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于 2013-6-5 22:42:35 |
只看該作者 |
倒序瀏覽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相機型號:Canon EOS 5D Mark II
_MG_9914-1.jpg (190.18 KB, 下載次數: 0)
圖文:蓑衣遠去的農民雨具
正文
我來說兩句(0人參與)2012年06月27日06:16
來源:
人民網湖北日報訊 圖為:做好的蓑衣
圖為:縫制用的棕繩
圖為:剪棕
圖為:開始編織
圖為:對編織完成的蓑衣鎖邊
文/圖 記者 楊念明 通訊員 陳開銀
在恩施農村,若遇下雨的日子,你或許會看到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農民,在田地里勞作。
不同于“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中的蓑衣。同許多地區(qū)一樣,恩施農村的蓑衣取材于棕樹,多為褐色或者棕色帶點淺紅。
過去,蓑衣是農村家家戶戶必備的雨具。自然,編織蓑衣也成為農村所必需的一項手藝。
宣恩縣李家河鄉(xiāng)茅坡村56歲的陳洪權,就是編織蓑衣的匠人。技藝是他爺爺傳下來的?,F在,當地方圓幾十里,只有陳洪權與49歲的兄弟會編蓑衣,“后生們覺得做蓑衣苦,也沒前途,都不愿意學”。
日前,陳洪權介紹并展示了蓑衣的編織過程。
一套工具。需要大小不同的6根約長20厘米的撬針,剪刀(剪裁編制蓑衣所需棕片),油角(裝菜油,供潤滑撬針用),棕繩(縫制蓑衣的線)。
一些講究。蓑衣要不透水,還要防風,一般得鋪上10層棕片每一片棕,長約0.6米,寬約0.3米?!白龀梢患蛞?,一般需120片棕,10個小時的工時。成本要兩百元,人工費兩百元”。
近二三十年來,更輕便的雨衣漸漸取代了蓑衣?!霸龠^些年頭,估計就沒人用蓑衣了”。 陳洪權有點失落。 (來源:湖北日報)
展示“作品”
“繡”領花
抽棕絲。
搓棕繩。
用力編織。
編制針。
檢查質量。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今年 77歲的黔江區(qū)中塘鄉(xiāng)土家族村民滿益財,14歲開始編織蓑衣,一干就是63年。63年來,他依靠這一傳統(tǒng)民間工藝,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也讓編織蓑衣的技藝聞名于渝鄂湘黔邊區(qū)。隨著蓑衣這一民間產品的淡出市場,滿益財成為當地僅有的一名還在從事蓑衣編織的蓑衣匠。近日,記者跟蹤拍攝下了老人編織蓑衣的全過程。
蓑衣是用棕櫚樹皮制作的在勞動時穿戴的雨具,千百年來被當地土家人廣泛使用,直到上世紀化纖和塑料材料制成的雨具出現,加上農村外出務工農民增多,蓑衣已漸漸從人們生活中消失。編織蓑衣是全手工操作,其工具為一把五齒鐵爪、一個裝油的羊角、一枚竹制的頂針,一根長約20厘米的鋼針。蓑衣匠先用五齒鐵爪將棕皮的絲抽出,搓成繩子作縫“衣”的“線”,再用整片的棕皮作“布料”,縫制時,蓑衣匠右手大拇指戴上頂針,右手腕系上裝有潤針油的羊角,然后一針一針地將棕片縫紉成“衣”。
幾年前,年歲已高的滿益財眼睛患上了白內障,但老人還是堅持每天編織蓑衣。一個月下來還能編織蓑衣10件左右。當地沒有銷售市場,他就運到湖北咸豐和本區(qū)的鵝池、鄰鄂等地去銷售。
讓滿益財無奈的是,由于蓑衣已沒有了市場,當地的蓑衣匠均已改行,包括他兒子在內的年輕人都不愿學,使這門流傳了千百年的民間工藝面臨失傳。
(首席記者 楊敏 文/圖)
濱州賈流遠——最后的蓑衣藝人(組圖)
來源:齊魯網 作者:宋清
我來說說 2014-12-15 09:36
關鍵詞:濱州博興 草柳編技藝大賽 賈流遠 傳承
[提要]在今年舉行的中國·博興第二屆草柳編工藝傳統(tǒng)手工技藝大賽上,錦秋街道灣頭村村民賈流遠編制的一件蓑衣讓人眼前一亮,這件蓑衣不僅代表了我縣悠久的草柳編歷史,更讓無數游客記住了這位執(zhí)著草柳...
