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fēng)俗習(xí)慣
第一節(jié) 生活習(xí)俗
一、飲食
(一)主食
壯族為稻作民族,主食以大米為主。歷史上的壯族先民,因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導(dǎo)致其主食結(jié)構(gòu)的不同,如唐宋時期居住在不同地區(qū)的僚族,條件各異,食物亦區(qū)別。居住在洞內(nèi)者以稻米為主食,兼食采及格而來的各種野味。宋代的壯族有一套特別的加工稻米方法,稱為舂堂,"民間獲禾,取禾心--莖蒿連穗收之,謂之清冷禾。屋角為大木槽,將食時,取禾舂于槽中,其聲如僧寺之木魚,女伴以意運(yùn)杵成音韻,名曰舂堂。每旦及日昃則舂堂之聲四聞可聽。"后來壯族藝人根據(jù)舂堂這一勞動方式,創(chuàng)造舂春堂舞。居住在山區(qū)之僚族從事農(nóng)業(yè),輔之以狩獵采集,食五谷而外,"以木弩射獐鹿充食"。
壯族主要按照稻米的物理特征,即粘與不粘對其分別加工食用。粳稻是人們?nèi)粘J秤玫闹骷Z,多做成飯、粥和米線,糯稻則多做成節(jié)日食用的五色飯、糍粑、粽子、米糕、湯圓和其他各類小吃。
在日常生活中,壯族做米飯的方法有煮、蒸、燜幾種。最常見的是蒸,制作方法是先將米淘凈,放入鍋內(nèi)煮至半熟,濾干后放入木甑的情況下直接用銅鍋或鐵鍋煮或燜。日食兩餐,農(nóng)忙時食三餐,午餐一般帶到田頭地腳去吃,一般帶糯米團(tuán),帶上辣子之類的佐料。為了增加米飯的色、香、味,人們還添加其他原料或香料,制成特殊風(fēng)味的主食,如南瓜飯、竹筒飯、包生飯、黃花飯、豆飯、八寶飯等等。南瓜飯的制作方法是:將一老南瓜切開頂部作蓋, 挖掉中間的瓜子、瓜瓤,將泡漲洗凈的糯米、臘肉等放入瓜中。適量加水拌勻,蓋上瓜蓋。將南瓜放于灶上,用文火將瓜皮燒到焦黃,再用炭燼火灰圍在南瓜四周,使之熟透,便可將瓜剖開而食。竹筒飯的制作方法是:砍青竹一節(jié),兩頭留住,在一頭鑿個口,將肉、油、水、鹽和淘凈的米裝入竹筒,封好之后用文火燒熟,風(fēng)味極佳。
米線是一種用大米制成的風(fēng)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將米磨成漿后,蒸熟加工成細(xì)圓絲,再用油、西紅柿、蔥、姜、鮮肉、鹵肉、叉燒肉、黃豆、蔬菜、酸菜、螺螄湯、肉湯等配料做成。
歷史上壯族有不食隔宿米之習(xí),每日所食之米須當(dāng)日舂。壯族婦女非常辛苦,"每日夜半雞鳴時,農(nóng)婦即起床舂米,不明而止,此戶皆然。碓聲隆隆,擾人清夢,而所舂者只足本日之食。次日復(fù)然,甚少間斷。"壯族婦女雞鳴起床舂米構(gòu)成了壯族地區(qū)特有的生活勞動場景,古代到壯鄉(xiāng)的文人墨客不惜筆墨,為之詩興大發(fā),描會這一生動場景。清代管輪的《彝槽竹枝詩》寫道:"三番淅米好分蒸,桶釜寬邊見未曾;隔宿有糧無作飯,凌晨百碓響登登。"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夏治源至十三槽地區(qū)作《入槽雜詠》10乎,其中有一首就是有關(guān)凌晨舂米之場景,詩曰:"鐵谷唇寬肚最長,分蒸不用隔宵糧。五更雞唱鄰春動,處處家家為口忙。"
