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變遷之記憶
——從禮尚往來變化管窺新中國巨變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禮尚往來便成為延續(xù)不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無論在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平民百姓,實際上都以“來而不往非禮也”為人際關系的準則,然而這個“禮”恰恰是靠“禮品”彰顯的,并打下深深的時代烙印。因此,本文欲從“禮品”變遷的點滴記憶,管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以這“一滴水”映射出新中國巨變的光輝。我出生在二十世紀50年代末期,記事已是60年代中期,權且由此談起。
二十世紀60年代的“禮”,很輕也很薄,實物之“禮”是清一色的面食,貨幣之“禮”以角錢為主,“摳”、“小”便是顯著的特征,后期還帶些革命的色彩。雖然那時“親不親,階級分”的成份論沖擊了“投桃報李”的社會風氣,但實際生活中依然看重血親、講求友情,在民間尤其是農(nóng)村過年(春節(jié))過節(jié)(端午、中秋)走親戚的傳統(tǒng)并未中斷。“春節(jié)”在農(nóng)村稱之為“過年”,當時不少關于春節(jié)的俗語都與吃有關,最有代表性的是“打一千,罵一萬,大年初一吃飽飯”、“串(走)親戚串到初二三,蒸饃肉菜往上端,串親戚串到初七八,沒有吃來沒有喝”。孩子們何以巴望過年?盼的是大年初一吃一頓飽飯。何以興高采烈的走親戚?是為了能夠吃上肉和白饃,還能掙上壓歲錢。不管當時多么嚴厲地強調(diào)過革命化春節(jié),畢竟擋不住人們特別是親戚之間的情誼,不過“禮”很小也很少,只是不空手而已。那年月,無論走遠近親戚,禮物都是一封糕點,老家叫做“糖果”,價錢在一塊錢左右,不是人們真摳,而是真沒有,想拿也拿不出來。那時我和哥哥步行幾里、十幾里甚至更遠走親戚,都是拿著這一塊錢的“糖果”,現(xiàn)在看來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不過禮尚往來,別的親戚到我們家也是如此,主要突出對親戚特別是對老人的記念,充分表現(xiàn)“禮輕人意重”的原則。上面說的壓歲錢,與時下簡直不能同日而語,那時大都在一角到二角之間,還有給五分錢的,給五分錢的被視為小氣,偶爾也有給五角錢的,就算是不得了了,同時家長還禮時都以自己孩子所掙禮錢為標準,很少有超出對方的,說穿了就是換換錢。此外,像端午節(jié)晚輩們用可數(shù)的油炸菜角、白面包糖的糖三角送與老人作為孝敬“禮物”,根本沒有粽子之類的東西;在中秋節(jié)則是買一斤月餅敬獻長輩,我能夠吃到嘴里的則是一塊月餅的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只是嘗嘗而已。當時婚喪嫁娶賀喜隨禮很別致,喜事(結婚),親朋好友都送年畫,就是1——2角的“毛主席接見紅衛(wèi)兵”、“樣板戲劇照”、“毛主席語錄”之類的畫,單位則送成套《毛澤東選集》、毛主席石膏像;白事(死人)是不吊唁送禮的,由大隊主持開追悼會,由于生活困難,主家根本不給幫忙辦事的封禮,連飯都不管,各自在家吃飯后去辦事。由此可見當時的生活水平。
二十世紀70年代的“禮”雖有發(fā)展,但還是很簡單,春節(jié)仍然以“糖果”為主,其它節(jié)日也有以油炸麻花、點心(圓饅頭,上面點上紅點)之類食物為禮物的,實物之“禮”依然很少,貨幣之“禮”在角錢和塊錢之間徘徊,“輕”、“薄”是明顯的特點。這里值得提及的是,在老家還有一個女兒孝敬母親的節(jié)日,就是在數(shù)伏之后出門的閨女必須去看望娘,名曰“望夏”,究竟什么含義至今尚未清楚。之所以談及此說不清道不明的節(jié)日,是因為其中有一個讓人聽起來心酸的“笑話”,說的是一個新女婿代妻子去“望夏”,剛好岳母家的兒媳也需“望夏”,便將欄里的禮物——“麻花籃”(用斗籃裝麻花)原封不動由兒子送往他的岳母家,結果到了這家也如法炮制,結果就在一個午休的短短幾小時內(nèi),這“禮物”竟然在旅行十數(shù)家后奇跡般的又回到了置辦“禮物”的主人家,于是主人家說明緣由,便不再“回禮”(按規(guī)矩應留一部分麻花作為回禮),一個個往下傳,一個個女婿空手回去,自然也就一家家哄堂大笑,但那時生活緊張,食用油尤其緊張,吃油炸食物自然是奢侈消費,因而面對一個個弄虛作假的閨女和女婿,彼此原諒,互不怪罪,反當做“笑料”、“傳奇”傳播開來。