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麻瑞亭--下氣湯--內科病調治之法(二)作者:應無所住
二、各種病癥加減
麻瑞亭先生勤學獨悟,業(yè)醫(yī)一生,愈病無數(shù),主要取決于黃元御醫(yī)術,得力于他創(chuàng)新的“下氣湯”主方,并靈活應用,加減化裁,因而醫(yī)跡卓著。他善于憑脈察舌,據(jù)癥據(jù)病,于主方內加入主治某癥某病之品,組成治療各個具體病癥之方,開創(chuàng)了治諸內傷雜病之新路。
1、濕氣盛者(如水氣病、脾虛脹滿),以豬苓片9-12克易茯苓,建澤瀉9克易甘草。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建澤瀉9
豬苓片9-12
2、濕氣盛而腹脹者,以茯苓皮9-15克或豬苓皮9-12克易茯苓。歷節(jié)(如風濕或類風濕),以土茯苓15-30克易茯苓,建澤瀉9克易甘草。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茯苓皮9-15或豬苓皮9-12
風濕或類風濕
建澤瀉9
土茯苓15-30
3、胃逆納呆.頭目昏暈者(如血壓偏高),以炒白術9-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滿,而妨食納,且甘草補氣升壓,故易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白術
9-12
4、暑月濕熱,苔白膩而胃口不開者.以生薏仁15-2O克易甘草。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薏仁
15-20
5、膽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頭痛眩暈,關寸脈大,舌紅苔黃者,以黃岑炭9-12克易杭芍,平膽以清上熱。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黃芩炭
9-12
6、脾濕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墜,關尺脈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發(fā)。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桂枝木
6-9
7、血虛者(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以炒赤芍9-12克易杭芍,潤燥以補血虛。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赤芍
9-12
8、心動悸,脈虛數(shù)或結代者(如心臟?。?,以生地炭9-12克易丹皮,潤血以復脈。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地炭
9-12
9、血瘀頭痛,經(jīng)絡瘀阻,肢體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經(jīng)澀少者,以老川芍6-9克易丹皮,通經(jīng)活絡以祛瘀。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老川芍
6-9
10、月經(jīng)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當歸9-12克易首烏,溫經(jīng)補血以調經(jīng)。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當歸
9-12
11、脾腎虛寒,納差腰痛,關寸脈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腎炎),以上肉桂3-5克易首烏,溫中暖下以祛寒。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肉桂
3-5
12、陳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紅少苔,夜熱煩躁者,以大熟地9-12克易首烏,滋燥以生水。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大熟地
9-12
13、肺逆咳嗽者,以廣陳皮9-15克易橘紅,順氣以止咳。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廣陳皮
9-15
14、膽胃氣滯,胸脅痛疼者(如膽囊炎、膽結石),以炒枳殼9克易橘紅,破滯寬胸以止痛。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枳殼9
15、胸脅氣滯益重者,以炒枳實9克易橘紅,破氣開滯以止痛,兼利大腸。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克,或鵝枳實6克易橘紅。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1)炒枳實9
(2)炒青皮6-9或鵝枳實6
16、肝郁脅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克易橘紅,疏肝理氣以止痛。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佛手片
6-9
17、胃脘痛疼,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櫞片6-9克易橘紅,舒肝以開胃。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香櫞片
6-9