壯族的節(jié)日食品種類繁多,風(fēng)味獨(dú)特,集中體現(xiàn)了壯族飲食文化的特點(diǎn)。糯米是重要的節(jié)日主糧和饋送親友的禮品及祭祀用品,五色飯、粽子、糍粑、米糕、湯圓、油團(tuán)等食品都是用糯米制成的。五色飯又稱花糯飯、烏米飯,是用紅蘭草、黃花、楓葉、紫番藤的根莖或花葉搗爛,取汗分別浸泡糯米,然后蒸熟而成。每年農(nóng)歷六月節(jié)染花糯飯祭神由來已久。道光《廣南府志》卷二記載?quot;六月初五、初九二日各村寨宰牛作小年,戶染紅糯米祀神,土司家亦然。"壯族染五色飯之俗被壯族地區(qū)的漢人接受。民國《馬關(guān)縣志·風(fēng)俗志》漢俗概略篇說:"六月初一染五色花飯,二十四日夜火把節(jié)皆從夷俗也。"壯族的粽子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大年粽,遠(yuǎn)近聞名。富裕的人家常于除夕前用米、豬肉和綠豆包成大年粽,除夕擺在供臺上祭祖。正月初三(或初八或初十五)重煮后合家共食,以示團(tuán)圓、吉利。
除大米外,玉米、麥、薯芋等雜糧也成為壯族主糧結(jié)構(gòu)的重要組成部分。
壯族的飲食器具大體分為食品加工器具和餐具兩大類。食品加工器具主要是糧食加工工具,如礱、臼、碓、碾、磨,大多靠人力操作,也有使用水國和的,如水碾。炊上人包括灶、鍋、甑、缽、釜之類。灶分飯鍋和菜鍋,菜鍋鐵制,飯鍋有鐵、銅、陶制幾種。甑為木制口。餐具包括碗、盤、碟、杯、筷之類,亦分陶瓷品和竹木品,視家庭經(jīng)濟(jì)能力而定。生活極度困難者?quot;無箸,手搏飯而食之。"
(二)副食及飲品
壯族地我動植物資源豐富,其副食品包羅萬象。從很古的時候起,人們就以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土里長的、水中生的各類可食動植物加工制作成佐餐的佳肴。這些副食品資源,主要分為肉和蔬菜兩大類。
肉類主要是牛、豬、雞、鴨、鵝、龜鱉、魚、蝦、螺等,另外壯族人還喜食犬、鼠及飛蟲、蟬、蛇、蚌等。
壯族喜食犬肉,并且以犬祭祀。明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三說:"(師宗州)夷民有曰土僚者以犬為珍味,不得犬不敢以祭。"康熙《師宗州志》說儂人好割犬祭祀,好吃竹鼠。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三說:"(廣西府)有曰沙蠻者……掘鼠而食之。"乾隆《開化府志》卷九亦曰"儂人,甘犬嗜鼠"。沙人居住地區(qū)多竹,這里所說的鼠,不是一般的地第鼠,是指竹鼠而言。竹鼠是美味佳肴,今日之西雙版納有道菜叫烤竹鼠,頗有名氣。古代的官員們看到壯族人食竹鼠,不可思議,往往以輕蔑的眼光看待,且著于筆端。
