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子時吧,楚子發(fā)文稱要開講《唐詩三百首》,該文閱讀量僅僅比《楚子說羋月》的系列文章略低,但是點贊者卻很多,超越了任何一篇說羋月的文章??磥恚肮旁妼W(xué)堂”的確有愛詩的鐵粉。
在這個壓力之下,楚子決定,今天就提筆,撰寫楚說《唐詩三百首》的第一篇,算是為即將來到的2016年獻(xiàn)禮吧,順便祝福每一位鐵粉新年快樂。堅持讀“楚子說詩”的,新年個個成為詩圣。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唐詩三百首》的第一卷,是“五言古詩”。第一首作品,是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之其一)。
【楚子說詩】
你敢說你讀過《唐詩三百首》嗎?
可能你只是讀了里面的詩,
甚至只是陪著你的寶寶認(rèn)了詩里的字。
從現(xiàn)在開始,跟著楚子,
我們一首一首讀,堅持再堅持,
解開《唐詩三百首》里蘊(yùn)藏的中華文化密碼,
讓你我一起,成為中國最高雅的一族。
【簡說五言古體】
所謂的古體,不是現(xiàn)代的人稱這些詩是古體,而是唐朝的人稱之為古體。這個詩體是漢魏時期形成的,唐朝人將之稱為“古體”,是為了和所謂的“今體詩”(即近體詩、格律詩,都是一個意思)區(qū)分開。
特別提醒,萬一和朋友們聊到唐宋格律詩,可以叫“古詩”,但是千萬不要叫“古體詩”哦。
那么,古體詩的特點,就不言而喻了: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dāng)自由。但對五言古體而言,每句五個字的句式卻是固定不變的。
現(xiàn)在有些人寫詩、又不耐煩遵守格律要求的,就標(biāo)榜自己的作品為古體詩,真是笑掉大牙,因為古體詩固然格律上沒有今體詩那么講究,但是修辭上自有其成熟的一系列手法。比如漢魏有漢魏的風(fēng)格,隋唐有隋唐的風(fēng)格。即便在唐朝的詩人中間,有比較復(fù)古的,有靠近樂府或比較口語化、俚俗化的,也有文人氣很重、形同律詩、只是規(guī)矩上突破一點的。
舉個例子吧,崔顥的《黃鶴樓》,寫得太好了,好到把李白嚇傻,李白在接下來的許多年里模仿了好多次,最后不得不承認(rèn),自己超越不了崔顥。
憑什么李白超越不了崔顥?真的是技不如人?
幾千年下來,這個故事一直在流傳,但是從很多書里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其實大家不是很明白,為什么崔顥的一首詩,李白死磕了很多年卻超越不了,究竟有什么神秘之處呢?
這個詩,我們以后會講到,這里“劇透”一下。
楚子看得清說得明,雖然《唐詩三百首》把崔顥的《黃鶴樓》放在七言律詩的第一篇,但是這實際上不是一首律詩,而是一首七言古風(fēng)。當(dāng)然,崔顥不是像我們現(xiàn)在的那些人,不會格律、湊不了平仄才標(biāo)榜自己的詩是古風(fēng)。崔顥是因為需要動用一些漢魏時期使用成熟的修辭手段,必須沖破律詩的限制來創(chuàng)造一些獨特的美。
李白看在眼里,愁在心里。照搬這些手法吧,只是依葫蘆畫瓢、談什么超越;不用這些手法吧,就失去了那種美。最后,李白認(rèn)輸。
下面,開始學(xué)習(xí)張九齡的《感遇》。
【今日讀詩】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張九齡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宰相的日常工作是起草或批閱公文,加上他又不喜歡前朝(武則天時代)上官婉兒等人倡導(dǎo)的宮廷詩派,所以他的一部分談理想談人生的詩,文字顯得有點澀。哪里比得上李白給買酒的婆姨寫的詩、杜牧給街頭的歌女寫的詩、白居易給巷子里的老婆婆寫的詩那樣,文字清麗淺顯,讀起來跟今天的口語幾乎沒有什么兩樣。
甚至有些人覺得張九齡的詩沒那么好,憑什么被選進(jìn)《唐詩三百首》,還是第一篇?人家《關(guān)雎》成為詩經(jīng)的第一篇,是因為有“后妃之德”,《感遇》憑什么?
