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之前曾寫過書畫鑒定的全套體系,并于完成后,對各門類的常規(guī)儀器+目鑒做過一些總結(jié)。本篇是各門類可供參考的完整科鑒全流程(對于某些大型新型儀器,筆者知之有限,或缺乏數(shù)據(jù)支持的,暫不列入內(nèi)):
一、涉及到的國家標準
? GB∕T16552-2017 珠寶玉石名稱
? GB∕T16553-2017 珠寶玉石鑒定
? GBT 37239-2018 筆跡鑒定技術規(guī)范
? GBT37231-2018 印章印文鑒定技術規(guī)范
? GBT37234-2018 文件鑒定通用技術規(guī)范
? GBT37235-2018 文件材料鑒定技術規(guī)范
? GBT37238-2018 篡改(污損)文件鑒定技術規(guī)范
二、總原則
1、第一步 藏家填表提供自鑒信息:藏家提供過往已完成的鑒定結(jié)果和數(shù)據(jù),盡可能多地提供藏品鑒定、來源和自行查考史料的相關信息,尤其是地方志等較為冷門的知識和信息。藏家提供的信息越多,后期爭議越少。
2、第二步 常規(guī)儀器篩查仿品特征:涉及的儀器包括但不限于:200-1000X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拉曼光譜儀、司法文檢工作站、印鑒比對儀等。
目標:篩查仿品特征,比如玉石類有無酸洗注膠染色;瓷器有無酸洗、砂紙打擦痕跡等;書畫有無篡改、變造字跡等。
本步驟需要的人員包括:珠寶玉石鑒定師、司法文書鑒定人員、司法印鑒比對人員等
3、第三步 痕跡鑒定專家:在排除明顯的低仿理化特征后,進一步分析器物材質(zhì),及老化痕跡,確認是否存在人為做舊的可能性。
4、第四步 考古實戰(zhàn)專家:分析出土出水痕跡等。
5、第五步 金石學專家/紋飾器型專家/著錄專家/裝裱專家/其他工藝美術方面專家(如紫砂工藝、家具制作、玉石雕刻)等:分析銘文、紋飾、器型特征,查找著錄、史料等,為斷代提供輔助依據(jù)。
6、第六步 司法筆跡鑒定專家:進行筆跡同一性鑒定,及仿寫、臨摹特征等方面的鑒定。
7、第七步 珠寶玉石相關全套檢測:包括但不限于折射儀、二色鏡、寶石顯微鏡等。
8、第八步 在前7步無法得出確定結(jié)論,或與藏家藏家自鑒結(jié)論差異較大爭議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征得藏家同意,可做有損儀器鑒定。
上述:1-2負責初步排除新仿品;3-4負責定老、初步斷定年代及地域;5追加更多斷代信息,完成斷代;6-8完成最終的確真。
三、珠寶玉石類
1、第一步 藏家填表提供自鑒信息
2、第二步 常規(guī)儀器篩查仿品特征:200-1000X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拉曼光譜儀、密度儀、硬度儀、折射儀等。
目標:(1)檢測化學成分、硬度、密度、折射率等指標,確認寶石類目;
(2)翡翠類確認有無酸洗、做舊;寶石類有無合成類助劑的化學成分、輻照、化學染色、鍍膜、玻璃充填、化學制劑殘余等;和田玉類有無染色劑、偽造假皮殼、仿制毛孔等。
3、第三步 寶石類:依靠XRF、放大鏡、濾色鏡等儀器,分析有無合成晶型,比如梨形晶、種晶、合成祖母綠百葉窗狀生長紋等。
(現(xiàn)在不少網(wǎng)上文章把古代的寶石統(tǒng)一劃入合成品行列,并據(jù)此得出合成品的特征譜,是十分荒謬的誤把李逵當李鬼的誤導性文章:比如錯把天然寶石的內(nèi)部絲網(wǎng)狀生長紋誤當成水熱法合成寶石的特征,把素面弧形切割紋誤當合成寶石的螺旋狀生長紋,將天然的指紋狀包裹體當成化學制劑殘余等等。還有一些文章將寶石鑒定的一些書本知識條目粘貼過來,距離的圖片卻隨意亂截取了網(wǎng)上的老寶石,對于此等張冠李戴的文章,需特別小心鑒別,否則還以為真的是合成特征譜。
