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太湖三江何以成為了《禹貢》三江?

原創(chuàng) 江右漁夫 經(jīng)典蘇州 Classic Suzhou 2020-09-18 20:27
在蘇州古鎮(zhèn)的課題調(diào)研中,曾在某些吳淞江邊的古鎮(zhèn)歷史文化的展館里,看到其提及大禹治水之“三江既入,震澤底定”時,均確指該“三江”為吳淞江、東江和婁江,這明顯是混淆了《禹貢》三江和太湖三江的概念,這是犯了原則性錯誤,必須糾正。

《禹貢》三江是指哪三江?

對于“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在《吳郡志》中談了他的看法,“《禹貢》云:'彭蠡既潴,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底定?!詫ξ难灾瑒t彭蠡所潴,三江水所入,未必謂入震澤也。震澤之源,皆山環(huán)之,了無大川。震澤之委,乃多大川。今三江故道,古今變遷,已不可鑒定。然《禹貢》之說,謂三江之水無所入,則震澤壅而為害。三江之水有所入,然后震澤底定,亦水之理也?!雹?/span>
范成大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禹貢》所說“三江”故道已經(jīng)很難確定,因為一直在變化之中,而“三江既入”既不是“入于震澤”,也不是“入于?!?,而是“三江”之水各有所入,然后“震澤底定”。
《禹貢》所指“彭蠡”,即現(xiàn)在的鄱陽湖,唐初王勃在《滕王閣序》說:“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然后他也說:“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痹谔瞥醯耐醪磥?,“三江五湖”和彭蠡有關(guān),這是事實。在大禹治水的年代,長江水流經(jīng)此,形成一個大湖,即彭蠡,并由此出現(xiàn)分支,流向下游,最北的一條支流即楊子江(長江下游),另一條支流在今安徽蕪湖南邊,由西向東流入太湖,再由太湖通過松江(古吳淞江)入海,這條支流就是《水經(jīng)》所說的中江。太湖南面還有一條浙江(上游叫新安江,下游叫錢塘江),雖然現(xiàn)在考證,其源頭是現(xiàn)在的安徽休寧縣龍?zhí)镟l(xiāng)境內(nèi)的龍溪(即龍?zhí)锖樱坪跖c長江無關(guān),但在大禹治水的年代,浙江上游應(yīng)該與長江的支流相通,只是后來被長江所挾帶的泥沙堙塞掉了。
其實,我們知道,最早的江的概念只是指長江,到后期,才把那些匯入長江的河流也稱為江。江入處有幾水,就稱有幾江,別的水不能稱江?!队碡暋穾缀跏侵袊钤绲臅?zhèn)魇牢墨I之一,應(yīng)該具備這樣的“江”的概念。所以《禹貢》所載的“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中的“三江”一定與長江有關(guān)。


《禹貢錐指》圖示“三江”

那么《禹貢》三江到底是哪三江呢?明代的蘇州昆山學(xué)者歸有光在《三江圖敘說》中道:“由斜轉(zhuǎn)而西朱陳沙謂之楊子江口,由徘徊頭而北黃魚垛謂之吳淞江口,浮子門而上謂之錢塘江口,三江既入,禹跡無改,此今日之所見?!雹跉w有光始終認(rèn)為《禹貢》三江分別是楊子江、吳淞江和錢塘江。
1917年,時任北京地質(zhì)調(diào)查所所長的丁文江教授應(yīng)上??F志值难垼瑢S浦江和楊子江下游的地質(zhì)進行考察后,認(rèn)為在古代,楊子江與太湖的水道相通,在宜興與常州間的滆湖,以前必是古昔太湖的一部分,現(xiàn)在兩湖雖然是被陸地隔開的,但這些陸地是大片沖積土,是由長江水所挾帶的泥沙所沖積而成的,由此可以判斷,古代楊子江在常州以北是與古太湖相通的。同理,可以推測,古代楊子江曾有支流經(jīng)太湖,由吳淞江東流,而成古昔的所謂中江。而錢塘江與楊子江古代也必相通,或取道太湖,或取道于其東,所以亦得稱之為江,南江似乎非此莫屬,北江便是楊子江。
丁文江從地質(zhì)考察的角度印證了《禹貢》三江是楊子江、吳淞江和錢塘江。


春秋時期長江下游水系示意圖

很明顯,《禹貢》三江即古北江楊子江,古中江松江(古吳淞江),古南江浙江(下游錢塘江),這三江就是大禹治水時所治理的三江。

“太湖三江”究竟出現(xiàn)于何時?

