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以治療各種滑脫癥候的藥物,稱為收斂藥。又叫收澀藥。
滑脫的病癥,主要有自汗盜汗,久瀉久痢,久咳虛喘,遺精滑精,溲多遺尿,白帶日久,失血崩漏等癥。因?yàn)榛撝T癥,如不及時(shí)收招,可引起元?dú)馊账ィ蜃兩Y。所以,《本草綱目》說:「脫則散而不收,故用酸澀之藥,以斂其耗散?!?。
本章藥物具有斂汗,止瀉,固精,縮小便,止帶,止血,止嗽等作用。凡屬外感實(shí)邪未解或?yàn)a痢、咳嗽初起時(shí)不宜早用,以免留邪。
《《收斂止汗藥》》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麻黃科植物麻黃的根。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平。入肺經(jīng)。 【功效】止汗。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自汗,盜汗。
本品專用于止汗,無論氣虛自汗,陰虛盜汗,均可應(yīng)用,常與黃耆、浮小麥、當(dāng)歸、牡蠣等配合應(yīng)用。也可研末外撲以止汗。
【處方用名】麻黃根(洗凈,曬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止汗方《肘后方》:麻黃根、龍骨、牡蠣。外治大病愈后,多虛汗,及眠中流汗。
【文獻(xiàn)摘錄】《別錄》:「止汗,夏月雜粉撲之?!?nbsp; 《本草綱目》:「麻黃發(fā)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jié)止汗,效如影響?!?/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干癟輕浮末成熟穎果或帶桴的穎果。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涼。入心經(jīng)。 【功效】止汗。 【臨床應(yīng)用】用于體虛多汗。
浮小麥專斂虛汗,不論自汗、盜汗均可應(yīng)用,常配合黃耆、麻黃根、白朮,或五味子、牡蠣等同用。
【處方用名】浮小麥(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牡蠣散《和劑局方》:牡蠣、浮小麥,麻黃根、黃耆。治虛汗
【文獻(xiàn)摘錄】《本草綱目》:「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婦人勞熱?!埂侗静輦湟罚骸钢固摵贡I汗,勞熱骨蒸?!?/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
【性味】甘,平。 【功效】止 汗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虛汗、盜汗。
本品有止汗的功能。臨床上常與癟桃干、紅棗等配合,用以治療虛汗、盜汗的癥候。
近年來,有以糯稻根配紅棗,或加擯榔,治療絲蟲?。挥挚膳浜鲜姶┑人?,加白糖飲服,治療傳染性肝炎。
【處方用名】糯稻根、糯稻根須(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錢至一兩,煎服。
【附藥】糯稻草:即糯稻的莖葉。可治療傳染性肝炎,亦可作為預(yù)防用。一般用量為五錢至一兩,煎服。
《《止泄藥》》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澀腸止瀉,溫中行氣。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瀉不止。
肉豆蔻善能溫理脾胃,長于固澀,可澀腸以止瀉,常合干姜、黨參、白尤等用于脾虛久瀉;對脾腎虛寒泄瀉,亦可應(yīng)用,多配補(bǔ)骨脂、五味子、吳茱萸同用。
2.用于脘腹冷痛。
肉豆蔻雖為收澀之品,然溫中行氣止痛的作用亦屬不弱,故又可配木香、吳茱萸等藥用于脾胃虛寒、氣滯腹痛等癥。
【處方用名】肉豆蔻、肉果、煨肉果(用麩皮炒至老黃色,肉搗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肉豆寇丸《百一選方》:肉豆寇、木香、大棗。治久瀉不止,氣滯脹痛。
【文獻(xiàn)摘錄】《開寶本草》:「主溫中消食,止泄,治積冷心腹脹痛,霍亂中惡?!?/p>
《海藥本草》:「主脾胃虛,冷氣,并冷熱虛泄?!?nbsp; 《本草綱目》:「暖脾胃,固大腸。」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果殼。
【性味與歸經(jīng)】澀,平。入肺、大腸、腎經(jīng)。 【功效】斂肺,澀腸,止痛。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咳不止。
罌粟殼功能收斂肺氣,適用于肺氣不收、久咳不止的病癥,可配合烏梅等同用。
2.用于久瀉,久痢等癥。