常見的蓑衣款式
賈流遠給模特穿上他編織的蓑衣
正在編織蓑衣的賈流遠
三五根長短適宜的茅草編一個結
蓑衣里面的連接層 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賈流遠在比賽現場接受山東媒體采訪
青箬笠 綠蓑衣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說一說蓑衣
編織蓑衣用的茅草
一把茅草表達賈老先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情誼
第一屆手工編織大賽的獲獎作品
冠軍手藝傳承難 讓賈老憂傷
齊魯網濱州12月15日訊(通訊員 宋清)蓑衣是人們用不容易腐爛的茅草編織成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等古典名句,更是勾起人們對蓑衣的無限聯(lián)想。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蓑衣漸漸退出了生活的舞臺,現代人已經很少能有機會接觸到蓑衣,更別提會制作蓑衣了。然而,濱州市博興縣灣頭村,記者就有幸目睹了一位草柳編老藝人編制蓑衣的全過程。
據錦秋街道灣頭村手工藝人 賈流遠介紹 一件蓑衣用七八斤干茅草編織,打這個領口的時候,用料得稍微短點,大約40共分,下擺需要長一點,50共分,根據人體的高矮胖瘦定領口的大小。連接扣的編織太麻煩,每層扣撐開,形成菱形,它樣便于放大和縮小。蓑衣有好幾層,外邊是防水層,里面連接層。
賈流遠,今年已經63歲了,他從20多歲起就開始做草柳編,在今年開幕的中國·博興第二屆草柳編工藝美術品博覽會--草柳編傳統(tǒng)技藝大賽上,老賈編制的蓑衣獲得了一等獎。老人告訴記者,蓑衣編織復雜費力,對技術要求較高,要編好這么一件,大概得需要七八天。雖說編制起來這么麻煩,但因為現在沒有人使用蓑衣,所以它經濟價值不高,這也就導致很多年來沒有人愿意學習編制蓑衣。即便這樣,40多年來,賈流遠卻從未放棄這門手藝,他對這種瀕臨失傳的手藝也有些無奈和不舍。
賈流遠還告訴記者“現在找個學習的,找個傳承的,沒有這個人啊,因為蓑衣價值低,別人出去打一天工,就是100多塊錢,這是干壯工的,干技工的200多塊錢,沒人愿意去學習編織蓑衣。有時間的人都搞點有經濟效益的,搞點市場上暢銷的產品,這些傳承的東西,大家不感興趣?!?div style="height:15px;">
據了解,賈流遠已經連續(xù)兩年獲得草柳編傳統(tǒng)手工技藝大賽的冠軍,可是冠軍手藝卻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曾經,蓑衣這些老物件搭載著不少人年輕時的時光,但現在買回去確實很難找到用武之地,這既是賈流遠的蓑衣所面臨的狀況,也是很多民間傳統(tǒng)技藝在現代經濟社會中陷入的困境。
博興電視臺新聞評論員 楊仲春認為 對一些傳統(tǒng)工具和工藝可以分類施策。有的經過改造、創(chuàng)新,可以保留發(fā)展,使其發(fā)揮更大的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有的可以進行文化搶救,工藝可以利用現代手段進行工藝制作過程的錄像、錄音、文字描述、繪圖、出版等,使其保存工藝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樣一些后人可以分享人類進步過程中的文化成果。二是有的工藝對后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新、發(fā)展可能有借鑒和啟示作用。