歸有光畫像

太湖三江是指吳淞江、東江和婁江,范成大在《吳郡志》中是這樣描述其最初形態(tài)的:古吳淞江從東太湖入水口由西向東北行七十里后,在今蘇州古城東南約三十里處出現(xiàn)分支,其主干繼續(xù)往東入海,即古吳淞江,其分叉之一往東南入小湖(即白蜆湖),而另一支分叉是往西南方向回流入太湖的。太湖三江最初只有一條吳淞江是入海的,其余兩江都不入海。
對此,歸有光也認(rèn)為,“太湖之廣,三萬六千頃,入海之道獨有一路,所謂吳淞江者。”③
那么,這太湖水入海的“一江”怎么會變成了“三江”呢?歸有光認(rèn)為是由于吳淞江日漸變窄,而日漸變窄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政府和百姓的肆意圍墾,“顧江自湖口距海不遠(yuǎn),有潮泥填淤反土之患,湖田膏腴,往往為民所圍占,而與水爭尺寸之利,所以松江日隘。”④
那么,如何解決由此造成的水旱災(zāi)害呢?不是從吳淞江本身治理,而是在吳淞江南北兩側(cè)開挖港浦,以暫時緩解水旱災(zāi)情,“議者不循其本,沿流逐末,取目前之小快,別求浦港以求一時之利,而松江之勢日失?!雹?/span>
那么,這樣的“別浚浦港”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歸有光認(rèn)為是從南朝宋開始的,“蓋自宋揚州刺史、始興王浚以松江滬瀆壅噎不利,從武康纻溪為渠浛,直達于海,穿鑿之端自此始?!雹?/span>


三江口附近水系

古吳淞江南北兩邊出現(xiàn)入海的港浦始于南朝時期,為何是南朝?因為中國歷史在西晉時,發(fā)生了“八王之亂”,接著是“五胡亂華”,于是大量的中原士族、百姓南遷避亂,其中有一百多萬人落腳在長江南的太湖流域,這樣就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于是太湖流域的圍墾就興起來了,吳淞江流域的低洼、沼澤之地不斷遭到圍墾。而這些地方在圍墾之前,必須先要泄水,所以各種人工開挖的被稱為塘浦港汊的河道就多了起來,其中有些河道是直接入海的,于是太湖三江之東江和婁江也于此時出現(xiàn),它們其實都是人工開挖的入海的港浦。
最早提“太湖三江入?!钡氖悄淆R人庾仲初,他在注《吳都賦》時說過這樣的話:“今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也?!雹?/span>


太湖三江古圖

這樣,我們就理解了“太湖三江”為何最早是出現(xiàn)在南朝了。

太湖三江何以成為《禹貢》三江?

最早把太湖三江當(dāng)做《禹貢》三江的是北宋時的著名水利學(xué)者郟亶,他在《上治田利害疏》中說:“昔禹之時,震澤為患,東有岡阜以隔截其流,禹乃鑿斷岡阜,流為三江,東入于海而震澤始定。”⑧郟亶認(rèn)為大禹治水,鑿開岡身,將太湖水下泄入海通道流為三江。但他沒有明指此三江為吳淞江、東江和婁江。



郟亶畫像

后來,其子郟僑繼承了這一說法,他在《水利大略》中說:“昔禹治水,凡以三江決此一湖之水,今二江已絕,惟吳淞一江存焉?!雹徉P僑也未明說大禹治水所開三江是哪三江,只是指其中一江為吳淞江。
首先提及古婁江是三江之一的是元代蘇州的民間水利學(xué)者周文英,他在《論三吳水利》中說:“英今故棄吳淞東南涂漲之地置之不論,而專意于江之東北劉家港、白茆浦等處開浚放水入海者,蓋劉家港即古婁江,三江之一也,地深港闊,此三吳東北泄水之尾閭也?!雹?/span>