想要從事此類鑒定的機構(gòu),應該直接從一手廠商采購可以參觀制作流程和工藝的各類合成寶石,取樣后自行科鑒,形成標準的特征譜數(shù)據(jù)庫)
4、第四步 痕跡鑒定專家:在排除明顯的低仿理化特征后,進一步分析表面老化痕跡,確認是否存在人為做舊的可能性。珠寶玉石類無法通過砂紙摩擦產(chǎn)生老舊痕跡(會破壞翠玉珠寶類的鏡面拋光效果,留下磨損痕跡),只能通過化學藥劑腐蝕來呈現(xiàn)老態(tài)。但是有些合成類寶石因放置時間較久及互相間磨損,會出現(xiàn)近似于老化痕跡的摩擦痕,但這類痕跡的分布比較零星,不像古代藝術品的老化痕跡遍布周身,且合成品表面不會有老寶石的金云母、侵蝕孔洞中出現(xiàn)晶體類生長物等情況。
4、第四步 考古實戰(zhàn)專家:分析出土出水痕跡及周邊環(huán)境特征,如黃水斑、玉石上的沁、污漬等環(huán)境附著物。
5、第五步 金石學專家/紋飾器型專家/著錄專家/其他工藝美術方面專家(玉石雕刻)等:分析銘文、紋飾、器型特征,查找著錄、史料等,為斷代提供輔助依據(jù)。
6、第六步 印鑒比對專家:核對器物上的年款等印鑒是否符合朝代制印用印規(guī)范。
7、第七步 珠寶玉石相關全套檢測:按國標完成各項指標檢測,其中主要是使用高倍寶石顯微鏡,確認天然的氣液包裹體和各類礦晶雜質(zhì)的特征,尤其要考察從屬于某些產(chǎn)地的特征,比如克什米爾藍寶石含有獨特的絲絨狀包裹體,緬甸產(chǎn)寶石多有鋯石類的包裹體等。
8、第八步 在前7步無法得出確定結(jié)論,或與藏家自鑒結(jié)論差異較大爭議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征得藏家同意,可做有損儀器如掃描電鏡等的鑒定。
四、瓷器類
1、第一步 藏家填表提供自鑒信息
2、第二步 常規(guī)儀器篩查仿品特征:200-1000X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拉曼光譜儀。
目標:確認有無酸洗、砂紙打擦、膠粘墓土、偽造蛤蜊光、偽造青花鐵銹斑、偽造污損痕跡、偽造火石紅等特征。
3、第三步 痕跡鑒定專家:在排除明顯的低仿理化特征后,進一步分析表面老化痕跡,確認是否存在人為做舊的可能性。天然的老化痕跡無論是出現(xiàn)在釉面還是底足上,其顏色、深淺、斑塊形狀及大小、邊緣過渡等,都是隨機的,人為做舊則呈現(xiàn)出重復性、一致性、呆板性的特點。
4、第四步 老化痕跡鑒定專家:分析瓷器老化死亡氣泡特征、開片微觀特征、釉中礦物晶體彌散特征、元青花青料上出現(xiàn)的蛛網(wǎng)紋等,為斷代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5、第五步 考古實戰(zhàn)專家:分析出土出水痕跡及周邊環(huán)境特征,如黃水斑、附著的螺貝類物、沁蝕和污漬等。
(關于上述4-5,有人說老化死亡氣泡法不靠譜,也有人擔心古瓷如新現(xiàn)象鑒定不出來,其實古瓷如新只是宏觀看著顯新,微觀或多或少留有老化和出土出水的痕跡,除非完全存在于密閉真空環(huán)境中。即便是宏微觀老化都不明顯的,也已經(jīng)不起氧化和水泡。這點筆者之前說過,老的瓷器溫水浸泡半年左右,氣泡會按年代破裂,越老的破得越多,但因為是剛破,不會出現(xiàn)破泡發(fā)黃發(fā)黑的現(xiàn)象,也沒有晶體生成或者外來物附著。但是你用新瓷器反復泡水,是絕無可能泡出破泡的。瓷器要出現(xiàn)自然破泡必須50年以上,只有1-2個微量破泡。我們每天吃飯清洗的碗碟,拿來微觀看看就知道了。這就是老化痕跡法靠譜的表現(xiàn)。之前也有文章談到了如何區(qū)分納米針扎出來的破泡,和自然死亡氣泡。凡是人為的,必留痕跡,凡是天然的,也必然留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還有一些瓷器剛出來時候如新,日曬后迅速出現(xiàn)大量開片,宏觀看起來就很像新仿品,往往容易被磚家誤鑒,這類的只要放大鏡觀察胎釉細部特征,尤其是縮釉點、胎釉銜接處、支釘處等,也容易看到老態(tài)。)
