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永旭君近年諸多山水畫作,滿目煙嵐云岫、竹樹交加,或溝壑幽寂、亭臺軒敞,或草木蔥蘢、溪流清澈,令人腦海中不由得涌動出臨風問水、臥石觀云一類古意縈懷的詩境趣韻。無論是筆墨間充盈著的真善美,還是畫境里散發(fā)出的精氣神,幾近顛覆我對于九零后年輕畫家的固有印象,心頭亦滋出以文記敘他與筆底山水的沖動。
江山如畫圖 | 97x180cm
中國山水畫作為文化藝術精髓,歷史悠久,氣度蓬勃。至隋唐以來,不但從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為人物畫配景的從屬地位中脫穎而出,且始在國中畫壇與人物、花鳥共成三足鼎立之勢。自古洎今,無論水墨山水還是青綠山水畫家,皆精英輩出,傳承有序。毫無疑問,作為新時代一位風華正茂的青年畫家,王永旭在山水畫的研習與創(chuàng)作上也是下過一番苦功夫的,他的筆墨較好承載了傳統(tǒng)的文人畫資源,還刻意在筆墨、構圖和設色等諸多表現(xiàn)手法上添入了自創(chuàng)的一些新意。不難看出,從其作品中所呈現(xiàn)出的藝術思索與審美取向來解析,在永旭體內(nèi)流淌的依然有著古人前輩們的血液,雖年紀輕輕,身上卻能有如此借古開今的積極追求實屬可貴!
江山多嬌圖 | 97x180cm
王永旭聰慧機敏,年紀輕輕亦熱衷繪事,在諸位名師的耳提面命與諄諄教誨之下,更是如魚得水。他不僅對臨習古人名家畫作樂此不疲,更喜歡擠出時間走進大自然,樂以造化為師,通過不斷的寫生來反觀、領會和體悟前輩們高妙的技法與深邃的境界。他善于通過掌握的技巧來處理黑白、疏密關系,力求從圖式結構與筆墨方法等方面彼此和諧,其筆下山水雖在刻意承載傳統(tǒng),卻極少像某些刻板畫家在自以為是的表達孤芳自賞的創(chuàng)作情緒,更多地是在借用山石樹木的優(yōu)美形象來揮灑自己謳歌大自然的喜悅。因此,作品中散發(fā)出的更多是一種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國粹藝術息息相關的文化氣質。
武當煙云聚 | 69x138cm
永旭在近期的繪畫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上刻意追求一種溫潤華滋的唯美情趣,竭力讓自己的繪畫語言生動活潑的生發(fā)出輝煌明艷或清潤俊秀的氣息。他很重視畫面的位置經(jīng)營、意境營造與色彩呈現(xiàn),不輕易淡漠諸如云嶺、丘壑、幽谷、流水、樹石、拱橋等每一種物象。因此,每每品觀永旭畫作,讓人滿目清爽,在心神清凈中油然而生舒然暢逸韻味。這同一些習慣以極簡筆法營造山水畫磅礴意境的畫家相比,恰又旁證了王永旭是有精力和實力以繁復有序的筆意縱情繪就鐘靈毓秀的雅潤畫境,如此少年老成之舉,讓人直嘆后生可畏。
青山洱海圖 | 69x138cm
一切有靈魂的藝術其本質都是相通的。正如一幅讓人愿意久久凝視欣賞的山水畫,它一定能給觀者帶來清麗婉轉或渾厚綿長的音樂感。永旭的山水頗有帶入感,讓人仿佛置身金碧輝映的音樂廳里,靜心聆聽一位嗓音盈耳的歌者在傾情放歌。他的繪畫基本功很扎實,駕馭筆墨的能力亦強,甚至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如此兼收并蓄的修為,使其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上徐徐生發(fā)出一種清潤華滋、靈動酣暢的文人墨趣,平添了一種清雅俊秀、恬靜離俗的高古氣息,展現(xiàn)出中國山水畫可望、可觀、可游、可居的審美理想,讓欣賞者能夠從畫境之中深切地感受到美妙的藝術情韻。
太華云起圖 | 97x180cm
