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介紹,今年長江流域的汛情有六方面特點:一是入汛早,往年鄱陽湖、洞庭湖等是在4月份進入汛期,而今年3月11日起就開始了大范圍降雨;二是降雨過程多,至今長江流域已有27次強降雨過程;三是來水大,以長江中游的漢口水文站為例,來水量與往年同期相比偏多近二成;四是底水高,從3月份開始,不僅超過了歷史同期均值,4月份又創(chuàng)新高;五是個別地區(qū)險情較重,短期極端降雨造成一些小型水庫和支流來不及泄洪,目前造成30多處險情;六是災情分布較廣,除了長江上游的少數(shù)省份之外,流域內大多數(shù)省份都發(fā)生了災情。
長江的汛期,按照往常年份的降雨規(guī)律,4、5月份鄱陽湖和洞庭湖來水,算是“打底子”,6月份進入梅雨季節(jié),7、8月份是上游來水。上游覆蓋100多萬平方公里,洪水量更大。上游剛開始下雨,所以說長江的主汛期剛剛到來。
“目前潰壩主要發(fā)生在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庫,這也是我們防洪能力較為薄弱的地方。”陳敏說,“主要原因是短期極端強降雨導致洪水量過大,河道的泄洪能力跟不上?!?
因此,陳敏認為,長江防汛首要在堤防,其次依靠水庫攔洪、蓄洪、滯洪。蓄滯洪區(qū)是最后一道手段,目前長江中下游有43處蓄滯洪區(qū),這些蓄滯洪區(qū)可以調蓄600億立方米左右的洪水。(記者 程遠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