壯族多住水邊,喜捕魚為食,雍正《臨安府志》卷七說:"沙人,喜捕魚,能投水中與波俱起,嚙手捉皆巨魚。"捕魚技藝之嫻熟,反映壯族因喜食魚而養(yǎng)成。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三載:"廣南府,醢鼠捕魚。儂人飲食無美味,嘗醢鼷鼠捕飛蟲而啖之。"光緒《云南通志》卷三十說:"沙人喜食諸蟲,捕飛蟲而食。"民國《馬關(guān)縣志·風(fēng)俗志》載:"儂人之食品,好吃水牛、田螺。……尤吃蝦八早、蝌蚪。謂其味之美。……每當(dāng)春夏之間田水澄清,兩種幼蟲產(chǎn)生最多,儂婦三五成群,手網(wǎng)兜而腰篾簍,褰裙立水中,目住而手營,皆撈蟲者也。"壯族人吃的是一些高營養(yǎng)、高蛋白的飛蟲,如飛螞蟻。這種飛蟲多長在熱帶、亞熱帶,雨季雨下透后即從洞內(nèi)飛出,捕來去其雙翼用油炸,其味香嫩可口。
壯族人好飲酒,并且形成一種頗具特色的飲酒方式。乾隆《開化府志》卷九載:"夷俗以雜糧釀酒,凡宴賓客,先設(shè)架置酒壇于上,貯以涼水,插干于內(nèi)。客至主人先咂,以示先嘗之意,客次之。咂時盛水候,咂畢而注于壇,視水之盈縮以驗所飲之多寡,不及則請再行。寒月置火于壇下,取其熱也。"
壯族佐餐的蔬菜有蘿卜、青菜、白菜、葫蘆、冬瓜、西瓜、絲瓜、茴香、芫荽、茭瓜、菠菜、生菜、莧菜、茴蒿菜、菌子、韭菜、蒜子、芹菜、竹筍、甘露子、芥菜、土瓜、山藥、紅薯、空心菜、芋頭、萵苣、芥藍(lán)、香椿、木耳、茨菰、茄子、姜、蔥等等。古代的壯族地區(qū)人稀地廣,野生植物繁多,野菜品種豐富,壯族人多以野菜佐餐,不重視菜園,至民國時期有些地區(qū)仍然如此。民國《廣南縣志稿本》第五冊說?quot;按北鄉(xiāng)沙人……不種菜蔬,寧食空飯,尋野菜以佐餐。漢人與之雜居者,雖欲栽種而不敢。蓋其俗以乞討菜苡為不恥。有栽種者,則人人向之乞取,乞取不得,則相率盜竊。一二日內(nèi),竊之罄盡。至是栽者亦憤而不栽。故其地之蔬菜,價格昂貴,概自他地運(yùn)輸而來,有時蔬價;高于肉價。"由于人口增加,壯族地區(qū)之野菜品種越來越少,以致不善栽植蔬菜之壯人"無蔬食,每日佐餐之物,只辣椒乃鹽二種。或佐以野菜,輔以酸湯"。
壯族人民還利用糧食、薯芋和豆類加工制成粉絲、粉條、魔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壯族加工制作副食品主要有燒、煮、蒸、燉、炸、炒、烤和生拌等數(shù)種。
壯族地區(qū)果品種類十分豐富,主要有香櫞、橄欖、櫻桃、楊梅、桃、李、石榴、核桃、甘蔗、菱角、芭蕉、香蕉、楷杷、棗子、柑、橙、柚、橘、梅、梨、栗、柿、杏、荸薺、土瓜等。其中甘蔗的栽培與加工是壯族人民的重要經(jīng)濟(jì)來源之一。
歷史上壯族先民曾有鼻飲之俗?!段簳?#183;僚傳》載:僚?quot;嚼食并鼻飲"?!短接[》卷七百九十六記南中僚人"以口嚼食,并以鼻飲水"。
在壯族地區(qū)最能引起外族人注意的,當(dāng)數(shù)嚼檳榔的習(xí)俗。檳榔果形長橢圓,橙紅色,是待客和定親的珍貴禮品?!稁X外代答》記其食法為:"其法而瓜分之,水調(diào)蜆灰一銖許于萎葉,上裹檳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后啖其余汁,少焉,面臉潮紅,故詩人有醉檳榔之句。無蜆灰處只用石灰,無蔞葉處只有蔞藤。"
二、服飾
(一)僚人服飾
《太平御覽》卷七百九十一載,興古郡"鳩民咸以二尺布角割作兩詹,不復(fù)加針縷之功也,廣頭著前,狹頭覆后,不蓋其形,與裸無異"。宋代的西南番衣著簡樸,據(jù)《宋史·蠻夷四》記載,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西南番龍番到宋朝貢方物"使者但衣布袍,至假伶人之衣人見……"龍番所遣使者當(dāng)屬于該地區(qū)的中上層人物,僅衣布袍,可知一般老百姓的衣著更為簡陋了。因衣著簡樸,皇帝在后殿接見龍番。"故事,蠻夷入貢,雖交趾、于闐之屬皆御前殿見之,獨(dú)此番見于后殿,蓋卑之矣。"可代表僚人裝束的有如椎髻、著筒裙等。