青綠山水畫好不易眾所周知,源于其必須承載的適度裝飾性韻味,又需要在仿古繪畫中直接沿襲傳統(tǒng)畫法,更有先賢們已經(jīng)開創(chuàng)的高度后輩堪豈能輕易逾越。期間,一些畫家也曾嘗試通過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表達理想,往往又因過度裝飾而喪失固有的雍容姿態(tài),甚至變得造作死板,在極不自然中缺失掉唐宋時代的陽剛壯美和令人振奮的廟堂氣度。正因如此,畫家自身聰慧與勤奮是出好作品的關鍵所在已經(jīng)成為共識。永旭聰穎好靜且勤奮尤甚,常見他臨案不輟,恣意揮毫,或戶外寫生,或課堂聽講,或隨師觀展,少有燈紅酒綠的應酬,這對于年輕人確需超常自控力,對于青年畫家更有大益處。他之所以能在青綠仿古山水的研習上日漸成為后起之秀,正得益于他多年的勤學苦練和不懈堅守,才換來“筆如劍、山增色與樹生枝”的勃勃生機,也讓他創(chuàng)作出的山水畫淡逸勁爽而耐人尋味。
武當煙云聚 | 69x138cm
王永旭出生在一個藝術表現(xiàn)形式更加多元化的藝術環(huán)境里,新時代迫切需要藝術家們必須堅守中國畫的正典與底線,主動對國畫的筆墨語言和表達屬性投以新的關照與探索。可以窺見,他也在努力地借助筆墨紙硯一類固有的繪畫媒介,勤奮而清醒地探索著對于中國山水畫的體認,表達著對于國畫藝術的理解與情感。我曾藏有永旭先生的一幅四尺整紙《春水絕巔圖》立軸,堪稱精品力作。遠眺煙嵐云嶺,虛實縹緲,隱約如黛;中景可見山道曲折,怪石嵯峨,松柏挺拔;近觀更得草木豐茂,亭舍靜穆,流水潺潺。似有碧流激蕩之聲不絕于耳,亦有清涼舒心之氣撲面而來,仿佛能聽到伯牙鼓琴之音裊裊。畫上長款識曰:“春水絕巔上,乘風飛玉龍。紅日真正好,青松入蒼穹。亭臺樓閣曲徑,小橋流水清風。誰人把盞云亭。吟詩醉狂生。拾階聽鳥俊,春樹隱芽紅。倚闌遠望,崇山煙雨無窮。問君何時返,須當宿晚,此樓夜月應最明。紅林檎近詞一首,己亥夏日,永旭題畫并作于京華。”品讀這幅筆意細膩、墨色清潤、疏密有致且詩書畫印具佳的山水佳作,讓我回憶起“千秋筆墨驚天地;萬里云山入畫圖。”聯(lián)句,便電囑永旭書寫寄贈。待如愿以償,速將書畫上壁品鑒,更將其書法繪畫功力得以整體賞悟,更明白了他的書畫作品頗得藏家青睞之由。
煙雨江南 | 46x68cm
晉人葛洪在其《抱樸子·循本》說過“欲致其高,必豐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泵鎸τ佬竦纳剿?,讓我再此想起此語。一個夢想自己能愈來愈強大的人,唯有在前行道路上徐徐積淀起磅礴力量,方能最終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奇跡。作為朝氣蓬勃的王永旭,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在藝術征程中,除了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當然也難免曲折坎坷、寂寞煎熬,可這些又何嘗不是現(xiàn)實生活給予每個即將成功者的無私饋贈?!叭松阅?,一念之間,天堂或地獄?!比四钍裁淳蜁玫绞裁矗钅畈煌弑赜谢仨?。期盼心存正念的永旭在自己擇定藝道上行穩(wěn)致遠。
雨落山前圖 | 69x138cm
“我本想成為一個畫家,然而我卻成為了畢加索!”非常愿意借畢加索先生的這句名言與永旭共勉。對于這位正直華年、精力充沛、可變可塑性極強的青年畫家而言,我的拙文即有認可贊許,也是善意提醒,更含真誠激勵,因為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期許著已成為畫家的王永旭,能夠在繼承藝術先哲們優(yōu)秀傳統(tǒng)繪畫內(nèi)涵與精髓的基礎上,一以貫之的在生活的土壤里汲取營養(yǎng)和靈感,逐漸匯聚起一股厚積薄發(fā)的力量,早日形成具有自我面目的筆墨語言,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創(chuàng)造出新奇跡。
——己亥年秋分日懷遠寫于長安彬風堂北窗下
春江神韻圖 | 69x138cm
云起千峰秀 | 69x138cm
蘭亭雅集圖 | 69x180cm
崇山訪友圖 | 180x97cm
居庸疊翠圖 | 138x69cm
清涼境界 | 68x46cm
夏木垂陰圖 | 140x47cm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