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 | 光明講壇122講(2)
原創(chuàng) 2016-05-19 郭齊勇 光明講壇


主講人介紹:郭齊勇 湖北武漢人,1947年生,哲學(xué)博士,武漢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及國學(xué)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國學(xué)院院長,貴陽孔學(xué)堂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席。曾任國際中國哲學(xué)會(ISCP)會長,現(xiàn)為ISCP副執(zhí)行會長,中國哲學(xué)史學(xué)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xué)會副會長,是國家級教學(xué)名師。




陽明一生的活動,實際上是圍繞講學(xué)和社會教化為中心而展開的。他每到一處,恢復(fù)社學(xué),招攬本地青年,大興講學(xué)之風。即使是在帶兵打仗的過程中,也與自己的學(xué)生們講學(xué)不輟,吸引了當?shù)厥孔悠矫穸紒砺牐霈F(xiàn)了觀者如堵的盛況,聽眾像圍墻一樣,密不透風。陽明講學(xué)究竟講些什么內(nèi)容呢?或者說,陽明心學(xué)的思想要旨是什么呢?實際上,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這三個方面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了陽明心學(xué)的主要內(nèi)容。

 

“心即理”

陽明心學(xué)的根本觀點是“心即理”。在陽明之前,南宋有位大儒叫陸九淵(1139-1193年,字子靜,號象山),和朱子是同時代人,他主張“心即理”。因此人們常把陸、王并稱,將二人的學(xué)問合稱為陸王心學(xué)。陸王心學(xué)和程朱理學(xué)構(gòu)成了整個宋明道學(xué)的兩條主線。但是,陸九淵“心即理”的觀點,是他“因讀《孟子》而自得之”;而陽明的觀點,則是他在經(jīng)歷了與朱子學(xué)的長期對話和自己不斷的探索與體證后而得出的。與陸九淵相比,陽明對“心即理”命題的內(nèi)涵的揭示和說明更為具體、深入和充實。


 

陽明是這樣定義這個“心”的:

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寧有心外之性,寧有性外之理乎?寧有理外之心乎?

這個心,就是天性,就是天理,就是天賦予人的善性。為了和一般意義上的心區(qū)別開來,我們稱這個心為“本心”。既然心即是理,人可以在道德實踐中將心之理賦予行為和事物,因此也就無需求理于外,到外在的事物上去求一個道理。所以本心就是一個,在不同的情景下,發(fā)為仁、孝、忠、信等道理;反過來說,這些道理不過是本心在發(fā)用流行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道德準則與秩序。

陽明提出的“心即理”,有著極大的思想價值。朱子認為“性”和“理”都是形而上的東西,具體的事物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天理要依附形而下的事物而存在。所以他主張向外求理的修養(yǎng)工夫,也就是繞開一步,通過形而下的東西去求形而上的東西。陽明“心即理”的觀點,則打通了作為道德主體的人和形而上的天理,以及形而下的萬事萬物之間的關(guān)系。三者都統(tǒng)合在“本心”當中。因此他主張直截在本心上做工夫,去掉人欲之私,不斷彰顯本心所蘊藏的天理的光明。所以說“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他說: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陽明所說的“物”,是與心即理的“心”關(guān)聯(lián)著的,“物之理”實際上也就是指“心之理”在物上的落實,也就是道德原理與道德法則,而不是指客觀知識性的理。這些道德原理和法則,只能來自于繼承了天性、蘊含了天理的本心,而不在物的自身。心之理落實到事物上而得其宜,也就是恰好、剛剛好,這種情形就叫做“義”。


 

因此,求義或者求理,就只能在本心上求,而不能在外事外物上求。為了避免將“義”看成外在性,同時也為了強調(diào)“義”和“理”本于“吾心”,陽明采取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這樣一種極為強勢的表達方式。但是,“心外無物”的說法,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質(zhì)疑?!秱髁曚洝分杏涊d了一個“南鎮(zhèn)觀花”的故事:

先生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span>

友人的問題,正是針對陽明“心外無物”提出來的。按照心外無物的說法,外界事物是否獨立于吾心、還有沒有客觀實在性呢?一直以來我們由此而對陽明心學(xué)有一些誤解。