本品有澀腸止瀉作用,治久瀉、久痢等癥,可單用,或與木香、黃連、干姜等配伍。
此外,嬰粟殼的止痛功效亦頗顯著,臨床上常用于胃痛、筋骨疼痛等病癥。
【處方用名】罌粟殼、御米殼(生用,用于澀腸、止痛)。炙粟殼、炙御米殼(蜜炙用,用于斂肺止咳)。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本品性澀收斂,故咳嗽或腹瀉初起時(shí)忌用;如久咳、久瀉用一般藥物無效者,始可考慮應(yīng)用本品,但又不宜多服、久服。
【方劑舉例】百勞散《宣明論》:罌粟殼、烏梅。治久咳虛嗽。
【文獻(xiàn)摘錄】《本草綱目》:「止瀉痢,固脫肛,治遺精久咳,斂肺澀腸,止心腹筋骨諸痛?!?/p>
《本草求真》:「功專斂肺澀腸固腎,凡久瀉,久痢脫肛,久嗽氣乏,并心腹筋骨諸痛者最宜?!?/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訶子的成熟果實(shí)。
【性味與歸經(jīng)】苦、酸、澀,平。入肺、大腸經(jīng)。 【功效】澀腸止瀉,斂肺利咽。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瀉久痢,脫肛等癥。
訶子酸收固澀,能斂澀大腸,以制止腹瀉,適用于痢疾、泄瀉等病癥邪氣已衰而久瀉不止者,以及因久瀉而引起的脫肛等癥。對于痢疾腹痛而偏熱者,可配黃連、木香等同用;對于久瀉久痢而偏寒者,可配干姜、肉豆蔻等同用;如因?yàn)a痢日久、氣陰兩傷,須配益氣健脾養(yǎng)陰的藥物如黨參、茯苓、蓮肉、甘草、石斛、白芍等品同用。
2.用于肺虛喘咳或久嗽失音等癥。
訶子能斂肺下氣,又可苦泄降火。治肺虛久咳、動(dòng)則氣促,可與黨參、麥冬、五味子等配伍;治痰火郁肺、久嗽失音,可與瓜蔞皮、青黛、川貝母、桔梗、玄參、甘草等同用。
【處方用名】訶子、訶黎勒、訶子肉(生用,搗碎,一般用于斂肺降火)。煨訶子(用麩皮拌炒至微焦用,用于澀腸止瀉)。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附藥】藏青果:一名西藏橄欖。即訶子的未成熟果實(shí)。有利咽,開音作用??捎弥窝屎砟[痛,聲音嘶啞等癥。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或每次一枚,含咽其汁。
【按語】訶子一藥,主要用于久咳、久瀉等癥。它酸收而苦降,除能斂肺止咳、治肺虛咳喘外,對久嗽之癥而兼有火邪者,也可酌情配用。但因它長于收澀,對于痰嗽瀉痢初起、實(shí)邪尚盛者,不宜使用。
【方劑舉例】訶黎勒丸《沉氏尊生》:訶子皮、輕粉、青黛、香附、杏仁、貝母、栝樓仁。治勞嗽。
【文獻(xiàn)摘錄】《新修本草》:「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數(shù)枚殊勝?!?/p>
《本草衍義補(bǔ)遺》:「實(shí)大腸,斂肺降火?!埂侗静輦湟?,:「澀腸斂肺瀉氣?!?/p>
【藥用部分】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的經(jīng)加工的未成熟果實(shí)。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平。入肝、脾、肺、大腸經(jīng)。 【功效】斂肺,澀腸,生津,安蛔。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咳不止。
烏梅斂肺而止咳,對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癥,可與罌粟殼、半夏、杏仁等藥配伍應(yīng)用。
2.用于久瀉久痢。
烏梅又有澀腸止瀉作用,治療瀉痢日久不止,常與肉豆蔻、訶子、蒼朮、茯苓等配伍。
3.用于虛熱口渴。
烏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氣陰兩虛的煩熱口渴及暑熱煩渴,可與天花粉、葛根、麥冬、人參、黃耆等藥同用。
4.用于蛔蟲為患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癥。
烏梅味酸,蛔得酸則伏,故能和胃安蛔,常與黃連、黃柏、干姜,細(xì)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關(guān)緊閉,以烏梅肉擦之;用于外瘍弩肉,以烏梅炭研末外敷。
【處方用名】烏梅、大烏梅(帶核用)。烏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烏梅丸《傷寒論》:烏梅、黃連、黃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細(xì)辛、人參、當(dāng)歸。治蛔厥腹痛。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p>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為丸服,止休息痢?!?《本草綱目》:「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蛔厥吐利。」