吳淞江里的圍網(wǎng)

進入元代,吳淞江下游淤塞嚴(yán)重,太湖泄水入海更加困難,往往積在上、中游低洼地區(qū),形成洪澇災(zāi)害。為了解決太湖泄水問題,周文英認(rèn)為應(yīng)該把泄水通道轉(zhuǎn)向東北,這是因為東北太倉劉家港是個深水海港,港的南面有一大港名南石橋港,近年來天然深闊,直通劉家港,正在太倉之南、嘉定之北,于中直過岡身,西南直通橫塘、張涇,以至夏駕浦、奣子港入于吳淞江,相去約三十五里,“中間港浦即有迂塞,若能挑港深闊,則泄水一大路也?!?
為了加強其觀點的可信性、可行性,周文英故意將此新水道稱為“古婁江三江之一”。后來,張士誠、夏原吉治理吳淞江流域的水患,均采納了周文英的這一觀點。
而首提古東江為《禹貢》三江之一的是明永樂初年(1403)的戶部尚書夏原吉,他在《治水奏略》中稱:“又松江大黃浦乃通吳淞要道,今下流壅遏難疏,旁有范家浜,至南浦口可徑達海,宜浚令深闊,上接大黃浦以達湖泖之水,此即禹貢三江入海之跡也。”?
明永樂初年,吳淞江流域再發(fā)大水,永樂帝派戶部尚書夏原吉前去治水。夏在實地調(diào)研后,放棄了對吳淞江本身的治理,在吳淞江南北兩邊尋找新的泄水通道,北邊的通道已有,就是劉家港;南邊,此時,黃埔已不斷壯大,可以作為新的泄水通道,夏原吉把黃埔比作“禹貢三江入海之跡”,就是把黃埔的前身古東江當(dāng)做《禹貢》三江之一。

海瑞畫像

自此以后,明清以來的水利學(xué)者和治水官員大多把太湖三江指為《禹貢》三江,比如明海瑞在隆慶三年(1569)給朝廷的《開吳淞江疏》中,開首就說:“禹貢稱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三吳水利當(dāng)浚之使入于海,從古然也。婁江、東江系是入海小道,惟吳淞江盡泄太湖之水,由黃埔入海事起近年以來水利。” ?大名鼎鼎的海瑞就是把太湖三江直指為禹貢三江的。又比如清初的徐元文在《韓公督浚吳淞江碑記》中,也在開頭就說:“嘗讀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震澤即太湖,三江即東江、婁江,而吳淞江其一也?!?徐元文在《碑記》中更是直截了當(dāng)?shù)匕烟笧橛碡暼?梢?,在明清時期,太湖三江就成為了《禹貢》三江。

太湖三江成為《禹貢》三江的主要原因

為了強化賦稅重地的水利建設(shè)保障

自宋以后,太湖流域成為歷朝歷代的賦稅重地,蘇州一府的賦稅在北宋時為十五萬石,元代時為三十萬石,張士誠時為一百萬石,明初為二百八十萬石。
在明洪武中(1368-1398),“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余,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余,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余,松江府一百二十萬九千余,常州府五十五萬二千余。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為重,其糧額比天下為多?!?
明初,一藩三府的田租占全國的24.5%以上,而蘇州一府占全國的9.6%,但其地只占全國的1.1%,可見太湖流域賦稅之重。

堰閘

為了保證太湖流域的賦稅,其水利建設(shè)就顯得至為重要,有效的水利建設(shè)是賦稅收入的根本保障。而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設(shè)主要是太湖水的泄水問題,也就是吳淞江流域的水利問題,因此,為了彰顯其水利的重要性,朝野人士都會引經(jīng)據(jù)典來加以佐證,而為了強化佐證的權(quán)威性,就自覺不自覺地把太湖三江指為《禹貢》三江了。