陽明的回答真的否認了事物的客觀實在性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看第一句,“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這個“寂”,意思是不彰顯,而不是不存在。否則“同歸于寂”就成了花也不存在、心也不存在,哪個主觀唯心主義者會說心不存在呢?所以他首先就承認了花的存在是客觀的。關(guān)鍵是第二句,“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所謂“一時明白起來”,也就是有了意義與價值,而意義與價值的賦予,則離不開“你來看”。你不來看,這個花與你的心無關(guān),也就無法“明白起來”,自然沒有意義和價值;與此同時,你的心也不活動,沒有賦予任何東西以意義和價值,這就叫“同歸于寂”。只有你來看,賦予花以意義和價值,此花顏色才“一時明白起來”,花的價值和意義,由觀看者的心來賦予,與心不可分,所以“不在你心外”。

 

“知行合一”

前面說到,陽明在龍場,先是悟通了“心即理”,隨后又悟通了“知行合一”??梢韵胍?,“知行合一”與“心即理”之間,一定有很深的關(guān)聯(lián)。陽明后來也明確說:“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門知行合一之教?!边@表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思想基礎(chǔ)上的。所以,我們要聯(lián)系陽明“心即理”的思想,來分析和討論他的“知行合一”說。


 

從《傳習錄》看,陽明在論及知行關(guān)系時,有一個反復(fù)申明的觀點,叫做“知行本體,原來如此”。他本人有時候又將“知行本體”稱為“知行之體”、“知行體段”。究竟什么是“知行本體”呢?這四個字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如陽明所說:“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边@里的“本體”,就是本來面貌的意思,“知行本體”也就是指知與行互相聯(lián)系、互相包含、本來一體;知行分離,也就背離了知行的本來意義、違背了知行本體。第二層意思,陽明又說:“‘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說;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边@里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孟子的說法,就是指無需經(jīng)過后天的學(xué)習、先天具有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能力,實際上也就是本心,就是“心即理”之心,或者叫“心之本體”。二者相較,后一種“知行本體”的涵義無疑更為根本。理解了“知行本體”的兩層含義尤其是后一層含義后,我們來看陽明關(guān)于“知行合一”的論說:

《大學(xué)》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個心去惡。

知行之所以能夠合一,在于人自身就有“知行本體”。

這個“知行本體”,既是“心即理”之心,也是“良知良能”。

一方面,“心即理”表明此“知行本體”自身即為立法原則,賦予了事物以道德秩序與準則,所以要認識這個道理、要行這個道理,無需“外心以求理”,只需“求理于吾心”,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行統(tǒng)合于人的本心。

另一方面,“良知良能”表明此“知行本體”本身還是道德認知原則與踐履原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見到小孩子要掉進井里了,人當下即起惻隱之心,當下即去援手相救,這就是“本心”的自然顯露和發(fā)用,就如同見漂亮的事物產(chǎn)生傾慕,聞到惡臭時自然感覺厭惡一樣,不需要參雜刻意的思索,也不需要在思索之后再有意識地采取某種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講,知和行之間也沒有絲毫的間隔。這是道德的直覺、正義的沖動。正因為人有這樣一個“心之理”的心、或者“良知良能”作為人的知、行活動的根本依據(jù),也就是“知行本體”,所以陽明才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既然只有“心即理”之心才是“知行本體”,那么,被物欲私欲所蒙蔽和隔斷的心當然不是“知行本體”。所以陽明強調(diào)要“復(fù)那本體”,不可使此本體“被私欲割斷”。也就是要擺脫物欲私欲的纏繞,收拾身心,發(fā)明“知行本體”,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陽明說:

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發(fā)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凡是“知行本體”所發(fā)出來知,則必能行,這就叫“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不善的念”不僅不是“知行本體”所發(fā),反而遮蔽和隔斷了“知行本體”,只有將此不善的惡念徹底根除,才能“復(fù)那本體”,使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互相吻合,從而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這是知行合一的本體論含義,也是根本含義。他深深體會“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要防患于未然,要從人的一點惡念處入手,不使邪念進入現(xiàn)實經(jīng)驗中為非作歹。

陽明完全是從道德出發(fā)來討論知行工夫的,故在他看來,知必須表現(xiàn)為行,能知必然能行。知與行相即不離,兩者是同一工夫過程的不同方面。他說: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xué)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xué)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元來只是一個工夫。


 
一般地來說,“明覺精察”是形容知的,“真切篤實”是形容行的,但陽明要求,人在知的過程中要抱有“真切篤實”的態(tài)度,在行的過程中要保持“明覺精察”,知不離行,行不離知,且知且行,即知即行,這樣的知才是真知,這樣的行才是真行。這是知行合一的工夫論含義。我們今天講的“知行合一”,已不是道德范疇、意義上的,而是社會實踐意義上的,這是我們與王陽明的根本不同。

 

“致良知”