《本經(jīng)逢原》:「烏梅酸收,益津開胃,能斂肺澀腸,止嘔斂汗,定喘安蛔?!?/p>
【藥用】本品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葉上的綿蚜科動(dòng)物五梖子蚜寄生所形成的蟲癭。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寒。入肺、腎、大腸經(jīng)。 【功效】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肺虛久咳。
五倍子藥性收斂,功能斂肺止咳,用治肺虛久咳,可與五味子、嬰粟殼等斂肺藥同用。
2.用于久痢久瀉。
五倍子又可澀腸止瀉,治療久痢久瀉之癥,常與五味子、白朮、補(bǔ)骨脂、丁香等配合同用。
3.用于體虛汗多,以及痔血、便血等癥。
五倍子用于止虛汗也有作用,可單味研粉敷臍孔上,或煎服;亦可與訶子、五味子等藥同用。本品又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痔血、便血等癥。
此外,五倍子又能用治遺精、遺尿、脫肛等病癥,還可外用敷治瘡毒皮膚濕爛。
【處方用名】五倍子(煮死內(nèi)部寄生蟲后曬干應(yīng)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外用適量。
【文獻(xiàn)摘錄】《開寶本草》:「主齒宣疳匿,肺臟風(fēng)毒,流溢皮膚,作風(fēng)濕癬瘡癢膿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兒面鼻疳瘡?!?/p>
《本草綱目》:「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濕爛,消腫毒,喉痹,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p>
【藥用】本品為單斜品系的多水高嶺士。
【性味與歸經(jīng)】甘、酸、澀,溫。入胃、大腸經(jīng)?!竟πА繚c止瀉,止血生肌。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虛寒性泄瀉及久痢脫肛等癥。
赤石脂酸澀收斂,有澀腸止瀉之效,主要用于虛寒性泄瀉或久痢不止,常與禹余糧、黨參、焦白朮、干姜等配合同用,對久痢兼有出血癥狀者,更為適宜。
2.用于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帶下等癥。
赤石脂能入血分,有止血之功,故可用治崩漏等癥,常與側(cè)柏葉、烏賊骨等同用。此外,本品還可外治瘡癰久不斂合,有生肌收口作用。
【處方用名】赤石脂。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八錢,煎服。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桃花湯《傷寒論》:赤石脂、干姜、粳米。治傷寒下利便膿血不止。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泄痢,腸澼膿血,下血赤白?!埂侗静菥V目》:「補(bǔ)心血....厚腸胃,除水濕,收脫肛?!?/p>
白石脂
【藥用】為晶體結(jié)構(gòu)屬三斜晶系,單晶體呈片狀,罕見,且個(gè)體極小。
【性味與歸經(jīng)】甘、酸,平,》:"入肺、大腸二經(jīng)。" 【功效】澀腸,止血。 治久瀉,久痢,崩漏帶下,遺精。
【臨床應(yīng)用】日華子本草》:"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并澀精淋瀝,安心鎮(zhèn)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漏,養(yǎng)脾氣,壯筋骨,補(bǔ)虛損。" :"畏黃芩、大黃、官桂。"
【處方用名】白石脂 【一般用量與用法】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方劑舉例】1治小兒瀉清水不止:白石脂一分,白龍骨一分。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2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白石脂細(xì)末,熬溫?fù)淠氈?,日?/p>
【藥用】本品為斜方品系褐鐵礦的礦石。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入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澀腸止瀉,收斂止血。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瀉久痢。
