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張說、張九齡和王之渙
張說(667——730),字道濟,又字說之,祖籍范陽(今河北諑州)。自武后起歷任四朝,封燕國公。與許國公蘇頲并稱“燕許大手筆”。他是盛唐前期的文壇領(lǐng)袖,主要功績在于阻遏了文學的浮華傾向。代表作有七古《鄴都引》,抒發(fā)了自己的功業(yè)抱負,風格接近盛唐歌行。
張九齡是張說之后開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也是深為時人宗仰的文壇宗匠。創(chuàng)作主要表現(xiàn)自己如何在窮達進退中保持高潔的人格操守。代表作《感遇》十二首,如其一“蘭葉春葳蕤”,比喻賢者不隨俗從流、不求悅于人。詩風清淡,情景交融?!锻聭堰h》在澄澈優(yōu)美的月夜描寫中,處處滲透著婉約深長的情思。其清澹的風格開孟浩然、王維一路詩風。
王之渙存詩只6首,但均為精品。其吟詠從軍出塞之作,在當時即“傳乎樂章,布在人口”?!稕鲋菰~》“黃河遠上白云間”,通過描寫塞外荒寒景物,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艱苦和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現(xiàn)了作者對戍卒的深厚同情。詩意頓挫曲折,抒情含蓄委婉。《登鸛雀樓》寫作者傍晚登樓所見山河勝概,氣勢恢宏,景象壯闊,于敘述登樓行動中寓登高才能望遠的深刻哲理,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高瞻遠矚的寬闊胸襟。全篇對仗而自然流暢,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王灣《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二句意境壯美,富于展望,寓新生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宰相張說手題此聯(lián)于政事堂,“令為楷式”,仿佛預告了詩歌高潮就要到來。
第二節(jié)
王維、孟浩然和其他水田園詩人
孟浩然主要活動于開元年間。一生以四十歲為界,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閉門讀書,為仕而隱;后期因無人汲引,求仕失敗,憤然隱居。他既追慕陶淵明躬耕田園的高尚情操,又懷有盛唐人拯世濟物的時代理想,詩多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或描寫隱居蕭散高雅的生活和種種閑情逸致,或描寫行旅途中所見山水勝景和高情遠思。風格自然平淡,意境完整渾成。《夜歸鹿門歌》、《宿建德江》、《過故人莊》是其代表作。孟詩中還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夏日南亭懷辛大》、《春曉》等名篇,或氣勢雄渾,或語淺情深,顯示了作者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和多方面的才能。
孟浩然不論是對山水題材的開拓,還是筆墨清淡意境渾成的風格,在盛唐詩壇都可謂開風氣之先。其不足之處在于題材不夠?qū)挿海瑑?nèi)容比較狹窄,同時缺少盛唐詩歌所特有的理想的光彩。
王維是享有盛名的盛唐詩人。他出身世代為官的家庭,本人又多才多藝,21歲即中進士。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罷相,權(quán)奸李林甫當政,遂成為王維一生的分界線。前期積極入仕,后期半官半隱,前后期的創(chuàng)作也因此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傾向。存詩380多首,按題材可分為政治詩、邊塞詩、抒情詩、山水田園詩,最有創(chuàng)造性和特色的是山水田園詩。
他的游俠和邊塞的題材多寫于前期,代表作有《少年行》、《隴頭吟》、《老將行》、《使至塞上》等。如《少年行》(其一)表現(xiàn)了長安少年的任俠意氣與豪邁氣概;(其四)突出了咸陽游俠精于騎射、馳騁疆場的雄姿?!妒怪寥稀分小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形象刻畫了沙漠奇特壯麗的自然風光,意境雄渾,畫面開闊,是“千古壯觀”的名句。后期多描寫作者隱逸終南、輞川的自然景色和閑情逸致,由于他既精于詩道,又深于畫理,因而使他的山水田園詩充滿詩情畫意,標志著這一題材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蘇軾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筆下的山水景物多彩多姿,風格各異:有的氣象雄偉,境界開闊;有的清新秀麗、優(yōu)美靜謐;有的色彩鮮明;有的蕭疏簡淡。每一類詩都有不少佳作,如《終南山》、《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然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還是那些意境沖淡空靈、禪理與詩情結(jié)合的作品,如《輞川集》中的《鹿柴》、《竹里館》、《辛夷塢》等。