椎髻 《舊唐書·南蠻傳》載:南平僚"其人發(fā),為髻沓垂于后"。東謝蠻"坐皆蹲踞,男女椎髻,以緋束之,后垂向下"?!赐ǖ洹>硪话侔耸咻d:戎州僚"椎髻跣足,后垂向下"。瀘州僚"男則露髻跣足,女即椎發(fā)橫居"。昌州僚"男則蓬頭跣足,女則椎髻穿耳"。
宋代的僚人仍保留椎髻?!端问?#183;蠻夷四》載:廣源州蠻儂氏,"俗椎髻、左衽,善戰(zhàn)斗"。牂牁蠻"俗椎髻、左衽,或編發(fā),隨畜牧遷徙無常。……"這里所說的椎髻、左衽當(dāng)屬僚人,編發(fā)之民屬其他民族?!对颇现韭浴份d:土僚蠻"婦人跣足,高髻,樺 皮為冠,耳墜大雙環(huán),衣黑布,項帶鎖牌,以為飾"。從以上記載可看出,椎髻、左衽、跣足是僚人的一般特征。各支系因居住地不同,當(dāng)有一定的變化。
著筒裙 《舊唐書·南蠻傳》載:南平僚"男子左衽露發(fā)徒跣,婦人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為通裙"。東謝蠻亦有特殊之裝束。同書記載:東謝蠻,"好帶刀劍,未嘗舍離。丈夫衣服,有衫襖大口绔,以綿綢及布為之。右肩上斜,束皮帶,裝以螺皮,虎豹猿穴及大羊之皮,以為外飾。""貞觀三年,(謝)元深入朝,冠鳥熊皮冠,若今之髦頭,以金銀絡(luò)額,身披毛帔,韋皮行藤而著履。"
(二)元明清時期服飾云南壯族分儂、土僚、沙人及仲家等支系。各支系之衣飾有一定差別,支系內(nèi)部因居住地不同而有別。
儂人 明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三說:廣南府儂人"男子束發(fā)于頂,多服青衣,下裙曳地,賤者掩脛而已。婦人散綰絲髻,跣足,裙帶垂后。皆戴尖頂大笠"。由此我們看到的廣南府儂人之形象是男女皆帶斗笠,男束發(fā)于頂,穿青衣,婦女散綰發(fā)髻,赤腳,下身著裙。170年后的天啟《滇志》卷三十說:"儂人,其種在廣南……樓居無幾登。席地而坐,脫屨梯下而后登。婦人衣短衣長裙男子首裹青共兌,衣粗布如希。長技在銃,蓋得之交趾者,刀盾槍甲寢處不離。"從這段記載來看,儂人的形象有所改變,男人頭裹青花佩巾,穿像細(xì)葛布一樣的粗布衣服,男女均著履。儂人的這種衣飾打扮一直保持到清代。乾隆《開化府志》卷九說:"女勤耕織,慣桃綿錦,樓居無椅凳,席地而坐,脫履梯下而后登。婦人短衣長裙,男首裹青化競,衣粗布如希。長技在銃,蓋近交趾習(xí)尚使然?quot;道光《廣南府志》卷二亦有類似的記載。
住在廣西府(今邱北與師宗)的儂人,因當(dāng)?shù)厣橙酥递^多,康熙《師宗州志》說:"男女服飾似沙人。"沙人"服飾似漢人,亦雉頭,間有戴帽履襪者"。早在清初,廣西府之儂人,受漢人的影響較大,以致其服飾似漢人。住臨安府個舊、蒙自等地的儂人,穿著與廣南、開化府的大致相同,只是在一些細(xì)節(jié)上稍有差別。民國《個舊縣志》卷十說:儂人"男子青藍(lán)布纏頭,衣短衣,白布纏脛。婦束發(fā)裹頭,短衣密鈕,系細(xì)褶桶裙,著繡花?quot;。