到了70年代中期,開始有人把煙酒當做禮品,糕點在數(shù)量上有所增加,由原來的一封變成了兩封,在質(zhì)量上有了提高,由紙包裝變成了盒包裝,壓歲錢也由一角、二角漲到五角,偶爾也有給一塊的。記得,有一位叫“妞”的遠房表姐,每年去看奶奶的時候,給壓歲錢時很“大方”,能給一塊錢,于是就巴望過年,巴望“妞姐”的到來,因為我們姊妹多,而且“妞姐”只在人少的時候給一個人壓歲錢,所以每當“妞姐”來的時候哪都不去,守在奶奶身邊,可往往事與愿違,有時就在去茅房或者是大人讓干活兒的空檔,讓哥哥搶了這個機會,終于有一年掙到了這盼望已久的一塊錢,真是激動不已,看了又看,藏了又藏,雖然很快就被大人“沒收”了(壓歲錢沒有不上交的,只有少數(shù)富裕人家才給孩子留下一到兩毛錢),但還是很感謝那位讓我當了一回“富人”的遠房表姐,后來她再也沒有來過,聽說是病逝了,我為此難過了很長時間。再往后,女的出嫁已經(jīng)有了“彩禮”,諸如“彈力呢”、“的確良”和上海牌手表、飛鴿永久牌自行車都是時髦“禮物”。禮尚往來也逐漸多了起來,誰家發(fā)生像住院、生子、參軍入伍等大事,已開始送禮,一般都是以8——10個雞蛋作為“禮物”,只有少數(shù)的所謂有錢人才在瞧病人時送糕點。在我1976年入伍時,很多窮鄰居和親友們都以5——15 個雞蛋為我送行,還有幾個長輩給了我1——2塊不等的零花錢,現(xiàn)在想起來真應驗了那句“禮輕人意重”的古語,因為在當時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這錢是多么的不易!當時聽說有一位村支部書記住院時收了一簸籮糕點,便成了爆炸性的重大新聞,其實也就是一二十封糕點。那時節(jié)已經(jīng)有辦事送禮的了,流行“手榴彈、二十響、炸藥包”,手榴彈就是酒,二十響就是香煙,炸藥包就是糕點,即使送酒也是兩瓶,香煙也不過一條,炸藥包充其量兩三包,因為當時買東西憑券和票,想多送買不起也買不到。也就是說,這個年代生活雖有所提高,但依然在溫飽線上打拼。
改革開放,一切重新開始,國人向前看的同時也向后看,禮尚往來幾乎與經(jīng)濟發(fā)展同步,進入了有史以來的輝煌時期。二十世紀70年代末期,人們的禮物已有明顯變化,春節(jié)時禮品花樣增多,除了糖果(糕點)外,還有肉、酒、水果之類,不過肉僅限于大肉,酒只是一般的酒,城里工作的人到農(nóng)村走親戚已開始以罐頭作為禮品。我在1979年考上大學,姨母、大姑分別給我5快、10塊錢的“路費”,比我1976年入伍時送行的額度顯然高多了。特別難忘的是,已經(jīng)出門的姐姐為生產(chǎn)隊搬磚出窯每塊磚一厘,足足搬了一個月掙了20元錢,全給我作為上學的花銷,由此證明這時的人們已有掙錢的門路。
二十世紀80年代的“禮”,逐漸“大”了起來,也“多”了起來,雖然這個年代初期仍有崇尚簡樸的遺風,但禮尚往來的“禮物”進一步提升。過年過節(jié)以及人際交往的“禮品”,量——花樣增多,質(zhì)——已開始講究,春節(jié)拿煙酒、罐頭、水果已成正常,并且逐漸講究煙酒的牌子,罐頭的品種也多起來,此時的特點可用“多”、“大”來概括。不過初期是兩個年代變化的過渡期,這當以1982年我畢業(yè)分配為例。我喜歡文學,曾在《河南日報》學習過,在大學學的又是中文,聽說新鄉(xiāng)晚報需要人,在新鄉(xiāng)師專上民師班的姐夫便人托人找到報社領導幫忙,見面禮物是用半個月菜票在食堂換的20個雞蛋(70年代一般是10個雞蛋),人家便滿口應允下來(由于地市分配界限等原因沒去成,最終成為留校生),也有同學家長為分配送煙酒、香油的。從這件事說明,此時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仍然不富裕。到了二十世紀80年代中后期,我已在新鄉(xiāng)工作并結婚生子,城市禮物的記憶自此開始。這時的禮品已經(jīng)有了根本性變化,名煙名酒、燒雞、牛肉、各類罐頭、香蕉蘋果等不同品色的水果都成了禮物的主要選擇。需要多說一點的是香蕉,記得我1983年被借到一個單位幫助工作結束歡送我時買了香蕉等水果,當時還不知道香蕉怎么吃,是一位老領導親自剝開遞給我,之后不久便發(fā)現(xiàn)香蕉已成為走親訪友的普通禮品,而且我自己在走岳母家時也常常買香蕉,現(xiàn)在回想起來,變化太大了。伴隨著禮物層次上升,壓歲錢也相應的攀升,由10元到20元、50元直至100元甚至更多。