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善于發(fā)掘與自己主觀情感相契合的客觀景物,抓住其特征,以畫家所特有的藝術(shù)匠心將它們再現(xiàn)出來,形成一種意境,從而托物以寓情,立象以盡意,使詩情與畫意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二是善于用清新的筆調(diào)、勻潤的色彩細致入微地描繪山水田園中清靈、優(yōu)美的境界,表現(xiàn)自己生活于其中的閑情逸致。三是以禪入詩,即以獨特的禪宗的審美眼光觀照自然,從而特別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大自然中極細微的聲響和動態(tài),生動表現(xiàn)自然界的變化和內(nèi)在的律動,進入常人不能達到的一種特殊的審美境界,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優(yōu)美靜謐的意境。
王維的敘事、抒情詩也有不少佳作。如《觀獵》寫觀賞將軍射獵,敘述極為精練,布局也十分嚴謹,襯托出將軍威武豪邁、氣度非凡的形象;又如《送元二使安西》將送友西行時的惜別之情寫得既深摯又豪放,為人傳誦不衰?!断嗨肌贰ⅰ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等也是膾炙人口的抒情名篇。
王維在詩體的運用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成就,概而言之,五律沉雄慷慨,意氣飛動;五絕寫景自然超妙傳神;七絕語淺情深,音節(jié)優(yōu)美。
以山水田園詩著稱的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等詩人。
儲光羲(706?—762?),潤州延陵(今江蘇丹陽)人。與孟浩然、王維、綦毋潛等有交往,以田園詩著稱。詩風古雅質(zhì)樸。代表作有《田家雜興》等。
常建的詩旨遠興僻,時有佳句,為時人所推重。山水詩好以光和影寫幽深空寂的感覺,代表作是《題破山寺后禪院》。
祖詠與王維、儲光羲、盧象等詩人相交往,互有贈答,頗有文名。其詩多寫山水景物,《終南望馀雪》是他應(yīng)考時寫的半首五律,稱“意盡而止”,成為詠雪的名篇。
總的說來,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創(chuàng)作上有如下特點:一是描寫景物多為青山白云、鳴禽芳草、清風流水,人物多是幽人隱士、野老牧童、挑夫浣女,從中表現(xiàn)出回歸自然、向往閑適隱逸的思想。二是多數(shù)詩歌偏于恬靜淡雅,富于陰柔之美。三是詩體運用上,多五古、五律、五絕等形式。
第三節(jié)
高適、岑參與其他邊塞詩人
高適今存詩200多首。內(nèi)容有的慨嘆身世,抒發(fā)懷才不遇;有的反映民生疾苦,同情百姓。還有一些送別應(yīng)酬詩。一首《燕歌行》在蔚為大觀的邊塞詩中脫穎而出,奠定了他邊塞詩代表詩人的地位。殷璠稱贊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保ā逗釉烙㈧`集》卷上)
《燕歌行》綜合了作者的見聞,以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和極其凝煉的筆墨,在廣闊的背景上描寫了邊塞戰(zhàn)爭,表現(xiàn)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其中既有對戰(zhàn)士保衛(wèi)邊疆、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的頌揚,也有對戰(zhàn)爭給征人家庭帶來痛苦的深切同情,還有對當時邊塞用兵而將非其人的揭露和不滿,在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上超過同時的許多詩人。追求不朽功名的高亢基調(diào),與直面現(xiàn)實的悲慨相結(jié)合;苦難與崇高相對照,使全詩有一種慷慨悲壯的美。此詩在藝術(shù)上也取得很大成功。詩中句式駢散相間,用韻平仄交替,動蕩開闔,縱橫豪宕,顯示出渾厚的骨力和矯健的筆力,不愧是唐代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他的送別詩《別董大》聲情慷慨,氣勢豪壯,既是對友人的安慰體貼,更包含著對友人的理解、信任與期待。從中顯示出盛唐文人對前途的樂觀自信和友誼的巨大精神力量。
