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思想史上,儒道是兩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儒家尊崇禮樂,向往著人與社會和諧并存,統(tǒng)一而和合,認為整個國家與社會應(yīng)該按章按序運行,主張君臣長幼各循其道,如此方有美美與共的大同社會。而道家則恰恰相反,他們摒棄一切秩序和規(guī)矩,他們眼中人與自然是一體的,在自然與社會中“無為”進而成就“無我”,才是他們所愛。這樣的觀點也塑造了儒道兩家截然不同的人生觀與價值取向。
眾所周知,儒家向往的人生是“出世”,是到社會的滾滾洪流中去建功立業(yè)?!傲⒌隆睘橄仁侨寮胰松^一個重要的特征即其主張人生在世無論有無功名,有無資財,都要有道德,德乃人生之基?!洞髮W(xué)》開篇便直呼:“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講的正是這樣一個道理。對德的追求又是具體的,“格物、致知、修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樣的人生觀看上去朝氣蓬勃,意氣風(fēng)發(fā),令人熱血澎湃。以漢朝舉“孝廉”為官為始,以德治國的思想貫穿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
“立德”之后是“立功”。儒家的人生之道還在“親民”,在“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德相濟,便成了我們所謂的內(nèi)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積極進取,對國家與社會現(xiàn)實有強烈的責(zé)任感與關(guān)切。“以天下為己任”強調(diào)著人的社會性,高呼著人的社會歷史責(zé)任,高度重視著人類生活的群體性,并以倫理關(guān)系解釋人類群體生活的特征。簡要而言,這是一種建功立業(yè)的濟世開明的人生取向。雖說孔子曾道:“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但實際上,儒家的這種“隱”是一種蟄伏,是積蓄力量等待救國救民的韜光養(yǎng)晦。于是乎他們在這樣的“隱”中也時時關(guān)注“邦”的情況,所以諸葛亮才能在劉玄德三顧茅廬之時,妙計連連,未出草廬而三分天下。試想倘若在“邦無道”的東漢末年,孔明先生真的是每日“隱”而吟詩品茗,他又如何識得曹操、孫權(quán)等輩,又怎知天下之勢可成鼎足?答案只有一個,他“隱”是假,臥龍于野是真。在“邦無道”的社會中,類似諸葛亮這樣的儒生更加渴望著“為萬世開太平”,更渴望在這樣的亂世中建立自己的功名。志在天下,心懷四海,這是儒家永遠不會放棄的積極進取的人生之道。
在人生生死問題上,儒家一樣有著自己的理解。因為對現(xiàn)世功名的執(zhí)著,“重生惡死”成了儒家生死觀的主旋律???/span>子說:“未知生,焉知死?!?/span>于生時踐行自己的責(zé)任,努力追求實現(xiàn)“天下有道”的和諧社會的理想。人雖是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有限之個體,但卻能通過道德學(xué)問之修養(yǎng)而超越有限之自我,而成人生無限之價值。“重生”的另一面,真正的儒生“惡死”而不怕死。陸游彌留之際仍在呢喃:“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他關(guān)切的早已不是自己的死,他念念于心的是那個支離破碎的國。文天祥在他臨刑時的衣帶上寫下:“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視死如歸,殺身成仁,這種與“重生”相矛盾的觀念恰恰印證了儒家人生觀的最高層次,“德”。生死何足道?有自己的道德與學(xué)問,這樣的人生便可謂“安身立命”。這也是董仲舒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種“天人合一”之下是人生的“不朽”。這種不朽也正映襯了儒家人生最大的追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span>
在人生觀上,道家與儒家既背道而馳又殊途同歸,這種矛盾激烈斗爭而千年不衰,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的思想世界。