此外,迎賓宴客已不是奢侈和奢望,倒成了節(jié)日不可缺少的程序和約定俗成的動作,一般家庭都要弄幾個菜和酒招待客人?;閱始奕⒁桓奈羧盏木蚣毸?,大都借企業(yè)食堂擺上十幾桌、二十幾桌、三十幾桌,隨禮也逐漸開始“大”了起來,由5元、20元、50元、100元,用的小車更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多”了起來,并開始給司機封禮。以“日新月異”概括這年代禮品變化有點過,但用“月新年異”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二十世紀90年代的“禮”,已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食物由小打小鬧的零敲碎打,變成了整袋的大米、成桶的食用油、成箱的水果、整件的酒等等,而且雞鴨魚蝦眾多的肉類制品逐漸占取禮品的角色,這時期的禮品特征概括為“豐”、“厚”,一點也不過分。人們總感覺到節(jié)日尤其是過年的氣氛淡了、不濃了,也很少有孩子巴望過年過節(jié)的,主要是生活好了,平時吃的用的與過年過節(jié)沒什么區(qū)別,即使親戚朋友走動一下也都拿著禮物,很少有空手串門的。過年過節(jié),人們已經(jīng)不滿足在家里一般性的熱鬧,也不愿在家忙乎,已逐漸開始走出家門到飯店吃團圓飯。給老人拜年也不再局限禮物,有的干脆給300元、500元甚至更多的錢,讓老人想吃啥買啥,另外把老人要給孩子們發(fā)的壓歲錢提前給老人。壓歲錢不僅大幅度增長,差距也拉大,而且大部分家長不在“沒收”,由孩子在家長指導下自行支配。一位小學生在寒假寫日記,內(nèi)容大部分是拜年,或到外婆家,或到姑姑舅舅家,最后是到阿姨家……,都寫了掙多少壓歲錢,其中阿姨家還沒去,就預知阿姨要給200元壓歲錢,理由是:“前幾天聽到爸跟媽商量要給表哥表弟各200元壓歲錢,那阿姨她們也要給我,這叫禮尚往來呀!”瞧瞧,孩子們都對壓歲錢的行市有了預測和判斷。這時期,人們隨禮的范圍和領域逐漸擴大,數(shù)額也不斷增長,禮尚往來已開始變味,已經(jīng)由以情為重的禮節(jié)性“禮”演變到以追求錢財為主的“禮”,通過辦理筵席收取禮金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令人憂慮的境況,由婚喪嫁娶擴大到修房、買房、生日、上大學、參軍提干、開業(yè)等等,甚至連生孫子也要大宴賓客,說穿了,普通的人是為討禮債。有頭面人物則是“借機斂財”甚至是“創(chuàng)機斂財”。聞說某地有個光棍,覺著隨禮太多、太虧,于是突發(fā)奇想,驟然辦個婚禮,可吃完喜酒第二天,新娘便不知去向,后經(jīng)了解這個所謂的“新娘”竟是是附近縣城的賣淫小姐。無獨有偶,另有一位官員為了斂財,居然找了一個拾破爛的老頭假扮父親,以為“父親”過生日的名堂斂財。本來"禮尚往來"是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親戚朋友之間相互走動,相互幫忙,從而可以加深相互之間的感情,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但由于經(jīng)濟的活躍, 物質(zhì)的豐富與發(fā)展.“禮尚往來”的禮品不斷“升級換代”.人情債一路攀升,價碼越標越高,盡管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折射出優(yōu)良傳統(tǒng)的丟失。“禮”之變味,透露出富裕后人們的浮躁、浮漂和浮氣,于是引起了黨中央對請客送禮的關注、重視直至斷然采取措施“剎住送禮歪風”。在中國這個人情大國,由最高權力部門對“禮”作出明確界定和規(guī)范,在歷史上并不多見。
到了21世紀,“禮”,逐漸向返璞歸真,提高人們生活質(zhì)量方向發(fā)展,“優(yōu)”、“真”成為其主要特點。一些環(huán)保綠色、無公害蔬菜食品和土雞、笨蛋、野味漸漸擔當禮品的主角。先是無污染食品,接著是無公害制品,綠色環(huán)保蔬菜和原汁原味的農(nóng)產(chǎn)品,顯示區(qū)域特色的土特產(chǎn),在禮品中“香”了起來,以至于全麥面、石磨面、紅薯葉、芝麻葉、不上化肥的農(nóng)作物,以及笨豬、土雞、笨蛋、野菜、樹葉等等,都成為走親訪友的禮品。有“土”就有“洋”,一些有身份、有錢的人已經(jīng)把外國酒、外國水果、外國食品作為禮品的必選。再就是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營養(yǎng)品包括健身的器械也成了子女孝敬老人的禮品。