6、第六步 金石學專家/紋飾器型專家/著錄專家/其他工藝美術方面專家(玉石雕刻)等:分析銘文、紋飾、器型特征,查找著錄、史料等,為斷代提供輔助依據(jù)。
7、第七步 印鑒比對專家:核對器物上的年款等印鑒是否符合朝代制印用印規(guī)范。
8、第八步 司法筆跡鑒定專家:進行筆跡同一性鑒定,及仿寫、臨摹特征等方面的鑒定。
9、第九步 在前8步無法得出確定結(jié)論,或與藏家藏家自鑒結(jié)論差異較大爭議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征得藏家同意,可做有損儀器如掃描電鏡、AMS測年等的鑒定。
五、書畫類
1、第一步 藏家填表提供自鑒信息
2、第二步 常規(guī)儀器篩查仿品特征:200-1000X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司法文檢工作站、印鑒比對儀等。
目標:確認有無涂抹、篡改字跡,利用茶漬、顏料、豆?jié){、排刷等對絹紙類做舊的痕跡,印泥、顏料等有無現(xiàn)代化學成分, 有無摻入寶石、松石、珍珠、瑪瑙、黃金等名貴物品。分析印泥化學成分,及調(diào)制印泥的助劑是水、蜜,或植物油等(據(jù)史料記載,南宋以前水調(diào)朱砂,南宋首用蜜調(diào),明開始用油調(diào),清代宮廷始制八寶泥)。
3、第三步 痕跡鑒定專家:在排除明顯的低仿理化特征后,進一步分析表面老化痕跡,確認是否存在人為做舊的可能性。天然的老化痕跡包括紙絹發(fā)黃、紙張?zhí)炕?、蟲蛀、污漬、裂痕等。天然老化痕跡呈現(xiàn)在紙絹上,其顏色、深淺、斑塊形狀及大小、邊緣過渡等,都是隨機的,人為做舊則呈現(xiàn)出重復性、一致性、呆板性,且不符合重力學原理等特征。比如明顯使用排刷浸茶漬刷出的老黃色;刀削剔刻抽絲等偽造的裂痕、懸掛方向為縱向,裂紋應力而裂應為橫紋而實為縱紋;用手捏團在紙上產(chǎn)生的皺痕等。
4、第四步 老化痕跡鑒定專家:分析紙、絹老化微觀特征、如蠶絲失水后的發(fā)干抽縮、發(fā)黃、互相溶融、造紙材料的植物纖維晶體生長、和裂隙處的晶體生長現(xiàn)象等,為斷代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5、第五步 考古實戰(zhàn)專家:分析出土出水痕跡及周邊環(huán)境特征,如長期浸泡導致的印泥褪色、向周邊擴散暈染,污漬、破損、局部融爛等。
6、第六步 金石學專家/裝裱專家/紙和織物方面的專家/著錄專家等:分析書法的朝代特征、裝裱、材質(zhì)特征,查找著錄、史料等,為斷代提供輔助依據(jù)。
7、第七步 印鑒比對專家:核對器物上的印鑒是否符合標準印鑒庫(有一部分未經(jīng)問世的印鑒和款識,首先需要分析同一藏家的大多數(shù)印鑒是否確真而僅此一枚未見過,從而確定并追加入標準印鑒庫,另外,對于新出現(xiàn)的款識,需要使用已確真的書法墨跡及款識做筆跡鑒定,而后追加入款識標準庫)。
8、第八步 司法筆跡鑒定專家:進行筆跡同一性鑒定,及仿寫、臨摹特征等方面的鑒定。
9、第九步 在前8步無法得出確定結(jié)論,或與藏家藏家自鑒結(jié)論差異較大爭議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征得藏家同意,可做有損儀器如掃描電鏡、AMS測年等的鑒定。
六、青銅器/銅器類
1、第一步 藏家填表提供自鑒信息
2、第二步 常規(guī)儀器篩查仿品特征:200-1000X顯微鏡、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拉曼光譜儀。
目標:確認有無化學藥品腐蝕、砂紙打擦、膠粘墓土、偽造青銅銹跡、3D打印器物本體或銹跡等特征。