禹余糧澀大腸而止瀉痢,與赤石脂作用相似,故兩藥常配合應(yīng)用。
2.用于崩漏帶下。
本品有固澀止血作用,治體虛崩漏可與黨參、當(dāng)歸、熟地、赤石脂等同用;治帶下可與烏賊骨、牡蠣等同用。
【處方用名】禹余糧、禹糧石、余糧石(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八錢,煎服。
【方劑舉例】赤石脂禹余糧湯《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治傷寒下利不止。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下赤白?!?nbsp; 《藥性本草》:「主崩中?!?nbsp; 《本草綱目》:「催生,固大腸?!?/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石榴科植物石榴樹的果皮。
【性味與歸經(jīng)】酸、澀,溫。入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澀腸止瀉,殺蟲。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久瀉,久痢等癥。
本品有收斂澀腸作用,適用于久瀉、久痢等病癥,常與訶子、肉果等藥配合應(yīng)用。
2.用于蟲積腹痛等癥。
本品能驅(qū)蟲,用治蛔蟲病、絳蟲病等,常與擯榔、鶴虱等藥配合應(yīng)用。
【處方用名】石榴皮(洗凈,曬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附藥】石榴根皮:即石榴樹根的外皮。性味、功效均同石榴皮,但殺蟲力較強(qiáng),主要用于蟲積腹痛。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三錢。有毒性,不可大量應(yīng)用。
【方劑舉例】黃連湯《千金方》:石榴皮、黃連、黃柏、阿膠、甘草、干姜、當(dāng)歸。治赤白久痢。
【文獻(xiàn)摘錄】《別錄》:「止下利、漏精?!?/p>
《本草拾遺》:「煎服下蛔蟲。」《本草綱目》:「止瀉痢,下血,脫肛,崩中,帶下。」
《《澀精、縮尿、止帶藥》》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種仁。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入脾、腎經(jīng)。 【功效】補(bǔ)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唾。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下元虛冷、不能固密所致的遺精、早泄、尿頻、遺尿及白濁等癥。
益智仁能溫腎助陽、澀精縮尿。用于腎虛遺泄,可與補(bǔ)骨脂、菟絲子等配伍;用于尿頻、遺尿,可與山藥、烏藥等配伍;用于腎虛白濁或小便余瀝,可與川萆薢、烏藥等配伍同用。
2.用于脾寒泄瀉,腹部冷痛及口涎自流等癥。
脾陽不振,運(yùn)化失常,每易引起腹痛泄瀉。本品辛溫氣香,有暖脾止瀉的功效,可與黨參、白朮、干姜、炙甘草等配伍,用治脾寒泄瀉冷痛。涎乃脾所統(tǒng)攝,如脾臟虛寒,不能攝涎,以致口涎多而自流者,本品又能溫脾以攝涎,可與黨參、茯苓、半夏、陳皮、淮山藥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益智仁、煨益智仁(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益智仁功能暖脾胃而和中,助腎陽而固下,用治脾腎虛寒等癥,大都是取它固澀的特長。
2.益智仁善于溫脾攝涎唾,它所治的涎唾多而自流,乃是脾虛不能攝涎所致,必?zé)o口干、口苦的現(xiàn)象;如屬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有唇赤、口苦、苔黃等癥,則宜用黃芩、白芍、甘草等品,不可用辛溫的益智仁。
3.益智仁與補(bǔ)骨脂都能溫補(bǔ)脾腎,可用于遺精、尿頻、遺尿及虛寒泄瀉等癥。但益智仁偏于溫脾固澀,能攝涎唾;補(bǔ)骨脂則偏于補(bǔ)腎助陽,可用于腎虛腰酸及虛喘等癥,各有特點(diǎn)。
【方劑舉例】縮泉丸《婦人良方》:益智仁、烏藥、山藥。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shù)、小兒遺尿。
【文獻(xiàn)摘錄】《本草拾遺》:「治遺精虛漏,小便余瀝,……夜多小便者。」
《用藥法象》:「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p>
