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能人異士如星河浩瀚,紛紛涌現。因歷史之久遠,有些傳說在時間的風吹日蝕下,逐漸蒙上一層朦朧的神秘色彩,而魯班與其著作《魯班書》,不外如是。
大名鼎鼎的《魯班書》,為何會被列為禁書,看一看開篇的第一句是什么,你就明白了。
我們稍稍驅散歷史的煙塵,先了解下這位杰出的匠人。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班。約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那個時候恰好處于戰(zhàn)國末期春秋初期。 因為生活在魯國,故后人多以“魯班”稱呼他。
他出生工匠世家,相傳少時曾往南山拜了一位老神仙學藝;待學業(yè)大成后,帶了一身好本領下山從事工匠工作,這也為他之后所有發(fā)明,提供頗為玄妙又合乎社會現實的背景。
而之后魯班所有的產出,基本圍繞著土木建筑這個范圍:墨斗、鋸子、刨子等木工用具均出自他手;其衍生產品,還有云梯、鉤墻這種運用于早期冷兵器時代的攻城器械。
偏門的是,他的發(fā)明居然還包括用來精加工糧食的石墨、遮風擋雨的傘以及水井臺子上用來打水的木質搖桿。這創(chuàng)造力,拉通整個人類歷史來看,估計只有達·芬奇能與之一戰(zhàn)。
而在文字專著方面,由于古代木匠所有知識的傳授,均是口口相傳或者以手抄本方式,小范圍流通。所以在魯班死后,所有冠以“魯班”名義的著作均為后人借名著述。
“欲學此術,必先絕后。”
這是《魯班書》開篇第一句話,聽起來頗有些金庸先生筆下《葵花寶典》里“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的意味?!犊▽毜洹肥情幦怂鶗男肮?,而作為中國木工建筑的祖師爺,魯班又是何苦來哉?
在瀚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根據只言片語,一起探尋下《魯班書》之源起。
其實中國古代,從來不乏奇門遁甲之類的秘術,《六爻》《周易》等皆為其中佼佼者,千百年來影響深遠,卻少有人參透。這股研學熱潮,甚至影響東亞諸多國家的立國之本。
《魯班書》便是這批著作中極為吊詭的一本。正如前文所言,魯班本人并無文獻流傳下來,但偏就是這本書,一開始便以“魯班仙師源流”為其立論之本,將這位巨匠生平,描摹的事無巨細。
據傳,習得此書法術,要么落得個天殘地缺的下場,要么有命學沒命使。總而言之,不是妻離子散,就是家破人亡。
整卷《魯班書》分為上中下三冊,這其中記載的除了基本的土木建筑施工之法,占據其中較大篇幅的,則是道法施咒等驚奇詭譎的巫毒之術。
除了開篇我們看到的那句詛咒以及先前提到了魯班先師源流,上冊中記載的不外乎是開門尺碼、五架屋式圖、石匠要令等一些專業(yè)的工匠制造詳解。
抱著一顆求知心的人一看:好呀,有了這本書,仔細研讀個三年五載,怎么著也能習得一門手藝,能夠謀一份生計。
等到了中卷,其中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名詞:掩煞掩犯、九龍化骨水、習咒方法、又催生法、安胎保胎符、奪取生魂法;上可奪人魂魄,下可保胎安神,可謂是神妙莫測。
能看到這里的人,是否知悉其中艱難晦澀的術法用語另說,就這些提及的法術名字,每一個文字的縫隙里,都透著陰冷的狠毒,許多人到這里,就已經將書丟進火盆了。
而其下冊更為詭譎:先天八卦法、金光咒、緊箍咒法、收邪法、迷魂法、十三大法……看這許多虛妄道法名稱,我們不難想象,《西游記》中多少借鑒了其二三掠影。
若《魯班書》真的是魯班親著,那么在他生活的年代,正處于中國由奴隸制社會轉變?yōu)榉饨ㄉ鐣淖兏飼r期。而這種體制轉變的標志,則是大名鼎鼎的“百家爭鳴”。
在這個時期,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許多社會問題矛頭初現;針對社會的急劇變化,各學派熱烈爭辯,著書立說,闡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張。
隨著“周天子”共主地位的喪失,禮崩樂壞;而魯班“姬姓”,一說為周天子后人,他所提出的這些思想,不免會被歷史中的有心之人巧立名目,冠以“怪力亂神”的罪名。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長久以來盛行“君權神授”之理論,歷朝歷代許多皇室,都十分忌諱這些巫術邪說,而魯班書中的內容,自然被當時的統治階級所忌憚,被禁也不足為奇。
其次,在當時社會認識水平低下,生產工具有限的背景下,工匠在工作時難免會因為意外而導致傷病,嚴重者甚至喪失勞動力。
這時他們需要找尋一個精神寄托來避免此類慘禍的發(fā)生,而《魯班書》中記載的這些風水堪輿的門道恰好能為他們提供心理安慰劑的效應。
但這又與中國傳統儒家提倡的“子不語怪力亂神”相沖突,這也是當時統治階級不能容忍的,也為這本奇書再上一層枷鎖。
最后,這本書中記載的術法,有一部分其實是出于中國傳統小農思想的百姓,以鬼神怪談為載體,用以抗爭上層階級欺壓的傳說。究其立意,也是一種反抗精神的表達。
正所謂“法不輕傳,道不見外”,在當時思想高度禁錮,階級固化的情況下,又加上中國傳統的師徒傳授的壁壘,這本奇書被禁,實屬應天順人之意。
在傳統的三教九流中,“工”為工匠,屬于“九流”中的“中流”,比起其他行業(yè),受到的優(yōu)待也更多。
正是因為這些士大夫權貴階級,對《魯班書》中提及法術的畏懼,從而不敢肆意輕賤手藝匠人;這才讓中國精美絕倫的手工藝,能夠流傳至今,在世界范圍內大放異彩。
由此可見,無論是魯班技藝的巧奪天工,還是魯班書的驚世駭俗。他們確實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為從事土木建筑的勞動者爭取了一席之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