陽明在去世前曾說:“吾平生講學(xué),只是‘致良知’三字。”也就是說,“致良知”是陽明一生思想的總結(jié)。“良知”兩個字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所謂良知,就是指人不依賴于環(huán)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愛親敬長就是良知的最初的自然體現(xiàn)。“致”字則出自《大學(xué)》“格物致知”。陽明創(chuàng)造性地將這兩個概念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了心與理、知與行、道德修養(yǎng)與社會實踐的融合為一。

首先,在陽明那里,良知是一個貫通天人的概念。他說:“心之本體即是性,性即是理?!贝蠹抑溃允翘煨?,理是天理,心之本體是本心,也就是良知。三者之間是對等的關(guān)系,所以宇宙間最根本的秩序也就是“天理”,天對人的本質(zhì)性規(guī)定也就是“天性”,以及人的道德本質(zhì)和主宰也就是“本心”,三者就完全貫通起來了,本心或良知于是直接成為天理的具體表現(xiàn)和生發(fā)之源。

其次,陽明所講的良知,又指“隨時知是知非”的道德認知與判斷能力,是一個貫通體用的概念。關(guān)于這一點,《傳習錄》中有很多個地方都有體現(xiàn):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

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xué)而能,所謂良知也。

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fā)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

在這些話里面,有著非常濃重的“知”的色彩。良知會自動地呈現(xiàn)于心并為主體所覺知,就是人的至善本性在是非知覺中的當下朗現(xiàn)。這種是非知覺里面,必然蘊含著應(yīng)當如何的道德原則,以及道德選擇的方向。這個原則就是天理,依據(jù)天理,進行道德判斷,甚至產(chǎn)生意向性活動,就是道德實踐。

能夠知善知惡的良知,既是至善本體,又是至善本體的功能和發(fā)用。所以說,良知的概念貫通了體用兩個方面??傊?,陽明五十歲前后提倡的“致良知”之學(xué),實際上是在早年“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來的,也蘊含了“心即理”和“知行合一”的主要理論內(nèi)容。

 


 

良知既是“性與天理”,又是道德認知與判斷。因此所謂“致良知”,也就包括兩層意思:一是不斷地向至善的道德本體的歸復(fù),以達到極致;二是以道德認知和判斷為依據(jù),加以實行。在第一層意思上,“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這個“致”字既作名詞,有極點、終極之意,又作動詞,有向極點運動之意?!爸铝贾本褪鞘沽贾缕錁O,就是擴充良知本體至其全體呈露、充塞流行,“無有虧缺障蔽”。陽明認為,良知有本體,有作用。孩提之愛敬是良知本體的自然表現(xiàn),但并非良知本體的全體。只有將這些發(fā)見的良知進一步充擴至極,良知本體才能全體呈露。當然,人生中良知充擴至極的過程是無限的。

一方面,良知本體的至善性、絕對性和普遍性為人們的道德踐履和成圣成賢的追求提供了內(nèi)在根據(jù)和根本保證。“人胸中各有個圣人”、“人人皆可成堯舜”的道德洞見,能有效促使道德主體挺立,激發(fā)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又要對良知本體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作用流行的相對性、具體性以及致良知過程的無限性保持清醒認識,以防道德主體的自我膨脹、猖狂及虛無。

致良知的第二層基本意思是“依良知而行”?!爸隆弊衷谶@里相當于“行”字,致良知即“行良知”,即依良知而實行。陽明更為強調(diào)這一面,他說:

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底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

良知知是知非,就是人的道德認知與判斷,是行為的準則。致良知就是“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即依照良知去行。也就是說,只有按照良知指導(dǎo)而行才能稱為致良知。

良知是主宰,是準則。陽明的《詠良知詩》之一、三:

              個個人心有仲尼,
              自將聞見苦遮迷。
              而今指與真頭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陽明喚醒我們的良知,讓我們不要“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蔽覀儾皇蔷駰墐海欢ㄒα?nèi)在的良知,同時必須將良知之所知貫徹落實到日常的道德踐履中。正因為“良知”為知,“致”則有力行之義,所以陽明認為“致良知”,“即吾所謂知行合一”。這就體現(xiàn)了陽明學(xué)說的前后一貫性?!爸铝贾闭f既簡易直接又內(nèi)涵豐富,將陽明的整體哲學(xué)思想完滿地表述出來了,標志著陽明哲學(xué)建構(gòu)的最終完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品讀王陽明的《傳習錄》
十六:《傳習錄》
吳震:王陽明與他的心學(xué)三命題|文史知識
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陽明心學(xué)終成一代圣哲
宋明理學(xué)(三)·陸王心學(xué)
繼張載“為天地立心”后,王陽明為“人”也立了一個“心”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