清末光緒年間《續(xù)修蒙自縣志》對此的記載與《個舊縣志》一致。至近代,儂人男子之服飾,絕大部分似漢人,婦女之頭飾、衣服更加復(fù)雜。民國《馬關(guān)縣志·風(fēng)俗志》說:"儂人之服飾,男子略似漢人。女不纏足,挽螺髻于頂,以青布帕裹頭。帕兩頭梳成細(xì)穗,綴以彩絨。服色青黑,有裙無褲,止對襟密鈕,窄腰小袖,衣長及尻,袖長及肘,袖口鑲?cè)鐚捴s色邊,裙數(shù)百摺,需布甚多。行路時裙幅扭結(jié)于臀翹搖如尾。飾有簪、有環(huán)、有鐲、有戒,皆以銀制,富者綴銀泡于領(lǐng)襟,幾滿及項圈,鎖鏈之類重量有至數(shù)十兩者。"
土僚 據(jù)明天啟《滇志》卷三十記載,明末之土僚男子頭裹青色佩巾(兌),穿白麻衣,衣領(lǐng)上綴紅布一塊。婦女頭冠紅巾,穿繡花胸背衣。清代,土僚內(nèi)部頭飾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別?;ㄍ亮?,衣服尚青藍(lán),婦女以花布蓋頭,穿繡花的粗布短衣,系筒裙。衣服的胸前背后分別補(bǔ)上一塊,五彩斑斕,自領(lǐng)以下綴銀泡,并系響鈴。裙寬衣窄,行如風(fēng),鈴聲錚從悅耳。因婦人頭纂是平的,故又有平頭土僚之名。黑土僚,男女青衣褂,婦女穿短衣,用黑布蓋頭,用五色碎布簇成四方錦鑲在胸前背后,看起來似補(bǔ)丁,下身亦穿筒裙。據(jù)民國《馬關(guān)縣志·風(fēng)俗志》記載:白土僚的妝?quot;大領(lǐng)短衣,裙而不褲,皆青色,裙幅左鑲以寬二寸之白布一條,右郾腿邊亦鑲白布一條,將右裙角提向左腰束之,則正面成白色人字型。發(fā)挽椎髻于頂,裹青布帕,覆以青布一幅摺成條,寬約二寸,一端由髻上拖于背,長尺余,一端繞額而束之。……亦稱搭頭土僚"。還有部分土僚因女人頭上以包尖為美,故稱尖頭土僚??傮w而言,從明至清乃至民國,壯族土僚支系婦女衣飾的變化不大,史籍記載其一般形象為衣著崇尚青黑色,男子頭裹青兌(佩巾),穿麻布衣或著褂,婦女高髻冠紅巾,短衣筒裙,短衣胸前背上 各鑲一塊由多種顏色之碎布拼湊而成的方錦,因裙和頭飾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
一些與其他民族雜居的土僚,吸收了該地區(qū)主體民族之習(xí)俗,如住在玉溪之土僚,光緒《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說:土僚人同。在新興(今玉溪)者居西山之麓,服食婚喪習(xí)同白倮(彝族)。"阿迷州(今開遠(yuǎn))土僚言語服食近漢人。"滇東北鎮(zhèn)雄一帶的土僚"言語衣服皆仿漢"。
沙人 沙人的衣飾多同儂人,大抵婦人著短衣長裙男子頭裹青花佩巾。明代的廣西府師宗州之沙人戴籜笠,景泰〈云南圖經(jīng)志〉卷三說:"有曰沙蠻者戴筆籜笠坐鼓墩。"十三槽地區(qū)是壯族沙支系聚居地區(qū),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漢陽人夏冶源到十三槽地區(qū)作《入槽雜詠》10首,其中有描繪沙人衣飾的篇章。這個地區(qū)之沙人男頭戴帕,其詩曰?quot;日午炎蒸早晚寒,蒙濃山霧濕衣單。年年歲歲帕纏首,卻會科頭拜大官。"