《本草備要》:「能澀精固氣,溫中進(jìn)食,攝涎唾,縮小便,治嘔吐泄瀉,客寒犯胃,冷氣腹痛,崩帶泄精?!?/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螳螂科動(dòng)物大刀螂等的卵塊。
【性味與歸經(jīng)】甘、咸,平。入肝、腎經(jīng)。【功效】補(bǔ)腎,固精,收縮小便。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腎陽不足的遺精,滑精,小便頻數(shù),小便失禁及小兒遺尿等癥。
桑螵蛸補(bǔ)腎助陽而偏于收澀,故有固精、收縮小便的功效。配菟絲子、枸杞子、補(bǔ)骨脂、龍骨、牡蠣等,可用于遺精、滑精;配覆盆子、益智仁、金櫻子等,可用于尿頻失禁及遺尿等癥。
【處方用名】桑螵蛸(用麩皮炒微焦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桑螵蛸補(bǔ)肝腎,助陽固精,能治腎虛陽痿、遺精、尿頻失禁、遺尿等癥;也可用于頭暈、腰酸及帶下等癥??偟恼f來,補(bǔ)腎收澀,是它主要的效用。如屬陰虛火旺或內(nèi)有濕熱的遺精、尿頻,不宜應(yīng)用。
【方劑舉例】桑螵蛸散《本草衍義》:桑膘娟、遠(yuǎn)志、龍骨、石菖蒲、人參、茯苓、龜板、當(dāng)歸。治小便頻數(shù)及遺尿、失精等癥。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陰痿,益精....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p>
《別錄》:「療男子虛損,五臟氣微,夢寐失精,遺溺。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軟件動(dòng)物烏賊科烏賊魚的骨狀內(nèi)殼。
【性味與歸經(jīng)】咸,微溫。入肝、腎經(jīng)。 【功效】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斂瘡。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崩漏下血,創(chuàng)傷出血等癥。
烏賊骨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對崩漏下血,可與茜草合用;如體虛的常和黃耆、白朮、黨參、阿膠、熟地等同用。對外傷出血,可用烏賊骨粉搽敷,也有止血的功效。
2.用于遺精及婦女赤白帶下等癥。
烏賊骨長于收斂,故能澀精、止帶,常合山茱萸、沙苑子、菟絲子等用于遺精;合白芷、牡蠣等用于帶下。
3.用于胃脘疼痛、泛吐酸水等癥。
烏賊骨功能收斂止血,且能中和胃酸,以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泛吐酸水,或潰瘍病出血,常合象貝、甘草研末同用。
4.用于瘡瘍、濕疹、潰瘍久不愈合等癥。
烏賊骨外用又能收濕生肌,可與黃連、黃柏、青焦等研末外敷,以療瘡瘍濕疹。
【處方用名】炙烏賊骨、海螵蛸(用麩皮炒至微黃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錢。外用適量。
【按語】烏賊骨又名海螵蛸,它與桑螵蛸雖同稱為螵蛸,且都有收澀作用,但海螵蛸具有止血、制酸的特長,也能固精止帶,然無補(bǔ)益作用;而桑螵蛸則以固精縮尿?yàn)樘亻L,具有益腎的功效。烏賊骨功專收澀,多服久服,常有引起大便秘結(jié)的現(xiàn)象。
【方劑舉例】固沖湯《衷中參西錄》:烏賊骨、茜草、棕炭,五倍子,龍骨、牡蠣、萸肉,白朮,黃耆,杭芍。治血崩。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女子赤白漏下,經(jīng)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p>
《別錄》:「止瘡多膿汁不燥?!?nbsp; 《大明本草》:「療血崩?!?/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的種仁。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入脾、腎經(jīng)。 【功效】益腎固精,健脾止瀉,袪濕止帶。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腎虛精關(guān)不固,夢遺滑精,小便失禁等癥。
芡實(shí)益腎而長于收澀,能固下元,故可澀精縮尿,用治夢遺滑精、小便失禁等癥,常與金櫻子、桑螺峭、菟絲子等配伍同用。
2.用于脾虛不運(yùn)、腹瀉不止等癥。
芡實(shí)為滋補(bǔ)斂澀的藥品,能扶脾以止瀉,治脾虛久瀉,常與山藥、茯苓、黨參、白朮等藥配合應(yīng)用。
3.用于婦女白帶。
本品能健脾而袪濕,且可固澀而止帶,故常用于婦女白帶,不論屬于濕熱帶下或脾腎兩虧的體虛帶下,都可應(yīng)用。配白果、黃柏、車前子等治濕熱帶下;配山藥、菟絲子、海螵蛸、牡蠣等治體虛白帶。