當(dāng)然,盡管心里不服,沒有人敢明著批評他,因為杜甫、王維都吹捧過他,誰敢反這個潮流???
張九齡是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guān)市)人,所以很多時候被稱為曲江。有一則古人的評論這么說:“曲江……上追漢魏而下開盛唐,雖風(fēng)神稍劣而詞旨沖融?!边@個話不那么好懂,反正是說他的詩有點差勁,但是意義還是很不錯的。
另一則古人的評論是這么說的:“曲江詩如蜘蛛之放游絲,一氣傾吐,隨風(fēng)卷舒,自然成態(tài)。初視之,若絕不經(jīng)營;再三讀之,仍若絕不經(jīng)營?!边@是在批評張九齡寫詩不動腦筋嗎?還是在夸他連腦筋都不用動就寫得很好?
我建議,《唐詩三百首》里面的作品,由于其學(xué)習(xí)難度不是一個等級的,應(yīng)該像學(xué)鋼琴那樣分個級,小學(xué)一二年級的學(xué)生先讀一級,然后由淺及深地學(xué)下去。
那么,張九齡的這首《感遇》,恐怕要放到四級五級的內(nèi)容里面去,學(xué)習(xí)難度五顆星,供小學(xué)高年級的學(xué)生學(xué)。
當(dāng)然,我這么說,不是贊成張九齡的詩沒那么好的觀點,相反,我覺得張宰相肚子里學(xué)問太多,詩里的含義太豐富,說不好的都是因為沒看懂。
順便說一下,張九齡有個別名,叫“博物”;他死了之后呢,又被賜謚“文獻(xiàn)”,你從這兩個名字里可以看出,他的學(xué)問有多大吧。
【基本解釋】
先解釋幾個詞。
葳蕤:草木茂盛枝葉紛繁的樣子。
桂華:有的解析書上解釋成月亮,說古時候桂華是月亮的雅稱。這個解釋純屬胡說,因為《感遇》開頭兩句是一個非常初級的對仗,唐朝詩人即便已經(jīng)通曉對仗之術(shù),但是寫古體詩的時候,仍然會采用漢魏時期比較初級的手法來作對仗,李白也這么干,這樣文意更為古樸。(就像現(xiàn)在的仿古家具不但仿古,還要故意做舊。)其實桂華就是桂花,和蘭葉對得十分工整。
林棲者:棲居山林的隱士。因聞到風(fēng)送花香而愉悅。坐:因而。有的書上解釋稱“因為”,是錯的,“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才是“因為”。
美人:屈原作品中常以美人喻君主。
下面,分句簡單解析一下《感遇》其一。注意,這個解析是常規(guī)的,書店里的賞析文章,基本上都這么寫。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突出了兩種高雅的植物春蘭與秋桂。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不論葳蕤也好,皎潔也好,都因其欣欣向榮的生命活力蔚成美好的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用“誰知”突然一轉(zhuǎn),那些引蘭桂風(fēng)致為同調(diào)的隱逸之士由于聞到了蘭桂的芬香,因而發(fā)生了喜悅之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蘭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潔,這是它們的本性,并非為了博得美人(君主)的折取欣賞。
【諸多疑問】
這樣的解釋,說了等于沒說。字面上那點意思,誰不能看懂?為什么總覺得還是不通呢?
第一個疑問:蘭花和桂花既然那么美好,有人聞風(fēng)相悅不是常情嗎?有什么好轉(zhuǎn)折的呢?有什么好“誰知”的呢?
第二個疑問:所謂“何求美人折”,往往是美人(君主)不折因而產(chǎn)生的阿Q精神大爆發(fā),那么美人(君主)為什么會對美好的春蘭秋桂視若無睹呢?要知道,張九齡可是在中國歷史上最美好的時代:開元盛世啊。
要解開這兩個疑問,先要弄明白第三個疑問:“春蘭”和“秋桂”在張九齡的《感遇》里面,到底代表著什么樣的高潔精神。
有人說張九齡這兩個意象是用典,出自屈原《九歌·禮魂》中“春蘭與秋菊,長無絕兮終古”句。張九齡是廣東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換成了秋桂,師古而不泥古。
這又是一個胡說八道。張九齡是廣東人不假,但是這首詩是他遭貶之后寫的。此前他在長安做宰相,遭貶之后到湖北工作,難道沒見過菊花?