與儒家相反,道家向往的人生是“出世”,是回歸到自然本真中去體悟真正的天地大道。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睨于萬物”,實際上他想過的是那種“超然物外,與世獨立”的人生。他極端反對在世俗之中追名逐利,反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所以他拒絕出任楚國國相,他對入仕為官的反感甚至到了連為統(tǒng)治階級賣力的人他也一并反感的“厭烏及屋”的程度。與道家“出世”人生哲學(xué)相映襯的,是道家所尊奉的“無為”。道家認為,人生應(yīng)該在社會中實現(xiàn)“無為而無所不為”,他們希望超然于世俗人際關(guān)系的層層羈絆,超脫于追名逐利的熙熙攘攘,進而獲得個人內(nèi)心純粹的寧靜與自在。道家對社會事業(yè)的進步與成功漠不關(guān)心,在他們看來,只要世間萬物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其結(jié)果一定是“自為而相因”,自然而和諧的美好社會隨之便來。在“自然無為”人生觀的指導(dǎo)下,道家的人生態(tài)度普遍消極自保,免禍全生是一個道家信奉者最低的人生要求,而各安其性命之情則是道家最高的人生目標(biāo)。與研究人與社會的儒家相比,道家把目光界投射到了社會人生范圍之外。道家主張出世,主張面向大自然,面向整宇宙。他們談?wù)撚钪?,探討知識,講求天道,熱愛自然,尊重物理,與儒家是單純的社會科學(xué)相比,道家講論了很多的自然科學(xué)知識,因為在道家的觀念中,人生是自然中的人生,自然本身也就是人生。所以道家重養(yǎng)生,研習(xí)自然之道以尋求人生真諦,這便是道家的以天道推人道。而儒家重養(yǎng)性,是在以人道推天道,而但是推天道之最終目的還是明人道以成仁成圣。一個心在萬古虛無之中徜徉而體悟天地大道,一個身在滾滾紅塵之中求索而感會人性本真,這是儒道的兩條路,也是直擊中國人精神深處的兩條路。
在人生生死觀上,道家與儒家的區(qū)別更大。道家說“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認為生與死都是自然而必然的。由于這種必然自然,他們主張“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個“命”字又把道家順其自然而無為的人生哲學(xué)拋了出來,既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世人又何苦去苦苦追尋所謂的名利呢?儒家忙忙碌碌一輩子為了名動于天下,留名于青史,治國救民于水火的意義又何在呢?在這種消極的人生生死觀下,道家主張人生應(yīng)當(dāng)避世而隱,全其性命,養(yǎng)生余年。順命而為,一切自然而隨心隨性,不刻意去爭亦不刻意追,這是道家最基本的人生哲學(xué)。
儒道兩家在人生觀念上似乎相去甚遠,但實際上卻聯(lián)系緊密,殊途同歸,以至于影響了中國數(shù)千年。儒道皆認為天人一體,人類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的衍生品,而且人類的生存又必須以自然為依托,二者息息相關(guān),故而人生于世最首要一點是要敬畏上天,敬畏自然。人生在世,窮極一生都應(yīng)該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而在具體人生的追求上,道家的思考給了儒家形而上的啟迪,而儒家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又給道家?guī)チ爽F(xiàn)實、社會與人生的洗禮,兩者在相生相克之中反而相容,給無數(shù)中國士人、凡人以一種全新的人生取向。張良在秦末漢初的亂世之中隨著劉邦爭雄于天下,平定江山四海,被劉邦稱作“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絕世謀臣,在儒家的功成名就之后,張良選擇了道家式的歸隱,他尋其師黃石公而去,隱于張師山,學(xué)黃老之學(xué),靜居行氣,摒棄人間萬事,張良之例便是儒道相合的最佳例證。后世黃庭堅游張師山也不禁感慨于張良之儒道皆得,全其一生,道出了一句:“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guān)用盡不如君”。
道法自然的道家給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開啟了一扇天窗,使我們得以一窺無垠而瑰麗的茫茫宇宙,而儒家的天人合一又把人真正地融入了宇宙自然之中。儒道相合之下,人生于世,有所爭亦有所不爭,有所為也所不為,心懷敬畏,志在四方又情歸山野,這大概才是最為理想的人生吧。
儒之超然化即為道,道之現(xiàn)實化即為儒,儒道這般相克相合,相生相伴,為正在人生路上求索的你我譜了一曲永遠激昂、永遠嘹亮的人生之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