【處方用名】芡實(shí)、南芡實(shí)、蘇芡實(shí)、北芡實(shí)(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方劑舉例】金櫻芡實(shí)丸(原名水陸二仙丹)《洪氏集驗(yàn)方》:芡實(shí),金櫻子治遺精。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bǔ)中,除暴疾,益精氣。」《本草綱目》:「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nbsp; 《本草求真》:「功與山藥相似。然山藥之補(bǔ),本有過于芡實(shí),而芡實(shí)之澀,更有勝于山藥,且山藥兼補(bǔ)肺陰,而芡實(shí)則止于脾腎,而不及于肺?!?/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shí)和花托。
【性味與歸經(jīng)】酸,平。入腎、大腸經(jīng)。 【功效】澀精,縮尿,澀腸止瀉。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腎虛滑精、遺精、遺尿、小便頻數(shù)及帶下等癥。
金櫻子酸澀收斂,功能固精縮尿。用治腎虛滑精、遺精,可單獨(dú)熬膏服;也可與潼蒺藜、菟絲子、補(bǔ)骨脂等配伍同用。在臨床上常用本品與芡實(shí)相配,制成丸藥,用治遺精、小便頻數(shù)、婦女帶下等癥。
2.用于脾虛久瀉。
金櫻子又能收澀固腸而止瀉,用治脾虛久瀉,可單用熬膏服,也可與白朮、山藥、茯苓、芡實(shí)等健脾藥同用。
此外,本品在臨床上還可用以治療子宮脫垂癥,也是取它固澀的功效。
【處方用名】金櫻子(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
【文獻(xiàn)摘錄】《蜀本草》:「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nbsp; 《本草備要》:「固精秘氣,治夢泄遺精,泄痢便數(shù)?!?/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薔薇植物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實(shí)。
【性味與歸經(jīng)】甘、酸,微溫。入肝、腎經(jīng)。 【功效】益腎固精,縮尿。
【臨床應(yīng)用】用于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小便頻數(shù)及小兒遺尿等癥。
覆盆子滋養(yǎng)肝腎,且有收澀作用,故有良好的固精縮尿的功效。配以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等則益腎補(bǔ)精,用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配以桑螵蛸、益智仁、菟絲子等則固腎縮尿,用治小便頻數(shù)、小兒遺尿等癥。
【處方用名】覆盆子(洗凈,曬干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覆盆子一藥,具有益腎縮尿的良好作用,以功效而得名。本品性微溫而不燥熱,功能收斂固精而無凝滯的弊害,補(bǔ)腎助陽而無傷陰的缺點(diǎn),故善于滋養(yǎng)肝腎,又可明目,適用于遺精、早泄、多尿、遺溺及眼目昏糊等癥。
2.據(jù)明代《本草綱目》記載,覆盆子與懸鉤子是兩種植物。但《中藥志》說,目前市場所用主要為植物秦氏懸鉤子的果實(shí),其它懸鉤于屬多種植物的果實(shí),皆能作覆盆子用。
【文獻(xiàn)摘錄】《別錄》:「益氣....,令發(fā)不白?!?nbsp; 《藥性本草》:「男子腎精虛竭,陰痿。」
《本草備要》:「益腎臟而固精,補(bǔ)肝虛而明目,起陽痿,縮小便。」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種子。
【性味與歸經(jīng)】甘、澀,平。入脾、腎、心經(jīng)。 【功效】養(yǎng)心安神,益腎固澀,健脾止瀉。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心悸,虛煩失眠等癥。
蓮子能養(yǎng)心寧神,常配合茯苓、酸棗仁、柏子仁等藥,用于心悸,失眠等癥。
2.用于腎虛遺精,崩漏,帶下等癥。
蓮子益腎,且有固澀作用,對下元虛損的遺精、崩帶等癥,常配合沙苑蒺藜、菟絲子、芡實(shí)、山藥、牡蠣等同用。
3.用于脾虛久瀉。
蓮子能健脾而固腸,用治脾虛久瀉,常配合白朮、茯苓、淮山藥等同用。