對婦女的衣飾亦作詩曰:"蠻女偷閑點(diǎn)素妝,頂盤高髻耳聯(lián)當(dāng)。短衣細(xì)翩躚舞,白折腰裙拖地長。"從中我們窺見的沙女形象為頭頂高髻,短衣細(xì)袖著長裙。沙人跣足之習(xí)尚未改變,赤足奔走山間如履平地,夏詩云:"一雙赤腳走荒煙,駿馬騰驤未許先。汲水樵蘇高下捷,往來疑是駕云仙。"另外,沙人喜歡刀盾槍甲,地方酋長時常佩帶,寢不離身。夏詩云:"酋長居然大可汗,腰懸勁弩跨雕鞍。睚比出入無人境,水寨團(tuán)口虎踞盤。"光緒《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引《彌勒州志》記載?quot;沙人多依水居,服尚黑,女緊衣,以挑花黑布包頭,腰圍桶裙,跣足,不褲。"馬關(guān)縣之沙人"語言風(fēng)俗與儂人無異。不同之處,惟裙不加摺"。有一部分稱為白沙人者,衣服崇尚白色。沙人受漢族之影響較深,表現(xiàn)在服飾上,在清代誚 部分穿著漢人衣飾。如清光緒《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引《皇洱府志》、民國《個舊縣志》等亦有相似之記載。民國《新編麻栗坡特別區(qū)地志資料》中卷說:"沙人,其類獨(dú)一,女人梳裝衣服與漢人相同。"這反映了民國時期不公在內(nèi)陸沙人之服飾受漢人之影響,邊疆非沙人聚居地區(qū)亦受影響而發(fā)生變異。
仲家 仲家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昭通府和曲靖府。因居住地不同,衣飾有別。在昭通府之仲家,男子剪發(fā)短衣,女束發(fā)著冠系筒裙?!兜崮现韭浴肪硭恼f昭通府鎮(zhèn)雄州(今鎮(zhèn)雄縣)之仲家:"男剪發(fā)齊眉,衣不敝膝,女束發(fā)為髻,著平頂冠,系桶裙,好赤足,錦官服,綴貝,織花文。"曲靖府之仲人,男子纏頭短衣,婦女著鑲有花邊的短衣裙子,或著履或跣足。婦女以青布為額箍,如僧帽然,飾以海貝,耳綴大環(huán),衣花布緣邊衣裙,富者或以珠綴之,白布束脛,纏足著履。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仲家已接收漢族纏足之習(xí)。另外在葬禮自縣境內(nèi)亦有仲家,其衣服裝飾如光緒《續(xù)修蒙自縣志》卷三說?quot;束發(fā)耳環(huán),婦女桶裙,短只及彩,皆用五彩挑花。"
綜上所述,晴清時期壯族各支系之衣飾色尚青藍(lán),男子青衣戴帕,女短衣細(xì)袖著裙等大體一致。各支系之間的不同主要是頭飾、短衣及裙子的做法各異,反映了壯族各支系文化的一致性與差異性。
(三)現(xiàn)代服飾現(xiàn)代云南壯族因支系不同服飾各異,各支系由于地域不同,服飾多姿多彩。
男性服飾,各地壯族差別不大,傳統(tǒng)的老人裝多是自只青、藍(lán)色有領(lǐng)對襟上衣,下著青、藍(lán)色吊襠寬邊長褲,頭戴八瓣八瓣圓帽或打黑色或包頭,腳穿豐鞋或草鞋,冬季加棉襖?,F(xiàn)在以著中山裝的布紐扣排在胸前,下著黑或藍(lán)色吊襠長褲,腰扎布帶,赤腳或穿圓口布鞋。0世紀(jì)50-70年代喜著軍裝和中山裝,80年代后逐漸穿西裝和運(yùn)動衫,腳穿皮鞋、膠鞋、塑料鞋。
壯族服飾的特點(diǎn),主要表現(xiàn)在女性服飾上。女性服飾是區(qū)別各支系的外在標(biāo)主只。