把秋菊換成秋桂,絕不是簡單的就地取材,而是桂花在張九齡心目中有著更為高潔的品質(zhì),值得謳歌與效仿。
先說“蘭”。
屈原詩里的“蘭”,說的是蘭花,取其“香”的特征,喻人的品德。
張九齡詩里的“蘭”,說的是蘭葉,取其“葳蕤”的特征,茂盛、興旺,但是但是蘭葉只有綠色的單調(diào),很容易被人忽略,尤其是春天。
這五個字,每個字都很準(zhǔn)確、很重要。蘭葉,而不是蘭花,在百花齊放的春天里,盡情地施展其葳蕤卻單調(diào)的綠色。
你盡管忽略我,但是我一樣欣欣向榮;你可以不承認(rèn),但是我一樣把春天過成我的美好的節(jié)日般的日子。
這不是丑女的春天嗎?
這么解釋,還有一個印證。張九齡的《感遇》,脫胎于陳子昂的《感遇》。陳子昂的《感遇》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若”也是香草,即杜衡。這四句同樣是描繪蘭在春夏之間郁郁蔥蔥的綠色,綠得怎么樣呢?遠(yuǎn)遠(yuǎn)地看,“空林色”,和林子的顏色混在一起,好像沒有一樣;走近仔細(xì)看,才能發(fā)現(xiàn)其“朱蕤冒紫莖”的獨特的線條美。
蘭葉的綠,無論多么的“葳蕤”,但是在春天里是多余的,容易被人忽略的,不合時宜的,但是我無所謂,我堅守。
這才是張九齡這個大唐宰相賢明正直、不避利害、敢于諫諍的人格追求啊。這才能解釋有人“相悅”是多么的令人意外而驚喜、“美人”不相折是何其的正常。我是“草木”我怕誰!這里的“草木”兩個字,同樣非常精準(zhǔn)地告訴你,我不會在春天里花枝招展地開諂媚于你,決不。你要是愛我,你就要接受我這葳蕤的開滿一整個春天的綠。
當(dāng)?shù)皆紫?,還這樣任性;遭遇貶謫,還這樣堅持。這才是我們喜愛的唐朝詩人的風(fēng)骨啊,這樣的詩,難道不配成為《唐詩三百首》的開篇第一首嗎?
好了,再來理解“桂華”兩個字,就容易了。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這個時候最討喜的是瓜果滿枝,像楓葉那樣滿山的紅也很好,像菊花那樣大朵的艷也很好,但是張九齡偏不。他選擇了最不起眼,遠(yuǎn)看若有若無的桂花。明白了嗎?你可以看不見我,但是這不妨礙我把日子過得跟節(jié)日一樣啊。
【楚子歪解】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春天里百花斗艷,蘭葉只是盡情釋放葳蕤而容易被忽略的綠;秋天里瓜果飄香,桂花卻星星點點地施展幾乎看不見的美麗,任憑秋色皎潔如空。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你沒有媚人的品質(zhì),但是你有旺盛的生命力,你自己把日子過得跟節(jié)日似的。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春天的綠、秋天的小碎花,被忽略是常態(tài)。但是你不知道我這個道德高尚的隱逸者,從風(fēng)里聞到你獨特的香味,因而注意到了你,喜歡你的品性。所謂“相悅”,是相看兩不厭,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咱倆是一路人的意思。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你就是不以花果媚人的草木,你有你的自我、你有你的本心,“美人”忽略你,不“折”你,有什么所謂?
蘭葉在春天、桂花在秋天,只是普通、不起眼而已;但是楚子這樣解讀經(jīng)典,卻是離經(jīng)背道、大逆不道,你讀著讀著要是生氣了,想拍磚,就拍吧,無論你怎么黑我甚至罵我,我保證全部放上平臺,供所有人閱讀、點評。我有什么所謂?“草木有本心”嘛。
你要是覺得楚子如此荒唐地解讀《唐詩三百首》有點意思,明白其中的三分癡,希望繼續(xù)閱讀,那么請使用打賞、點贊、評論、留言、轉(zhuǎn)發(fā)等一切手段鼓勵我,只要楚子感受到了粉絲們的“相悅”,那么會豁出一切堅持說下去的。
在古詩學(xué)堂,聽楚子說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