總之,現代的文化都是歷史文化傳承積累的結果,因此,我們對任何傳統(tǒng)工藝都應以文化的觀念去看待,以保護的態(tài)度,發(fā)展的態(tài)度去對待,以科學的態(tài)度進行保護和傳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43-315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周寧蓑衣:“穿”越千年風雨(組圖)
2013-10-10 08:15:54 來源:
福建日報(福州)
有1人參與分享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碧拼娙肆谠皇住督?,讓一位身著蓑衣、垂釣江邊的漁翁形象,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里。詩中,還記述了另一個信息:蓑衣,由來已久,至今已“穿”越千年。
蓑衣,也稱“棕衣”或“棕蓑衣”,多用棕絲編制而成,是最原始的雨具,具有久穿耐磨、不易破損、透氣性好等特點。在周寧縣禮門鄉(xiāng)仕本、芹源等村,村民們至今還沿襲著從祖輩傳承下來的蓑衣編制技藝。近日,筆者走進仕本村,探訪這一古老技藝。
蓑衣編制,在仕本村已有上百年歷史。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蓑衣使用十分普遍的
時候,全村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家以編制蓑衣維持生計。而后隨著時代變遷,塑料雨衣、雨傘等現代雨具的流行,以及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變化,農民們已不再風雨無阻泡在田間勞作,蓑衣逐步淡出市場,蓑衣編制手藝也隨之日漸消亡。目前,整個村子還在堅守的不過三四戶人家,大都年事已高。
80歲高齡的李光鈴老師傅,是其中一位。13歲時繼承父輩技藝,走針縫線制蓑衣,如今已有67個年頭。他的老伴陳友林嫁到他家后,跟著他也學了幾手蓑衣編制的技藝,老兩口夫唱婦隨,堅守至今。
在李光鈴老師傅的記憶里,當年蓑衣
盛行時,每年春節(jié)一過,村里的蓑衣工匠們就成群結隊挑起行囊,走南闖北,挨家挨戶給人編制蓑衣,足跡遍及連江、羅源、長樂、建甌等地。那時,上門編制蓑衣,東家包吃管住,似座上賓。四天時間編完一件蓑衣后,他們再轉到下一家,手頭的活兒忙個不停,一年能編制七八十件蓑衣。直到快過年了,他們才揣著鼓鼓的腰包,陸續(xù)回到村里休整,生計無憂。
據介紹,蓑衣編制分上衣、下擺兩部分,有10多道工序,皆為手工制作。制作完成一件蓑衣,一般要花費4至6天時間,需棕櫚片100多張。一根比筷子略小的引針,
一盒用桐油浸過、用來潤滑引針的棕絲,這就是編織蓑衣的全部工具。制作蓑衣,先要抽棕絲,用釘耙梳理成片的棕絲,抽絲,搓捻成棕絲繩備用。編織時,先做領子,這是蓑衣編制中最難也最耗時的一道工序,它決定整件蓑衣能否成型、結實,需耗時約兩天時間。衣領制成后,再一片片拓展編制出肩部、背部。然后制作蓑衣下擺,拼接成一件蓑衣。
“編制蓑衣,看似簡單,做起來難。”李光鈴老師傅介紹說。但讓他無奈的是,這傳承了幾代人的老手藝,如今他卻是難得露上一手。
老人說,現在只有客人訂購蓑衣,他才會去編制,一年也就10來件,大都拿去當演出道具或作為工藝展品,光景今非昔比。更多時間里,他則為寺院編制工藝簡單的棕墊,在穿針引線間,回味往昔的似火光陰……
李光鈴與老伴陳友林,夫唱婦隨,編制蓑衣,堅守至今。
衣領是蓑衣編制中最難也最耗時的一道工序。
縫制一件蓑衣需棕線200多米。
本文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