布儂婦女服飾 多穿細(xì)摺筒裙,裙長及于足踝。頭上打發(fā)髻,以布帕包頭。上衣既短又窄,僅及腰部,腰身甚緊,右開襟。腳穿繡花鞋。喜帶銀飾、手鐲和項圈。布儂又由于所著顏色不同,而有不同稱謂。穿青衣者謂之"青儂",用白巾裹頭者中收"素帕儂",用織錦裹頭者叫"錦帕儂",花頭巾角朝上者稱為"角帕儂"。
沙人(布雅依)婦女服飾 文山州的布雅依婦女原穿筒裙,后多改穿長褲。頭上包青色或黑色頭巾。上衣無領(lǐng),既寬又長,衣長達(dá)于大腿部,左開襟,衣袖寬,袖管鑲嵌有色布條。長褲呈黑色,寬大。腳穿繡花鞋。喜戴銀鏈、耳環(huán)。
師宗沙人自稱布儂或布桂。布儂頭纏黑色包頭帕,身著青色圓領(lǐng)右衽短衣,大身腰,闊袖口,內(nèi)外兩件同時穿。外衣多為青、藍(lán)、陰丹士林布等色。袖長至肘,衣襟、衣角、領(lǐng)口及肩上用不同顏色布條滾鑲邊沿,袖口鑲有7厘米寬的兩道自繡花邊。內(nèi)衣身腰較外衣稍短,袖長口窄,多以白或淺色藍(lán)布制作,袖口多用粉紅、黃、藍(lán)、綠印花色布或自織花邊裝飾。老年婦女挽發(fā)于頂,以寬十余厘米黑帕纏裹,再以小方塊巾覆頂,巾上刺繡圖案較為精致。布桂婦女,上衣為小袖緊身衣,袖長,有領(lǐng),斜襟右衽,袖口用藍(lán)布鑲邊,衣領(lǐng)襟邊用自織花邊鑲?cè)缹捈s10厘米的圓形紋飾。下裝分裙子和褲子兩種,勞動時穿褲子,喜慶節(jié)日地穿裙子。裙為雙層 折疊裙。褲子是吊襠大褲腳。有的系圍腰。頭上圍三四層布做成的勒子,平時常纏一塊黑色四方帕,一方有絲穗,飄在耳邊。腳穿深幫繡花尖鉤頭布鞋,鞋面鑲有各種刺繡圖案。無論布桂或布儂均喜用五色絲線繡或織有花紋、鳥獸、人物、花卉等圖案,色彩艷麗,栩栩如生。
布傣(土僚)婦女服飾 布傣婦女服飾可分為兩種。一是搭頭布傣,另一是平頭布傣。搭頭布傣,頭頂前端編一小髻,以8寸寬1丈2尺長的布帕纏成半圓形,青布帕的末端約一尺許搭于頭頂,故稱"搭頭布傣"或"搭頭土僚"。上衣為青色,無領(lǐng),右開襟,公有一枚紐扣。上衣胸口處嵌有少許長方形的有色布條(老婦不嵌布條),袖口鑲有藍(lán)布或綠緞子,腰部圍以花腰帶。穿青色布裙,裙有細(xì)?。ɡ蠇D裙邊嵌有綠緞子)。腳穿繡花鞋,鞋尖高翹,且朝后彎曲,不戴項圈耳環(huán),喜戴銀制手鐲、戒指。
平頭布傣的服飾與搭頭布傣大同小異。婦女頭上用三四塊青布(共約7尺)包扎,頭頂包得甚平,如戴布帽狀,故稱"平頭布傣"或"平頭土僚"。上衣與搭頭布傣類似,惟花紋比搭頭布傣復(fù)雜。新娘和未婚女子的上衣嵌有數(shù)以百計的銀珠,衣服花紋多用紅絲線編成,袖口用紅布嵌色,衣角下懸有十多個小銀鈴,行走時叮當(dāng)作響。老年婦女之上衣,多用黃、藍(lán)、綠色絲線編成花紋和圖案,袖口用綠緞鑲邊。下身穿青布裙。繡花鞋和搭頭布傣相同。
仲家婦女服飾 金沙流域之仲家婦女服飾受當(dāng)?shù)刂黧w民族影響較深,有不同的款式。此述會澤縣仲家婦女服飾。會澤仲家婦女便裝,姑娘與未育子女的媳婦相同,頭戴一條勒子,勒子用3寸寬的四層布料做成,有如布箍帶,一寸繡花邊,一寸釘兩排銀質(zhì)或鋁質(zhì)珠子,珠子一般36顆。勒子上再纏繞4尺長的包頭,包頭兩端各有三條1尺長的飄帶。媳婦懷孕6個月,要選雙日舉行摘勒子包帕儀式,請一個兒女健在的中年婦女幫帶。上著深藍(lán)或淺藍(lán)長袖、高領(lǐng)、斜襟、面襟下擺均用4寸寬青布及花辮鑲邊。腰扎布帶,系圍腰。圍腰白色,用青布及花辮鑲邊。胸掛精致挑花手帕,腰掛一塊手巾。腳腕包3寸寬2尺長的白布。
