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儒家正統(tǒng)歷來對春秋五霸不屑一顧,比如孟子就說過孔門子弟羞言齊桓晉文事,但是套用一句話,你贊成也好,反對也好,春秋五霸就在那里。一定意義上說,春秋五霸對于維護周以來的仁政禮義還是起到了一些積極作用的。
齊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活了73歲,當了42年國君,做了37年霸主,最后在無比凄慘寂寞中死去。孔子對齊桓公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說“齊桓正而不譎,晉文譎而不正”。也就是說相對于晉文公,齊桓公這個人還是比較實誠的。
那么接下來老樹就給大家講講關于齊桓公的一些事。
兄弟相爭
讀過《文姜》這篇的知道,齊襄公諸兒是個好色淫亂之人,甚至跟自己的妹妹文姜發(fā)生了不倫之戀。他在位時荒于政事,將他父親齊僖公留下的基業(yè)糟蹋得一干二凈。報應來得也很快,不久他就被殺,齊國陷入內(nèi)亂。
諸兒無德無才,可他卻有兩個賢德的弟弟,大的叫公子糾,小的叫小白。公子糾的老師叫管仲,小白的老師叫鮑叔牙,所謂“管鮑之交”就是說的這兩個人。管鮑二人可都是有大才的人,特別是管仲,后世諸葛亮自比有“管樂之才”,管即管仲。管鮑很早就預感齊國將內(nèi)亂,故帶著兩位公子分別在魯國和莒國避難。
襄公死了,繼位的侄子也被殺,齊國群龍無首。按照“立長不立幼”原則,群臣商議由襄公兩個弟弟中年紀大的那個也就是公子糾繼位。于是派人去魯國,將當時在魯國的公子糾迎回。
公子糾上臺對魯國來說有很大好處,所以魯莊公親自護送公子糾到齊國去。
可是留在莒國的鮑叔牙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就拼命慫恿公子小白搶先到齊國,只要比公子糾先到,再通過一番運作,那么小白就當上國君了。所以他們也日夜兼程往齊國趕去。
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在半道相遇。雖說是兄弟,可現(xiàn)在看對方卻像烏眼雞一樣,恨不得拼個你死我活,就連管仲和鮑叔牙現(xiàn)在也是各為其主,哪還顧得上什么管鮑之交。
雙方就打了起來。打著打著,只見管仲管夷吾張弓搭箭,一箭就射中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當場流血身亡。
管仲大喜,這回可沒有競爭對手了!于是重新整頓部隊,休息一陣后再慢慢護送公子糾去齊國。
鮑叔牙一下子就哭了:主公啊主公,你怎么這么命薄啊,在這個緊要關頭你怎么就死了呢!全軍也一起痛哭,如喪考妣。
哪想到,管仲這支箭只是射到了小白的腰帶鉤,根本沒有傷到他。那他怎么就死了呢?原來小白練過獨門絕技“咬舌功”,眼看一箭沒把自己射著,急中生智咬破舌尖,一口鮮血直噴而出,腦袋一歪,整個人就不動了。卻不是跟死了一樣?
估摸著敵我雙方都相信自己已經(jīng)死透了,戲也就演完了,小白一睜眼:嚎什么喪!回家嚎你們老媽去!老子不是好好的嗎?
鮑叔牙由悲轉(zhuǎn)喜。眼見魯國部隊放慢了速度,就傳令全軍加快速度,務要在天亮前趕到齊國。
于是小白他們搶先到了齊國,大會群臣,要求馬上把小白立為君主。可大夫們說:我們商量好是立哥哥公子糾為君,小白怎么有資格呢?
鮑叔牙說:“第一,齊襄公也是長子繼位,搞到最后自己被殺不算,大家看看他把齊國弄成什么樣子了?可見長不一定賢,幼不一定不賢。一國之君惟有德者居之,小白公子從小就很賢德,這個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第二,人家射了小白一箭也沒把他射死,卻不是天命歸于小白?第三,假如該著糾公子當國君,怎么這么長時間了他們還沒到?可見糾公子雖賢,在國家大事上卻是一點不著急。我們小白公子就不同了,眼見齊國亂成這個樣子,他心里這個急啊,一路催促我們說,早到一刻齊國的危機就早解決一刻。退一萬步說,按先來后到的規(guī)矩吧,先到的不立,反立后到的,什么邏輯!”
這鮑叔牙名中有個牙字,端的是伶牙俐齒,大夫們哪是他的對手,不過想想也對啊,管他什么長幼,我們只要有個君主就行。于是紛紛奉小白為君。這樣“齊桓公”就誕生了。
現(xiàn)在齊國有君主了,公子糾怎么辦?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親兄弟也得殺。于是桓公下令讓隰朋帶信給魯莊公,叫他殺了公子糾,否則即是與齊國為敵。
鮑叔牙私下里跟隰朋說,魯君在殺公子糾時,你務必要想辦法留住管仲性命,并把他帶回齊國。隰朋領命而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