岑參一生中曾兩次出塞,在西北邊地長達六年,并在安西、北庭、關(guān)西節(jié)度幕中任過職,有豐富的邊塞生活的閱歷。充滿異域情調(diào)的風土人情,尤其是西北邊地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了這位生性“好奇”的詩人,成為他取之不盡的創(chuàng)作題材。因此他的邊塞詩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題材廣闊,內(nèi)容豐富,風格獨特。代表作有《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這些詩想象奇特鮮明,語言雄奇瑰麗,藝術(shù)上善用比喻、夸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其中,《白雪歌》尤為出色。岑參還描寫了邊塞的各種習俗和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這不僅是對邊塞題材的大力開拓,也是對唐詩領(lǐng)域的極大開拓。其懷土思親的七絕《逢入京使》自然真切,語淺情深,也是廣為傳誦的佳作。
岑參詩題材新奇,色彩瑰麗,想象奇特而又夸張合理,在將夸張與具體、奇妙與真實結(jié)合得如此和諧方面,唐代很少有人與他相比。殷璠評其詩:“語奇體峻,意亦造奇?!保ā逗釉烙㈧`集》卷上)這種奇麗,不僅是對客觀事物本身特質(zhì)的再現(xiàn),更是詩人藝術(shù)心靈的再現(xiàn)。
總的說來,高適、岑參同以邊塞詩擅名,同長于七言歌行,詩風同樣豪放。但也有不同,高詩悲壯,岑詩奇麗;高詩多現(xiàn)實描繪,岑詩多浪漫色彩。陳繹曾說:“高適詩尚質(zhì)主理,岑參詩尚巧主景。”(《唐音癸簽》卷五引)準確概括了二者的不同。
王昌齡是盛唐時期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他和當時的著名詩人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李白等幾乎都有交游。他無論寫什么題材,表達什么感情,總有一種剛健之美。他是專攻七絕的高手,留存下來的七十馀首絕句,幾乎首首皆佳。故有“七絕圣手”、“詩家夫子”之稱。其詩主要寫邊塞軍旅、宮怨閨情和送別題材。
邊塞詩《從軍行》一組七首,非一時一地之作,或抒征人久戍思家之念,或?qū)憣⑹靠藬承l(wèi)國的豪情,或?qū)憫?zhàn)爭勝利的喜悅,均意態(tài)雄健,音節(jié)高亮,言近旨遠,語淺情深?!冻鋈贰扒貢r明月漢時關(guān)”以亙古不變的明月關(guān)山見證了邊患不息、征戍無已,無數(shù)士兵不得生還的悲慘歷史,表達了鞏固邊防、實現(xiàn)和平的愿望。筆力雄渾,深沉含蓄,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宮怨詩《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含蓄委婉地揭示了宮女深沉的內(nèi)心痛苦,對她們的不幸命運寄予同情.其中“玉顏”同“寒鴉色”的強烈對比,抒發(fā)了宮女的深沉怨憤,尤含蓄蘊藉,別出心裁?!堕|怨》寫閨中少婦由“不知愁”而生“悔”,卻不去說明這一變化的原因,只是展示少婦一剎那的心態(tài)和微妙變化,巧妙地表達了怨思,給讀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借景物抒發(fā)了江樓送別友人的惆悵,并表現(xiàn)了作者冰清玉潔的品格,也是送別七絕中的上乘之作。
王昌齡的七絕善于捕捉最有包孕的片刻,表現(xiàn)人物剎那間對外界事物的感觸。并精心處理絕句中的每一句。如起句驟響易徹,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次句順承;第三句另辟新境,翻出新意;結(jié)句含蓄蘊藉,不令語盡思窮。
李頎的邊塞詩數(shù)量并不多,但境界高遠,格調(diào)悲壯。給他帶來聲譽的邊塞詩是《古從軍行》,表現(xiàn)了戍邊士卒的悲苦和胡漢雙方士卒對戰(zhàn)爭的怨憤,尤其揭露了統(tǒng)治者發(fā)動不義戰(zhàn)爭的掠奪性,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李頎善于在贈別詩中刻畫人物,如《送陳章甫》、《別梁鍠》等,傳神地寫出了盛唐士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是唐代詩人中成功地以詩刻畫人物性格的第一人。他描寫音樂的詩篇更是出神入化,《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聽安萬善吹篳篥歌》等詩,盡量用自然界的聲響和形象來表達音樂的變化給人的感受,是唐代聽樂詩中的名篇。
崔顥以古詩和歌行著稱于世。殷璠說他“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jié)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河岳英靈集》卷中)?!豆庞蝹b呈軍中諸將》、《贈王威古》等詩,都以少年游俠的形象自況或喻人,具有豪邁勇武的氣息。崔顥最著名的詩是《黃鶴樓》,寫登上黃鶴樓所聯(lián)想到的有關(guān)傳說,以及眺望江景觸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愁。作者從“黃鶴樓”三字著筆,托想空靈,寄情高遠,此外連用三句“黃鶴”,有一氣旋轉(zhuǎn),高唱入云之妙。被后人推為古今七律第一,其獨創(chuàng)性的手法對李白產(chǎn)生一定影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