三、建房習(xí)俗
伐木備料 一般在秋冬季節(jié),選擇吉日,邀請親戚朋友數(shù)人上山,伐木前先祭魯班。祭魯班后,無論伐木、立柱、上梁都會順利,免除刀傷。師宗壯族對中柱很重視,中柱的木材要粗壯標(biāo)直,伐時選好方面,一次砍倒,如果砍人到搭在其他樹椏上,必須另砍他木。蓋房時要先為此柱劃線鑿眼,立柱時要先將它堅起。壯族認(rèn)為中柱是家中神柱,主管一戶之五谷六畜,栽秧時要宰羊來祭。老人去世后靈柩安置大頭需向此柱。無論家人或外人,平時都不能亂靠此柱。廣南縣底圩鄉(xiāng)的壯族伐主梁要請布摩算日子,當(dāng)時砍好,當(dāng)日抬回家中,途中家人要?dú)Ⅷ啞⒅蠹t糯米飯去接。
動土開基 用占卜測吉的方法選擇好建房的地點(diǎn),請布摩算好吉日,屆時,邀請親朋破土動工。
架碼 師宗壯族稱為"邁俏",直譯為劃線,即清料動工。掌墨師要先祭魯班。用斗一只,裝滿糧食,仙?quot;敕賜封魯國公輸班之神位",左書"尺寸童子",右書"墨斗郎君"。再用紅布將斗圍起來,內(nèi)點(diǎn)油燈,插3炷香,將禮錢置于斗內(nèi)。過去置銀元6.6元,現(xiàn)在放入人民幣16元、26元或36元不等。掌墨師傅用一只大紅公雞主祭,將雞脖子毛拔幾根沾血貼在斗上,供奉在房主老屋樓頂小人字木上面。祭畢,先給左邊中柱彈墨斗劃線,再劃其他木料的線。
立木上梁 壯族各支系立木上梁的時間在選擇的吉日內(nèi)以雞叫頭遍最好,一般不超過午時(12時)。主梁用紅面包,內(nèi)包銀元或分幣,有的還包一枝毛筆,意為希望房主之后人才輩出。立木上梁畢,掌墨師傅高唱贊詞,在屋架上將主人備好的糯米粑、五谷、糖果等撒下,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放著鞭炮,在地上爭撿分幣、糖果等。廣南縣者兔鄉(xiāng)者兔村一帶掌墨師唱的贊詞是:"頭頂一根梁,樹在龍窩之箐,某家某時起蓋新房,一保老少平安,二保豬雞羊牛滿廄,三保糧食錢財滿倉。一撒東方甲乙木,東方送福祿;二撒南方丙丁火,兒孫滿堂;三撒西方庚辛金,送子孫雄英;四撒北方壬癸水,兒孫結(jié)成蕊;五撒中央戊己土,豬雞牛羊滿廄。……撒一十來一百, 撒一百來一千,撒一千來一萬,千千來,萬萬來,金銀財寶滾進(jìn)來,望子孫成長,登府登縣。"立木上梁儀式完畢,主人擺酒席款待幫忙者和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
遷新房 各地習(xí)俗不盡相同。師宗縣沙人稱"擺染邁",擇吉日遷火龍(火塘),晚上主人先移老房的火龍灰至新房,當(dāng)晚主人就睡新房。次日凌晨雞鳴即起,先把火塘、灶膛火燒旺,再點(diǎn)神案油燈。用東邊溝旁的柳條枝,沾三岔溝挑的水,灑向東西南北中五主,最后剩水潑向西方,以示驅(qū)邪。然后家人才搬入鍋碗貧罐,再擇吉日吉時安床,當(dāng)晚殺雞祭天地、祖宗,安宅神。
生活習(xí)俗人生禮儀與喪葬節(jié)慶、娛樂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