【處方用名】湘蓮肉、建蓮肉、蓮子肉(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附藥】1.石蓮子:又叫甜石蓮。為成熟蓮子在蓮蓬將裂開時(shí)采集者(蓮子去果皮、石蓮子不去果皮),或修整池塘?xí)r撿取落入淤泥中的蓮實(shí)。性味苦寒,功能除濕熱,開胃進(jìn)食。適用于噤口痢、久痢、久瀉等癥。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市售另有一種名為苦石蓮者,為豆科植物喙莢云實(shí)(南蛇勒)的種子,味極苦辛,應(yīng)予區(qū)別。
2.蓮須:又叫蓮蕊須。為荷花的花蕊。性味甘平。功能清心固腎,澀精,止血。適用于腎虛滑精、遺精、尿頻、遺尿,以及吐血、崩漏等癥。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3.荷花:為蓮的花瓣。性味苦甘溫。可搗爛外敷,治天泡濕瘡。
4.蓮房:又叫蓮蓬殼。為蓮的成熟花托。性味苦澀溫。功能化瘀止血,適用于婦女崩漏、尿血等癥。外用燒存性,研末,可涂治天泡瘡。近來也有用本品煎服用治子宮頸癌者。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外用適量。
【方劑舉例】清心蓮子飲《和劑局方》:石蓮子、人參、茯苓,黃耆、甘草、麥冬、黃芩、地骨皮,車前子。治氣陰不足,遺精,淋濁,消渴,以及婦人血崩、帶下等癥。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補(bǔ)中養(yǎng)神,益氣力。」 《食療本草》:「主五藏不足,傷中,益十二經(jīng)脈血?dú)狻!?/p>
《本草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qiáng)筋骨,補(bǔ)虛損....止脾泄久痢,赤白濁,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p>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種子。
【性味與歸經(jīng)】甘、苦,平。有小毒。入肺經(jīng)。
【功效】定痰喘,止帶濁。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咳嗽痰多氣喘。
白果能斂肺止咳而定痰喘,適用于咳嗽氣急較劇的癥候,在臨床上常與麻黃、甘草等藥配伍,用治哮喘痰嗽等病癥;如兼有肺熱現(xiàn)象,可再加桑白皮,黃芩等清肺藥品。
2.用于白帶、白濁及小便頻數(shù)等癥。
白果長于固澀,故可止帶濁、縮小便,常與芡實(shí)、蓮肉等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白果(帶殼,打碎,生用)。白果肉(打碎,去殼,生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或五只至十只,煎服。本品有毒,如炒熟服食,不宜過多。
【附藥】白果葉:即銀杏的葉。性味苦甘澀平。有殺蟲功效,可防治蟲害。據(jù)報(bào)道,本品又可用于高血壓及冠心病。
【方劑舉例】定喘湯《攝生眾妙方》:白果、麻黃、蘇子、款冬花、半夏、桑白皮、杏仁、黃芩、甘草。治咳嗽哮喘。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脊椎動(dòng)物刺猬的外皮。
【性味與歸經(jīng)】苦,平。入胃、大腸經(jīng)。 【功效】行氣止痛,化痰止血,固精縮尿。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胃脘疼痛。
本品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可單用本品一味,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一錢,每天二次至二次;也可配合白朮、白芍、香附、香椽皮等同用。
2.用于痔瘡便血,脫肛等癥。
刺猬皮能化瘀止血,治痔疾有專長,用治痔瘡便血,常與槐花、地榆等同用;如用于脫肛,可與補(bǔ)氣藥黃耆等同用。
3.用于遺精、遺尿等癥。
本品又有固精縮尿的功效,用于遺精、遺尿,常與固腎澀精藥如益智仁、牡蠣、芡實(shí)等品配伍。
【處方用名】刺猬皮、炙猬皮(炒至微焦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虮焊裳心?,每次吞服一錢。
【方劑舉例】遺尿二方(遵義醫(yī)學(xué)院附屬醫(yī)院方):炙刺猬皮、益智仁。治遺尿。
【文獻(xiàn)摘錄】《本經(jīng)》:「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腫痛引腰背?!?nbsp; 《別錄》:「療腹病疝積。」
1.龍骨、牡蠣(安神)
2.斂汗:酸棗仁(安神)
3.除熱止汗:櫓豆衣
4.固精澀尿:山楂(消食)、山藥、益智仁、山茱萸(補(bǔ)虛)
5.止血固帶:鹿茸(補(bǔ)虛)
6.止瀉攝涎:益智仁(補(bǔ)虛)
7.補(bǔ)脾止瀉:菟絲子(補(bǔ)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