18、氣滯胸悶.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萎9-12克易杏仁,化痰利氣以寬胸。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瓜蔞
9-12
19、胸膈脹悶,俯仰俱難者,以瓜簍皮9-12克易杏仁利氣以除壅。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瓜蔞皮
9-12
20、咳唾痰涎,膠粘難出,胸悶氣短者.以炒簍仁9-12克易杏仁,利痰遂飲以寬胸。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蔞仁
9-12
21、氣滯胸悶,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克易杏仁,清肺潤腸以利便。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郁李仁
9-12
22、月經(jīng)澀少,色黑有塊,胸悶心煩者,以炒桃仁9-15克易杏仁,活血理氣,化瘀以通經(jīng)。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桃仁
9-15
23、妊娠嘔惡,食納不開者.以姜半夏6-9克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墮胎之弊),和胃降沖,順氣以開胃。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姜半夏
6-9
以上為主方之隨證隨病化裁之要例。
臨床又善據(jù)各癥各病之兼癥而加減所需之味,靈活化裁而治內傷雜病。又如:
24、主癥兼有心悸者,以生地炭9克易丹皮,加廣郁金9-12克、延胡索9-12克、柏子仁9-12克、北沙參15-3o克、白蔻仁6-9克、赤丹參15-20克、白茅根9-12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地炭9
加味
廣郁金9-12 延胡索9-12 柏子仁9-12 北沙參15-3o 白蔻仁6-9 赤丹參15-20
白茅根9-12
若心悸而下寒較重者,另當以上肉桂3克易首烏,補骨脂9克易白茅根。
25、腎寒膝痛者,以上肉桂3克易首烏,加炒杜仲12克、川續(xù)斷15克、骨碎補9-12克、炒干姜3-5克、草蔻仁4-6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肉桂3
加味
炒杜仲12 川續(xù)斷15 骨碎補9-12 炒干姜3-5 草蔻仁4-6
若腎寒而膀膚熱澀者,另當以建澤瀉9克易甘草,仍用首烏,以北沙參30克易干姜,加焦山桅3克。
26、咳而痰少者,以廣陳皮12克易橘紅,加前胡12克、川貝母9克、炙冬花12克、北沙參20克、白蔻仁6克、炙五味4-6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廣陳皮12
加味
前胡12 川貝母9 炙冬花12 北沙參20 白蔻仁6 炙五味4-6
27、膽胃?。ㄈ缒懳笟馔础⒛懩已准澳懡Y石),以炒枳殼9克易橘紅,以全瓜蔞9克易杏仁,加廣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廣木香4克、白蔻仁6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瓜蔞9
炒枳殼9
加味
廣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廣木香4克、白蔻仁6克
28、肝胃?。ㄈ缏愿窝祝?,加廣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半枝蓮12克、白花蛇舌草l2克、縮砂仁9克、赤丹參15克、軟柴胡9克、焦山桅3-5克。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加味
廣郁金12 延胡索12 半枝蓮12 白花蛇舌草l2 縮砂仁9 赤丹參15 軟柴胡9 焦山桅3-5
29、胃脘痛(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炒白術9克易甘草,加廣郁金9克、延胡索9克、烏賊骨12克、炒干姜3克、白蔻仁6克、三七粉3克,(分沖)…。
方藥
1
2
3
4
5
6
7
8
基礎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廣橘紅6
炒杭芍12
制首烏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白術9
加味
廣郁金9 延胡索9 烏賊骨12 炒干姜3 白蔻仁6 三七粉3(分沖)
麻瑞亭師診斷用藥,既守傳統(tǒng)醫(yī)學的辨證施治,又重視現(xiàn)代醫(yī)學的診斷證明。如診斷證明冠心病患者,則於“下氣湯”主方增一味丹參或三七,實驗證明丹參有降壓作用,擴張冠脈,減小阻力,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對肝病患者,以其輕重查清乙肝系列,肝功能、B超、病毒定量,甲胎蛋白,后以下氣湯為主方辨證加減:納差者加白蔻仁、腹脹運遲者加雞內金、縮砂仁,肝脾腫大者加蘇澤蘭、炙鱉甲,黃疸者加茵陳,轉氨酶高者加板蘭根、半枝蓮,脅痛重者加丹參、桑枝等等活用藥性之法。以“下氣湯”之加減治肝病,此實乃《金匱要略》所云,“見肝之病,當先實脾”之意。他重于實踐,勤于思考,對傳統(tǒng)中藥的功效,每創(chuàng)新意,拓寬臨床用藥的范圍。體現(xiàn)了“異病同治,同病異治”之活法。諸如將婦科調經(jīng)藥澤蘭用于腎炎消除尿蛋白;將白檀香、半枝蓮、桉樹葉用于泌尿系感染,消除尿中之血球、膿球,列為腎盂腎炎常規(guī)方藥,療效可靠。