為了得到朝廷對吳淞江流域水利建設(shè)的各種支持

太湖下游的水利建設(shè),涉及到蘇松常、杭嘉湖地區(qū)多個州府,水利建設(shè)的工程往往所花經(jīng)費巨大、所需人力眾多、所耗時間長久,所以必須通過相關(guān)州府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奏效。而要促成相關(guān)州府的通力合作,必須首先要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最好是皇帝親下詔書,派朝廷部級大員坐鎮(zhèn)督辦,才能真正把水利建設(shè)做好。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明永樂初年,永樂帝派戶部尚書夏原吉來蘇親自督辦治水,還派專人給夏原吉送去水利書,對其表示出絕對的信任?;实鄣男湃?、支持,讓夏原吉暢行其志,實施“引淞入婁”和“以黃代淞”工程,治水效果顯著。
還有周忱在蘇松地區(qū)的治水也是如此,宣德七年(1432),皇帝下詔令巡撫應(yīng)天等府工部侍郎周忱與蘇州知府況鐘治理吳淞江流域的水患。正統(tǒng)五年(1440),皇帝命忱“兼總水利,許以便宜處置”?,就是說皇帝給了周忱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后奏”,權(quán)力之大,可想而知;其治水成效之大,也就可以預(yù)料(那年,周忱督辦疏浚昆山縣顧浦和常熟縣奚浦)。正統(tǒng)七年(1442),周忱上奏朝廷,請求朝廷允許他截留每府一二十萬石、每縣五六萬石官糧來賑濟災(zāi)民,并招募這些得到賑濟的災(zāi)民來疏浚蘇松兩府沿海已經(jīng)淤塞的塘浦。結(jié)果朝廷同意,周忱也就解決了治水所需的巨額錢糧問題。

吳淞江堤岸

夏原吉和周忱在給朝廷、皇帝的奏折中,都有意將太湖三江指為《禹貢》三江,以圣人治水來比擬自己負(fù)責(zé)的治水工程,即“復(fù)禹舊跡”。這樣的說法,自然會引起朝廷和皇上的關(guān)注、重視,甚至是共鳴,朝廷和皇上也就自然會支持他們的治水工作。
夏原吉的職位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民政部長,周忱的職位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建設(shè)部副部長兼江南地區(qū)巡察專員,職位都相當(dāng)高,又能得到皇上的絕對信任和全力支持,權(quán)力大,又能調(diào)動各方資源和人力,所以能治水有功,彪炳史冊。

注解:

①【宋】范成大撰,陸振岳校點:《吳郡志》卷四十八,考證,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622頁。

②【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二八,水利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441頁。

③【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整理:《天下郡國利病書》之“蘇州備錄上”,水利,《顧炎武全集》,上海世紀(j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2頁。

④【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整理:《天下郡國利病書》之“蘇州備錄上”,水利,《顧炎武全集》,上海世紀(j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2頁。

⑤【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整理:《天下郡國利病書》之“蘇州備錄上”,水利,《顧炎武全集》,上海世紀(j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2頁。

⑥【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整理:《天下郡國利病書》之“蘇州備錄上”,水利,《顧炎武全集》,上海世紀(j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2頁。

⑦【宋】朱長文撰,金菊林校點:《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47頁。

⑧【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二三,水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66頁。

⑨【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二三,水利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73頁。

⑩【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二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85頁。

?【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二四,水利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385頁。

?【清】馮桂芬纂,清譚鈞培、李銘皖修:《同治蘇州府志》(一)卷十,水利二,《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⑦,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269頁。

?【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三二,水利一0,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528頁。

?【清】顧沅輯:《吳郡文編》卷三二,水利一0,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538頁。

?【清】顧炎武撰,華東師范大學(xué)古籍研究所整理:《日知錄》卷之十,“蘇松二府田賦之重”,《顧炎武全集》,上海世紀(jì)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35頁。

?【清】馮桂芬纂,清譚鈞培、李銘皖修:《同治蘇州府志》(一)卷十,水利二,《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⑦,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270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淺談范仲淹蘇州治水所遭遇到的無奈
《水經(jīng)注》里的震澤
書庫 子部 類書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山川典 卷二百七十八
民俗博客(463)圖文(245)說郟亶
蘇州治水7范仲淹治水2方略
胥溪運河是伍子胥開鑿的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