3、第三步 痕跡鑒定專家:在排除明顯的低仿理化特征后,進一步分析表面老化痕跡,確認是否存在人為做舊的可能性。天然的老化痕跡無論是銹跡還是腐蝕孔洞,其顏色、深淺、斑塊形狀及大小、邊緣過渡等,都是隨機的、自然的,人為做舊則呈現(xiàn)出重復性、一致性、呆板性的特點,過渡帶銹跡和器物油水分離,且顏色過于艷麗,這是因為化學藥品很難偽造出天然銅銹的分層次顏色。尤其是腐蝕孔洞,天然腐蝕孔洞呈現(xiàn)出從器物到孔洞邊緣逐漸變薄的特征,這是作偽者無法仿制的。偽造的孔洞多有儀器鉆眼或金剛刀掏挖產(chǎn)生的不規(guī)則形狀邊緣,但無從厚變薄的特點。
真品
仿款贗品
(上述兩件器物,真品青銅器屬于難得的傳世器,把玩包漿在出土痕跡之上,且焚一次沉香后,爐蓋上香味月余不散,不知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后者一股刺鼻的化學藥劑味,最為奇特的是銹蝕和泥土痕跡直接就是器物的本體,好像3D打印而成一般,而不是一層化學成分附著于其上,至于如何做到的不知;孔洞間粘有泥土,放大鏡觀察應是墓土,有結(jié)晶物和出土環(huán)境物的特征。紋飾死板,一看就是電腦制圖后雕刻的。)
4、第四步 老化痕跡鑒定專家:分析青銅器表面銹斑等的老化特征、孔洞中晶體生長的特征等,為斷代提供一定的依據(jù)。迄今保存完好的青銅器,大多為王侯將相使用,有錯金銀、鑲嵌松石寶石等,其摻入了耐腐蝕的金屬成分,化學比例或與常規(guī)理解的青銅器不一致;無錯金銀鑲嵌寶玉石器的普通青銅器大多銹蝕損毀嚴重。
5、第五步 考古實戰(zhàn)專家:分析出土出水痕跡及周邊環(huán)境特征。
6、第六步 金石學專家/紋飾器型專家/著錄專家/其他工藝美術方面專家(青銅器鑄造、雕刻工藝)等:分析銘文、紋飾、器型特征,查找著錄、史料等,為斷代提供輔助依據(jù)。
7、第七步 印鑒比對專家:核對器物上的年款等印鑒是否符合朝代制印用印規(guī)范。
8、第八步 在前7步無法得出確定結(jié)論,或與藏家藏家自鑒結(jié)論差異較大爭議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征得藏家同意,可做有損儀器如有機物殘余的AMS測年等的鑒定。
唐至明清銅器,大多有底款及銘文。較難鑒別的清代至民國仿制的宣德爐,和民國仿清代的銅鎏金器物。清仿宣德爐的款識和明代宣德爐區(qū)別明顯,銅質(zhì)和銹斑亦不同。這點可以對照官方博物館藏品就能鑒別。
另外,晚清民國亦有不少戲班使用的仿前朝器物,如銅制龍鳳冠、家具、景泰藍等。此類器物往往使用的金屬比較輕薄,寶石多為橡膠、石英及玻璃制品,做工粗糙,不難鑒別。
七、木制家具類
鑒定新偽的流程和步驟可以參考上述總原則。
以下是一些鑒定思路和要點:
民間問世的家具,大多已突破了王世襄老師對明清家具的研究結(jié)論。比如民間已見東周時期紋樣特征的銅制家具座椅一對,含居中的小幾,而王氏認為,一對主人椅中間夾茶幾的樣式,從清代才開始出現(xiàn)。這不僅是對王氏的研究,對整個中國家具史及古人席地而坐到桌椅過渡的歷史,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民間亦有學者指出,出土青銅器物的馬車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座凳,駕車人大多都不是站立,所以坐凳的歷史應更為久遠。而觀南宋劉松年的畫作,其中的各類花幾、茶幾,并不少見,也是對王氏理論的另一個反證。但是凳幾椅類家具的歷史究竟可上溯至何時,恐怕需要綜合所有社會文物和考古發(fā)掘成果,按照科學規(guī)范鑒定并研究后才能得出新的結(jié)論。
民間渠道和藏家基本無法對木制家具斷代,絕大多數(shù)都簡單都歸入明清家具或新仿品。事實上民間出現(xiàn)過的唐宋家具亦有,而民間把早期黃花梨誤當成草花梨(即越黃)者甚眾。
筆者對于家具類的斷代,大多會在歷代書畫中尋找時代特征及風貌,并通過察看家具的老化痕跡、雕刻工藝特征來輔助斷代,比如批麻灰的厚度、雕刻紋樣的時代風貌特征等。
由于木制家具都是有機物,可以通過少量取樣,使用AMS測年來斷代。
