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為古詩題,用于寫心有所感,借物寓意之詩?!坝觥笨衫斫鉃槿耸离H遇,也可具體地理解為“對待”。君“遇”臣之厚,臣“感”君之恩,君臣相得這是理想的狀態(tài),而現(xiàn)實中的文人多是流落不偶的。所以,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懷才不遇,憂愁憂思如屈原者多矣。張九齡也是這樣。
張九齡仕歷武后 、玄宗兩朝 ,是開元時期 的名相 ,也是玄宗朝的最后一位賢相。他為人耿介狷直,疾惡如仇 ,為官清廉忠正,揭露時弊。能以百姓之心為心,心存家國天下 。然而,因受李林甫 、牛仙客等人讒毀,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張九齡被貶右丞相。罷知政事 ,次年又貶為荊州長史 。此后 ,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 ,玩弄權(quán)柄 ,作威作福 ,唐王朝內(nèi)部出現(xiàn)巨大的隱憂。張九齡研究專家熊賢漢說 :“張九齡罷相被貶,表面上是他個人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zhuǎn)折,實際上是唐代治亂的分水嶺?!薄陡杏觥吩娋褪窃谶@樣的歷史背景下寫成的。
《感遇》詩中包含了很多深沉復(fù)雜的人生感受 ,有憂時傷世,有郁憤不滿 ,有心念魏闕之思,有憤世嫉俗之感。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痹娙吮毁H荊州,由心及物,以“蘭、桂”比興,春蘭葳蕤,秋桂皎潔,蘭、桂是春秋二季最典型的芳草,它們的繁茂美麗出于本心 ,無待于別人的評判毀譽。這說的是香草不因為無人而不芳的意思?!犊鬃蛹艺Z》記載,孔子周游列國而不見用,返回魯國途中看到蘭花獨開山谷,發(fā)出感嘆說:“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他還說:“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币蕴m喻人,表達君子情懷和節(jié)操,有著悠久的文人傳統(tǒng),詩人在此曲折蘊藉地表達出了高潔芬芳、不求人知的品質(zhì)。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林棲者”為棲息山林的隱者。“聞風”暗用典故?!睹献?/span>·盡心下》說:“圣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qū)?。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wù)吣慌d起也。”伯夷、柳下惠都是古代的高士,伯夷不食周粟,柳下惠坐懷不亂,素為人所仰慕。因此,這里的“聞風”,表面上是說聞到蘭桂飄來的芬芳之氣,實際上是遠離了廟堂的詩人作為“林棲者”以伯夷、柳下惠這些具有亮節(jié)高風之士以自比。“聞風坐相悅”的“坐”,一說同“停車坐愛楓林晚”之“坐”表原因,一說此處之“坐”為程度副詞 ,表“特、極”之義。聞高士之風,心生愉悅。詩人言蘭桂開放有其固有的時節(jié),不因外物而變,草木都有本心,即生命的價值完全可以存在于生命本身,而不一定非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可。詩人繼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興寫法,同時也為屈原的人格精神所影響。面對大唐政治的腐朽,詩人之心,情隨屈原,最終沒有“隨其流而揚其波”而是堅持本心,不求“美人”折,但此處的“不求”多少還是有些言不由衷的。
張九齡繼承了屈子發(fā)憤抒情、不平則鳴的騷怨傳統(tǒng),《感遇》一詩看似恬淡超脫實際上抒發(fā)了其去國離鄉(xiāng)、行吟澤畔的謫愁和對君王的忠愛之意。
補充閱讀
感遇·其一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 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 芳意竟何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