所謂“撥千鈞之舟者,一桪(音 xun2,提手旁加一尋字。撥的意思,如撏他的毛。又如;撏扯;摘取之意。)之木也”。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濁功能之主方。生氣血而調陰陽,是為扶正,為御邪之本,與各癥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達病所,共奏愈各癥各病之功。主方以黃岑易杭芍,加龍骨、牡蠣,則平膽而降濁,主方以桂枝易杭芍,加柴胡,則疏肝而升清。此乃下氣湯靈活加減化裁,用治絕大部分內傷雜病,且療效甚佳之原委也。所以然者,病機相同或相近,雖病癥病名不同,治可相同,異病同治也。而內傷雜病,多臟腑功能失調,升降紊亂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機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亂,均當復其升降之常;而復其升降之常的關鍵.重在調理脾胃。下氣湯以健脾和胃為本,兼調肝腎心肺,切中內傷雜病之主要病機,所以靈活加減化裁,用治內傷雜病,既穩(wěn)當而效可觀。 麻瑞亭已業(yè)醫(yī)6o余年,愈疾無計,主要取法于黃元御醫(yī)術,得力于下氣湯之靈活加減化裁。而麻瑞亭基于自己的臨床實踐,又靈活變換原方兩味,以之治諸內傷雜病,醫(yī)跡卓著,既是對黃氏醫(yī)術之繼承弘揚發(fā)展之明證,亦是異病同治大則之具體實踐與發(fā)揚也,是麻瑞亭醫(yī)術之精蘊特色也。黃元御曰:人有無妄之疾,醫(yī)乏不死之方。下氣湯靈活加減變化,雖能愈諸多內傷雜病,然非萬病之靈丹妙藥,諸病皆能用之,而效若桴鼓。以病癥之輕重有別,治療之難易不同,即使辨證無誤,針藥無差。重危者,亦非輕易能愈,絕證者難免傾亡,以下氣湯治之亦然。
麻瑞亭六十余年的醫(yī)療實踐證明,以下氣湯治某些危重疾患,療效較為理想,用治某些不治之癥,亦可減輕患者之病痛,延緩其踏入冥途之時日,因之,下氣湯雖不能盡愈諸疾,然仍不失為治療內傷雜病之良方也。再者,麻瑞亭也并非以下氣湯而治百病者。當用則用,不當用則另用他方,以脈癥為轉移,此即善用與好用之別也。
臨床醫(yī)案
楊某,男,36歲,河南開封市某廠工人。當?shù)蒯t(yī)院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無效,于1974年2月18日慕名來西安求治于麻瑞亭。自訴:頭昏耳嗚、心慌氣短,乏困無力,經(jīng)常鼻衄,牙齦出血,午后發(fā)熱。診脈:細濡、稍革、滑動、關寸大,舌苔白澀膩。體溫39.2℃。查血:血色素2.2%,網(wǎng)織紅細胞0.5%,紅細胞112萬/mm3,白細胞4500/mm3,中性42%,淋巴58%,血小板5.4萬/mm3。收容住院治療。辨證:中氣虛敗,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熱下寒,精血不藏。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治則:健脾舒肝,清肺和胃,溫腎潛陽,滋益精血。處方:云茯苓9克、炒白術9克、炒杭芍15克、上肉桂6克、生地炭30克、全當歸12克、炒杏仁9克、山萸肉15克、法半夏9克、復盆子15克、貢阿膠9克(烊化)、煆磁石12克、柏葉炭12克、北沙參12克、制附片9克、炒干姜9克、紅人參9克(另煎)、三七粉3克(分兩次沖服)。服藥30劑后,精神好轉,食納增加。隨癥加減用藥,輸血5次1000毫升。住院11個月,無明顯不適。查血:血色素7.9%,網(wǎng)織紅細胞1.2%,紅細胞401萬/mm3,白細胞7700 /mm3,血小板6.5萬/ mm3。血常規(guī)基本正常,12月29日出院。八年后來院復查。自訴飲食正常,精神好,能勝任工作。查血:紅細胞550萬/ mm3,血紅蛋白13.5%,網(wǎng)織紅細胞0.8%,血小板8.6萬/ mm3,白細胞10800/ mm3,淋巴37%,單核3%,脈細濡,右關寸較大,舌苔白、根膩。處方:(治療方法/用藥處方/診療技術/經(jīng)驗,已屏蔽,需要了解,請聯(lián)系服務中心,以便我們?yōu)槟铡?后隨訪,體健如常人。
按:先師善治再生障礙性貧血。他認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屬中醫(yī)血虛勞損證,系因脾腎虛寒,中氣不健,化源不足,肝脾不升,肺胃不降,陽浮于上,陰沉于下,氣血生化匱乏所致。黃元御曰:“血源于腎統(tǒng)于脾,藏于肝,注于心。氣源于胃,藏于肺,納于腎。腎主骨,骨生髓,髓為血之源”。麻瑞亭以此論作為治療血虛勞損之機理,確立“健脾暖腎,滋肝養(yǎng)血,益氣和胃,斂肺降逆,益精填髓”之治療原則。
麻瑞亭師一生講究臨床實效,在臨床實踐中探索出的“下氣湯”,因人因病化裁,治療70多種常見雜癥和疑難病,獨俱慧眼,療效可靠,經(jīng)得起重復驗證,難能可貴,值得倡導和贊頌。
附:1、下氣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組成】半夏9克 生姜9克 人參4.5克 橘皮9克(一方無人參
【用法】上藥四味,嚼咀。以水 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日服三次。
【主治】脾虛氣滯,胸滿腹脹。
2、下氣湯-《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組成】大腹檳榔14枚,杏仁28枚。
【主治】胸腹背閉滿,上氣喘息。
【用法】上(口父)咀。以童便3升,煎取1升半,分為2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杏仁以下氣,大腹檳榔以泄?jié)M,童便導之下行。然唯初病氣實者為宜。
3、下氣湯-《四圣心源》卷四。
【組成】甘草2錢,半夏3錢,五味1錢,茯苓3錢,杏仁3錢(泡,去皮尖),貝母2錢(去心),芍藥3錢,橘皮2錢。
【主治】肺氣不降,胸膈右肋痞塞。 【用法】煎大半杯,溫服。
4、下氣湯-《女科指掌》卷三。
【組成】蘇葉、陳皮、桑皮、茯苓、青皮、白芍、大腹皮、甘草。
【主治】子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