五味之所傷也。
藥之為物,各有形、性、氣、質(zhì)。其入諸經(jīng),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有因性相從者(如屬木者入肝,屬水者入腎;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天者親上,本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有因質(zhì)相同者(如藥之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藥有以形名者,人參、狗脊之類是也;有以色名者,黃連、黑參之類是也;有以氣名者,香薷之類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參之類是也;有以質(zhì)名者,石膏、石脂、歸身、歸尾之類是也;有以時名者,夏枯、款冬之類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
凡藥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溫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金而收斂;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中;陳壁土制,借土氣以補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傷上膈;黑豆、甘草湯漬,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豬脂涂燒,咸滲骨容易脆斷;去穰者免脹,去心者除煩,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藥之為用,或地道不真,則美惡迥別;或市肆飾偽,則氣味全乖;或收采非時,則良異質(zhì);或頭尾誤用,則呼應(yīng)不靈;或制治不精,則功力大減。用者不察,顧歸咎于藥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練,思以蕩寇克敵,適以復(fù)眾輿尸也。治療之家,其可忽諸﹗《千金》云︰凡藥須治擇熬泡畢,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濕潤藥皆先增分兩,燥乃秤之。
海帶 味咸,性寒,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行痰瀉火,消癭化瘤。 海帶咸寒疏利,清熱軟堅,化痰利水,治鼓脹癭瘤,與昆布、海藻同功。 《玉楸藥解》
萹蓄 味苦,氣平,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清利膀胱,滲瀉濕熱。 萹蓄利水瀉濕,治黃疸淋澀,消女子陰蝕,殺小兒蛔蟲,療浸淫疥疬、疽痔痛癢之證。 《玉楸藥解》
木通 味辛,氣平,入足太陽膀胱經(jīng)。通經(jīng)利水,滲濕清熱。 木通孔竅玲瓏,通利竅隧,利水開癃,滲瀉膀胱濕熱。庸工利水方中,率多用之,而絕不得效。本草諸家,未參驗耳。 《玉楸藥解》
燈心草 味淡,氣平,入足少陰腎經(jīng)。利水通淋,瀉濕開癃。 燈心草利水滲濕,通小便淋澀。燒灰吹喉。散止鼻衄,并治破傷血流之證。 《玉楸藥解》
土茯苓 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經(jīng)。利水瀉濕,燥土健中,壯筋骨而伸拘攣,利關(guān)節(jié)而消壅腫,最養(yǎng)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燥土瀉濕,壯骨強筋,止泄斂腸,極有殊效。善治癰疽瘰疬,楊梅惡瘡。 《玉楸藥解》
馬蘭 味辛,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jīng)。止血破瘀,消疽除瘧,調(diào)營養(yǎng)血,破舊生新,治吐衄瘧痢,消酒疸水腫,腹痛腸痧,喉痹口緊,療金瘡折損,解蠱蛇傷、菌毒痔瘡。 《玉楸藥解》
貫仲 味苦,微寒,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jīng)。止血行瘀,破積殺蟲,收斂營血,消化瘀蒸,治吐衄崩帶,積聚痃癖,殺寸白諸蟲。 《玉楸藥解》
白芷 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發(fā)散皮毛,驅(qū)逐風(fēng)濕。 白芷辛溫香燥,行經(jīng)發(fā)表,散風(fēng)瀉濕,治頭痛鼻淵、乳癰背疽、瘰疬痔瘺、瘡痍疥癬、風(fēng)痹瘙癢、干皰疵瘢之證。兼能止血行瘀,療崩漏便溺諸血,并醫(yī)帶淋之疾。刀傷蛇咬皆善,敷腫毒亦善。 《玉楸藥解》
藁本 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行經(jīng)發(fā)表,瀉濕驅(qū)風(fēng)。 藁本辛溫香燥,發(fā)散皮毛風(fēng)濕,治頭皰面皯、酒齄粉刺、疥癬之疾。 《玉楸藥解》
薄荷 味辛,氣涼,入手太陰肺經(jīng)。發(fā)表退熱,善瀉皮毛,治傷風(fēng)頭痛,瘰疬疥癬,癮疹瘙癢。滴鼻止衄,涂敷消瘡。 《玉楸藥解》
浮萍 味辛,微寒,入手太陰肺經(jīng)。發(fā)表出汗,瀉濕清風(fēng)。 浮萍辛涼發(fā)表,治瘟疫斑疹,療肌肉麻痹,中風(fēng)斜癱瘓,醫(yī)癰疽熱腫、癮疹瘙癢、楊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閉癃,消肌膚腫脹,止吐衄,長須發(fā)。 《玉楸藥解》
石斛 味甘,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jīng)。降沖瀉濕,壯骨強筋。 石斛下氣通關(guān),瀉濕逐痹,溫腎壯陽,暖腰健膝,治發(fā)熱自汗,排癰疽膿血,療陰囊濕癢,通小便淋漓。 《玉楸藥解》
蓖麻子 味苦,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下胎衣,收子腸,拔腫毒,瀉水癥。 蓖麻子性善收引,敷足則下胎衣,涂頂則收子腸,貼鼻口斜,熏咽喉腫痹。熬膏貼膚,拔毒追膿,紙捻入鼻,開癃通閉。又性善走瀉,能利大小二腸,下飲澼水癥,兼消腫硬,平瘰疬惡瘡。 《玉楸藥解》
常山 味苦,性寒,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jīng)。吐痰瀉水,消脹除癭。 常山苦寒迅利,排決痰飲,能吐能下。庸工以治痰瘧,有無痰不虐之說,陋矣。 常山即蜀漆根,生用多服,則作嘔吐。 《玉楸藥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臨床用藥之基本原理(二)五臟補瀉
五臟苦欲補瀉解
五臟苦欲補瀉
五臟補瀉
苦欲補瀉論
五臟五味補瀉理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