記得2006年有一位朋友給我送了10斤笨豬肉,我作為稀罕禮物和炫耀禮品分散到5家用以包餃子,無不歡欣。2009年春節(jié)前外甥在山里打了幾只野兔,更是讓人喜出望外。再就是老家也不再送普通的農(nóng)產(chǎn)品,而是送像咸菜、干菜等原始工藝制品,分送給新鄉(xiāng)的親戚朋友頗受歡迎。新世紀禮品的變化,既反映了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流,也表明了人們生活理念的轉(zhuǎn)變,更印證了社會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當然也有一種不好的現(xiàn)象,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已經(jīng)由原來的禮物變成禮金,把購物券、有價證券甚至人民幣、美金作為“禮品”腐蝕拉攏領導干部。可喜的是黨中央已經(jīng)下重拳予以治理,同時紀檢部門每逢過年過節(jié)都發(fā)送“贈言”短信作為送與領導干部的新型“禮品”,真可謂新世紀新氣象,禮品也有了新跨越。
“禮”的變化,還反映在父母和長輩給孩子們的禮物上。除了上文所說的壓歲錢外,孩子們不同時期收到的不同禮物,能從另一個側面反映社會的變遷。記得20世紀60年代父母送孩子的禮物突出的是“愛”,基本是學習用具,像鉛筆、小刀、轉(zhuǎn)筆刀能讓孩子們激動不已,甚至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當然也有玻璃球、彈弓之類的玩具。此年代的后期,以給孩子精致的毛主席像章、語錄本為時尚。20世紀70年代父母送孩子的禮物表現(xiàn)的是“情”,因為此時的生活已有好轉(zhuǎn),所以條件好的家庭家長出遠門會給孩子們帶幾個糖塊,買本連環(huán)畫,也有給孩子們送書包、鋼筆等學習用具,在農(nóng)村則有“二十三祭過灶,閨女要花兒要炮”的俗語,春節(jié)給孩子們買鞭炮是家長們的必修課。開放以后給孩子們的禮物變化之快、花樣之多,用瞠目結舌絲毫不過分。記得20世紀80年代,家長給孩子們送禮物的特點是“多”,稱得上“亂花漸欲迷人眼”,在學習用具方面,文具盒簡直是一年一變,越來越高檔精致,書包越來越上檔次,各類鋼筆、鉛筆、橡皮難以數(shù)計,玩具更是五花八門,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應有盡有,變形金剛、電子游戲機,電動玩具琳瑯滿目,積木、識字卡不計其數(shù)。還有衣服、鞋帽已成為孩子們禮物的重要選擇。到了20世紀90年代,孩子們的禮物算得上“精”,真可謂“更上一層樓”,學習用具已不再是禮物,而是家長的份內(nèi)之事,只有能讓孩子上眼和驚喜的才是禮物,愛好集郵的孩子可以每年得到成套的集郵冊,喜愛寵物的可以不斷更換上級別的小寵物,以各類保險為禮物送給孩子的也成了家常便飯。到了新世紀,孩子們的禮物可以概括為“貴”,諸如貴重的手機、mp3、音響、耳機倒成了平常禮物,有的家庭已開始給孩子過生日、送生日禮物了,有身份的家庭還為孩子辦生日“pat”,甚至發(fā)展到送孩子汽車、房子、存款、出國留學,等等,如此發(fā)展,不免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家長們的確是有錢了、富裕了,可以盡情地不受任何限制地表達對孩子的“關愛”,毫不掩飾地費盡心機地傾瀉著“癡情”;“憂”的是毫無選擇、毫無節(jié)制的給孩子送禮物,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越來越貴,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有鑒于此,不少有識家長在反思和調(diào)整送孩子禮物的思路,開始送孩子諸如“生活磨練夏令營”、“強身健體減肥封閉訓練”、“紅色旅游”等有助于孩子成長的禮物,這不能不說是科學發(fā)展觀引導的結果。
古人說,借一斑略窺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禮”雖然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更是波瀾壯闊社會的小小浪花,然而,“禮”的變遷,卻是社會變遷的縮影,是社會發(fā)展的見證。新中國60年來“禮”的變遷,就是新中國翻天覆地變化的寫照。
2009年9月2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