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原本是一種兒童玩具,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由于不倒翁搖搖晃晃總是不倒,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靠奉承保持權(quán)勢的人,帶有貶義色彩。在唐末五代時期,就出現(xiàn)了一位歷仕四朝十帝的官場不倒翁,他叫馮道。這個人在歷史中的口碑很差,被稱為“奸臣之尤”,這個詞翻譯過來就是,奸臣中的奸臣、頭號奸臣的意思。
馮道一生經(jīng)歷了四個朝代,分別是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特別強調(diào)一點,這四個朝代都是五代十國的國號。這四個朝代有個共同特點,后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是前一個朝代的臣子。五代十國是歷史中十分混亂的一個時期,各個朝代就像走馬燈一樣輪番出現(xiàn),共持續(xù)了70余年。
馮道活著的時候,他的風(fēng)評沒有這么差勁,對他稱贊的人很多。一直到了北宋初年,歐陽修主持編纂《新五代史》,才把他稱為奸臣。馮道干了什么壞事,讓歐陽修這么討厭他,還要從《新五代史》中尋找答案?!缎挛宕贰肥嵌氖分?,由歐陽修領(lǐng)銜編纂。歐陽修的觀點是,忠臣不事二主,馮道侍奉了四位主子。除此之外,他還有屈服于契丹人的丑行。
馮道曾經(jīng)兩次兩次出使契丹。第一次是他代表后晉,給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獻上徽號。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帝才有徽號。馮道的行為相當(dāng)于承認(rèn)了契丹立國。這件事情,讓他在漢人心中備受指責(zé)。第二次他出使契丹,正好趕上了契丹滅掉了后晉。馮道不表示憤慨,還陪同遼太宗耶律德光北行。按照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馮道遇到這樣的事情,即便不當(dāng)面斥責(zé)遼太宗,也要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他偏偏還去陪同,讓他的名聲更臭了。
由于《新五代史》作為信史傳播,馮道的名聲一直都不好。一直到了清代,才有歷史學(xué)家給他翻案。他們在《冊府元龜》中找到了證據(jù),這部書是北宋官方編纂的歷史百科全書。在這本書中記載了馮道清廉儉樸的故事。馮道不挑吃穿,他少年時住在茅草屋中,和很多人在同一口鍋中吃飯,睡覺時候沒有棉被,只有一束野草擋寒。通過這樣的描述想要證明馮道人品沒有問題,還缺少力度。
那么問題就來了,馮道到底是奸臣還是忠臣,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其實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了。對于一個人的評價往往會有主觀色彩,由于北宋文人注重禮教,在他們看來,輪番更換主子,就是最大的罪責(zé)。由此加在馮道身上的污名,就沒有辦法清洗了。歷史的真相的到底如何,只能多看書,多分析,多求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