南宋 劉松年 畫作中的畫案
南宋 劉松年 畫作中的棋案
宋制條案,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宋制條案,足上呈現(xiàn)的批麻灰現(xiàn)象,已由灰黑泛白
八、紫砂類
鑒定新偽的流程和步驟可以參考上述總原則。
以下是一些鑒定思路和要點:
紫砂壺的鑒定,主要是在紫泥、工藝特征、款識三個方面。明制的壺,總體而言,砂比清代的要更粗糙、硬朗、質(zhì)樸,顆粒明顯,但也有少量的清仿壺使用了明代老泥,所以還需綜合判斷。
手工壺和機器壺的特征不同,機器壺的對稱結(jié)構(gòu)非常明顯,而手工壺多多少少不可能完全對上。另外:手工捏制的老壺,大多反復摔打紫砂泥團,直至出筋,猶如做手搟面和面久而出筋,口感十分爽滑且有嚼頭。類似的,紫砂壺從外觀看,出筋處也呈現(xiàn)出一種爽滑有韌性的特征。紫砂在棱線處出筋,這是筆者在現(xiàn)代工藝里未見的。
明代壺:砂質(zhì)粗糙,呈現(xiàn)一種紫銅質(zhì)感
清早期華鳳翔壺:砂質(zhì)細膩程度居中,壺身的不完全對稱現(xiàn)象,壺把、壺嘴、壺身上棱線處的出筋
清晚期黃玉驎壺:砂比清早更細膩,手工壺棱線處的出筋現(xiàn)象,反光顯得油潤、老熟、爽滑
另外手工壺壺膛內(nèi)部是竹刀刮削的縱向痕跡,機器壺則是螺旋狀塑坯紋理。
明代壺,從內(nèi)觀壺嘴,壺眼基本都是一個大孔,到了晚清才開始出現(xiàn)藕狀篩眼。明早期落款都是手工剔刻,明中晚期開始出現(xiàn)壺底鈐印。明代鈐印比較質(zhì)樸,而清代的鈐印則多帶各種修飾紋樣的邊框。如果讀過筆者所寫的書法史演變規(guī)律,或也能分辨明清書法的區(qū)別。明早中期的壺,底款若是竹刀剔刻,局部筆劃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被腐蝕的孔洞,如下圖“供”字單立人的撇畫和豎畫結(jié)筆處,“共”字二橫結(jié)尾和點的結(jié)尾,都出現(xiàn)了腐蝕孔洞:
明早期壺底款
甚至壺身也開始出現(xiàn)腐蝕砂眼:
明早期壺壺身
我們現(xiàn)在有些自詡的工藝大師,分不清紫砂手工壺和機器壺,看不懂老砂新砂,學篆刻的錯把和田玉當瑪瑙,只要見到機器篆刻紋就一概推說是現(xiàn)代仿品(筆者前面提到過,中國人制玉使用高速機器切磨的歷史,從官方的藏品看,至少可以追溯至戰(zhàn)國齊國水晶)。甚至還有學篆刻的不知春秋戰(zhàn)漢制印可以有將文字左右反轉(zhuǎn)兩種寫法。對于此類大師,則需多多留意,不被誤導。
九、漆器類
鑒定新偽的流程和步驟可以參考上述總原則。
以下是一些鑒定思路和要點:
民間漆器主要是春秋-戰(zhàn)漢、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的。唐宋的基本不見,又或者筆者未見。
春秋至戰(zhàn)漢漆器,有一部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制品,主要以樂器為主,包括筑、琴、各種類琵琶樂器(目、弦數(shù)多樣)、編鐘等,秦始見箏(早期箏,與現(xiàn)在的弦數(shù)制式不同,銘文稱箏),還有香爐(少見)、一些實用器:耳杯、套瓶套罐、盤等。大多有紋飾和銘文,在確真之后,可以根據(jù)文字和紋飾特征斷代。
古琴筆者發(fā)現(xiàn)最早的,為戰(zhàn)國時期七弦琴。傳說中的周朝五弦琴、三弦琴未見。春秋戰(zhàn)漢的漆器大多保存完好,光亮如新,也有少量老舊不堪的,或與保存環(huán)境有關。秦琴、唐琴、宋琴、元琴、明琴,都有但不多,清代及民國琴多見。歷代都有少量名家琴,如雷琴、宋御府琴、清宮廷制琴等??梢酝ㄟ^漆面褪色、剝落痕跡,和段紋,及銘文來斷代,且龍池內(nèi)大多刻有朝代及斫琴師名,琴腹往往留有收藏者題跋和款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